书城亲子家教现代儿童教育缺少什么
16441800000009

第9章 温馨的家庭——孩子的第一课堂(8)

国外不少关于富裕家庭育儿的书籍也反复强调富裕家庭特别应该教子弟参加社会公益事业。向大家推荐一本书,叫《富孩子》,大量篇幅地讲了这个道理。寓裕家庭的孩子从小衣食无忧,不需要为生存去努力,长大容易缺乏幸福感和生活动力,需要从生存之外的事业中寻找自己生活的意义。美国不少“贵族学校”

是各种社会公益组织的中坚力量,中产阶层以上的家庭子女大量参加和平队等志愿者组织,认识了自己生活圈子以外的世界,在与其他阶层的交往中得到锻炼,同时从为他人服务当中寻找到自己生活的意义。其父母也借着孩子的兴趣而成为各种公益组织的捐款人,使财富在社会中良性流动,各尽其能地解决一些社会问题,达到更长时期的社会稳定。财富的积聚只不过是一个方面,而财富的使用更是一门学问。我们国家随着经济的飞速发展,这些论题也会迅速被提到议事日程上来的。

十二、“超前教育”要适度

时下,中国的每一个城市,很少有孩子不参加各种特长培训班的,而在这些培训班里,有许多3~6岁的学龄前幼儿。开设心算、英语、占诗、数学等课程已相当普遍,某些课程的深度甚至达到或超过小学范畴。面对这些超前化发展的幼儿教育方式,有些家长却认为这是对孩子智力的提前开发,将为孩子上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大学打下良好基础,而也有家长和部分专家担忧,这种揠苗助长式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

原先在人们的印象中,幼儿园中的孩子应该以玩为主,但现在很多幼儿园的孩子也背上了“大书包”。在北京一所幼儿园的黑板上看到,当天的家庭作业是抄写古诗《静夜思》5遍并背诵,默写汉语拼音字母,做20道退位减法题,还要复习当天的英语课文。一些家长认为,幼儿园学了小学知识,小学时就可以学习中学的知识,这样就能考上一所重点中学,为上重点大学打基础。

很多家长都表示,幼儿教育小学化甚至中学化是十分有必要的,只有这样早起步,才能为孩子的将来打下良好的基础。

北京5岁的小朋友冬冬近两年在不停地“择园”。冬冬的妈妈听说朋友家同龄的小孩从上幼儿园大班开始就天天补课,现在不仅能背几十首古诗,认得2000多个汉字,还学会了很多英语日常用语,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语文已经学完了。想到冬冬所在的幼儿园不教这些,冬冬的妈妈就让孩子不停地转园。现在,冬冬的书包里背着小学一年级的数学、语文教科书和练习册,还有幼儿园让孩子准备的课堂作业本和家庭作业本,已全副小学生的“武装”了。

在哈尔滨的一些幼儿辅导班了解到,不少家长为让孩子学好英语而“煞费苦心”:3~4岁就开始背单词、学短语,稍大一点儿了就让孩子参加为高中生甚至成人设计的辅导和考试;上个培洲班就要求全外教授课,下了课还要带孩子到英语角待上几小时;听说什么教材好掏钱就买,听说什么培训班好立刻去报名。

一位幼儿园园长感触颇深:“作为幼教工作者,我们十分清楚幼教的职责。幼儿园教育应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学会与人交往和沟通,让孩子的个性充分发展。但为了满足家长的需要,就只好违背教育规律。即便这样,每年的这个时候,大班的孩子仍有很多要转走去学前班的。”“不仅是幼儿园的孩子在超前学习,就连现在还不会说话、不会走路的婴儿都在上课。”

超前学习从总体来讲是违背教育规律的,超前学习对为数极少的孩子来讲是适合的,但对大多数孩子来讲是不适合的。应该按照孩子的年龄阶段进行符合孩子年龄特点的学习。但许多家长仍然无法停止他们奔跑的脚步。

一位小学六年级的班主任介绍说,学校教育主要是对学生进行基础性教育,是一种共性教育,而满足个性需求的扩展性、延一些起跑线较高的孩子带头自己做老师,给其他小朋友讲课,以此来提高他们的积极性。

十三、低调教育孩子效果好

请先看一位父亲讲的真实的教子故事:

一天夜里,妻子推醒我低声发颤地说:“今天派出所来过咱家,咱家的小天跟几个同学在假期里偷过几家商店。”“真的?”

我大吃一惊。

“他们说已找过小天和他的同学,他们也承认了。”

“啊!”我怒火中烧,真想立即冲到小天的房间,狠狠揍他一顿,但理智没让我这样做。小天刚12岁,还是个孩子,是初犯,如果能通过批评教育及时正确引导,比打一顿的效果会更好。所以,我嘱咐妻子:“一、在他哥哥面前只字不提,以防兄弟间发生口角时揭他的短,刺伤他的自尊心;二、此事由你先对小天谈,我暂时回避,日后有机会再跟他谈;三、对小天的批评重在正面引导,体贴他、温暖他,切勿用冷言恶语刺激他,更不能打骂他。”

几天后一个中午,我提前下班,小天也第一个放学回家。我把刚收到的一份《法制报》递给他,上面登有一段关于“少年犯”的文章。等他看完,我趁热打铁,从一条小虫毁了一条大船谈起,谈到盗窃者的心理,今天偷到1元,明天想偷10元,日后就会犯更大的错误……小天听得认真,不断点头,但这次我未提及他的事。

10天后,派出所将小天盗窃挥霍掉的东西折款340元责令退赔。从妻子那里得知,小天为此很着急。因为他清楚去年家里已经欠下一笔债,目前家里并没有多余的钱,他怎能不着急呢?我认为跟小天直接面谈的时候到了。晚上,我单独和他直截了当地提起此事。先讲了如何做人、遵纪守法的道理,最后说:“尽管咱家很困难,但这340元,就是借,也要替你赔上,但有两条你必须记住:一、吸取教训,从此坚决洗手不干;二、必须抓紧学习,各方面都严格要求自己。小天听后,发自内心地哭了:“爸爸,您放心,我再也不干坏事了。”

此后,小天真的变了。到了期末,还拿回家一张奖状。

在中国人的眼中,老子打儿子是天经地义的事,严父出孝子是很多家长长期以来的家庭教育方针。好多家长以为,在教育孩子的办法中最为有效的就是——打孩子一顿。准听说过因为老子打了儿子,老子会犯法的事?小树不修不直,孩子不打不成人,这是好多家长的信条。

孩子犯了错误,教育和惩罚是应该的。但惩罚孩子要有一定讲究,有一定原则、艺术和方法。对孩子的惩罚不能只满足于打,打并不是惩罚孩子的唯一手段和最佳选择,让孩子在心灵上受到触动,思想和情感上得到升华,才是教育孩子的真正目的。

要想做到这一点,我觉得在惩罚孩子的同时,做家长的可以先想一想以下几个问题,或许会对你教育孩子有一些益处。

教育和惩罚孩子的时候,首先应考虑到孩子是一个完整、独立的人,具有独立的人格和性格,而不是家长的附庸和私有品。

保护好孩子的自信心与自尊心,是衡量教育孩子成败的首要条件。孩子在成长过程中肯定是要犯错误的,不犯错误的孩子是不存在的。但孩子的错误只是一时或一个,家长对孩子要公平和公正,好就是好,错就是错,绝不能一时有错就将孩子全盘否定,来一个“一着不慎,满盘皆输”。做家长的要时刻提醒自己,在教育孩子时应该指出孩子错误的关键,决不能让孩子的自信心全面崩溃。

教育和惩罚孩子的目的是为了警示孩子哪些是可以做的,哪措辞,效果会更好。比如“我爱你,但是你的行为我不能接受”,这种话初听起来会觉得很生硬,但过一会儿,孩子自然就会明白你的意思了。

十四、让孩子人格完整

能比较客观地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对所承担的学习和其他活动有胜任感,能够充分发挥潜能,对父母、朋友有显示爱的能力,有安全感,喜欢创造,有能力管理自己的生活,有自由感。

这就是健康人格。

人格,似乎是一个很学术的名词,但事实上,如果对人格略有所知的话,我们就能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到“人格”。一个孩子乐观自信,不害怕失败,活跃而有创造力,我们会说:“这个孩子具有健康人格。”如果一个孩子没有安全感,常常自卑,或常主动攻击他人,我们会说:“这个孩子可能有人格障碍。”没有人能告诉家长、教师怎么做是最好的,因为他们面对着不同的孩子,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独特的人格。

心理学已有许多关于人格的定义。美国心理学家奥尔波特1937年统计,人格定义已达50多种,人格的现代定义至少有15种。也许读者会说,这么多定义,如果不是专门的研究人员,我们还有希望了解什么是人格吗?但是,那么多具体的定义对我们来说无关紧要,可以统统不管。简单来讲,每个人的行为、心理都有一定的特征,这些特征的总和就是人格。人格特征可以是外在的,也可以是隐藏在内部的。我们从独生子女的外在行为,来看独生子女的道德表现、个人兴趣等,又通过专门的测量,来看他们心理内在的人格需要(如是否有成就需要或攻击性需要等)、自我接纳程度和学习需要。比如:在调查中,有一个孩子告诉我们,他(或她)经常感到学习的快乐,或总想弄清楚不懂的问题,我们会判断这个孩子的认知需要非常强烈;另一个孩子告诉我们,他(或她)不满意自己的学习状况、性格,常常感到别人对自己不重视,或好像在哪里都不能起作用,我们会判断这个孩子自我接纳程度较低。认知需要被认为是健康人格之一,而自我接纳程度较低被认为是人格障碍之一。在我们的研究中,类似这些都是人格的内容,它们从不同层面表现出了独生子女的人格特征。

人格的形成是先天的遗传因素和后天的环境、教育因素三者相互作用的结果。

先天的遗传因素即素质,是婴儿初生时所具有的解剖和生理的特性,包括脑和神经系统类型、内分泌腺以及身体外表的特征等。

生物学家巴甫洛夫发现,神经过程平衡的人能够有效地分配注意力,同时能做好几件事情;不平衡的人,如兴奋占优势的神经类型的人,则在分配注意力上有一定的困难。又如,荷尔蒙中的某种成分分泌过多,容易产生兴奋;分泌不足,则容易产生疲劳,这都会引起孩子个性的变化。另外,人的身体外表也会引起人格问题。我们都有这方面的体会。从小时候起,我们就把自己的体格、容貌等和其他人相比较,总希望自己有比别人更好的身体条件。如果觉得自己不如别人,常常会引起对自己本身的期待和自卑感体验。据调查,有高达15。3%的独生子女对自己的相貌、体形很不满意,比较不满意的也达42.3%,也就是说,几乎60%的孩子觉得自己的相貌、体形有点问题或有很大问题。从心理学的观点看,这些孩子的人格发展或多或少都会受到影响。

.对大多数身体健康、发育正常的人来讲,先天的遗传因素会起一定的作用。据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教授陈会昌介绍,行为遗传学的最新研究证明,遗传对人格(总体上)的影响占50%。不的心理需要。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我们十分关注现代教育制度和家庭教育方式能否使儿童具有健康的人格。比如,根据上述描述,我们会提出如下问题:儿童能否专注于学习活动(学习活动被现代教育制度认为是最重要的儿童活动),是不是感到对所学的东西有一种胜任感,是不是学习活动中的活跃的参与者,是不是有自由感,是不是有获得创造性培养的机会,能否根据自己的成熟程度在一定范围内决定自己的生活,是不是能够缔造适合自己的有意义的生活,是不是有能力控制自己的生活,是不是对新的经验确一种开放的态度等。这些方面将在很大程度上决定儿童的人格。

我们以更通俗的语言来描述现代社会中儿童所应具有的健康人格:能比较客观地认识自我和外部世界,开放的,对所承担的工作和其他活动有胜任感,充分发挥潜能的,对父母、朋友有显示爱的能力,有安全感,喜欢创造,有能力管理自己的生活,有自由感。

“人格”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孩子成长的过程恰是健全人格的过程。简而青之,现代教育很大程度上是需要给予孩子进仃健康人格的教育和培养,是现代教育中的重中之重。人的一生也正是追求完善人格的过程。

十五、漫谈亲子沟通

不少父母都感觉到跟孩子讲道理是非常难的一件事:父母说得天花乱坠,孩子听得这耳朵进,那耳朵出;一不留神,孩子还逮着个错反驳父母半天。有些父母能与孩子说得眉飞色舞、热火朝天,而有些父母却很少与孩子讨论什么,他们与孩子说话,常常说上个三五句,孩子不耐烦,父母也没词了。

这些父母也很着急:为什么我们就不能和孩子一起深入讨论呢?怎样让我们的亲子沟通更有趣呢?在下列方面好好体悟摸索,相信与孩子的心灵会越来越近,“越说越投机”不再是什么难事。

家庭游戏和趣味活动能自然而然地在家里营造一种轻松、欢乐、自由自在的气氛。如“家庭捉迷藏”,我们先把家里怕摔怕碰的东西一律搬进厨房或者放进柜子里。然后做捉迷藏游戏,猜出第一个输的人,大家帮他蒙上眼睛,转上两圈,然后大叫:

“开始啦!”同时大家四处躲藏。这时蒙上眼的“瞎子”开始满屋子摸人,大家可以鼓掌、喊叫或故意弄出响声诱骗他,还可以跑来跑去。“瞎子”抓到人后,被抓的人又当起了“瞎子”。每次都玩一两个小时,全家人玩得满头大汗,开心的笑声一阵接着一阵。

家庭游戏是使家庭成员达成美好沟通的桥梁。孩子的天性就是喜欢玩游戏,他们需要在游戏中找到快乐,也需要在游戏中成长,父母们也能在游戏中重新觅回已逝的童年。游戏使家庭成员融为一体,使得大家有更多有意思的活题,使沟通更轻松、有趣。

家庭游戏和家庭趣味活动可以有多种多样的形式。比如:先由一个人在纸上画出一个图形:一个圆,一个三角形甚至一个墨水点,其他人在这个形状上加工,画出一幅完整的图画,这个游戏称为“怪东西”。“家庭卡拉OK”、“家庭讲谜语故事”、“家庭数学扑克牌”、“家庭画展”、“绕口令比赛”、“集体做饭”、“家庭成语接龙”、“家庭机智问答”等室内趣味活动,都可以丰富家庭文化,增进家庭成员间的交流和沟通。至于户外游戏的形式,那就更加丰富多彩了。

家庭游戏和趣味游戏能自然而然地在家里营造一种轻松、欢乐、自由自在的气氛。孩子不再感觉父母是威严不可抗拒的铁面家长,而是很好的玩伴。父母也暂时收起了严肃的面孔,和孩子一同欢笑玩闹。这样一个欢乐的家庭之中,父母和孩子的关系必然也是亲密的、和谐的。

大自然是一位永恒的老师,是一本读不完的书,也是人类最初和永恒的家。无论是孩子还是成年人,都需要常常亲近大自然,在山水花木之间放松心灵,陶冶性情。在这里,人们可以抛弃生活中一切烦恼和痛苦,尽情地放松心灵,可以洗涤灵魂、增强体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