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历史宋朝十讲
1634700000003

第3章 半部《论语》与半壁江山

唐乱于地方军事势力过于强大,乱于军人,宋吸取教训,更改制度,以文制武。尽管宋朝经济繁荣,由于重文轻武的社会影响,致使经济实力和文明成果难以向军事方面转化。制度使然,半壁江山而终,天数?偶然?

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小儒

中国古代宰相虽位尊权重,但在开国英主手下,也不过拾遗补缺,奉旨行事而已,不能更有作为。“半部《论语》治天下”反映的正是赵普这种历史的无奈,这种无奈预言了赵宋的悲剧。

“强干弱枝”分化职权

“强干弱枝”的干指树木的主干,枝指树木的末枝。中国古代常用“干枝”来譬喻事物,如天干地支之“干支”即由干枝而来。宋初之强干弱枝,则以干指中央尤其是皇帝,以枝形容地方,意即加强中央实权、削弱地方势力。

赵普是宋朝的开国元勋,宋太祖赵匡胤待他如同手足,并且任命他为宰相。不过他出身微贱,知书甚少,处理朝政多凭经验。但就是这些经验,让他从谋臣的角度出发,帮助太祖建立完成了一个“以大系小,丝牵绳连,总合于上”的统治体系。再加上太祖一登基就实行的重文轻武的政策,赵普施展自己的才华也更得心应手了。就这么一个闭门读过半部《论语》的谋臣,为北宋以皇权空前膨胀为特点的中央集权专制制度的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

自北宋建立之后,宋太祖不仅致力于进行统一战争以求实现国家统一大业,还把重建中央集权专制统治以避免五代十国时分裂割据的局面的重演,作为当务之急予以特别关注。

有一天,宋太祖召见赵普,提出两个问题让他回答:为什么自唐末以来,数十年间,皇帝换了十二个,连姓氏都变了八次,更何况战事不断,生灵涂炭?有什么办法可以从此息天下之兵,建国家长久之计呢?这些问题恰恰赵普早有所思,一经提问,他就不假思索地答道:

“陛下能问到此事,真是天地神人之福。这个问题的症结,就在于方镇太重、君弱臣强而已。根治的办法,也没有别的奇巧可言,只要削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天下自然就安定了。”

赵普的话还没有说完,宋太祖就连声说:“卿不用说了,我全明白。”君臣二人想法不谋而合。于是一个“强干弱枝”、重建中央集权专制制度的安邦大计从此就酝酿出来了。君臣二人一番推心置腹之后,如太祖期望之所期,换来了打碎藩镇,削减藩镇势力,并且进行军事官僚制度的改革,以加强中央集权统治等措施,被逐步付诸实践的结果。

为了解决藩镇问题,宋太祖采纳赵普的建议,先是在消灭荆、湖割据势力之后,下令将这些地区节度使驻地以外的地区都直属朝廷管辖,彻底取消了唐末及五代时节度使兼领支郡的制度。然后,太祖又下令,凡地方官员均由中央派遣文官出任,三年一轮换,以后不再听命于节度使,直接向朝廷奏事,对中央负责。在那之后,所有节镇兼领的“支郡”都陆续收归中央直接管辖。然而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各地的屯兵,在这样一种情况下,也都有了各自的出路。“杯酒释兵权”之后,又到公元965年,宋太祖又听取赵普意见,下令各州长官把所部兵员中骁勇的人都选送到京城补入禁军,又挑选强壮士卒定为“兵样”,送到各路,招募符合“兵样”标准的人加以训练,然后遣送回京城当禁军。这种“模范标准”效用显著。如此一来,各地方骁勇强壮者,就都被集中到京城当中央控制的禁军,地方所剩便没有了精兵,只是一些老弱病残。这些人被编为“厢军”,军无所用,他们只好干起了烧火做饭的杂役。虽说后来“兵样”被“木梃”代替,但上强下弱的局面已经形成,地方再没有势力同中央抗衡了。这样的“太平盛世”虽然一定惹得地方节度使心中颇有微词,但对赵普扶助的宋太祖而言却服下了一粒份量十足的定心丹。

但是,仅让节度使把兵权交付、将藩镇上势力打碎对中央的集权统治而言还是不够的。公元964年,赵普建议,原由地方把持的财政收入,应当收归中央统一管理。此言正中宋太祖下怀。于是,各地方的经济收入统一交由从中央调遣的常参官来管理。每年各地的财政收入除留少量应付地方日常经费开支外,全部上缴国库,不得私有占留。公元945年,宋太祖又在各路设置了转运使,掌管一路赋税。这样一来,地方的财政也完全收归中央了。

在此基础上,宋太祖还采纳赵普的建议,充分剥夺了藩镇节度使的司法权,转而将该权交付给由中央派到地方的县尉手里。科举录取也由上面派遣的文官来主持,如此种种,不一而足。赵普从半部《论语》的书稿里得来的辅国安邦之道尽数化为现实,宋太祖也终于能稳稳地坐在龙椅上安寝了。

“背靠大树好乘凉。”倚着这些改革措施所形成的屏蔽,高高在上的宋太祖确实把地方“兵也收了,财也收了,赏罚行政一切收了”(朱熹语)。在北宋初年,虽然还有藩镇,但已不再有唐、五代那种专制一方甲兵、钱谷、生杀予夺的权力了。宋朝中央指挥藩镇,真正做到了如身使臂,如臂使指那样灵活。即使是带兵在边境并兼相位的藩镇节度使,只要皇帝一召见,就马上奔命而至。唐五代那种藩镇对抗朝廷的情况也从此作古了。

此外,宋太祖还在赵普的辅弼之下,在军事和官僚制度上作出修正。凡是涉及自身不利的方面均作出一刀切的修改。对于那些“剪不断理还乱”的旧有体制,则使其充分地条理化、清晰化。例如,在军事上,禁军由“三衙”分掌,“三衙”的主帅和主要禁军将领都由皇帝随意任命和撤掉,都只对皇帝负责;握兵权和调发兵权分离,而且发一兵一卒都要通过皇帝圣旨,没有皇帝的命令,任何人都无权调动军队;京城驻军基本与外地驻军相等,又称“内外相维”,以防叛乱;兵将分离,也就是“兵无常帅,帅无常师”,使得“兵不识将,将不识兵”,陈桥兵变的重演成为不可能。在官僚制度方面,中央实行军政、民政、财政三权分立,宰相权力与地位被削弱;实行职官的官、职、差遣三者分离的制度;改革科举考试,并且皇帝亲自取录进士。而这些政策的出台,又使得赵普牢牢地官居宰相一职。不难看出,一个只识半部《论语》的儒臣,凭借自身的才智、经验,和着帝王的谋略,不仅强化了国家的集权体系,而且使自己的地位更加稳固。

《论语》的教化确实让人对这位名重一时的权臣肃然起敬。他不但借此顺利地束缚了当时地方割据势力,而且使整个社会体系表现得空前持续平稳。然而,“强干弱枝”,分化事权的方法,使国家空前稳定只是表面上的文章。一经推敲,不难发现,朝廷的政务事宜过于拥挤,并且容易造成人浮于事、头重脚轻、尾大不掉的现象。这无疑将制约一个国家长期的发展,而且从效率与效益上讲,无法使国家的综合国力尽快地繁荣昌盛起来。军队的过于集中,将才的有勇无谋,同样注定了朝代被颠覆的命运。赵普所谓的功绩,都成了波鸿掠影。

雪夜决策 先南后北

宋初年的一个冬天的夜晚,天寒地冻,大雪纷飞,两位不速之客先后来到一座深宅大院。温暖的火炉旁,三人烧肉饮酒,秉烛夜谈,一个平定天下的统一大略就这样诞生匡了。两位来者是北宋开国皇帝赵匡胤和他的胞弟、后来的宋太宗赵光义,大院的主人就是那位“半部《论语》治天下”的北宋开国元勋赵普。

赵匡胤建立宋朝后,很快平定了内部的叛乱,却未统一全国。北宋统一战略,其核心问题是战略方向的选择。当时在中原之外,还有七个较大的割据政权,其中以雄踞太原并依附于辽国的北汉政权最为强大。战略选择是先南后北还是先北后南,其实质是先易还是先难,赵匡胤为此颇费思量,反复征询部属意见,却一直未能决断,于是,便与赵匡义一起深夜踏雪访赵普。而此次寻访前,赵普已是思忖再三了。

赵普的意见是先南后北,先易后难。他的这一考虑是有根据的。一是北汉自身实力较强。北汉是以骑兵精锐、武力强悍的沙陀族为主体。北汉雄踞山西高原,对河南、河北和关中,均处于居高临下之势,进可攻退可守,在战略地理上是颇具优势的。

二是北汉的背后是国土辽阔、实力强大的辽国。当时辽国的辖境东起海边,西抵阿尔泰山,北至西伯利亚,南界雁门山、滹沱河,其实力之强大,为当时并存的其他割据政权所不能比肩,对中原政局施加着非同寻常的影响。在这种背景下,先进攻受辽国保护的北汉,并无太多胜算。即使取得成功,自身也必将受到极大损耗,过早陷入与强辽的对抗中,同时影响到对南方的统一战争的进程,并进而影响统一大业。

与此相反,南方各小朝廷则非弱即乱,易于攻取。如南平、武平势力最弱,可一举拿下。后蜀、南汉、南唐、吴越等,亦可文武并用,分化瓦解,以优势兵力将其各个击灭。平定南方后,即可为日后北上奠定丰厚的物质基础,增强整体国力。因为自中唐以来,南方逐渐成为全国经济中心。赵普建议缓伐北汉,专力南方,正是建立在这种分析基础之上的。其考虑之周密,计划之全面也让太祖不由得点头称是。

于是,太祖开始征伐天下,先南后北,然而在他有生之年所进行的统一战争并没有完全实现,“先南后北”方略只是基本上实现了“先南”的部分。但是,从宋太祖对西、南各个割据政权都一举削平,而亲征北汉却未能成功的事实看,赵普所定的方略无疑是适合当时形势的,正确的。然而,话说回来,一个皇帝的思想,永远是那么的急功近利,永远是那么的局限。宋太祖先后策划过两次北伐,统统以失败告终。巍巍大宋江山,受制于番邦少数民族,富而不强,文而不武的旧貌,从此三百年未改。半部《论语》参透天下大计,这对于一个儒臣而言,显得有点浓墨重彩了。可《论语》本身影射出的文化思想还是铸就那样一个时期的精神辉煌。这样的正面效应,也是那个朝代特有的文化底蕴。

有人说宋朝败就败在自己的脚下。文官政治的下场之一就是葬送了革新求变的精神。这对于那个时代背景下笃信儒家文化的大众,无疑形成了一种中庸的认同方式。《论语》本身的思想精髓很难被参悟到治国治家的方针大计上。但偏偏人们坚信从《论语》中得到的“中庸之道”是顺应这个时代变化的趋势。对这种趋势的趋从,则构成从布衣百姓到王宫大臣的思想纽带。这无疑为中华文化思想的进步打上了一个结,但在当时这完全符合皇权贵族的保守、狭隘的心理特征,因而也被天子推崇为文化主流。这一推崇,无异于一部书稿被浸渍到全国数百万人的头脑中,不管在思想道德方面,还是精神文化方面,都成了最佳范本。因此,《论语》对当时政治环境所产生的消极作用被偷换成皇恩浩荡的圣旨民意。自然而然,无数文官大臣,把一部《论语》当成了人生的信条。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杨家将

一部《杨家将》不仅为历史剧提供了细腻精彩的素材,而且丰富了历史人物,让杨家父子保家卫国的故事充满了传奇色彩。历史上真正的杨家将,虽不如故事里的那么传奇,但确实是凭借自己的血肉之躯筑起了宋朝的边疆的钢铁长城。但无奈的是,杨家三代戍边忠君爱国的精神,却挡不住敌人的世代来犯。大宋江山,在杨家将淡出历史舞台后,摇摇欲坠。

戍边长城,为国捐躯

提到杨家将,在中国可谓家喻户晓。杨门父子尽忠报国的故事,也几乎是无人不知。回溯历史,杨门虎将的第一代——杨业,本名其实叫杨重贵,其父杨信是麟州的土豪,趁五代混乱的时候,占据麟州,自称刺史。由于时局的动荡,他先后归附过后汉、后周。大约是在杨信归附后汉的时候,为了结交当时任河东节度使的刘崇,杨信派少年的杨重贵到太原。之后杨信投靠了后周,杨重贵就留在了太原。杨信死后,其子杨崇勋(杨业的弟弟)继任刺史,又以麟州归附了北汉刘崇。其后杨崇勋又归附了后周。虽然有这样的反复,但是由于处于五代那个混乱的特殊年代,杨重贵在太原的生活并没有受到什么影响。年少英武的杨重贵很受刘崇的看重,他以杨重贵为养孙,改名为刘继业。刘继业先担任保卫指挥使,以骁勇著称,因功升迁到建雄军节度使。由于刘继业战功卓著,所向无敌,国人号称“无敌”。

然而刘继业在北汉三十多年的战绩却湮没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宋史》和《辽史》均缺乏这方面的记载,《宋史》中提到几次与刘继业的交锋,全是刘继业失败而告终。刘继业与宋将党进战于太原城下,被党进以少击众,大败。刘继业先躲在壕沟里,然后靠城上垂下的绳索,才得以逃生。以这样狼狈的战绩,不知道为何成为“无敌”。而在《续〈资治通鉴〉》中,仅仅提到刘继业在太原城头苦战防守,甚至北汉主刘继元投降以后,还在坚持战斗,知道宋太宗派刘继元亲自招降,刘继业才大哭解甲归降。其中描述这段历史的文字不过几十字,非常简略。同时期的《九国志》曾经记载过刘继业的功绩,但是遗憾的是其中关于这段历史的记载没有流传到今天。《辽史》中有辽将耶律斜轸责问杨业说:“汝与我国角胜三十余年,今日何面目相见?”可见刘继业在北汉时期主要的对手是辽国。虽然北汉一直臣事辽国,但是处于强势的辽国经常侵扰北汉的边境,刘继业为北汉守边,估计经常与来犯的辽军交锋,虽然规模不大,但三十余年未处下风,这样的经历让刘继业积累了边防的丰富经验。

北汉灭亡以后,刘继业归降北宋,宋太宗素知刘继业威名,授予他左领军大将军一职,担任郑州防御使。刘继业归宋以后,复本姓杨,单名业。宋太宗因杨业对防御辽国有丰富经验,派他到代州为三交驻泊兵马部署,为潘仁美节制。辽国大军从雁门大举进攻,杨业从小路率领数百骑兵绕到辽军背后,与潘仁美的部队前后夹击辽军,杀死辽国节度使驸马侍中萧咄李,生擒马步军都指挥使李重诲,缴获很多兵甲战马。杨业因功升云州观察使。以后辽国望见杨业的旌旗,就不战而走。

守边的主将忌杨业威名,屡次向宋太宗上书,诽谤杨业。宋太宗将其奏交给杨业,以表示对杨业的信任。雍熙三年,宋太宗派出三路大军征讨辽国,其中潘仁美为西路军主将,杨业为副将。起初各路进展顺利,杨业一路夺取了辽国的寰、朔、云、应四州,但主力军中路曹彬失利。宋太宗命令各路人马班师,后又命潘仁美等率领大军将收复四州的民众迁移到内地。当时,辽国十余万大军已经反击,攻破了寰州。辽军兵力占有很大的优势,杨业等人的任务只是迁众,不需要与敌人决战。他向潘仁美进言,上万全之计。杨业与辽国交锋多年,更深知边境地势,他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的判断非常正确。

但是护军王冼和刘文裕却不以为然,非要与辽国正面交锋,并且以怯敌嘲笑杨业。最后杨业力争不果,只能冒险出击,他和潘仁美约定,让潘仁美在要道陈家谷部署步兵强弩接应。杨业知道此行很难取胜,潘仁美在陈家谷设伏接应,还有成功撤退的希望。杨业出击以后,王冼等人很久没有消息,以为辽军已经败退,为了争功,率领部队出击,前进不久,得到了杨业败退的消息,又慌忙撤退了。杨业力战尽日,转战到陈家谷,没有看到接应的人马,非常悲愤,再率领部下力战。杨业身受几十处伤,左右殆尽,仍手刃敌军数十人,杨业筋疲力尽,战马又受了重伤,最后被辽军生擒。杨业之子杨延玉,以及部将王贵、贺怀浦全都力战而死。杨业被擒不屈,绝食三日而死。杨家父子齐心力战,拼死抗敌的功绩也因此被世人所熟知。

三代同心,精忠报国

杨业是杨家将的第一代,功名最盛,牺牲最壮烈。杨家将第二代的代表人物是杨业的儿子杨延昭。杨延昭本名杨延朗,为了避讳,而改名杨延昭。幼年的杨延昭沉默寡言,但是总是喜欢玩行军作战的游戏,杨业看了以后说:“此儿类我。”杨业以后出征,必带杨延昭同行。杨延昭就在这样的环境中成长,成年以后,也成为一个职业军人。雍熙三年北伐,杨延昭与父兄一起出征,攻击朔州的时候,杨延昭作为前锋进攻,被流矢射穿了手臂,他却更为勇猛地作战。杨业阵亡以后,杨延昭由供奉官升迁为崇仪副使。后来又担任保州缘边都巡检使,在河北的边防前线任职。北宋咸平二年,辽国南下进犯。杨延昭正在遂城,遂城小,又没有做好防守的准备,遭到了辽军的猛烈围攻,城中人心惶惶,而杨延昭召集城中壮丁,授予武器,配合宋军,全力固守。当时正值隆冬,杨延昭命人担水浇在城墙上,一夜之间就冻成了坚冰,城墙光滑难登,辽军的猛烈攻势也无法继续,只好撤退了,宋军缴获了辽军遗弃的军资器械。杨延昭出奇计保全了遂城,显示了他的军事才能,他因此功被授予莫州刺史。

辽国南下进犯,身为镇定高阳关都部署的傅潜率领重兵驻扎在中山,屯兵不出,消极避战,不积极打击进犯的辽军。而杨延昭以及杨嗣、石普等将领屡次请求傅潜增派人马,主动出击,傅潜都不听从,龟缩在中山。即使部下的将领出击取胜,傅潜也掩盖他们的功绩。后来宋真宗得到报告,将傅潜削职流放。宋真宗召见杨延昭,向他询问边防策略。宋真宗对杨延昭的表现非常满意,称赞杨延昭行军作战大有父风,给他很优厚的赏赐。咸平四年,辽国又南下进攻,杨延昭在羊山埋伏精兵,自己率领部队与辽军交锋,将辽军引诱入伏击圈,与伏兵一起夹击,辽军大败,阵斩辽国大将。杨延昭因功被加封为莫州团练使。他和当时另外一位边防骁将杨嗣并称为“二杨”。杨延昭等人卓著的战绩,也引起了朝廷中某些人的嫉妒。宋真宗曾经对宰相说:“嗣及延昭,并出疏外,以忠勇自效,朝中忌嫉者众,朕力为保庇以至于此。”咸平五年,辽国进攻保州,杨延昭和杨嗣率领部队支援,还未列阵,就遭到辽军突袭,部队损失很大。

宋真宗以两人素以忠勇闻名,赦免了他们的罪过。杨延昭仍然担任莫州团练使。咸平六年,杨延昭又被任命为缘边都巡检,后又迁为宁边军部署。景德元年,宋真宗将杨延昭的兵马增加到上万人,如辽国进犯,就屯驻静戎军之东,并许他便宜行事,不听都部署王超的指挥。澶州之役,杨延昭反对议和。他上书认为:契丹顿澶渊,去北境数千里,人马俱乏,虽众易败。凡有剽掠,率在马上,愿饬诸军扼其要路,众可歼焉。即幽、易等数州。可袭而取。杨延昭的主张和当时寇準的主张不谋而合,然而北宋朝廷并未对此作出反应。杨延昭就自己率领人马进入辽国境内,攻破古城,取得不小的战果。杨延昭因为守边的功劳,屡次升迁,景德二年,杨延昭被授予高阳关副都部署。

杨延昭在大中祥符七年,卒于任上,终年五十七岁。宋真宗听到这个消息,极为悲痛,派使者护灵而归,河朔的百姓,多望柩而泣。北宋朝廷录用杨延昭的三个儿子为官,并且从杨延昭常从门客中选取有才能的人为官。杨延昭英勇善战,所得赏赐,全部分给部下,公而忘私。他本人作风简朴,号令严明,与士卒同甘共苦,继承了杨业的作风。杨延昭每战都身先士卒,获得功劳与部下一起分享,所以部下也乐于为他效命。杨延昭镇守边防二十几年,辽国对他非常敬畏,称他为杨六郎。杨延昭正好处在北宋对辽国进行防御的时期,他为保卫宋朝的边防而奋战,赢得了百姓的爱戴,延续了杨家将的威名。

杨文广是杨延昭的第三个儿子。杨文广以班行讨贼张海有功,授予殿直。后来与安抚陕西的范仲淹相遇,范仲淹在谈话中发现杨文广很有才能,就把他带在身边。狄青南征广西,杨文广随军从征,但此时的杨文广还是个无名之辈。治平中,选拔宿卫将领,宋英宗以为杨文广是名将之后,而且还有功劳,提拔杨文广为成州团练使,龙神卫四厢都指挥使,迁兴州防御使,秦凤路副总管。他由此参加了对西夏的防御作战。韩琦派杨文广率领部队在筚篥筑城,控制要道,防御西夏。杨文广先扬言要到喷珠筑城,然后率军迅速赶往筚篥,黄昏时赶到目的地,连夜抢修城寨,构筑好了防御工事,做好了战斗准备。

第二天天明,西夏骑兵大至,看到宋军已经占据有利地势,做好了准备,只能无奈撤退,杨文广乘机遣将出击,斩获很多敌人。皇帝下诏嘉奖,赏赐丰厚,并任命他知泾州镇戎军、定州路副总管,迁步军都虞候。辽国与宋朝在代州的边界划分上发生争执。杨文广向朝廷献上阵图以及攻取幽燕的策略,还没等到朝廷上的回音,杨文广就死于任上,北宋朝廷追赠他同州观察使。

其实对于杨门上下,民间还流传着许多传说。但是追根溯源,其实历史上杨家将里没有佘太君,没有杨宗保,也没有穆桂英。而且害死杨业的,应该是王冼,而非潘仁美。王冼是个小人,以诬陷主帅而起家,可能是由于王冼官职太小,不足以突出杨家,所以潘仁美很倒霉地摊上了这件事。那杨延昭为什么称为杨六郎?历代杨家将传说中,以为杨延昭是杨业第六子,故称杨六郎。但是据史所载,杨延昭应为长子。辽人迷信,相信天上北斗七星中,第六颗星是专克辽国的,因为杨延昭对于辽人很有威慑力,辽人以为他是那第六颗星转世,因此称他为杨六郎。

正是因为宋朝存在这样的将才,其军事实力才有空前强盛的时机,但无奈杨家将只戍边三代。于是可想而知,捐躯济难的武将们,在那样一个文治社会为国尽忠职守,是多么难能可贵。宋朝略强于后世的国防,正是建立在这样一个玄机上的。可以说,这是再正常不过的必然现象。

“秀才遇见兵”——文治王朝的尴尬境地

自打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历朝历代,就数赵宋王朝过得窝囊。无论文景之治、贞观之治,或是开元盛世、乾隆盛世,抑或汉武开边、成吉思汗横扫亚洲、永乐帝亲征北元,哪一家哪一姓皇帝,都有过几十年上百年的国力强盛,威震四海,唯独赵宋王朝差矣。这是宋王朝崇文贬武国策的历史必然。

懦弱与妥协—— 一种心理距离

懦弱与妥协,这是文治王朝的宿命,也是宋朝皇帝除不去的心态,更是文官政治之风浸淫下的一种心理距离。这都在暗指宋真宗皇帝,“懦弱”大概是因袭了祖上的风格,“妥协”就自不用说,就是那个见好就收立下“澶渊之盟”的掌故。

宋真宗是宋太宗赵匡义第三子,其母为元德李皇后,本名叫赵德昌,后改名赵元休,又改名赵元侃,至道元年被立为皇太子后,改名赵恒。宋真宗幼年时即与一般孩子不同,姿表英特,气质不凡,与诸位同辈的小王子嬉戏时,总爱排兵布阵指挥“战斗”,并常自称“元帅”。宋太祖赵匡胤很喜欢这位侄子,养育于自己的皇宫之中。五六岁时,宋真宗有一次去万岁殿玩,大模大样一步一个台阶,直接就朝龙榻走上去,安然端坐。阶旁沿列布满宫廷禁卫,大家暗地好笑。宋太祖刚升朝,见小侄子坐在自己的宝座上玩,便笑问道:“天子好当吗?”小孩子眨眨眼,回答道:“做天子全由天命。”宋太祖“大奇之”,叹赏良久。这大概就是赵恒最英武的年代了。后来,他的成长真可谓一波三折,最终在寇準、吕端等人的帮助下,才得以继位,是为宋真宗。

真宗皇帝一登基,辽国南伐的频率反而加快了。从那时起辽朝年年来袭。而且,因为没有取得实质性的胜利,丢掉土地不说,某些地区党首也趁机作乱,颠覆他的管辖,利用他的软弱。例如,在西北方面,党项首领李继迁不时攻城陷地,杀伤不少宋军。于宋真宗而言,刚刚即位的那些年,真是一波未平,一波又起。

深知辽军肯定会反复攻扰,宋真宗下令在定州和天雄军(今河北大名)等地屯结重兵,以防辽军对河朔地区的攻略。同时,又在相当于今天保定至天津一带挖河掘塘,使其地成为泥泞水泽,以图延缓辽国骑兵的攻击。然而辽朝数次侵袭,似乎并无真正要占据宋地或对宋朝政权以致命性打击的意图,忽来忽走,来得容易去得快,很让人摸不着头脑。至圣宗二十二年,辽国攻至澶州城下,宋真宗在寇準等大臣的建议下来到澶州亲自督战。宋军将士见皇帝亲自督战,百年不遇,各个皆奋勇杀敌,大破进犯辽军。辽国请求议和,宋真宗不但不敢开口收回燕云十六州,而且同意向辽国进贡岁币,以求睦邻友好,与辽国签下了当时可谓双赢的“澶渊之盟”。从此以后,宋朝年年开始向辽国进贡“岁币”,辽宋两国相对安定下来。

“澶渊之盟”的签订,后人以及当时的一些汉族士大夫“愤青”、“愤中”们,每逢讲起此事皆愤愤不平,认为宋朝在战场上的形势主动,竟然关键时刻软弱,反向辽朝支付岁币,以金钱换和平,太不划算。但话说回来,历史不能假设,即使宋辽双方真正继续打下去,结果还真殊难预料。战场形势,瞬息万变。先前虽死了个辽将萧挞凛,没准日后大仗一打,宋真宗在御营,会有个闪失。仔细分析,“澶渊之盟”很类似日后康熙同沙俄签订的《尼布楚条约》,事后双方都认为自己吃亏,其实最多是互相没占得大便宜而已,倒还是有利于交战双方。

宋太祖时代起,直至宋真宗初年,宋辽两国交战,大小数次,互有胜负,双方均负担沉重庞大的军事开支,不仅消耗巨大,由于河北一带一直是战场,“丁壮毙于传输,膏血涂于原野”,正常的农业生产根本进行不了,人们想过一二年安生日子都不能。恰恰是战争结束,宋朝与辽朝边境的数州人民才得以过正常的生活。而且,三十万岁币,对于当时的北宋来讲,算不上太大的负担。北宋宰相王旦的一句话透出这样的信息:“国家(指北宋)纳契丹和好以来,河朔生灵,方获安堵,虽每岁赐遗(给辽朝岁币),较于用兵之费,不及百分之一。”这些话绝不是宋朝君臣的自我安慰。因为,宋朝每年给辽朝三十万的“岁币”,绝大部分可以从边境“榷场”(宋辽交易集市)中收回来,“取之于虏,而复用之于虏(辽朝)”。所以,从“经济”角度上讲,“澶渊之盟”对于宋朝特别划算。当然,从政治方面讲,对于一直讲究“面子”的中原王朝宋朝来讲也还算过得去,自己是“兄”,辽圣宗是“弟”,反正兄又打不过弟,同辈相亲,没什么丢人的。

当然,从辽朝方面讲,“澶渊之盟”应该说是喜出望外的大收获,虽说“关南之地”没得手,三十万岁币,对于经济并不发达的游牧民族来讲,亮晃晃的银子闪彩彩的绢,看着就让人心花怒放。仅仅是辽圣宗一世,“岁受南宋(意即南边的宋朝,不是我们史书意义上的‘南宋’)馈遗,内府之储,珍异固山积也”。坐拥燕云文明发达地区,不用打仗,不用任何消耗,每年邻国都于秋天按时交付银绢,除非脑子有病,料谁也不会不高兴。所以,其后百余年间,辽宋基本上没什么大的战争发生,可以用“百年好和”四字来概括两国关系。

不过总的来讲,皇帝的天下大计确实是把自己的魄力给弄没了。宋真宗的这种心理状态,在后来不经意间孕育了南宋的政治命运,懦弱与妥协的心理距离在他身上也被越放越大。

靖康耻,天下乱

北宋王朝被昏君和谗臣们搞得一塌糊涂。北宋时期,本来十分繁荣的汴京和中原一带陷入了一片混乱之中,生产遭到严重的破坏。而宋徽宗却安于现状,一方面大肆兴建道观,加重人民负担;另一方面,重用时称“六贼”的蔡京、王黼、童贯、梁师成、李彦、朱勔,祸害民间。半壁江山随时倾覆,大好河山岌岌可危。

据说赵佶生活穷奢极侈,和六贼滥增捐税,大肆搜刮民脂民膏,大兴土木,修建华阳宫等宫殿园林。他派朱勔设立苏杭应奉局,搜刮江南民间的奇花异石,称“花石纲”,运送汴京,修筑“丰亨豫大”(即丰盛、亨通、安乐、阔气的意思)的园林,名为“艮嶽”,将北宋政府历年积蓄的财富很快挥霍一空。“花石纲”又害得许多百姓倾家荡产,家破人亡。谁家只要有一花一石被看中,朱勔就带领差役闯入民户,用黄纸一盖,标明这是皇上所爱之物,不得损坏,然后拆门毁墙地搬运花石,用船队运送汴京。有一次船运一块四丈高的太湖石,一路上强征了几千民夫摇船拉纤,遇到桥梁太低或城墙水门太小,朱勔就下令拆桥毁门。有的花石体积太大,河道不能运,朱勔就下令由海道运送,常常船翻人亡。人民在此残害之下,痛苦不堪,爆发了宋江、方腊等农民起义,赵佶又派兵进行了血腥镇压。

赵佶还尊信道教,大建宫观,自称教主道君皇帝,并经常请道士看相算命。他的生日是5月5日,道士认为不吉利,他就改称10月10日;他的生肖为狗,为此下令禁止汴京城内屠狗。不难看出,这位统治者身上的皇帝味道几乎荡然无存,被宗教思想洗脑的他已经丢了家天下的思想与皇权至上的威严。

公元1125年10月,金军大举南侵,金军统帅宗望统领的东路军在北宋叛将郭药师引导下,直取汴京。赵佶接报,连忙下令取消花石纲,下《罪己诏》,承认了自己的一些过错,想以此挽回民心。金兵长驱直入,逼近汴京。徽宗又怕又急,拉着一个大臣的手说:“没想到金国人这样对待我。”话没说完,一口气塞住了喉咙,昏倒在床前。被救醒后,他伸手要纸和笔,写了“传位于皇太子”几个字。12月,他宣布退位,自称”太上皇”,让位于子赵桓(钦宗),带着蔡京、童贯等贼臣,借口烧香仓皇逃往安徽亳州蒙城(今安徽省蒙城)。第二年4月,围攻汴京的金兵被李纲击退北返,赵佶才回到汴京。他以为这样便转危为安了。事实相反,相隔一年后,公元1126年闰十一月底,金兵再次南下。12月15日攻破汴京,金帝废赵佶与子赵桓为庶人。公元1127年3月底,金帝将徽、钦二帝,连同后妃、宗室,百官数千人,以及教坊乐工、技艺工匠、法驾、仪仗、冠服、礼器、天文仪器、珍宝玩物、皇家藏书、天下州府地图等押送北方,汴京中公私积蓄被掳掠一空,北宋灭亡。因此事发生在靖康年间,史称“靖康之变”。这场“意外”之后二帝同时成为了阶下囚,靖康国耻从此流传民间。

据说,赵佶听到财宝等被掳掠毫不在乎,等听到皇家藏书也被抢去,才仰天长叹几声。赵佶在被押送的途中,受尽了凌辱。先是爱妃王婉容等被金将强行索去。接着,到金国都城后,被命令与赵桓一起穿着丧服,去谒见金太祖阿骨打的庙宇,意为金帝向祖先献俘。而后,赵佶被金帝辱封为昏德侯,关押于韩州(今辽宁省昌图县),后又被迁到五国城(今黑龙江省依兰县)囚禁。囚禁期间,赵佶受尽精神折磨,写下了许多晦恨、哀怨,凄凉的诗句,如:“彻夜西风撼破扉,萧条孤馆一灯微;家山回首三千里,目断山南无雁飞。”

但是,他的悔恨只是限于“社稷山河都为大臣所误”,并没有认识到是自己的昏庸奢侈才导致了亡国和自己成为阶下囚的结局。公元1127年7月,赵佶要派臣子曹勋从金偷偷逃到南宋,并交给他一件自己穿的背心,背心上写着“你(宋高宗)快来援救父母”。赵佶将这几个字出示给周围的臣子看,群臣都悲泣不已。赵佶哭着叮咛曹勋,切记要转告高宗“不要忘了我北行的痛苦”,说着取出白纱手帕拭泪,尔后将交给曹勋说:“让皇上(高宗)深知我思念故国而哀痛泪下的情景。”然而最终,他也还是做着“回首家山”的美梦。

但在中国文化史上宋徽宗赵佶还是颇有成就的,他的书法绘画流传至今,价值连城。难怪有人会说,如果赵佶是生活在一个普通的贵族家庭,也许他的生命就仅仅和艺术相关联了。可是他偏偏是出生于皇家,又当上了皇帝,于是他的一生注定对于宋帝国来说是不幸的,对于他自己来说也是不幸的。赵佶在位26年,在他把北宋帝国折腾得奄奄一息之后,于公元1127年三月,赵佶作为俘虏,被金国的士兵带离了江南这片沃土,来到了三千公里外的朔风怒吼的遥远东北地区。八年之后,这个昏庸但充满才情的皇帝病死在荒凉的五国城(黑龙江依兰)一栋破烂房屋中的一个土炕上,结束了他的一生。

谈到赵桓,人们会说如果赵桓的父亲是一个英明的君主的话,他的一生可能会是多姿多彩的,因为他生活的时代是中国史上经济科学最发达的时代之一。然而,他是不幸的,因为他的父亲是宋徽宗。在金兵猛烈攻打北宋的时候他登上了皇位,本来他可以像他的父亲和祖辈那样用金钱换得苟且偷安的生活的,然而一个愚蠢的决定让仅仅做了不到两年皇帝的赵桓成为金人的阶下囚,和他父亲一起去了那个遥远的地方。1156年,赵桓做了金人俘虏29年后的一天,金帝国将领们比赛马球,完颜亮命他参加。赵桓文弱,又不大会骑马,从马上跌下来,被踏践而死。大宋的皇帝居然死在金人马球比赛的球场上,这不仅是赵桓本人的悲哀,也是大宋帝国的悲哀啊!

可怜大宋江山被迫易主,可怜靖康之乱千古留名。

岳飞与金兀术——相似的才干,不同的境遇

在宋朝这个最特殊的转折时代,出现了中华历史上伟大的军事英雄岳飞。可以说,岳飞和岳家军现象都不是宋朝的产物,如果岳飞这样的天才出现在唐朝的话,在唐朝积极的主动防御、主动出击的国防政策支持下,必将有其更为显赫的西域战功,必定可以扭转唐军与阿拉伯人在塔拉斯河交战的大败,改变这个中华文明全面开始走向萎缩的历史分野。

岳飞的出生——“历史上帝的安排”

提到南宋军事家,民族英雄岳飞(1103-1142)的名字,那几乎是流芳千古,震烁古今。他出师抗金,忠肝义胆,后为奸人陷害,惨死风波亭。一曲《满江红》,更是诉尽他的精忠报国之心。然而,难以填平的是他那报国无门之恨,历史上的最为臭名昭著的奸臣秦桧的作对,使他的出生更像是一幕戏剧,他度过的那三十九年,就像是历史上帝的安排。

书中记载岳飞,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少时勤奋好学,并练就一身好武艺。19岁时投军抗辽。不久因父丧,退伍还乡守孝。1126年金兵大举入侵中原,岳飞再次投军,开始了他抗击金军,保家为国的戎马生涯。传说岳飞临走时,其母姚氏在他背上刺了“精忠报国”四个大字,这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

岳飞从军后建炎三年(1129年),金将兀术率金军再次南侵,杜充率军弃开封南逃,岳飞无奈随之南下。是年秋,兀术继续南侵,改任建康(今江苏南京)留守的杜充不战而降。金军得以渡过长江天险,很快就攻下临安、越州(今绍兴)、明洲等地,高宗被迫流亡海上。岳飞率孤军坚持敌后作战。他先在广德攻击金军后卫,六战六捷。又在金军进攻常州时,率部驰援,四战四胜。次年,岳飞在牛头山设伏,大破金兀术,收复建康,金军被迫北撤。从此,岳飞威名传遍大江南北,声震河朔。七月,岳飞升任通州镇抚使兼知泰州,拥有人马万余,建立起一支纪律严明、作战骁勇的抗金劲旅“岳家军”。

“岳家军”在接下来的一系列战争中,无一例外的全胜,立时声名极大,成为国人心中的“偶像”,金人心中的“夙敌”。绍兴六年(公元1136年),岳飞再次出师北伐,攻占了伊阳、洛阳、商州和虢州,继而围攻陈、蔡地区。但不幸的是,岳飞很快发现自己是孤军深入,既无援兵,又无粮草,不得不撤回鄂州(今湖北武昌)。此次北伐,岳飞壮志未酬,写下了千古绝唱的名词《满江红》:

“怒发冲冠,凭栏处,潇潇雨歇。

抬望眼,仰天长啸,壮怀激烈。

三十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靖康耻,犹未雪。

臣子恨,何时灭!

驾长车,踏破贺兰山缺!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

后来,绍兴七年,岳飞升为太尉。他屡次建议高宗兴师北伐,一举收复中原,但都为高宗所拒绝。绍兴九年(1119年),高宗和秦桧与金议和,南宋向金称臣纳贡。这使岳飞不胜愤懑,上表要求“解罢兵务,退处林泉”,以示抗议。次年,兀术撕毁和约,再次大举南侵。岳飞奉命出兵反击。相继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大破金军精锐铁骑兵“铁浮图”和“拐子马”,乘胜进占朱仙镇,距开封仅四十五里。兀术被迫退守开封,金军士气沮丧,发出“撼山易,撼岳家军难”的哀叹,不敢出战。

不过最为可气的是,历史上赫赫有名的岳飞却无奈是皇帝的一个辖兵。在朱仙镇,岳飞招兵买马,联络河北义军,积极准备渡过黄河收复失地,直捣黄龙府。他激动地对诸将说:“直捣黄龙府,与诸君痛饮耳!”这时高宗和秦桧却一心求和,连发十二道金字牌班师诏,命令岳飞退兵。岳飞抑制不住内心的悲愤,仰天长叹:“十年之功,毁于一旦!所得州郡,一朝全休!社稷江山,难以中兴!乾坤世界,无由再复!”他壮志难酬,只好挥泪班师。

岳飞回临安后,即被解除兵权,任枢密副使。绍兴十一年八月,高宗和秦桧派人向金求和,金兀术要求“必先杀岳飞,方可议和”。秦桧乃诬岳飞谋反,将其下狱。绍兴十一年(1142年)十二月二十九日,秦桧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于临安风波亭,是年岳飞仅三十九岁。其子岳云及部将张宪也同时被害。宁宗时,岳飞得以昭雪,被追封鄂王。

岳飞善于谋略,治军严明,其军以“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略”著称。在其戎马生涯中,他亲自参与指挥了126仗,未尝一败,是名副其实的常胜将军。

从岳飞的出世,到岳飞的被害,历史上这位民族英雄可谓评点繁多。可不管怎样,他凭借着自己过人的才干,尽忠尽职,保家卫国,带领岳家军收复广大失地,已是为人称道的南宋抗金名将。虽说最后溃于中原,又被秦桧污陷,其实是和当时的政局不无利害关系的。鉴于当时皇帝政治上的无能,对外力量上的软弱,岳飞的死就不妨被看做是自然的消失。从他一出世起就注定了这个时代的出局,靖康耻,未能雪,臣子恨,终未灭。倒是他的出生,给人间带来曙光无限,尽管这个希望是暂时的,但是带来了对后世不可估量的影响,这一切原来是“历史上帝的安排”啊。

金兀术的“才干”——改写一个民族的历史

书上记载说,完颜宗弼,女真名兀术,俗称金兀术,金太祖完颜阿骨打第四子。是宋金对峙时期杰出的军事家和政治家。从他与岳飞顽强的巅峰对决里,从他先武后文的个人经历中可以看出,他对一个民族的贡献无疑是巨大的。毫不夸张地讲,正因他的存在,一个民族的历史才大放光彩;正因他的存在,金人才能稳驻中原;正因为他的存在,大宋王朝才会向他的国家岁岁进贡请安。从历史上看,金的国力强盛时期几乎和这位民族英雄的事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靖康元年(1126年),金人攻破北宋都城汴京,俘获徽、钦二帝,灭掉了北宋。同年五月一日,康王赵构继位于南京(非今日南京,而是今河南商丘),改元建炎,史称南宋。在当时,金国处于战略攻势,而南宋处于守势。但金国只是军备上的强盛一时,要想发展自身,只有把自己的触角深入黄河以南。于是,金国屡屡南侵,战事频繁。不过正是如此,为完颜宗弼、岳飞等杰出将领提供了一展鸿图的舞台。

关于金兀术的发迹,是因为一场战役。金天会七年(1129年,金太宗年号)宗弼率军南下,五月奔袭扬州,赵构渡江南逃;十月,率军直趋江浙;十一月,在和州大破宋军,强渡长江,直逼建康(今南京)城下,赵构逃往杭州;宗弼紧追不舍,连下广德、安吉等地,勇闯天险独松岭,十二月又克杭州,赵构又逃往越州(今绍兴);宗弼驻兵杭州,以其果敢善断的品质,不给赵构以喘息的机会,立刻命先锋阿里、浦卢浑率4000千轻骑追袭。兵未发已闻赵构又逃往明州(今宁波),他便又命金兵巧渡曹娥江大败宋将张俊,攻克明州;赵构乘船逃亡海上;金兵入海又追了300余里,由于不习水战,追之不及而还。这次宗弼领兵追赵构,跨江河,越天险,破关隘,捣城池,搜山川,入大海,无坚不摧,无敌不克。时间之短,战线之长,地域之广,都出人意料,金人称之为“搜山检海”捉赵构。此役大大振奋金国朝野,使他一战成名。他果断勇猛的战斗精神,令宋朝皇帝闻风丧胆。

可毕竟时势造英雄的同时,英雄不止一个。棋逢对手,宗弼在北归的途中,遭到了南宋名将韩世忠、岳飞的顽强阻击,10万大军被困黄天荡48日才得脱身。宗弼回到金上京后仍心有余悸,说:“南人使船,好像我们北人使马,怎么了的!”金国内部以挞懒为首的主和派,此时乘金熙宗刚继位之时,专权将河南、陕西之地归宋议和。于是在天会七年(1129年)大金国开始实施战略转移,以拓疆川陕之际。他抓住机会,将这种精神诠释到极致,马不停蹄地一口气取得了以少胜多,以寡敌众的胜利果实。天会八年(1130年)秋,自江浙回军不久的宗弼,又同宗辅一起转战陕西。九月,宗辅进兵洛水,以娄室、宗弼为左、右翼督统,并进合击,拉开了富平之战序幕。而当时的宋朝川陕宣抚处置使张俊也以刘锡为帅,集结了刘锜、赵哲、吴玠等将领统率的数倍于金的40余万大军,以层层包围之势,与金军在富平(今陕西富平县北)展开决战。是役,南宋名将张俊、刘琦、赵哲、吴玠并秦凤路经略使孙渥,以熙河路经略使刘锡为都统制,将马步兵18万,号称40万,五路其发集结于富平,张俊坐镇邠州督战。战役中宋军把完颜宗弼统率的金军作为进攻的重点,攻势凶猛,宗弼军则被重重包围,从中午战至黄昏,力战而不却,因而牵制了宋军的主力,为扭转战局赢得了时间。此时的金将完颜娄室找到了宋军的薄弱处——赵哲统率的宋军,于是以其所率的所有精锐骑兵冲击赵军,赵军一触即溃,娄室与宗弼合兵掩杀,金军士气大振,致使南宋18万大军顷刻间土崩瓦解。金军乘胜追击,扩宽领地,取得了富平之战的胜利。

胜败兵家自有期。作为一名戎马半生的大将,所遭遇的敌难应是数不胜数,关键是宗弼一次次地化险为夷。而且在对付宋军时,他抓住当时宋军阵前将兵彪悍勇猛,内廷大臣懦弱怕事的实际情况,对症下药,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天会九年(1131年)冬,宗弼率部入四川,与富平之战中兵败的南宋名将吴玠、吴璘兄弟大战于和尚原(今陕西宝鸡西南)。此一役宗弼被打得大败而归,宗弼“仅以身免”,甚至“剃其须髯而去”。此战,宗弼损失兵将过千,自己还受了箭伤,这是金宋交战中,金军首次的大败仗。天会十一年(1133年)冬,经过休整之后宗弼又率兵突袭,一举拿下和尚原。和尚原战役后,宗弼又取仙人关,以为报了一箭之仇。可无奈的是他半路又一次遇到了吴氏兄弟的有备之师,再次遭遇了一个和尚原式的大败仗,他只好退往秦中,重新积蓄力量。经过两次交手,宗弼见吴氏兄弟善战,最后决定不再与其力战,专以智取。在皇统元年(1141年),宗弼致书宋高宗赵构说,“望宋朝派专人让吴氏兄弟退兵!这恐怕是我们最关心的事了”。而且还特地在这段话之前写上了“所有淮上大军,使至日诸道班还”的话。高宗看了,胆战心惊,赶紧特别告诫吴氏兄弟不要再去冒犯宗弼。宗弼于是不战而胜,纵横川陕。

强攻不下,就用智取,这就是为将用兵的高明之处。完颜宗弼在充分了解自身实力的基础上,还成功地摸清楚了宋朝皇帝的软肋。话说宗弼戎装归国后,继续效忠使命,辅助君主,治理国家。天会十五年,宗弼成为右副元帅,封沈王。天眷元年(1138),因反对左副元帅完颜昌与宋达成归还陕西、河南的协议,与完颜昌结下仇怨,成为夙敌。次年,宗弼升任都元帅,晋封越国王、太保,加封后立即杀完颜昌于祁州(今河北安国)。第三年,金毁约进兵河南。完颜宗弼亲率大军攻打宋军,但迫于岳飞军事天才过硬,岳家军骁勇善战,先后在顺昌、郾城等地被宋将刘琦、岳飞击败。不过,由于宋朝内部的荒谬举措,加之诱使奸臣秦桧谋害岳飞,宗弼于皇统元年(1141年),率军渡过淮河,威逼宋廷签下屈服于金的和约。宋朝以岁岁纳贡换和平,宋金两国于是相安无事。功成名就后的他,据史书上载曰:“皇统二年,晋太傅。七年,为太师。八年十月卒。”

历史上有人曾评价他说,完颜宗弼是一位功勋卓著的宗王,也是一位极为难得的军事统帅与重要宰执。战场上,他身先士卒,用兵神速,胆略过人,以少胜多,平定中原,追击宋朝皇帝赵构。国家进一步稳定之后,他又率军南下,迫使宋朝上表称臣,欲确立金朝的霸主地位。在朝中开国元老或死或乱、政局波动之时,他能独撑危难,使王朝渡过难关。《金史·宗弼传》赞曰:“宗弼蹙宋主于海岛,卒定画淮之约。熙宗举河南、陕西以与宋人,矫而正之者,宗弼也。宗翰死,宗磐、宗隽、挞懒湛溺富贵,人人有自为之心,宗干独立,不能如之何,时无宗弼,金之国势亦曰殆哉。”世宗也曾有言曰:“宗翰之后,惟宗弼一人。非虚言也。”当我们客观地审视这样一个时代的名将时,不难发现,在他身上,有一种让少数民族在中华大地上崛起的精神髓养。要知道女真民族于宋初期,只是一个孤独孱弱的民族,先后臣服宋、辽,一度甚至臣服高丽。幸有完颜阿骨打这样的“开山鼻祖”,更有完颜宗弼这样的“继往开来”,女真族才奋起于白山黑水,征服了辽、高丽,一跃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疆域之广,甚至超过了当时被尊为正朔的宋王朝。完颜宗弼在征服契丹的战役中,也曾立有大功,在对宋的战争中,完颜宗弼更是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没有他的英勇善战,当机立断,女真人的政权不可能连续战胜当时世界上文化最发达、经济最繁荣的赵宋王朝,完颜宗弼扩大了女真民族的生存空间、改善了本民族的生存环境,是女真民族不折不扣的民族英雄。

岳飞是中华民族的英雄,这已经毫无疑问,无论是当时作为岳飞对手的女真人,还是后来入主中原的蒙古人,对岳飞的评价都是没有丝毫动摇的。但是,完颜宗弼的评价,至今为史家讳言。关键点,无外乎宋金的关系。这里其实金人自己的态度最为重要,当其时,无论是契丹、女真,都承认宋的正统地位,因此,赵宋王朝就是当时中国的正统,而女真、契丹与宋王朝的关系,无外乎就是蜀、吴与魏的关系。人类历史上,国中有国,一国之中存在不同政权的时期比比皆是,不独中国。宋、金战争,就是中华民族的兄弟之争。岳飞是民族英雄,完颜宗弼自然也是民族英雄。然而可惜的是,前者的民族气质虽得到大众认可,却功亏一篑,后者的民族情结虽未得到赞许,但是功在当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