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孙子兵法·鬼谷子·三十六计:一本书读懂兵书三绝
16170900000037

第37章 三十六计(6)

【评析】

混水摸鱼,本意是把水搅浑后,在鱼看不清楚、晕头转向之际,趁着混乱把鱼捉住。运用到计谋上,是指打仗时要善于抓住敌方的可乘之隙,借机行事,使敌人顺我之意,我方则从乱中取利。在局势动荡不定的时候,几种军事力量共存,各路人马都想角逐争胜。弱小的一方依附于哪一方、又反对哪一方,处在无法确定、没有主见的状态中。而敌人也没有注意到这种情况,我方就应当机立断顺势把他们争取过来,或者夺取他们。《六韬》说:“全军多次出现惊慌失措的情况,军心不稳,队伍混乱,对敌人估计过高而内心害怕,在军队中人人都相互耳语,流传着对他们不利的谣言,蛊惑人心。即使以军法相威胁也不起作用,不尊重自己的将领,这是胆怯示弱的征兆。”凡是有这样的到口的“鱼”,就一定趁着混乱之际把它捕捉到。刘备取得西川(即益州)就是采取的混水摸鱼这一计策。当时汉中的张鲁准备攻打西川,益州牧刘璋懦弱无能,不知怎么办好。属下张松自告奋勇去许都说服曹操兴兵讨伐汉中,使张鲁自顾不及,无力进攻西川。但是张松游说曹操失败,而诸葛亮早已把这一切打探得清清楚楚。等张松返回益州途中路经荆州,便安排人马热情接待。刘备待张松若上宾,张松非常感动,主动邀请刘备入西川,自己愿为内应。张松回川后,与法正、孟达串通,说服刘璋请刘备入川。黄权、王累等人则反对引狼入室。刘璋认为刘备是同宗,不会害自己,派法正、孟达去荆州迎接刘备入川。几天后忽然有消息说张鲁将袭葭萌关,刘璋于是请刘备率军防守,自己回到益州。张鲁其实并未动兵。后来有荆州消息说曹操大军进攻东吴,刘备向刘璋借精兵三万,以支持荆州为名,另有所图。刘璋接信后犹豫再三,属下多不赞成借兵,只拨老弱军四千给刘备。刘备借此机会大怒,翻脸不认人,起兵掉转枪口,过关斩将。又从荆州调来诸葛亮和张飞、赵云直杀益州,大败刘璋军队,逼得刘璋出城投降。刘备入主西川,加上之前据有的荆州等地,与曹操、孙权三分天下,形成三国鼎立的局面。

第二十一计金蝉脱壳

存其形,完其势[1];友不疑,敌不动。巽而止,蛊[2]。

【注释】

[1]存其形,完其势:保存阵地既有的战斗形态不变,进一步完善战斗格局中的各种态势。

[2]巽而止,蛊:语出《周易·蛊卦》。巽,谦让,低调。整个句意为,迷惑敌人,隐秘行动。

【译文】

保持阵地的原貌不变,完善继续作战的安排,使友军不致生疑心,敌人也不敢对我方有所行动。我方却在上述迷惑敌人的措施下,隐秘地行军,转移主力。

【按语】

共友击敌,坐观其势。倘另有一敌,则须去而存势。则金蝉脱壳者,非徒走也,盖为分身之法也。故我大军转动,而旌旗金鼓,俨然原阵。使敌不敢动,友不生疑,待已摧他敌而返,而友敌始知,或犹且不知。然则金蝉脱壳者,在对敌之际,而抽精锐以袭别阵也。

【评析】

金蝉脱壳,是指蝉变为成虫,要脱去身上的一层甲壳。甲壳脱掉后,就留在原地,远远看去,就像蝉还在原处。用在计谋上,是说军队保持原来的架势,但是暗中却转移了主力,或者用来脱身,或者是完成另外的任务。和友军一起并肩作战,要善于观察敌方、我方和友方三方面的情势。如果有另外一个敌人,则必须保持原来的架势,暗地里分兵去打击它。使用金蝉脱壳这一计谋,并不是仅仅一走了之,而是分兵战胜敌人。因此当我军主力准备行动时,在原阵地要多置旌旗,锣鼓齐鸣,看上去和原来没有什么不同。这样,敌人就不会轻举妄动,友军也不会对我产生疑心。等到把另外一个敌人摧毁,完成任务归来,敌友才发现,他们仍然被蒙在鼓里。因此,金蝉脱壳之计,

诸葛亮归天,姜维退兵就是在对敌作战之时,抽掉精锐主力用来袭击别处敌人的谋略。

三国时,诸葛亮六出祁山,北伐中原,一直未能成功。等第六次北伐时积劳成疾,病死军中。诸葛亮在临终前向姜维密授退兵之计,姜维遵照诸葛亮吩咐,对诸葛亮之死严密封锁消息。他带着灵柩,秘密撤退。司马懿派部队跟踪追击。姜维命工匠用木头雕了一个诸葛亮,坐在车中,又派杨仪率领部分人马大张旗鼓,向魏军发动进攻。魏军远望蜀军,旗鼓大张,又见诸葛亮稳坐车中,不知蜀军有什么计谋,就不敢轻易行动。司马懿一向知道诸葛亮足智多谋,怀疑此次退兵乃是诱敌之计,于是命令部队后撤。姜维趁司马懿退兵之机,马上指挥主力部队,迅速安全转移,撤回汉中。等司马懿得知诸葛亮已死,再进兵追击,为时已晚。

不过,姜维的金蝉脱壳之计也让人识破过。诸葛亮死后,姜维屡次带兵攻打魏国。有一次姜维看到魏国军队安营扎寨,便对副将说,魏军已经有所准备,我们只能偷袭。你打着我的旗号,在谷口安下大营。以后每天派人放哨,每次放哨时更换服装和旗帜。我则带大军偷袭南安。魏国大将邓艾不见蜀军出战,便登高观察,认为姜维肯定不在营中,一定是偷袭南安去了。他看出,每天蜀营中往来的哨兵只是这几人,所骑的马也只是这几匹,只不过是更换服装和旗帜。于是他派人带一队人马去攻击蜀营,等取胜后马上去切断姜维后路。邓艾自己却带兵去救南安,直取武城山。邓艾带兵急行军赶到武城山安营扎寨,此时蜀军还没有到达,邓艾又命其子邓忠领兵去段谷埋伏。随后,魏军养精蓄锐,等待蜀军。姜维带领蜀军来到武城山之后,遭到邓艾大军的沉重打击。姜维不得不改变前进方向。当姜维大军到达段谷时,受到邓忠和邓艾两路夹攻,形势十分危急。幸好夏侯霸引兵杀到,才救了姜维。可是偷袭蜀营的曹军此时又赶到,又多亏了荡寇将军张嶷,听说姜维受困,他引数百骑冒死杀入重围,姜维这才有机会死里逃生,退回汉中。但是张嶷却因前去救困而死在魏军乱箭之下。

第二十二计关门捉贼

小敌困之[1]。剥,不利有攸往[2]。

【注释】

[1]小敌困之:小敌,力量弱小或数量较少的敌人。小敌困之,指要设法把小股的敌人歼灭掉。

[2]剥,不利有攸往:语出《周易·剥卦》。剥,剥落、剥离。不利有攸往,把敌人放走,对我方极为不利。整句话意思是,对那些已经被我包围了的敌人,不能放其逃走,否则对我方不利。

【译文】

对力量薄弱的敌人,我们要包围并加以歼灭。对那些已经落单而被我们包围的敌人,如果再放他们逃走,就会对我方极为不利。

【按语】

捉贼而必关门者,非恐其逸也,恐其逸而为他人所得也。且逸者不可复追,恐其诱也。贼者,奇兵也,游兵也,所以劳我者也。吴子曰:“今使一死贼,伏于旷野,千人追之,莫不枭视狼顾。何者?恐其暴起而害己也。是以一人投命,足惧千夫。”追贼者,贼有脱逃之机,势必死斗;若断其去路,则成擒矣。故小敌必困之,不能,则放之可也。

【评析】

关门捉贼,本意很浅显,即关起门来捉拿进入屋内的盗贼。用在计谋上,这是对付小股敌人的方法。我们捉贼之所以把门关紧,不仅仅是因为怕贼逃逸,而是怕贼逃逸后被别人得到,并被别人利用。而且逃逸之贼也不能去追赶,因为怕贼在逃跑的途中设下圈套,甚至贼的逃逸本身就是诱敌之计。所谓贼,本就是行踪不定、出没无常而又善于袭击的敌人,其目的在于使得我军疲劳,然后再实现其企图。《吴子兵法》上说:“如今有一个不要命的人,隐伏在广袤的原野里,纵然有一千个人去追捕他,追捕的人也会顾虑重重,对其装作看不见。为什么会这样呢?因为害怕受到袭击,被亡命者伤害。所以,只要有一个人不要命,足以威慑到一千个人,使得这一千人畏缩害怕。”追捕盗贼,如果贼人有逃跑的机会,就会拼死力斗;如果把他的归路截断,那贼人就能被我手到擒来。因此,遇见小股敌人就一定要围困起来歼灭他,如果不能歼灭,就暂时把他放掉好了。

公元199年,冀州袁绍包围了幽州的公孙瓒,公孙瓒数次突围,都败下阵来,只得退回城里,为了有效抵御袁绍的进攻,公孙瓒下令加固工事,在城墙周围挖了十条壕堑,在壕堑上又筑起十丈高的城墙。同时,他还囤积了三百万斛粮食。果然,袁绍连续几年攻城,都无功而返。

袁绍一怒之下,动用全部兵力加紧围攻。公孙瓒见情况不妙,急忙派儿子杀出重围,去搬救兵了。后来,公孙瓒的救兵来到,他派人送信约定:以举火为号,然后内外夹击袁绍。谁知,送信的人一出城就被袁绍的部下抓获,得知公孙瓒的计谋,袁绍便将计就计:按其约定时间举火,公孙瓒果然中计,领兵出城接应救兵,却遭到袁绍布下的军士伏击,大败而逃回城里。袁绍乘胜在城墙外挖地道,直达守城的中央。等一切准备充分,袁绍一声令下,大批袁军突然出现在城中,对公孙瓒的军队发起猛烈的攻击,公孙瓒精心设计的防御工事顷刻瓦解。公孙瓒见败局已定,杀死自己的家眷后,自尽而亡。

第二十三计远交近攻

形禁势格[1],利从近取,害以远隔。上火下泽[2]。

【注释】

[1]形禁势格:禁,禁止。格,阻碍。形禁势格,也作形格势禁,指形势的发展受到外界条件的阻碍。在这里,指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

[2]上火下泽:语出《周易·睽卦》。上火下泽,火焰向上燃烧,水流向下流淌,二者相乖违。意思是说,我方有数个敌人,但是敌人之间可以为我挑拨,使他们相互之间发生矛盾,然后将其各个击破。

【译文】

战略目标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应当先攻取邻近的敌人,不能越过近处的敌人而直接攻打远方的敌人。火苗是向上燃烧的,水是往低处流的,同样是敌人,但是应当采取不同的对策。

【按语】

混战之局,纵横捭阖之中,各自取利。远不可攻,而可以利相结;近者交之,反使变生肘腋。范雎之谋,为地理之定则,其理甚明。

【评析】

远交近攻,即与远方的国家交好,和它们建立友好关系;对邻近的国家实施攻击。这样,攻打邻近国家时,因为不涉及远方的国家,不会对远方的国家造成威胁,而且我方已经与远方的国家建立起友好的关系,所以远方的国家不会帮助邻近之敌与我作对。这样就把邻近国家孤立起来,而容易为我所灭。等到把邻近国家吞并了,远方的国家就成为我之邻国,就可以对其改变策略,实施攻击;对更远的国家则继续保持友好关系。这是一种分化瓦解敌人、各个击破的策略。秦国当初就是通过采纳了范雎的这种计策而逐步把六国吞灭的。范雎本来在魏国中大夫须贾门下当门客。

须贾出使齐国时,范雎也跟着去了。齐王很欣赏范雎,就想留他任客卿,并赠黄金十斤,牛、酒等物,但范雎谢绝了。回到魏国后范雎请求秦王为王稽加爵,须贾向相国魏齐报告说范雎私受贿赂。魏齐听后大怒,不加分辨,把范雎拷打得肋折齿落,又用草席裹着丢弃在茅厕中,还乘着醉意让宾客往他身上撒尿。范雎装死,才幸免于难。他化名张禄,藏在朋友家里。后来秦昭王派使臣王稽访魏。范雎秘密求见,王稽发现他是难得之才,将他带回秦国。这时秦国的穰侯魏冉为扩大自己封地,欲率兵经韩、魏去攻打齐国。范雎抓住这一良机上书秦昭王,请求面谈。秦昭王把他接入宫中。在这次谈话中,范雎指出秦国内政弊端,慷慨直言,得到了秦昭王信任。范雎接着告诉秦昭王,穰侯跨越韩、魏攻打齐国绝非正确决策。出兵少不足以把齐国打败,出兵多使秦国受害。打败了,为秦之大辱;打胜了,因为齐国离秦国遥远,占领的土地无法管理,只会让韩、魏从中渔利。伐齐于秦有百害而无一利。第二天秦昭王即拜范雎为客卿,下令撤回伐齐的军队。从此,范雎跻身于秦廷,开始施展他的全部谋略。对外,为兼并六国,范雎提出了“远交近攻”的战略思想。对齐、楚等距秦较远的国家先行交好,稳住它们,让它们不干预秦国攻打邻近诸国之事。魏、韩两国地处中原,有如天下之枢纽,离秦又近,应首先攻打,以除心腹之患。魏、韩臣服,则向北可震慑赵国,向南能攻伐楚国,最后再灭齐。这样由近及远,得一城是一城,逐步向外扩张,好比蚕食桑叶一样,必能统一天下。秦昭王采纳了他的建议,先后灭掉韩、赵、魏、楚、燕、代,最后灭掉齐国,一统天下。

第二十四计假途伐虢

两大之间,敌胁以从,我假以势[1]。困,有言不信[2]。

【注释】

[1]假,借助。

[2]困,有言不信:语出《周易·困卦》。处在两个大国中的小国,面临着受人胁迫的境地时,我只是在口头上说要去援救他,他是不会相信的。

【译文】

处于两大敌对势力(即我方与敌方)中的第三方弱小势力,如果敌方用武力相威胁,使其屈从,我方就要立即出兵营救。只有真正的出兵营救,才能赢得第三方的信任,因为处于困境中的国家,如果只有口头承诺,而没有实际行动,他们是不会相信你的。

【按语】

假地用兵之举,非巧言可诳,必其势不受一方之胁从,则将受双方之夹击。如此境况之际,敌必迫之以威,我则诳之以不害,利其幸存之心,速得全势,彼将不能自阵,故不战而灭之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