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最爱读国学系列:孙子兵法·三十六计
1636200000001

第1章 计篇①第一(1)

原文

孙子曰②:兵者③,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④。

注释

①计:估计、计算的意思。这里指战前通过对敌我双方客观条件的分析,对战争的胜负做出预测和谋划。本篇主要论述研究和谋划战争的重要性,探讨决定战争胜负的基本条件,并提出了"攻其无备,出其不意"的军事名言。②孙子:孙武,字长卿,春秋末期齐国人,著名军事家。③兵:含义很广。《说文》:"兵,械也。持斤,并力貌。"《周礼·司兵》:"司兵掌五兵。"注引郑司农云:"五兵者,戈、殳、戟、酋矛、夷矛。"由兵可引申为战争等义。④察:考察、研究。杜牧曰:"国之存亡,人之死生,皆由于兵,故须审查也。"

译文

孙子说:战争是一个国家的头等大事,关系到军民的生死,国家的存亡,是不能不慎重周密地观察、分析、研究的。

原文

故经之以五事①,校(jiào)之以计②,而索其情③。一曰道④,二曰天⑤,三曰地⑥,四曰将⑦,五曰法⑧。道者,令民与上同意⑨,故可以与之死,可以与之生,而不畏危⑩。天者,阴阳、寒暑、时制也。地者,远近、险易、广狭、死生也。将者,智、信、仁、勇、严也。法者,曲制、官道、主用也。凡此五者,将莫不闻,知之者胜,不知者不胜。故校之以计,而索其情,曰:主孰有道?将孰有能?天地孰得?法令孰行?兵众孰强?士卒孰练?赏罚孰明?吾以此知胜负矣。

注释

①经之以五事:经,织布的纵线。这里引申为纲领、常规、原则。五事,指后面谈到的"道、天、地、将、法",这五项是军事必须遵守的常规。 ②校之以计:校,通"较",比较。之,代词,代五事。计,计算,盘算,引申为计谋、策略,在战争进行之前很难对敌我双方的优劣条件做出精确的计算,所以,现在一般将其译为估计。这里指"主孰有道"等"七计"。③索:探索。情:指实际情况。④道:道义、品德。这里指在政治方面是否得民心。⑤天:指天时(气候、时令)等方面的条件。⑥地:指地理条件。如距离远近、险要平坦、广阔狭隘等地形、地势。⑦将:将令。这里指统率作战的将帅的谋略、智能以及指挥士兵作战的方法等。⑧法:军法、法令。这里指军队的编制、将帅的职掌、军备物资的供给等。⑨上:指国君。同意:同心。使民众与国君意愿相一致。这里指战争的胜利,关键在于取得民众的支持。⑩不畏危:不害怕危险。银雀山汉墓竹简《孙子兵法》(以下简称汉简《孙子兵法》)此句为:"民弗诡也。"曹操注:"危者,危疑也。"俞樾《诸子平议·补录》云:"曹公注曰:危者,危疑也,不释畏字,其所据本无畏字也。民不危,即民不疑。"阴阳:指昼夜、晴雨等天时气象的变化。寒暑:指寒冷、炎热等气温的不同。时制:指春、夏、秋、东四季。远近、险易、广狭、死生:这里指路程的远近、地势的险阻或平坦、作战地域的宽广或狭窄、地形是否利于攻守进退。汉简《孙子兵法》中,此句为:"地者,高下、广狭、远近、险易、死生也。"多"高下"二字。智、信、仁、勇、严:这里指将帅的智谋才能、赏罚有信、爱抚士卒、勇敢果断、军纪严明等条件。曲制、官道、主用:曲,军队编制。制,指挥号令。官道,各级军吏的职责的划分与统辖管理制度。主用,军备物资、军用器械、军事费用的供应管理制度。主,掌管。用,物资费用。以上这些都属于古代军法的规定范围。闻:知道、了解。知:知晓,这里含有深刻了解、确实掌握的意思。孰:谁,指哪一方,这里是宾语前置的用法。

译文

所以,要通过以下五个方面来分析研究,比较敌对双方的各种条件,考察双方的实际情况,来预测战争胜负的可能性: 一是道义,二是天时,三是地理,四是将帅,五是法规。所谓"道义",是指民众和君主的意愿相一致,这样民众和君主才可以同生共死,而不惧危险。所谓"天时",指昼夜、阴晴、寒暑、四季更替。所谓"地理",指地势的高低,路程的远近,地势的险要、平坦与否,战场的广阔、狭窄,是生地还是死地等地理条件。所谓"将帅",指将领足智多谋,赏罚有信,对部下真心关爱,勇敢果断,军纪严明。所谓"法规",指军队组织编制、将吏的统辖管理和职责区分,军用物资的供应和管理等制度规定。对这五个方面,将帅们没有不知道的,然而,只有深刻了解、确实掌握的才能打胜仗,否则,就不能取胜。因此,要通过对双方各种情况的考察分析,掌握实际情况,并据此加以比较,从而来预测战争胜负。就是说,哪一方的君主是有道明君,能得民心?哪一方的将领更有能力?哪一方占有天时地利?哪一方的法规、法令更能严格执行?哪一方资源更充足,装备更精良,兵员更广大?哪一方的士兵训练更有素,更有战斗力?哪一方的赏罚更公正严明?我们根据以上的分析对比,就可以判明谁胜谁负了。

原文

将听吾计①,用之必胜,留之;将不听吾计,用之必败,去之②。

注释

①将:一说,"将"作为"听"的助动词解,这样译为:如果能听从我的计谋。(曹操、杜牧、陈皥、梅尧臣主此说)第二说,"将"指一般的将领,裨将,这样译为:将领们能听从我的计谋。(孟氏主此说)第三说,"将"指行、用,谓用兵。指言行听从我的计谋,用兵则必胜,我当留;言行不从我的计谋,用兵必败,我当去。(王皙主此说)本文采第一种意。②去:离开。

译文

如果能听从我的计策,指挥作战必胜,我就留下;如果不能听从我的计谋,指挥作战一定失败,我就离开。

原文

计利以听①,乃为之势②,以佐其外③。势者,因利而制权也④。

注释

①计:计策,这里指战争决策;以:通"已" ;听:听从,采纳。指分析后有优势,有利于我。②势:含有态势之意。如战略形势、战术态势、战场优势等。它与"行"相反,多指随机的、能动的东西,如指挥的灵活、士气的勇怯等等。③佐:辅助;外:指用兵之常法以外。张预曰:盖兵之常法,即可明言于人;兵之利势,须因敌而为。④制权:根据情况,灵活应变,采取相应的行动。

译文

有利的计策已被采纳,还要设法造"势",以辅助处理常法之外的情况。所谓"势",就是根据实际情况之利害关系而采取相应的行动。

原文

兵者,诡道也①。故能而示之不能②,用而示之不用③,近而示之远④,远而示之近。利而诱之,乱而取之⑤,实而备之,强而避之⑥,怒而挠之⑦,卑而骄之⑧,佚而劳之⑨,亲而离之。攻其无备,出其不意。此兵家之胜⑩,不可先传也。

注释

①兵者,诡道也:用兵打仗是一种诡诈行为。诡,诡诈、奇诡。曹操注:"兵无常形,以诡诈为道。"②故能而示之不能:意即本来能攻,故意装作不能攻,故意装作不能守,等等。示,示形,这里是伪装的意思。③用而示之不用:本来要打,故意装作不打;本来要用某人,故意装作不用他,等等。④近而示之远:本来要从近处攻,故意装作要从远处进攻;本来马上进攻,故意装作不马上进攻,等等。⑤乱而取之:对处于混乱状态的敌人,要趁机攻取它。⑥强而避之:对于强大的敌人,要暂时避开它。⑦怒而挠之:挠,挑逗。这句话是指对于易怒的敌将,要用挑逗的办法激怒他,使其失却理智,轻举妄动。⑧卑而骄之:对于鄙视我方的敌人,要设法使其更加骄傲,然后寻机击破。另一说:对敌人要示以卑弱,使其骄傲,放松戒备,从而利于攻击。⑨佚而劳之:佚,通"逸"。意即对于休整得充分的敌人要设法使其疲劳。⑩胜:佳妙、奥妙。不可先传也:指不可事先具体规定,意即必须在战争中根据情况灵活运用。

译文

用兵作战,就是诡诈。因此,有能力而装作没有能力,实际上要攻打而装作不攻打,欲攻打近处却装作攻打远处,攻打远处却装作攻打近处。对方贪利就用利益诱惑他,对方混乱就趁机攻取他,对方强大就要防备他,对方暴躁易怒就可以撩拨他发怒而失去理智,对方鄙视我方就使他骄傲自大,对方体力充沛就使其劳累,对方内部亲密团结就挑拨离间,要攻打对方没有防备的地方,在对方没有料到的时机发动进攻。这些都是军事家克敌制胜的诀窍,是不能预先具体规定的。

原文

夫未战而庙算胜者①,得算多也②;未战而庙算不胜者,得算少也。多算胜,少算不胜,而况于无算乎!吾以此观之,胜负见矣。

注释

①庙算:古时候兴师作战前,要在庙堂举行会议,谋划作战大计,预计战争胜负,这就叫"庙算"。②得算多也:指计算周密,胜利条件多。算,计数的筹码,这里引申为取胜条件。《孙膑兵法·客主人分》:"众者胜乎?则投算而战耳。"这里的"算"也是指计数的筹码。

译文

还没有出兵交战,就在"庙算"上先已获胜,是由于得到的"算筹"较多。还没有出兵交战,就在"庙算"上先已失败,是由于得到的"算筹"较少。得到"算筹"较多的就可能取胜,得到"算筹"较少的就不会取胜,更何况那些没有得到"算筹"的呢?我们根据"庙算"的结果来观察,胜负之分就显而易见了。

历史实例

1.烛之武退秦师

公元前630年,晋文公在城濮之战中战胜楚国,赢得了霸主地位。这一年,晋文公因郑国在城濮之战中与楚国结盟,出兵晋国,加之他在流亡时期经过郑国而没受到郑君的礼遇,于是极为恼怒,联合了秦穆公进攻郑国。

郑国是一个小国,在秦、晋两大国的军队兵临城下的危急时刻,郑国国君郑文公连夜召集文武百官商量对策。文官武将们一致认为,以郑国的实力,是不足以抵抗秦、晋两国军队的联合进攻的,最好的办法是派出使者,从秦、晋两国的关系上做文章,晓之以利弊,说服秦国退兵。这样,晋国便孤掌难鸣,即有可能会停止对郑国的进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