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泥河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王希桐
作者简介:河北省故城县人,1982年大学本科毕业。2001年前在部队历任军校教员、中队教导员、政治部宣传处处长、大队政委(正团,上校)等职。2002年后在河北省国土资源厅历任土地整理中心副主任(正处),泥河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主任;国土高级工程师、高级政工师、河北省摄影家协会会员,先后有几十篇文章在各类报刊发表,有近百幅摄影作品被各级报刊、电视台刊用,并在摄影大赛中获奖,领衔主编了《泥河湾自然保护知概览》《中外专家情系泥河湾》《神奇的世界第四纪地质瑰宝泥河湾》《泥河湾出土哺乳动物化石汇编》等五部泥河湾科普丛书专著。
2009年8月中旬的一天,厅领导找我谈话,确定让我到泥河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接替到龄退休的杨成任主任。老实说,那时我对泥河湾保护区别说是了解,甚至可以说是一无所知,只是报到前几天才从领导同事口中和网上搜索了解到一些最基本的东西,诸如泥河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是省国土资源厅的一个正处级事业单位,共有十几个人,管理处在张家口市办公,保护区位于阳原县和蔚县,在化稍营建有一个管理站,仅此而已。至于泥河湾是个什么地方?它是怎么产生的?它有什么重要价值值得设立一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去保护?保护区的管理处究竟能发挥什么职能作用,怎样发挥?这些问号当时没有时间让你去解答,也没有条件去解答得十分清楚,唯有通过在工作实践中边干、边学、边了解、边回答。
所以,到任四年来,我以普通小学生的姿态,虚心向书本学习、向专家学习、向同事学习、向实践学习,一点点地慢慢积累对泥河湾的认识,一个个地逐渐拉直个人头脑中原来的问号,一步步地让自己向懂专业、会管理的领导者靠近。我也在认识了解泥河湾的过程中,越来越深地爱上了这块神奇的第四纪世界地质瑰宝,更为自己有机会到泥河湾工作而感到万分幸运与自豪。
泥河湾重要性之一:拥有中国第四纪早更新世标准地层我到泥河湾保护区管理处上任之初,直至今日,总有不少朋友问我:你们泥河湾究竟有什么好看的山水风光可以欣赏?我都会如实地告诉他们:泥河湾不是山水秀丽的风景区,但她比山水秀丽、风光旖旎的风景区还要珍贵,因为泥河湾拥有世界上不可再生的丰富的地质遗迹资源,是以中国第四纪早更新世标准地层而闻名于世,可以与欧洲意大利的维拉弗朗层相媲美,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极其重要的自然遗产保护价值。
泥河湾在20世纪初,原本只是现今河北省阳原县化稍营镇一个不足百户人家的普通村庄,因其位于著名的桑干河北侧河水缓流之处,时常形成大片河湾淤泥地而得此村名。只是自从20世纪20年代外国地质考古专家在该村附近及紧邻地区发现大量早更新世代表种属的化石,并先后以它命名为泥河湾盆地、泥河湾地层、泥河湾动物群、泥河湾旧石器、泥河湾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等,泥河湾就有个固定的地质科学含义,并被披上了层层神秘的面纱……要了解泥河湾,首先要从认识泥河湾盆地开始。大约在第四纪(距今248万年)之初,由山西省和河北省境内的桑干河、壶流河两侧发育出的大同、阳原、蔚县等数个著名山间盆地,曾一度为统一的大型湖盆。其地域包括:现今的河北省阳原县和蔚县,山西省大同市的城区、大同县、阳高县、应县、浑源县、广灵县以及朔州市城区、山阴县和怀仁县部分,面积达9000平方千米。特别是在西从山西、河北交界的许家窑遗址,东至河北阳原泥河湾村-石匣里,南至蔚县西合营,大致北纬39毅00忆至40毅20忆,东经112毅15忆至115毅10忆范围内,发现了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和旧石器遗迹,得到中、外地质学家和古人类学、考古学专家的重视,才始称这一大型湖盆为泥河湾盆地。
泥河湾盆地是喜马拉雅造山运动造就的结果。泥河湾盆地的基底由太古宙变质岩组成,结晶基底形成后,进入元古宙和古生代盖层发展阶段。中生代开始本区进入强烈活化阶段,发生大规模火山喷发,盆地南缘南山山前大断裂活动,导致南部山体上升,北部下降,开始形成盆地雏形。新生代初,地壳活动曾一度稳定,但由于受发生在距今3000万年前的第三纪时期最伟大的一次造山运动--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后续影响,稳定性遭到破坏,南北山山体迅速抬升,期间形成断陷盆地。但南山上升强烈,山前下沉幅度大,形成南深北浅的不对称断陷盆地。盆地内聚水成湖,开始堆积第三纪晚期至第四纪更新世的河湖相层。
据科学家们推测,那时的“泥河湾盆地”是一个气候温暖如亚热带,水资源充沛,植物茂盛,动物繁多,自然条件优越,适合早期人类生存的大湖。后来又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的影响,泥河湾大湖湖底抬高,导致湖水泄尽,形成如今盆地中高低不一的台地。
泥河湾盆地内发育着良好的第四纪河湖相地层,它们连续分布于桑干河、壶流河两侧,沉积厚度大,最高可达120米,且出露完整,蔚为壮观,内含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和人类文化遗迹,是大自然赐给我们的世界罕见的宝贵地质资源,具有极高的科学研究价值,深受中外地质学、古人类学、考古学专家的厚爱。而科学意义上“泥河湾层”的发现并命名及后来赢得国际社会承认,是90年前中外地质学家共同合作的结果。
1921年,法国神甫文森特在泥河湾村附近发现了一些古生物化石,恰巧这年法国传教士、古生物学家桑志华为了给即将建成的天津“北疆博物院”补充标本,发来了《向传教士呼吁》的信,呼吁各地的传教士帮助寻找各种动植物化石和标本、古人类的旧石器及历史古物,文森特便将自己发现的化石送给了桑志华。
1924年,英国地质学家巴尔博在桑志华的陪同下到泥河湾地区考察,发表了《张家口地区初步考察》一文,首次将桑干河两岸河湖相地层分为上下两段,下段命名为“泥河湾层”,上段命名为“土洞层”。
1926年,巴尔博、桑志华、德日进联名发表“桑干河盆地沉积物的地质学研究”一文,将泥河湾盆地新生代沉积从下至上分为四个层:(1)红色粘土带。(2)砂砾石带。(3)粘土、砂中间带。(4)白色泥灰岩。把原来的“泥河湾层”“土洞层”合并为泥河湾层。巴尔博认为,“泥河湾层”位于黄土之下,三趾马红土之上,是一套分布广泛的湖相层,属三门系,与欧洲维拉弗朗层相对应。
1940年,多次陪同外国地质学家进行泥河湾研究的我国地质学家杨钟健用“泥河湾期”取代了“三门期”。
1941年,德日进把泥河湾层划分为上、下两部分,下部砂层属下维拉弗朗期,上部白色泥灰岩为上维拉弗朗期。
1948年,第18届国际地质大会确定把欧洲的维拉弗朗动物群及其相应陆相地层作为第四纪早更新世的代表,中国泥河湾动物群与维拉弗朗动物群相似,因此两个地层可以进行对比。时任我国科学院院士的杨钟健先生参加了会议。
1954年,中国地质学家一致同意将泥河湾动物群与欧洲维拉弗朗动物群对比,泥河湾层定为华北早更新世(距今240万~100万年)标准地层。从此“泥河湾层”正式成为中国北方第四纪早期标准地层,与欧洲意大利维拉弗朗层相媲美。
自此之后,我国的许多科研单位(如中科院地球与物理研究所、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中国地质科学院、天津博物馆等)和大专院校(如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南京大学、石家庄经济学院等)的专家学者对泥河湾盆地内第四纪地层及地层内蕴藏的古生物和文化遗迹等做了大量细致的研究工作,先后发表论文上千篇,大大提高了盆地地层的研究程度。特别是近20年来,研究者们不只停留在岩石地层的划分,而是结合生物地层、磁性地层、气候地层等不同方法手段对泥河湾层进行研究。与此同时在研究方法上加密了对第四纪地层采样的间距,研究的精度愈来愈高,其研究水平均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
迄今为止的科考研究表明,泥河湾不但有早更新世(距今248万~100万年)的地层,也包括有中更新世(距今100万~12万年)及至晚更新世(距今12万~1万年)的地层,地层中蕴藏着丰富的古地理、古气候、古生物等珍贵信息,是研究距今二三百万年来中国北方地区地球演化及生物与人类进化历史的“天然博物馆”。
泥河湾重要性之二:地层中蕴藏着丰富的远古哺乳动物化石一些自行到过泥河湾的人不无疑惑又有点遗憾地对我说:去你们泥河湾一趟,怎么感觉没什么看头啊?的确,如果你独自到泥河湾去,偶尔可以看到一些不错的地貌景观,但大多只能看到满目的高低不一、光秃秃的台地和深切沟壑,而泥河湾种类丰富,数量可观,地域及时代特征鲜明、新奇连续而无断代的第三纪、第四纪的哺乳动物化石,都蕴藏在肉眼看不见的地层中。
1924年夏天,法国神甫文森特把在泥河湾村附近发现的哺乳动物化石交给来此考察的法国神甫、古生物和古人类学家德日进,并请他转交给桑志华。桑志华收到的化石有象、鹿、犀牛、丽蚌等。当年9月,桑志华与巴尔博(GeorgeB.Barbour)一同到泥河湾盆地考察,对下沙沟、泥河湾、下沙咀、头马坊、化稍营、三马坊、虎头梁、东城、六马坊等地点进行了考察,并寻找古生物化石。1925年桑志华等再次到泥河湾地区考察,涉及范围扩大到和尚坪、北水泉、钱家沙洼、窑子头、西合营等地,该年度获得的化石材料最多。1926年,桑志华与德日进再次到泥河湾盆地,对有关地层及古生物问题进行了澄清和确认。桑志华等人采集的化石于1926和1927年分别由德日进和巴尔博以简报形式发表,而详细的研究报告则由德日进和皮孚陀于1930年以《泥河湾哺乳动物化石》发表,确定了6大类30多种哺乳动物和软体动物化石;该项研究进一步明确了泥河湾动物群与欧洲维拉方动物群的对比关系。
1948年,第18届国际地质大会建议将欧洲维拉方动物群及其相应陆相地层作为第四纪早更新世标准动物群。1954年,在纪念中国北京猿人发现25周年大会上,我国第四纪地质学家一致同意将泥河湾动物群与欧洲维拉方动物群对比,从此之后,泥河湾动物群作为中国北方早更新世动物群的对比标准一直再没被动摇过。
进入20世纪70年代,在泥河湾盆地的哺乳动物化石发掘工作又陆续恢复和兴盛起来。1972年,卫奇在泥河湾村西的上沙咀发现一具完整的纳玛象头骨化石。1974年,贾兰坡、卫奇在泥河湾盆地调查时,在许家窑发现了丰富的动物化石和旧石器。1976-1979年,贾兰坡、卫奇等对许家窑遗址进行了3次大规模发掘,发现了丰富的脊椎动物化石,并首次在泥河湾盆地发现了古人类化石。1974年,黄万波等在泥河湾盆地进行了大范围的哺乳动物化石调查,并对有关生物地层问题进行了澄清。1978年尤玉柱等在小长梁发现大量旧石器和一些哺乳动物化石。1981年卫奇在郝家台村东南大壑梁南流咀发现一具大角鹿头骨化石,定名为桑干河大角鹿,其时代为中更新世晚期,这是首次报道泥河湾盆地存在中更新世哺乳动物化石。1982年,刘锡清、卫奇在熊耳山洪塘河支沟辛窑子剖面上部发现大量哺乳动物化石,鉴定出32个属种,命名为辛窑子动物群,其时代为早更新世中期。1983年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考古队在北水泉乡壶流河右岸发现2种短喙象化石--五稜齿象和互稜齿象,其产出地层的时代分别为上新世(壶流河组)和早更新世,1993年,谢飞主持发掘了马圈沟遗址,出土物中有世界上最早的草原猛犸象遗骸及其脚印遗迹化石。2007-2009及2011年,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同号文带队在山神庙咀遗址进行了4次正规发掘,获得了大量保存完好的哺乳动物化石,这是自1920年之后,在泥河湾盆地单一地点发现的化石最丰富、保存最完好的化石点。
进入20世纪80年代,生物地层工作延伸到蔚县壶流河两岸的红崖和大南沟一带。1980年王安德在蔚县西窑子头花豹沟上新世红土上、下两个层位中出土了一批脊椎动物化石,经研究把上部动物群划归蔚县组,下部动物群划为壶流河组,时代为上新统。1980-1984年,汤英俊等在东窑子头一带发现大量哺乳动物化石后,认为它们属于上新世-早更新世之间的一个过渡哺乳动物群,命名为东窑子头动物群。1984年,蔡保全在稻地、红崖南沟、钱家沙洼、祁家庄、芫子沟、将军沟、铺路、北马圈等地泥河湾组下段地层的下部发现并采集小哺乳动物化石标本1800余件,初步鉴定为食虫目、啮齿目、兔形目的26个种,并命名为稻地动物群。蔡保全将其与游河动物群早期对比,认为相当于欧洲维拉方早期,时代为上新世晚期。1991年,郑绍华、蔡保全发表了对东窑子头大南沟剖面中小哺乳动物化石的研究结果,确定其时代为上新世。2000年,邱占祥发表“泥河湾哺乳动物群与中国第四系下限”一文,对缺乏详细地层资料的经典泥河湾动物群化石材料的来源进行了详细考证,认为该动物群基本出自同一层位,不存在多层位混杂现象;并认为下沙沟的泥河湾动物群与欧洲晚维拉方早期Olivola动物群最为接近,其年代应为距今180万年左右。2001年,朱日祥等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小长梁剖面的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确定该遗址时代为距今136万年,由此建立起了桑干河南岸生物地层对比的标准地层柱。2004年,朱日祥、谢飞等在《自然》杂志上发表了马圈沟剖面的磁性地层学研究结果,给出了当前条件下所能获得的泥河湾动物群的最老年代数据是166万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