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孙子兵法·鬼谷子·三十六计:一本书读懂兵书三绝
16170900000034

第34章 三十六计(3)

令狐潮用书信招降张巡。张巡手下六员大将以兵力不够、无法与敌对抗劝说张巡,认为皇上是死是活还不知道,不如投降敌人。张巡假装同意,第二天在公堂上摆出天子画像,率众将士朝拜,把六人拉上前,以国家大义斥责他们,然后斩首。城中的箭都用完了,

张巡扎草人借箭张巡命令将士扎了上千个草人,并给他们穿上黑衣,夜里用绳子吊着放到城下,令狐潮军中看不清楚,以为是敌人来攻,就争先恐后地射向他们,后来才知道他们是草人。张巡用这种诸葛亮草船借箭的方法获箭数十万支。后来张巡在夜里不再放草人,而是从城墙上放下真人来,贼兵还以为是草人,觉得好笑就没有防备。于是张巡放下敢死队员五百人,杀向令狐潮的军营,并且放火烧掉对方营帐,令狐潮部大乱,仓皇逃跑,张巡率军队追了十多里才罢手。

第八计暗度陈仓

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1]。

【注释】

[1]益动而巽:语出《易经·益卦》:“益动而巽,日进无疆。”巽,前进。益动而巽,意思是说,主动迂回攻击。日进无疆,是指这种攻击必定得益。

【译文】

正面做出一些动作,进行佯攻,牵制敌军集结固守;同时暗中进行真正的行动,迂回作战,进行突袭。

【按语】

奇出于正,无正则不能出奇。不明修栈道,则不能暗度(原文为“渡”)陈仓。昔邓艾屯白水之北;姜维遣廖化屯白水之南而结营焉。艾谓诸将曰:“维今卒还,吾军少,法当来渡,而不作桥,此维使化持我,令不得还。必自东袭取洮城矣。”艾即夜潜军,径到洮城。维果来渡。而艾先至,据城,得以不破。此则是姜维不善用暗度陈仓之计,而邓艾察知其声东击西之谋也。

【评析】

此计是利用敌人被我“示之以动”的迷惑手段所蒙蔽,而我乘虚而入,以实现出奇制胜。暗度陈仓,来源于秦末楚汉相争之时。当时刘邦因为实力弱小,被迫来到封地关中。

为了防止秦地章邯侵袭和麻痹项羽,烧毁了栈道。公元前206年,刘邦手下大将韩信要从关中出兵,为了迷惑章邯和项羽,就派兵佯装去修复栈道,栈道是在悬崖绝壁之间,凿出石孔,嵌入木架,再在上面铺上木板。修建栈道极为耗时耗力,因此章邯等都不以为意。可是韩信却不待栈道修好,已经从其他道路迂回到陈仓,出其不意,击败章邯,平定了秦地。

这个计谋的成功,要靠奇兵与正兵的相互配合,如果没有正面的攻击,也不会有出奇制胜。用韩信的例子来说,如果没有明修栈道,自然也不可能暗度陈仓取得胜利。按语中举了一个暗度陈仓失败的例子。三国时,诸葛亮死后,与曹魏将领邓艾对峙于白水两岸。邓艾从北方攻打蜀国,在白水北岸扎营;姜维则命令部将廖化驻扎在白水南岸。邓艾向部下分析敌情:“我军兵力薄弱,按兵法常理,他应当不等架桥就急速过河来攻我。可是如今,他反而迟迟不见行动,这肯定是他派廖化来牵制我,让我们不得离开。姜维却率领大部队向东迂回,夺取洮城。”邓艾下令,当夜从小路赶回洮城,果然发现姜维正在偷渡。邓艾先期到达,据城坚守,没有被姜维攻下。这就是姜维不善于运用暗度陈仓之计,而邓艾却识破了他的声东击西之谋的战例。

第九计隔岸观火

阳乖序乱[1],阴以待逆[2]。暴戾恣睢[3],其势自毙。顺以动豫,豫顺以动[4]。

【注释】

[1]阳乖序乱:阳,指公开。乖,违背。这里指敌方出现混乱,公开表现出秩序混乱。

[2]阴以待逆:阴,暗中。逆,叛逆。这里指暗地里静观敌变,坐待敌方局势进一步恶化。

[3]暴戾恣睢:指敌人内部几派之间任意胡为、反目成仇,出现内讧。

[4]顺以动豫,豫顺以动:语出《易经·豫卦》。在这里的意思是,顺应敌方形势的发展,来着手自己的准备;然后等待敌人内部出现纷乱,等到有可乘之机,我方乘机取得胜利,就非常自然了。

【译文】

当敌方内部出现矛盾和混乱时,要静观其变。他们反目为仇、内讧内斗,是自取灭亡。我方则不露声色,根据敌方情况的变化而做相应的准备,随机应变,以等其自毙。

【按语】

乖气浮张,逼则受击,退而远之,则乱自起。昔袁尚、袁熙奔辽东,尚有数千骑。初,辽东太守公孙康,恃远不服。及曹操破乌桓,或说曹遂征之,尚兄弟可擒也。操曰:“吾方使康斩送尚、熙首来,不烦兵矣。”九月,操引兵自柳城还,康即斩尚、熙,传其首。诸将问其故,操曰:“彼素畏尚等,吾急之则并力;缓之则相图,其势然也。”或曰:此兵书火攻之道也。按兵书《火攻篇》前段言火攻之法,后段言慎动之理,与隔岸观火之意,亦相吻合。

【评析】

此计是运用顺时以动的哲理,坐观敌人内部生变,我方则不采取攻逼手段,顺应其变,“坐山观虎斗”。所谓“鹬蚌相争,渔翁得利”,让敌人自相残杀,我则坐收其利,从而一举成功。敌方内部出现相互倾轧的情况时,如果我们趁此机会施加压力,敌方内部各派就会团结起来,一致对外,我方就会遭到攻击;可是,如果我们远观其变,敌方内部各派的矛盾就会激化,可能出现火拼的局面。三国时期,袁尚、袁熙被曹操击败,逃往辽东;但是他们手下还有几千兵马。当初,辽东太守公孙康,因为仗着领地遥远,不肯服从曹操。曹操北征,击败乌桓,有人建议曹操趁此机会乘胜进击,征服公孙康,顺便一举擒杀袁氏兄弟。曹操则说:“我正要公孙康自己把袁尚、袁熙斩首,把他们的首级送来,根本不用动兵。”不久,等曹操从柳城班师,公孙康果然杀死二袁,把二人首级送来。众人不解,向曹操请教其中道理。曹操说:“本来公孙康就惧怕二袁吞并他,如今二袁来投靠,还带着这么多军队,他肯定猜疑。如果我们从外部进攻,他们双方肯定放弃猜忌而齐心协力抗拒我军。如果我们坐视不管,他们就会自相火拼,这是势之必然。”有人也认为这与《孙子兵法·火攻篇》中的内容不谋而合。《孙子兵法·火攻篇》前部谈到火攻的方法,后半说及用兵要谨慎的道理,这些都与隔岸观火这一计谋相吻合。

第十计笑里藏刀

信而安之[1],阴以图之,备而后动,勿使有变。刚中柔外也[2]。

【注释】

[1]信而安之:信,使……相信。安,使……安心。

[2]刚中柔外:表面柔顺,实质却十分刚强。

【译文】

让敌人相信你,又让他心安理得,毫无防备,但是暗地里却积极谋划,全力准备,然后行动。这一切都要秘密进行,不要让敌人察觉、有所应变。这就是表面柔和而内里强硬、暗藏杀机的谋略。

【按语】

兵书云:“辞卑而益备者,进也……无约而请和者,谋也。”故凡敌人之巧言令色,皆杀机之外露也。宋曹武穆玮知渭州,号令明肃,西人惮之。一日方召诸将饮,会有叛卒数千,亡奔夏境。堠骑报至,诸将相顾失色,公言笑如平时。徐谓骑曰:“吾命也,汝勿显言。”西人闻之,以为袭己,尽杀之。此临机应变之用也。若勾践之事夫差,则竟使其久而安之矣。

【评析】

《孙子兵法·行军篇》说:“敌人言辞谦卑,这一定是在加紧战备,准备向我进攻……没有订下具体条约而前来请和的,肯定是在耍计谋。”因此,敌人越是花言巧语,背后隐藏的阴谋诡计就越多。北宋时,曹玮镇守渭州,他军纪严明,号令整肃,西夏人非常害怕。有一天,他正召集众将饮酒,忽然有数千士兵叛变,投奔西夏去了。边防通信员迅速骑马前来报告,众将都大惊失色,面面相觑;只有曹玮谈笑自如,一如平常。他缓缓地说:“这是我的命令,你不要声张。”西夏人得知了这个消息,以为那些叛兵是来袭击自己的,就把他们都杀掉了。这正是“笑里藏刀”这一计谋临机应变之用。

勾践的父亲允常,被吴王阖闾打败;勾践立志为父报仇,加紧训练军备,把阖闾打败了。可是阖闾的儿子夫差,又击败了越国,并把勾践俘虏。鉴于两国争战的历史,许多吴国的大臣想把越国灭掉,处死勾践。勾践为了能够存国保命,就贿赂吴国太宰伯嚭,并向夫差献上西施等美女、属缕剑等珍宝,让夫差思想麻痹、贪图安逸;勾践及其妻子、大臣还亲自到吴国当奴婢侍奉夫差。又一次,夫差病了,勾践为取信于他,竟然尝了夫差的粪便,以此来诊断他的病。正是勾践的这些做法,使得夫差放松了戒备,认为勾践不会对他构成威胁了,就把他放回去,让他复国。勾践回到越国后,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趁着吴国内外交困之际,突然攻破吴国,迫使夫差自刎。勾践用的正是“笑里藏刀”之计,做到了“刚中柔外”。

第十一计李代桃僵

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1]。

【注释】

[1]势必有损,损阴以益阳:阴,指细微的、局部的事物。阳,指带整体意义的、全局性的事物。这是说在军事谋略上,如果暂时要以某种损失、失利为代价才能最终取胜,指挥者应当机立断,作出某些局部、或暂时的牺牲,去保全或者争取全局的、整体性的胜利。

【译文】

战争的形势发展到必然会有所损失时,就要牺牲次要的、局部的,从而换取全局的、最后的胜利。

【按语】

我敌之情,各有长短。战争之事,难得全胜,而胜负之诀,即在长短之相较,乃有以短胜长之秘诀。如以下驷敌上驷,以上驷敌中驷,以中驷敌下驷之类,则诚兵家独具之诡谋,非常理之可测者也。

【评析】

“李代桃僵”一词,源出于宋代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其中的《鸡鸣》曰:“桃生露井上,李树生桃旁。虫来啮桃根,李树代桃僵。树木深相待,兄弟还相忘?”这个词本来是以桃李共患难比喻兄弟相互友爱、相互帮助。后来用来指互相顶替或代人受过。

在军事领域,李代桃僵是指牺牲局部的、眼前的利益,来换取全局的、长远的胜利,以小的代价换取大的胜利,或者以劣势的兵力牵制优势的敌人兵力,为全局的决定性的作战提供有利条件或打开局面。

按语中认为田忌赛马这件事可以体现出“李代桃僵”这一计谋的精髓。战国时期,齐国将军田忌经常和王公贵族们赛马,他们的马力相差不远,都分上、中、下三等。在和齐威王比赛时,总是连赛三阵,田忌皆告失败。后来,孙膑向田忌献计:用下等马对上等马,用上等马对中等马,用中等马对下等马。比赛结果,三局两胜,田忌赢了齐威王。在这里,田忌的下等马作为劣势牺牲掉,赢得了全局的胜利。

“李代桃僵”的另一个典型案例是赵氏孤儿案。晋灵公被势力强大的赵氏家族的成员所杀。数年后,晋景公上台主持政务。宠臣屠岸贾趁机进谗言说:“赵氏家族曾弑灵公,现在又密谋造反。”晋景公信以为真,命屠岸贾将赵氏家族满门抄斩。赵氏家族的主要成员赵朔事先得知了消息,就把正在怀孕的夫人送入宫中躲藏,然后他自杀身亡。屠岸贾率领军队冲进了赵家,杀死了所有的家族成员。后来赵朔的夫人分娩,生下一子,取名为赵武。不料消息走漏,屠岸贾派人四处搜寻赵氏孤儿,并下令把晋国半岁以下、一个月以上的婴儿全部杀掉,声称帮助和隐匿赵氏孤儿者将被处以极刑。在赵氏家族将被赶尽杀绝的危急时刻,赵家的两位忠实门客程婴和公孙杵臼挺身而出,抱定“士为知己者死”的宗旨,决心舍命保赵氏之后。程婴有一个儿子与赵武同龄,他愿献出自己的儿子代赵武去死。

公孙杵臼说:“你既肯舍弃自己的儿子,我也肯舍弃自己的性命,你去告发,就说我收留了赵氏孤儿。他们肯定会将我与你儿一并处死。你将赵氏孤儿抚养成人,为他父母报仇,这才是一个上策。”二人商量好后,这样公孙杵臼和程婴的儿子都被屠岸贾处死了,而真正的赵氏之后赵武则被秘密从宫中送出,交程婴抚养成人。在赵武十五岁那年,晋悼公为赵氏家族恢复了名誉和地位。赵武也知道了一切原委,就对晋悼公说:“屠岸贾为非作歹,死有余辜。我与他有不共戴天之仇,请允许我杀掉屠岸贾的全家,为赵氏报仇。”晋悼公同意了他的请求。

此外,三国时期曹洪舍身献马救曹操的故事也是对“李代桃僵”的很好诠释。而中国象棋对局中的“弃车保帅”、“丢卒保车”与“李代桃僵”更是有异曲同工之妙。

第十二计顺手牵羊

微隙[1]在所必乘;微利在所必得。少阴,少阳[2]。

【注释】

[1]微隙:微小的空隙,指敌方军事上的某些小的漏洞和疏忽。

[2]少阴,少阳:少阴,指敌方小的疏忽。少阳,指我方小的胜利。敌人小的漏洞可以为我所乘,从而获得小的胜利,小的胜利又可以转化为大的胜利。

【译文】

敌方微小的疏忽和漏洞,必须及时地加以利用;如果能获得微小的利益,也要努力去获得。要善于变对方的小错误为我方的小胜利,进而增强我方实力。

【按语】

大军动处,其隙甚多,乘间取利,不必以战。胜固可用,败亦可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