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孙子兵法·鬼谷子·三十六计:一本书读懂兵书三绝
16170900000033

第33章 三十六计(2)

子贡是孔子的学生,能言善辩。鲁哀公十一年(前484),齐国田常当政,国内矛盾重重,为转移国人视线,他决定进攻鲁国。孔子派遣子贡去游说各国。子贡到齐国,对田常说:“您伐鲁是一个大错误。鲁国是难伐之国。这个国家城墙不坚固,地域狭小,君主不仁,大臣无用,百姓厌战,您不能攻它。您不如伐吴。吴国城墙坚固,地域辽阔,兵精粮足,大臣贤能,士卒用命,您去攻打吴国吧。”田常大怒:“你把容易的说成困难,把困难的说成容易,这是为何?”子贡答:“您在国内地位尚不稳定,大臣不听话,君主猜忌。灭鲁之患有二:第一,功高而震主,必为君主所疏远;第二,功成而群臣争利,上下相争齐国就危险。为您和齐国打算,伐鲁是不可行的,因而不如伐吴。伐吴难以速胜,使士民效死沙场,大臣疲于奔命,您上无权臣掣肘,下无民众非议,齐国上下就会听命于您。”田常道:“可是我现在已经加兵于鲁国,要转过头攻打吴国,岂不会引起大臣猜疑?”子贡曰:“您暂时按兵不动,待我说吴王出兵攻打齐国,您再以兵相迎就是了。”田常遂让子贡出使吴国。子贡见到吴王夫差说:“现在强大的齐国加兵于弱小的鲁国,与吴国争强,臣替大王担忧。出兵拯救鲁国,是仁义之师,可以显扬英名;攻打齐国,削弱其力量,可以给吴国霸业带来巨大好处。”夫差说:“但我有越国这个隐患,等我先消灭越国,然后再攻打齐国。”子贡道:“灭越国对您的名誉有损,救鲁国对您的声望有益;进攻渺小的越国而畏惧强大的齐国,不是勇者作为。勇者不避艰难,智者不失时机。现在大王保存越国以显示自己的仁慈,攻打齐国、威胁晋国以显示自己的实力,天下诸侯必接踵而来,朝拜吴王,吴国霸业可成。如果大王对越王有所忌惮,臣请求受命见越王,说服他出兵襄助大王。”吴王大悦,请子贡使越。子贡来到越国,越王勾践出迎于郊外。勾践问道:“蛮夷小国,大夫为何屈尊前来?”子贡道:“我劝说吴王攻齐国以救鲁国,吴王以先伐越再伐齐来回应我,如此,越国之亡必然无疑。无复仇之志而徒然令人猜疑,是拙劣的表现;有复仇之志却不慎为人所知,是懈怠的表现;事未发而使机密泄露于外,无疑会处在危险的境地。此三者,是举事复仇者的大患。”勾践曰:“孤不自量力,与吴国征战,战败而受困至此。卧薪尝胆,伺机复仇,誓与敌同归于尽。”于是向子贡请教对策。子贡曰:“吴王残暴好战,国家空虚,人民疲惫,大臣不堪。伍子胥因谏诤而身死,伯嚭以阿谀而当政,国家之亡已为期不远。现在大王发士卒助之以骄其志,卑躬屈膝逢迎之以尊其礼,他肯定会攻打齐国。如果吴国战胜,必然会威胁到晋国。臣请作为使节见晋定公,使他攻打吴国,大王则乘势偷袭其后方,吴国灭亡指日可待。”子贡来到晋国,劝晋定公:“现在齐将与吴开战,如果吴国战胜,必将兵临晋国。”晋定公大惊,忙问该如何应对。子贡说:“休整军队以等待时机,如此而已。”晋定公许诺。这一年春夏,吴先在艾陵破齐,接着在黄池被晋打败。越王勾践趁机袭其后,灭掉吴国。曾经风雨飘摇的鲁国就这样在诸侯的杀伐声中安然渡过亡国危机。子贡并没有出动鲁国一兵一卒,而是借助各诸侯国的力量,使得他们互相攻伐,从而保存了鲁国。所以司马迁评论道:“子贡一出,存鲁,乱齐,强晋而霸越。子贡一使,使势相破,十年之中,五国各有变。”

第四计以逸待劳

困敌之势[1],不以战;损刚益柔[2]。

【注释】

[1]困敌之势:困,使……困顿。困敌之势,使敌人的力量困顿。

[2]损刚益柔:语出《周易·损卦》。意谓困敌可逐渐消耗敌人有生力量,使之由强变弱,而我又可使自己变被动为主动,不一定要用直接进攻的方法,同样可以制胜。

【译文】

控制敌人的发展态势,使其由强盛变为虚弱,不必采用进攻的方式,可以积极防御,使得敌人筋疲力尽而逐渐消耗。等敌我双方实力发生逆转时,我方就可以变被动为主动。

【按语】

此即致敌之法也。兵书云:“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兵书论敌,此为论势,则其旨非择地以待敌;而在以简驭繁,以不变应变,以小变应大变,以不动应动,以小动应大动,以枢应环也。

【评析】

以逸待劳是把敌人引入圈套进而造成其不利态势的一种计谋。兵书上说:“两军相持,先到战场等待敌人,就能从容不迫,取得胜利;来得晚必然休整不充分,仓促应战。所以,善战之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调动敌人,而不至于使己方陷入被动,受制于敌人。”兵书中是论战争的劳逸形势,而这里却是探究掌握主动权。其目的不仅仅在于选择地形以伺机破敌,更在于以寡敌众,以不变应万变,以小变应大变,以静制动,以小动应大动,抓住主动权,应对局势变化。以逸待劳,后发制人之计,受到历代军事家的重视。春秋时期,鲁国与齐国交战,鲁庄公一开始就要出击,曹刿以“一而再,再而衰,三而竭”道理劝住鲁庄公,采取“敌疲我打”的方针,最终以弱胜强。另外,袁曹官渡之战、吴魏赤壁之战、吴蜀夷陵之战、秦晋淝水之战等,都是弱势一方先让一步,后发制人,最终以弱胜强的着名战例。本书前面已经讲到了许多,这里再引一例。

明洪武二年(1369),征虏副将军常遇春染病死于军中。明太祖朱元璋命李文忠代替常遇春率其军,会合大将军徐达以攻打庆阳。李文忠军行至太原时,获悉大同被元军围困,情势危急。李文忠便对左丞赵庸说:“我等受命而来,如果是有利于国家的军务,我们可以自己决定。而今大同情况紧急,我们可以顺路前去救援。”于是率军出雁门,驻扎马邑,打败元游兵,擒获平章刘帖木,进至白杨门。当时雨雪交加,满山皆白。军队已经驻扎下来,李文忠不敢丝毫大意,引亲兵在营外巡视,见雪地上疑有行人踪迹,立即策马而还,下令部下向前移动五里后才阻水立寨。诸将不解其意,李文忠说:“之前安营之处是元军伏兵的地方,很危险。今移兵此地,稍觉安全,但须严加防范,警惕元军劫营。”果然不出所料,脱列伯派兵乘夜劫营,被李文忠部队的炮矢射退。次日天色微明,李文忠厉兵秣马,发两营军士前去挑战。此时折腾了一夜的元军正准备埋锅造饭,见明军杀来,也顾不得吃饭,强打精神上马迎战。杀了几个时辰未分胜负,有人屡劝李文忠发兵增援,李文忠泰然自若,并不发兵。待元军战到疲惫不堪之时,李文忠陡然上马,率两路大军左右夹击,如泰山压顶般包抄过来,可怜饥肠辘辘的元军欲战无力,欲逃无路,个个惊慌失措。脱列伯见腹背受敌,正要逃遁,李文忠赶上一枪刺中其马首,战马负痛跳蹶前蹄,将脱列伯掀于马下。元军见主帅被俘,纷纷下马乞降,李文忠大获全胜。李文忠先派小股部队与敌人纠缠,把敌人搞得疲惫不堪,而大部队却以逸待劳,趁机发起猛攻,一举歼灭敌人。

第五计趁火打劫

敌之害大[1],就势取利,刚决柔也[2]。

【注释】

[1]敌之害大:害,指敌人遭遇的困难。

[2]刚决柔也:语出《易经·夬卦》。在这里,“刚”是指己方,“柔”指敌人。刚决柔,意思是一旦强者出面,弱者只有俯首听命的份儿。计谋中指乘敌之危,乘势取胜。

【译文】

敌人内部出现了严重危机,就要趁机攻打他,给自己带来好处。强者对付弱者,就应该采取这种策略。

【按语】

敌害在内,则劫其地;敌害在外,则劫其民;内外交害,则劫其国。

【评析】

趁火打劫,本意是趁着别人家失火,正自顾不暇之际,从事偷盗的勾当。用在战场上,指看到敌人有危机而趁机进行攻打的计策。敌人有内忧,就攻占他们的土地;敌人有外患,就劫掠他们的人民;敌人既有内忧又有外患,就并吞其国家。春秋时期,越王勾践被吴王夫差打败,只好俯首称臣,几经斡旋才免于灭国。勾践忍辱负重,卧薪尝胆,经过十年生聚、十年教训。这时吴国奸臣当道,名将伍子胥也被赐死;又遇上天气干旱,庄稼都枯死,民不聊生。可是吴王夫差却不管不问,一心只想争霸中原。趁着夫差带着精锐主力北上中原和诸侯国举行黄池会盟之际,越王勾践认为灭吴时机已到,就大举进攻,一举打败吴国,夫差被逼自刎。这是趁火打劫的一个生动的例子。因为越国进攻时的吴国,正是“内外交害”之时,国内庄稼歉收,民不聊生;国外正值夫差带兵在外逐鹿中原,此时正符合“劫其国”的计谋。

第六计声东击西

敌志乱萃[1],不虞[2],坤下兑上[3]之象,利其不自主[4]而取之。

【注释】

[1]敌志乱萃:取《周易·萃卦》“乃乱乃萃,其志乱也”之意。萃,原意是草,这里形容像杂草一样纷乱。

[2]不虞:意料不到,不及防备。

[3]坤下兑上:此即注释[1]中提及的《周易·萃卦》,该卦说水聚集在高出地面之处,肯定会东南西北流,导致溃决。在此可以指,一群乌合之众,没有受到良好训练,素质不高,也没有强有力的领导和正确指挥,就最终难逃失败。

[4]主:统帅,指挥。

【译文】

敌军一片混乱,往往容易出现来不及提防的空隙,就像水聚集于高处必然会溃决一般,我们必须利用敌方失去控制不能自主这一时机,迅速予以消灭。

【按语】

西汉时期,七国反,周亚夫坚壁不战。吴兵奔壁之东南陬,亚夫使备西北;已而吴王精兵果攻西北,遂不得入。此敌志不乱,能自主也。汉末,朱隽围黄巾于宛,起土山以临城内,鸣鼓攻其西南,黄巾悉众赴之,隽自将精兵五千,掩东北,遂乘城虚而入。此敌志乱萃,不虞也。然则声东击西之策,须视敌志乱否为定。乱则胜,不乱将自取败亡。险策也。

【评析】

声东击西是指在作战时忽东忽西,若即若离,人为地给敌人造成混乱,让敌人摸不清你的企图,或者让敌人误解你的企图,从而发动有效进攻,趁机歼灭敌人。公元前154年,吴王刘濞联合其他六个诸侯王发动叛乱,打出“诛晁错,清君侧”的旗号,史称“七国之乱”。汉景帝任命周亚夫为太尉,让他领兵平叛。此时梁国被叛军轮番急攻,梁王向周亚夫求援。周亚夫却驻扎在昌邑城坚守不出。甚至汉景帝下诏要周亚夫进兵增援,他还是不为所动。周亚夫暗中派军截断叛军粮道,劫走叛军粮草。

叛军只好先来攻打周亚夫,但几次挑战,周亚夫都坚守不出。几天后,叛军大举进攻军营东南,声势浩大,但周亚夫却让部下到西北去防御。结果在西北遇到叛军主力,由于有准备,所以很快击退叛军。叛军退却时,周亚夫趁机派精兵追击,大胜。

东汉末年,朱隽在宛城围攻黄巾军,他先在城外筑起小山观察城内的情况,然后鸣鼓进攻,但是他下令让一小部分军队大张声势,向西南方向佯攻。这时黄巾军仓皇集中兵力,防守西南。可是朱隽却亲自率领五千精兵出其不意猛攻西北,西北防守薄弱,被朱隽攻入城中。

从以上两个战例来看,运用声东击西这一计谋,须观察对方主帅素质如何。当敌人混乱时,计谋就有成功的可能;否则就有可能弄巧成拙,自取败亡。在前一个例子中,叛军的声东击西之计被周亚夫识破,遭到失败;后一个战例中,朱隽的声东击西之计却大获成功。由此看来,计谋运用的成功与否主要取决于人的素质:敌方将领和我方将领的军事素养。

第二套敌战计

敌战,即双方实力相等,处于战略相持阶段。敌战计是双方势均力敌时所用的计谋。

第七计无中生有

诳[1]也,非诳也,实其所诳也[2]。少阴、太阴、太阳[3]。

【注释】

[1]诳:欺诈、诳骗。句意为:运用假象欺骗对方,但并非一假到底,而是要巧妙地由假变真,由虚变实,出其不意地打击敌人。

[2]实其所诳也:实,使动用法,使……变实。让对方把假象当成真相,我方则用实象代替虚象。

[3]少阴,太阴,太阳:阴,指假象;阳,指真相。少阴,虚假;太阴,虚假之极;太阳,真实之极。此句指用大大小小的假象去掩护真相。

【译文】

我们要制造假象蒙骗敌人,但又不是仅仅只是采用假象蒙骗敌人而已,还要由虚变实。由虚假渐渐转化为真实,造成敌人错觉,使得敌人有败无归。

【按语】

无而示有,诳也。诳不可久而易觉,故无不可以终无。无中生有,则由诳而真,由虚而实矣,无不可以败敌,生有则败敌矣。如令狐潮围雍丘,张巡缚蒿为人千余,披黑夜,夜缒城下;潮兵争射之,得箭数十万。其后复夜缒人,潮兵笑,不设备,乃以死士五百砍潮营,焚垒幕,追奔十余里。

【评析】

无中生有这一计谋的运用,刚开始要虚虚实实,麻痹对方;但重点在最后的变虚为实,一举而胜。本来是“无”,要示之以有,这就是诓骗。但是诓骗容易被人识破,不能保持长久,因此以“无”始,却不可以“无”终。只有无中生有,由假变真、变虚为实,才能奏效。“无”并不能打败敌人,但是化“无”为“有”,却能战胜敌人。按语中举了唐代安史之乱中张巡的例子。安史之乱中,叛军将领令狐潮将张巡围困在雍丘,两军对峙四十余日,与外界音讯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