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让纪念碑体现古老而自然的色彩,我们想找一块纯天然花岗岩耸立起来。可阳原盆地是湖相沉积,周围山体只有少量不规则的玄武岩。这时,我想起老家崇礼县漫山遍野的花岗岩石。我驱车回崇礼考察了两天,在一个山村的河滩中发现一块长2.6米、宽1.2米的花岗岩,运到小长梁耸立起来作为纪念碑,碑的左边用白色大理石雕刻一本大书,书写着泥河湾的简介。
纪念碑刚刚建立不久,它的尊容便上了省市县三级电视台的通栏镜头中。阳原县一些领导见保护区的纪念碑风光无限,不甘落后,很快在保护区纪念碑左边4米处,用一块黑色玄武岩做碑,上面书写着“小长梁”3个大字,耸立起来反映阳原县心愿的纪念碑。
保护区纪念碑背后是小长梁剖面,面前是一块开阔的平地,可停百十多辆小汽车,周围是一片绿色的杏林。纪念碑距通往保护区的油漆公路不足1千米。自建起纪念碑后,每天都有游人来这里参观、考察。游人只要来到这里都要在纪念碑前合影留念。站在平台上,可一览郝家台保护区的全貌。那些对剖面有兴趣的、好奇的游人,还不辞辛苦,跑下坡看看小长梁剖面。2010年,阳原县投资上百万元,在保护区纪念碑前面的开阔地上,建了一个大型广场,广场中央塑起一尊巨大的花岗岩古人类塑雕像。塑雕巨像前人来车往,十分火爆。
小长梁作为泥河湾的一张名片,受世人瞩目,各路学术专家也纷纷到此进行科研和科考。从2008年开始,古脊椎动物和古人类研究所同号文研究员,连续3年在小长梁一带进行剖面挖掘。他在距保护区纪念碑100多米处发现了山神庙剖面,从这个剖面中发掘了几百件古生物化石。2009年夏季的一天,得知他们发现一件巨大的牛头化石,我带几个工作人员火速赶到现场,大家兴奋地边挖掘边拍照录像。留下了牛头化石出土的惊喜瞬间。同号文的发现,为小长梁的科研增添了新的光彩。
九、探秘台儿沟
泥河湾保护区有下沙沟、大道坡、小长梁、东谷坨、东窑子头、台儿沟、洞沟等地质剖面。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一些地层专家学者都来这些剖面进行科研。可是,剖面保存十分完整、出露地层信息令人十分满意的却没有一个!因而,这些地质、古生物专家没有一个人敢讲自己建的剖面是标准地层剖面。
2005年夏天,中科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张宗祜带领中国地质科学院一些专家,组成台儿沟剖面建阶课题小组,进军台儿沟。他们力争在台儿沟找出一套完整的地质剖面,然后从底层到顶层逐层建阶,打造泥河湾地层的“金钉子”工程。
当我们听张宗祜院士要在台儿沟建“金钉子”工程,十分兴奋,当即表示,尽全力配合课题组的工作。我立马召开全体工作人员会议,要求大家不仅从衣食住行上提供方便,还要积极参与科研工作。我们协调当地乡村,修建了通往台儿沟的山间道路,专门派两个工作人员加入课题组,一起参与攻坚战。2006年夏天,台儿沟课题组在台儿沟打钻井,我们的工作人员带上干粮,与课题组工程专业人员坚守在工地上。张宗祜院士已是80岁高龄的老人,可他精神抖擞,连续几天,与年轻的专家们战斗在工程现场。经过两个多月的钻探,在台儿沟底层又向下钻了150多米,基本上获取了泥河湾地层最底部的详细资料。然后,课题组又沿着底层逐步向上寻找剖面层阶,做下记号,留下标识,为建阶打下坚实地基础。我们工作人员跟随课题组的专家也学了不少地层知识,等于接受了一次地质知识的实际培训。
2007年秋天,台儿沟剖面建阶专家论证会在阳原县宾馆隆重召开,省内外40多名地层、古生物、考古专家前来参加。会上,张宗祜院士向大家讲述了台儿沟建阶的设想和所做的科研工作。然后,明确表态,欢迎与会专家学者参与论证,展开争论,多提宝贵意见和建议。
与会专家学者纷纷发言,毫不客气,提出一些质疑、建议和观点。我在会上听着专家的发言和激烈的争论,心里在打鼓:一个泥河湾标准地层建阶竟然如此复杂,资深双院士的课题项目竟然论证中观点不能统一,可见泥河湾的“金钉子”工程非一般的科研项目。好在张宗祜院士学术精湛,大度谦逊,满脸微笑地聆听着大家的发言。最后,他根据大家的发言,做了总结性的论述。他说:“台儿沟建阶工作,只是做了打基础的工作,远远不能满足建标准地层的需要,根据大家的论证意见,我们课题组修正我的设想和规划,深入细致地做好下一步工作。力争再用3~5年时间,把台儿沟建阶工程完成。”
自从那次论证会议后,张宗祜院士因身体不适,很少来泥河湾。地科院研究员闵隆瑞受张宗祜委托,负责台儿沟建阶工程。近四年来,闵隆瑞每年夏季要在台儿沟工作一段时间,一丝不苟地做着建阶工程。2010年底,我从省电视台新闻报道中得知张宗祜院士作为省政府聘请的高级经济顾问,因贡献卓著,受到省委、省政府的嘉奖。我看着电视画面,默默为张宗祜院士而高兴,从心底祝福他老人家健康长寿。更坚信,在张宗祜院士的带领下,台儿沟剖面课题组一定取得成功,不久的将来泥河湾“金钉子”工程将腾空出世。
十、喜获“古菱象”
泥河湾保护区基地内,2006年建起了200多平方米的科普展厅。展厅内有反映保护区地形地貌的沙盘、电子触摸屏,有图文并茂形状各异的展牌,有陈列古生物化石标本的玻璃展柜。展厅开放以来,我们发现前来展厅参观、考察的人,最想目睹的是古生物化石标本。可展厅展示的化石标本种类较多,但比较零碎,观赏价值不大。
怎样才能尽快寻找一块像样的古生物化石,作为“镇馆之宝”摆放在保护区展馆内,成为我的一块心病。
俗话说:“踏破铁鞋无觅处,得来全不费工夫。”2008年初夏的一天,上沙咀村一位村民打来电话,自称家中有几块化石,想献给保护区展馆。
我一阵兴奋,立即带几个工作人员赶到这位村民家。当我们看见村民家中几块巨大的古生物化石时,心中暗暗惊喜。我问这位村民从哪发现的化石,他说:“昨天修玉米地水渠时,从土中刨出来的。那个地方埋了不少化石,几十年前曾刨出过化石,都让文物贩子收走了。”我赞扬了几句这位村民,说他有保护化石的意识,主动把化石奉献出来是对保护区的信任和支持。我掏出300元钱,塞到村民手里,拍拍他的肩膀说:“谢谢你,这是给你的劳务费。”这位村民嘿嘿一笑,啥话没说,让我们把化石带走了。
化石带回保护区展厅,我们马上请来北京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研究员同号文来鉴定。他一看这几块巨大的化石,鉴定为13万年前古菱象下颌骨化石。然后,他让我们买来石膏和乳胶,在我们工作人员的配合下,认真整修,粘合了两天,把几块零碎的化石整合在一起,一个活灵活现的“古菱象”下颌骨出现在我们的面前。我们买来一块红绒布包装了一个精致的台架,把“古菱象”头部下颌骨端端正正放在展厅中央醒目的地方。
“古菱象”下颌骨在展厅展出后,很快被前来参观考察的专家学者和社会各界人士誉为“镇馆之宝”。有的博物馆得知后,竟然出巨资购买收藏,我说:“’古菱象‘是泥河湾古生物化石的一面旗帜,是无价之宝,谁也别想打它的主意!”
“古菱象”化石标本现身展馆,熠熠生辉,吸引了众多参观考察者的目光。我十分钟情这尊“镇馆之宝”。在我即将离任时的一天,我只身走进保护区展厅,默默地向“古菱象”告别。我抚摸着巨大的“古菱象”下颌骨化石,抚今追昔,浮想联翩:12年前,连我这个保护区筹备者对泥河湾都一无所知。如今泥河湾已深入到张恒大地寻常百姓家,成为当地各级政府对外宣传的金字招牌。投入巨资建起的泥河湾博物馆,成了阳原县城一座标志性的建筑物;以“泥河湾”3个字注册的白酒、果醋、杏扁、贡米、糊糊面等十几种土特产品牌,远销国外。泥河湾保护区名声鹊起。2006年,泥河湾保护区管理处,被评选为全国自然保护区先进集体,受到国土资源部、环境保护部、农业部等七部委的表彰。2007年,我被评为全国文物保护先进个人。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召开的表彰大会上,国务委员陈至立亲自向获奖人员颁发奖状和荣誉证书并合影留念……面对静静端坐的“古菱象”化石,心中涌动一股恋恋不舍之情,泪在眼眶中滚动。我默默地祝愿保护区:逢盛世百尺竿头,迎朝阳更上高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