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保健养生孩子怎样吃饭不生病
16418000000016

第16章 好吃好喝好身体(2)

一日三餐究竟选择什么食物,怎么进行调配,采用什么方法来烹调,都是有讲究的,并且因人而异。一般来说,一日三餐的主食和副食应该粗细搭配,动物食品和植物食品要有一定的比例,最好每天吃些豆类、薯类和新鲜蔬菜。一日三餐的科学分配是根据每个人的生理状况和工作需要来决定的。按食量分配,早、中、晚三餐的比例为3∶4∶3,如果某人每天吃500克主食,那么早、晚各应该吃150克,中午吃200克比较合适。三餐的品质也各有侧重,早餐注重营养、午餐强调全面、晚餐要求清淡。

(1)营养早餐。早餐食谱中可选择的食品有谷物面包、牛奶、酸奶、豆浆、煮鸡蛋、瘦火腿肉或牛肉、鸡肉、鲜榨蔬菜或水果汁保证蛋白质及维生素的摄入。

(2)丰盛午餐。午餐要求食物品种齐全,能够提供各种营养素,缓解工作压力,调整精神状态。可以多用一点时间为自己搭配出一份合理饮食:中式快餐、什锦炒饭、鸡丝炒面、牛排、猪排、汉堡包、绿色蔬菜沙拉或水果沙拉,外加一份美味汤肴。

(3)清淡晚餐。晚餐宜清淡,要注意选择脂肪少、易消化的食物,且注意不应吃得过饱。晚餐营养过剩,消耗不掉的脂肪就会在体内堆积,造成肥胖,影响健康。对于晚餐最好的选择应该是面条、米粥、鲜玉米、豆类、素馅包子、小菜、水果拼盘等。偶尔在进餐的同时饮用一小杯加饭酒或红酒也很好。

各位家庭厨师长们,有没有发现你的家庭的每日菜谱与科学的三餐食谱完全相悖?如果相悖,那就需要你去努力改善调整了。科学饮食,才能健康一生啊!

除此之外,吃的学问还有许多。但对于健康的成年人来说,只要注意食物多样化,不偏食,就可以满足自己的营养需求了。至于正在发育的孩子或年迈体弱的老人,只要没有特殊的疾病,在保证食欲的基础上注意食物的多样性、选择和烹调的方式,避免垃圾食品,一般就能保证身体健康,其实没有必要额外补充保健食品。

怎么给孩子补充微量元素

现在市面上各种“补锌”“补钙”“补铁”等保健品宣传广告让人眼花缭乱,咱家孩子到底缺不缺微量元素,要不要补,怎么补?相信很多父母们都会常常感到一头雾水。

现在小孩普遍缺铁缺锌

根据儿科专家医生的说法,“在儿科就诊的婴幼儿中,钙、铁、锌缺乏的确是最常见的。这大多与喂养不当有关”。不止是婴幼儿,学龄儿童的营养状况也存在着很大问题。中国学生营养与健康促进会、中国疾控中心营养与食品安全所2006年联合发布的《中国学龄儿童少年营养与健康状况调查报告》显示,钙、铁、锌等微量元素缺乏是我国城乡学龄儿童少年普遍存在的问题。专家说,“虽说微量元素缺乏很常见,但不等于所有的元素、所有的孩子都得补”。任何微量元素的补充都要适量,不能少了,但也不能补过量。专家强调,“铁、锌补过量,会影响其他金属元素的吸收;维生素D过量,会导致中毒。一定要坚持食补优先、适可而止的原则”。

小儿缺铁成绩差

幼儿园里,有的小孩健康的很,脸红扑扑的,活蹦乱跳,能吃能玩;可有的小孩却成天蔫蔫的,没精打采,提不起劲,上课时不是走神就是睡觉。专家说,这样的孩子可能就是缺铁了。铁是血红蛋白的重要成分,缺铁就会贫血,出现乏力、面色苍白、注意力不集中等症状,严重的还会影响心脏功能。另外,铁是人体内许多酶的重要成分,如果早期缺乏还会影响神经系统的发育。因此,缺铁的孩子往往成绩差。

专家的意见,“缺铁一般是6个月以后没有及时添加含铁的辅食所致。有些父母除了给孩子喂奶,只知道喂面糊和菜泥”。肉类、蛋黄、动物内脏等动物类食物里富含铁,只要及时添加,一般是不会出现缺铁的症状的。有的父母听说菠菜里铁多,使劲让孩子吃,他们却不知道菠菜里的铁不易吸收。小孩出现贫血症状,最好是在医生的指导下补铁,一般每天每千克体重补4~6毫克铁元素,连续补2个月。

小儿缺锌长得慢

“人家的孩子又高又壮,为啥咱家的孩子却又低又矮呢?”如果你的孩子出现这样的症状,那么你就需要留神孩子是不是缺锌了。专家说,锌元素是人体内很多酶的重要成分,如果缺乏,孩子生长发育就会落后,另外还会出现夜间视力差、食欲不振、伤口不容易愈合、容易感染等症状。

关于小儿缺锌专家给予了指导,“富含锌的食品很多,像鱼等海产品,以及猪、牛、羊等肉类里都有锌。一般的孩子只要在6个月后及时添加鱼、肉类辅食等就可以很好地预防缺锌。但如果孩子胃肠功能差、经常腹泻,或者出现上述明显缺锌的症状,可以在医生的建议下补充锌剂”。一般锌元素的补充量为每千克体重0.5~1毫克,连续补2~3个月。

补钙四忌

缺钙的小孩常容易出现以下症状:如夜间容易惊醒、哭闹、爱出汗。专家还补充道,除了以上症状,缺钙的孩子还会囟门闭合晚、出牙晚、胸廓畸形,等会走路后,缺钙的孩子会出现X型腿或O型腿,并伴有腿疼、牙质差等症状。总之,缺钙对小孩的危害实在多多。

专家介绍说:“一般人常说的缺钙,其实大多是缺乏维生素D造成的。”维生素D的作用正是促进钙质吸收和利用,若维生素D摄入不足,补再多的钙也没有用。所以一般小孩之所以会出现缺钙的症状,不是由于摄入的食物中缺乏钙质,而是缺乏维生素D。因此,小孩出生后15天必须开始给他吃鱼肝油,以补充维生素D;1岁以内,冬天和夏天都须服鱼肝油;1岁以后,夏天晒太阳多,可以不吃鱼肝油,但冬天必须吃。至于钙剂要不要吃,专家指出,如果母亲营养好且母乳充足,母乳喂养的小孩3个月内可不需额外补钙;3~6个月,每天需要补充钙元素100毫克;6个月~2岁,每天要补钙元素200~300毫克。

专家还提醒道,补钙最容易犯四种错误:

(1)单补钙或单补维生素D。

(2)停止母乳喂养后,就不再喝牛奶或配方奶,事实上奶制品是钙最好的来源。

(3)钙和维生素D都补了,晒太阳太少。

(4)将“钙元素”的量等同于钙制剂的量。总之,关于小孩微量元素的补充学问多多,需要家长们耐心忍性,多多学习。如果家长们实在被关于营养学的各种细节搞得头晕脑涨,烦乱不堪,也可以去询问专业医生,根据医嘱给小孩科学补充营养。总之万万不能仅凭想当然按照自己的臆想给小孩乱补,否则可能会造成各种各样的后果。

怎么给孩子补充维生素

维生素对于小孩生长发育的重要性已经是众人皆知了,但是还存在这样一个问题:我的小孩缺哪种维生素,我又应该怎么给他补维生素,补多少,这个问题相信曾经令很多年轻的爸爸妈妈为此头疼。

维生素分为水溶性维生素和脂溶性维生素。一般说来,水溶性维生素如果吃得过多,大部分都会迅速从小便中排出,所以不容易引起中毒。但是脂溶性维生素却可储存在肝脏和脂肪组织中,排泄较慢,摄入过多时便会在体内积聚,从而产生各种中毒症状。所以,家长们在给孩子购买维生素含片之前,一定要先问清楚这个问题。爱必顿的维生素C咀嚼片就是水溶性的,妈妈可以给小孩放心食用。

小儿维生素补充的三大误区

误区一:维生素要空腹吃

由于维生素的分子小,吸收快,如果在空腹时吃,其血液浓度升高很快,水溶性维生素便很容易经过肾脏从小便中排出。所以,妈妈应该餐后给小孩服用维生素片,不仅不会影响其吸收率,还可以避免从体内流失。

误区二:多吃水果蔬菜就可以弥补小儿维生素的缺乏

新鲜的柑橘类水果和有色蔬菜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一定数量的胡萝卜素,后者在体内可以转变成维生素A。但是人体所需的其他一些维生素在蔬菜和水果中却比较匮乏,因此单吃蔬菜和水果是不够的。必须要注意让小孩均衡摄取各类食物,才能保证维生素的全面吸收。爱必顿儿童复合维生素咀嚼片通过精确设计的科学计量配方,能够满足孩子每日营养补充需求,同时避免维生素及矿物质摄取过量所产生的不良反应。

误区三:吃太多维生素C会引起肾结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