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中外专家情系泥河湾
16417300000027

第27章 我是这样走进泥河湾的(1)

石家庄经济学院庞其清

作者简介:江苏省南京市人,1938年5月出生。1960年毕业于北京地质学院,后在北京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从事微体古生物和地层研究。现为石家庄经济学院教授,曾任地史古生物学教研室主任、中国古生物学会介形类专委会委员、全国地层委员会白垩系组成员、地矿部古生物学课程指导委员会委员、国际地层委员会三叠系分会通讯委员、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特聘博士生导师。

泥河湾是坐落于燕山山脉西北端深处、桑干河流域北岸、河北省张家口市阳原县化稍营镇东约4千米的一个普通小村庄。它能蜚声中外,名扬四海,主要是因为泥河湾盆地发育和保存了一套完好的晚新生代地层,特别是第四系更新统出露完好,层序清楚,剖面连续,含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的泥河湾动物群和软体动物双壳类、腹足类,微体化石有孔虫、介形虫、孢子花粉,还发现十分丰富的早期古人类文化,旧石器的遗址已超过60处,石器数万件,因此泥河湾被称为东方的奥杜威和远古人类的东方故乡;在阳原侯家窑和山西阳高许家窑梨益沟还发现了晚更新世的许家窑人和许家窑动物群,形成了泥河湾诸多的神奇和奥秘。泥河湾是建立我国陆相第四系下更新统层型--“金钉子”剖面的理想地区。它更是一本“万卷书”和一座天然的地质博物馆。

我是怎样走进这座博物馆去翻阅这本“万卷书”的呢?我来慢慢地说。

一、朦胧中的“泥河湾”

泥河湾对一般人来说可能是非常陌生的,然而对我却不是那么陌生,但也不那么熟悉,为什么呢?这要从20世纪60年代说起:1953-1956年,我在原地质部南京地质学校(现已合并到东南大学)地质矿产勘探专业学习时,严恩曾老师给我们讲《古生物地史学》,讲到古脊椎动物时曾提到“泥河湾”发现过不少哺乳动物化石;在讲到地球的演化中与我们人类关系密切的第四纪时也提到过“泥河湾”有发育的第四系地层……而“泥河湾”究竟在哪里,有些什么哺乳动物化石,第四系地层又有哪些?在脑海中似乎并没有留下什么印象,现在回想起来可以说是我朦胧中的“泥河湾”。

二、印象中的“泥河湾”

1956年,我从南京地质学校毕业后,被保送到北京地质学院即现在的中国地质大学(北京)就读地质矿产普查系普查专业,后被调整到新成立的地层古生物鉴定专门化专业继续学习。二年级时知名的地质古生物专家、教授、院士杨遵仪老师给我们讲《古生物学》,讲到古脊椎动物化石时,又提到“泥河湾动物群”的发现,有什么牛呀、羊呀、马呀、鹿呀等等,说这些化石对生物的进化、地层的划分、对比和时代及古生态环境的研究均有着重要的科学意义;《地史学》是地质古生物学家、院士、王鸿桢教授给我们讲的,当讲到地球的发展演化,离我们人类最近的地质时代第四纪时,又一次讲到了“泥河湾”。他说“泥河湾”不仅有丰富的哺乳动物化石,而且还发现有完好的第四纪地层,泥河湾分布的这套地层,是我国第四纪尤其是早更新世的一部“万卷书”,是陆相沉积地层,它对了解和研究地壳的构造演化有着深远而重要的意义。在《古生物学》和《地史学》的实习课中老师们都多次讲到“泥河湾”的化石,因此大学学习中“泥河湾”的印象要比中专时深刻得多了,可以说使我开始了解和认识了“泥河湾”,但这毕竟还是书本上印象中的“泥河湾”。

我在工作中的认真、坚持不懈的科学态度,得益于郝诒纯老师。1959年,我国著名微体古生物研究的开拓者郝诒纯教授,刚从苏联留学回国,就首次为我们开设了《微体古生物学》,讲授了有孔虫、介形虫、牙形石、小壳类、轮藻和孢粉等门类。1960年,冒着初春的严寒,她和其他老师一起带我们十几位同学去辽宁阜新实习,调查研究侏罗-白垩纪地层剖面。她带我们下到正在开采的露天煤矿中实地看剖面,并采集植物化石和微体及孢粉样品。最艰苦的是到煤田勘探队的岩芯库从众多的钻孔岩芯箱中翻查我们所需的化石,大家一箱一箱地搬出,摆放在露天的马路边仔细采集化石,这样连续工作了一个多星期。一天夜里下起了大雪,第二天早上还飘着雪花,郝老师仍亲自带我们抬、搬岩芯箱,就这样又坚持了几天,圆满地完成了任务。回校后郝老师又指导我们分析、处理微体化石样品,挑选介形虫等化石,并谆谆教导我们:毕业后在工作中就要像这次阜新实习一样,坚持认真仔细、坚持不懈、吃苦耐劳的精神,一丝不苟地采集化石和微体样品,进行分析处理、挑找化石,才会有所发现和有所收获。老师的言行和谆谆的教诲,使我受益匪浅,终生难忘,一直是我工作中,特别是在泥河湾工作中遵循的准则。所遗憾的是毕业论文没有让我做有关介形虫的课题,而是师从聂祝同老师做辽西双壳类方面的课题。论文撰写中还得到时为杨遵仪教授的硕士研究生、现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教授、院士的殷鸿福老师的帮助和指导。正因为如此,使我对软体动物双壳类和腹足类化石也有了一定的认识,这对我在以后泥河湾的研究和泥河湾古湖的环境演化研究工作,是非常有益的。

三、认识中的泥河湾

1960年9月,我从北京地质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北京原地质部地质研究所,现中国地质科学院地质研究所地层古生物研究室(三室),从事介形虫和地层的学习研究,当时从事的课题主要是配合陕甘宁(鄂尔多斯)盆地中生代石油地层普查中的介形虫研究,同时还承担有关省、区石油、煤炭和区域地质调查中送来介形虫样品的分析鉴定工作,也多是陆相中、新生代的样品,涉及第四纪和泥河湾的样品几乎很少,但从有关期刊、杂志、文献和学术会议中不断能看到、听到有关泥河湾的一些发现和研究文章,这样也就加深了我对泥河湾的认识和了解。

1967年的一天,地质力学所(原也在地质所三室)蒲庆余和钱方同志找我,说他们在云南元谋县发现猿人的牙齿,正交给地质博物馆研究员胡承志老先生鉴定研究,同时采集了一批介形虫样品,希望我帮助处理分析,看有无介形虫化石,能否提供一些地层时代和划分对比的意见,他们还谈到含猿人牙齿的地层下面为红色的“龙川冰期”,这与泥河湾的情况很相似……当时我欣然接受了这批样品并进行了处理分析,的确发现有介形虫,但不是太丰富,主要有土星介Ilyocyprissp.小玻璃介Candoniellasp.和真星介Eucyprissp.等属种,时代应是属于早更新世,以后古地磁年龄也证实为早更新世,但要较泥河湾组略晚。随即查阅了有关泥河湾的一些文献资料,很想找到一些有关泥河湾的介形虫资料进行对比,非常非常的遗憾,没有如愿,说明当时还没有相关单位的科研专业人员进行这方面的调查研究。不过通过一系列文献的查阅,使我对泥河湾新生代地层,特别是第四系更新统的分布和发育情况又增进了认识和了解。

四、走进泥河湾

1972年,在原地质部宣化地质学校的基础上,塞外古城宣化成立了河北地质学院,当时是地质部的部属院校。由于缺乏专业教师就从江西“地质部五七干校”和“地质科学院五七干校”抽调了一大批专业技术人员到河北地质学院充实师资队伍,我是其中的一员。1972年8月底,我到河北地质学院地质系教《古生物学》和《地史学》,参加了《古生物学》教材的编写。我与其他几位老师都同意适当融合一些河北省的化石,特别是泥河湾典型的哺乳动物化石知识进去,以更好地体现河北的地方特色。完稿后,由我复查统编,接着投入了紧张的备课、挂图和标本的准备等工作。1973年,我平生首次登上讲台,不免紧张万分,当想到我的学生时代,恩师们给我们讲课的情景,也就平和多了,我一定要像恩师们一样将我所知道的知识全部教给学生。在讲到脊椎动物化石时也像恩师一样,将泥河湾发现的哺乳动物告诉给学生,还告诉他们泥河湾就在离宣化不远的阳原县,有机会一起去,这样的讲解收到良好的教学效果。而我却由于种种原因一直未能去泥河湾,直到1974年的初夏,借着开门办学带学生实习的机会,才第一次实地领略了泥河湾的风采:红红的“三趾马红土”,绿绿的、黄黄的“泥河湾层”,平平的“郝家台”台地,泥包砾的“冰碛层”……还采集到了白白的、厚厚的带有纹饰的蛤蜊壳(双壳类)--丽蚌Lamprotula……然而,我们未能一饱眼福“泥河湾”的全景面貌,因当时道路还不畅,“大解放车”开不进去,只好带着这点儿遗憾返校了。

后来,我利用一个星期日借了辆吉普车和教研室的两位老师又去了一次泥河湾,可60多千米的路程却颠簸了3个多小时,因为那时都是土路、石子路,翻山爬坡、七拐八绕(老乡叫十八盘)。到了化稍营,从弯弯曲曲的拖拉机路经头马坊村往东开去,一下车直向小山村奔去,啊!总算见到了泥河湾的真面貌了。这是一个仅几十户人家的小山村,当年多是土坯泥瓦房,全座北向南朝着桑干河,村前有座天主教堂,这就是当年法国神父文森特(PoreVincent)和桑志华(E.Licent)等传教的地方,也就是他们在传教期间发现当地老乡挖、卖的“龙骨”,是非常有科学价值的脊椎动物化石。他们邀请了在燕京大学任教的英国地质古生物学家巴尔博(G.B.Barbour)同赴泥河湾考察,在白草沟发现了不少哺乳动物化石。德日进(TeilharddeChardin)也赴泥河湾进行过考察,发现了不少哺乳动物化石。他们还雇老乡挖掘和收购了一批化石标本装箱运到了国外,成为1930年德日进、皮孚陀(F.Piveteau)等发表《泥河湾哺乳动物化石》等专著和泥河湾动物群与欧洲维拉弗朗(Villafraechina)动物群对比的实际资料。

亲自赴泥河湾使我感悟到了泥河湾的神奇和典型独特的晚新生代陆相地层,特别是第四纪更新世地层发育好、出露全、层序清楚及丰富的泥河湾哺乳动物化石--泥河湾动物群,真是受益匪浅,但是对“泥河湾层”是否含微体古生物介形虫化石却还是一无所知,真得很想立即实测几条典型的代表剖面,系统采集一批样品处理分析,但由于多种原因一直未能如愿。再次与郑学信老师带学生赴泥河湾实习时,狠下决心花了一天时间实测了泥河湾东沟山坡的剖面,系统地采集了一批样品,这是我在泥河湾测制的第一条剖面,以后多次带学生参观其他剖面时,对不同剖面的不同层段也分别采集过一些样品。

1976年以后,由于忙于其他项目,我就很少再涉及有关泥河湾的调查研究了。随着新任务的开始,逐步建立起微体古生物实验室,除完成新任务的样品分析、鉴定外,还将以往采集的泥河湾微体古生物样品进行了分析,确实发现不少介形虫化石,且在不同剖面的层段具有不同的组合特征。1979年,由我执笔和郑学信合写了“泥河湾盆地晚新生代介形虫化石的发现及其地层意义”,在全国学术会议上进行了交流,受到一些同行的关注,并被他们引用。以后限于其他任务的关系,泥河湾的工作就只好暂停,但这却是我走进泥河湾工作有所成果的开始。

五、再进泥河湾

1983年11月,第三次全国微体古生物学术会议在昆明召开。期间,时任介形类专业委员会主任的中科院南京地质古生物研究所研究员侯祐堂老师,召集与会的介形类专委会成员开会说,第四纪与我们人类关系最密切,在青海柴达木盆地还含有油气,但对第四纪介形类的研究还不多,建议召开一次第四纪陆相介形类学术会议,推动这项工作的开展,候祐堂老师的建议得到了与会专委会成员的一致赞同,并确定河北泥河湾盆地作为参观考察地。因当年河北地质学院(现石家庄经济学院)就在宣化,与会代表委托我选几条典型剖面,并提供一份参观指南给他们。当时对我来说确有一定的难度,我虽去过泥河湾几次,了解一点情况,但对典型剖面并未做什么工作,后来主要是对华北陆相中生代介形类做过一些工作,最后在侯老师的教诲和专委会杨恒仁、王强等同志的鼓励和帮助下,我接受了这一委托。回校后即向院、系领导汇报,得到了领导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1984-1985年,我带三年级和四年级几名同学到泥河湾进行生产实习和毕业实习,实测了几条典型剖面--红崖扬水站、东窑子头大南沟、郝家台、下沙沟、虎头梁等剖面,并逐层系统地采集了一批介形类样品分析鉴定,为会议提供了参观指南、参观剖面(泥河湾盆地的晚新生代地层)及相关资料。1985年金秋9月,“中国第四纪陆相介形类学术讨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