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孙子兵法·鬼谷子·三十六计:一本书读懂兵书三绝
16170900000022

第22章 鬼谷子(5)

【解读】

战国时期,魏惠王想成就霸王之业,决定进攻赵国邯郸。这时,季梁正出使别国,听到这件事后,就马上返回魏国。他来不及整理衣服,顾不得洗去尘土,就急忙去谒见魏惠王。季梁对魏惠王说:“这次在我回来的途中,遇见一个人,正在向北面赶着马车,他告诉我说:‘我打算到楚国去。’我问他:‘楚国在南边,您既然要到楚国去,为什么往北走呢?’他说:‘我的马很强壮。’我就对他说:‘马虽然强壮,但这也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说:‘我的路费很多。’我说:‘路费固然多,但这也不是去楚国的路啊!’他仍然很固执地说:‘我驾车的技术很高明。’我说:‘这几样越好,反而会使您离楚国越远!’大王现在的每一个行动都是为了取得威信,最终建立霸业;但大王只是依仗魏国强大的国土和精良的军队去攻打邯郸,进而扩展土地,取得名声。这样的行动次数越多,反而距离大王的事业越远。这就如同那位想去楚国却向北走的人一样啊。”魏惠王听了季梁的这番话,恍然大悟,就立即改变了战略。季梁知道魏惠王心中所想,所以做到了“得其情乃制其术,此用可出可入,可揵可开”。

【原文】

故圣人立事[1],以此先知而揵[2]万物。由夫道德、仁义、礼乐、忠信、计谋,先取《诗》、《书》[3],混说损益[4],议论去就。欲合[5]者,用内;欲去者,用外。外内者,必明道数[6]。揣策来事[7],见疑决之。策而无失计,立功建德。治名[8]入产业[9],曰揵而内合。上暗不治,下乱不寤,揵而反之。内自得[10]而外不留,说而飞之[11]。若命自来[12],己迎而御之[13]。若欲去之,因危与之。环转因化,莫知所为,退为大仪[14]。

【注释】

[1]立事:做事、谋划事情。

[2]揵:此处指把握、控制。

[3]《诗》、《书》:指《诗经》、《尚书》。

[4]损益:指得失。

[5]合:符合,与背离相对。

[6]道数:指鬼谷子所教的谋略。

[7]揣策来事:推测判断未来的事情。

[8]治名:指整顿朝纲,处理君臣关系。

[9]入产业:指整顿税收、治理民众。

[10]自得:自以为得计、自作聪明。

[11]说而飞之:指为君主传扬名声。

[12]若命自来:指君主有令召自己前来。

[13]己迎而御之:迎合君主的心意而驾驭他。

[14]大仪:好办法,大原则。

【译文】

所以圣人谋事,都是以如下这些方法来了解和把握万事万物。他们从道德、仁义、礼乐、忠信、计谋出发,先是吸取了《诗经》和《尚书》的精髓,然后斟酌诸子学说和时事的利弊得失,最后讨论用于世还是不用于世。若要君臣相合,就要在内情上努力;若是君臣分离,就要在外情上下功夫。无论用内情还是用外情,都必须预先明确鬼谷内揵之术。想要预测未来的事情,就要善于在各种疑难面前临机决断。运用策略时没有失误,就能建立功业、积累德行。整顿朝纲、处理好君臣关系,治理百姓,从事生产,这叫作计谋与内情相合。如果国君昏庸不理国家政务,下层作乱而君主仍不醒悟,就取而代之。君主自鸣得意,不接受正确建议,那就对他恭维赞扬,使其名声显扬,观察事态进一步的发展。如果朝廷征召,就积极地接受任命,按照国君的心意,实现自己的志向。如果想要离开,就对君主说些让他感到自己对他有危险的话。做事要像圆环旋转往复一样,使别人看不出自己的真实想法,就可以全身而退,这是运用内揵之术的典范。

【解读】

本节讲对待不同的君主要采用不同的策略。其实,即使对待同一君主,在不同情况下也要采取不同策略。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吞并吴国,大夫范蠡、文种是最大功臣。勾践灭吴后,范蠡知道勾践是可与共患难而不能同享乐的人,就劝文种说:“咱们的任务完成了,该走了。勾践这个人可以共患难不可共富贵,你必须记住: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文种说:“天下是我们打下来的,现在到了享受富贵的时候了,凭什么走?”范蠡摇头而去,携美女西施之手下海经商了,并大发其财,被称为“陶朱公”。文种留在朝廷,直到有一天,勾践给他一把剑说:“先生教给我七种杀人的方法,我只用了三种就把吴国给灭了,其他四种,我上哪儿验证一下呢?

要不就在先生您的身上试试?”文种闻言,只好自刎身亡。范蠡做到了“若命自来,己迎而御之”,在勾践需要自己的时候,他迎合勾践的想法,展现出自己卓越的才能,实现了自己的抱负;他也做到了“若欲去之,因危与之”,从而安全离开,可以说真的是“环转因化,莫知所为,退为大仪”啊!

抵巇第四

抵巇,指弥补缝隙。鬼谷子着眼的主要是国家治理中的“抵巇”,他的“抵巇术”是一种政治权谋,是处理社会和国家的****和危机的制胜韬略。本篇主要讲抵巇的原理及其运用方法。

【原文】

物[1]有自然[2],事有合离[3]。有近而不可见,有远而可知。近而不可见者,不察其辞也,远而可知者,反往[4]以验来[5]也。巇[6]者,罅[7]也。罅者,涧[8]也。涧者,成大隙也。巇始有朕[9],可抵而塞,可抵而却,可抵而息,可抵而匿[10],可抵而得。此谓抵巇之理也。

【注释】

[1]物:天地间的一切万事万物。

[2]自然:非人为的,天然的。

[3]合离:聚合与分离。

[4]反往:反观过去、反观历史,以获取经验、教训。往,既往、过去。

[5]来:将来、未来。

[6]巇:缝隙。

[7]罅:裂痕,间隙。

[8]涧:山沟。

[9]朕:征兆、预兆。

[10]匿:消失。

【译文】

天地万物都有其存在的自然规律,人事的聚合分离,就像自然存在,非人为可以控制。有时距离很近,却彼此视而不见;有时距离很远,却彼此熟知。之所以距离近却视而不见,是因为没有考察彼此的言辞;之所以距离远却能彼此熟知,是因为经常反观历史,用历史上的经验教训来作为今天的借鉴,以把握其中规律。所谓“巇”,就是“罅”。而“罅”就是容器的小裂痕。裂痕会由小变大,就像山涧可以变成大裂谷一样。在裂痕刚出现的时候,都是有迹可循的,可以去堵塞,使裂痕弥合,使裂痕停止扩大,使裂痕变小,使裂痕消失。如果已无药可救,那就取而代之。这就是抵巇的原理。

【解读】

春秋末期,楚国非常强大,拥有精兵强将,称霸一方。楚王决定出兵攻打吴国。当时吴国势单力薄,根本没有能力抗衡楚国。吴王得知此事后,急忙派使臣带着金银玉帛前去慰劳楚军,想阻止这场战争。楚将收下吴国使者带来的物品后,用傲慢的语气说:“将这个使臣捆起来杀掉,用他的血涂抹战鼓。”使臣急忙争辩道:“请将军明鉴,我们吴王是诚心慰劳!”楚将大笑说道:“什么?慰劳?这叫朝贡!你们吴国地小人薄,只要楚兵每人吐一口唾液,就可将你们的臣民淹死。我们根本无须礼遇你们这种弱国贱民。”说罢,便命人将吴国的使臣绑起来。使臣见状,仰天大笑,说:“这次吴王派小臣前来楚国,果然吉利!这是我们大王的恩德呀,小臣至死感激不尽!”楚将被使臣的行为和言语弄糊涂了,问道:“你死到临头,吉在哪里?”吴国使臣坦然答道:“吴王派我来,就是想要试探将军的态度。如果将军态度十分平和,那么就代表贵国不会出兵进攻我国,这样一来,我军防守就会松懈;如果将军大怒,那么就代表贵国攻打我国的决心不变,我军自然要做防备,深挖护城河、高筑壁垒,一样都不能少,即使知道无法与之抗衡,但还是要做垂死挣扎,与楚军决一死战。现在将军愤怒不已,还要将我杀掉,吴王获悉后,定会加强警戒,有了防备,胜算自然高出一筹,牺牲我一个人而保全了整个国家,这不是吉利是什么?”楚将听了使臣的话,对卫士挥挥手说:“放他走吧。”就这样,使臣终于平安地回到了吴国。楚国知道吴国已经做足了战前的准备,如果强行进攻,就会付出极为惨重的代价,便打消了进攻的念头。使臣善于弥补与对方谈话的分歧,并使得一场战争消弭于无形,此之谓“抵巇”。

【原文】

事之危[1]也,圣人知之,独保其身。因化[2]说事,通达计谋,以识细微,经[3]起秋毫之末[4],挥之于太山[5]之本[6]。其施外,兆萌[7]牙蘖[8]之谋,皆由抵巇。抵巇之隙,为道术用。

【注释】

[1]事之危:事物刚刚出现危机征兆的时候。

[2]因化:顺应变化。

[3]经:开始。

[4]秋毫之末:指秋季时动物生出的细毛。一般用来形容事物非常细小。

[5]太山:即泰山。

[6]本:根基。

[7]兆萌:微小的征兆刚刚出现。

[8]芽蘖:伐木后从根部所生的新芽,比喻微小的计谋。

【译文】

当事物刚刚露出危机苗头的时候,只有圣人知道,而且能够妥善处理,保全自身。圣人根据事物的变化来分析事理,通过各种计谋,来辨别细微现象而采取措施。万事万物在开始变化、出现纰漏时,都像秋毫之末一样微小,一旦发展起来就像泰山的根基一样宏大。当圣人把这种才能运用于外物时,会针对刚刚出现的小漏洞,想出恰到好处的小计谋,把小漏洞弥补上,这就是抵巇之术。抵巇是运用道术治理国家的一种技巧。

【解读】

明代抗倭英雄戚继光,出身于将门世家。他的父亲戚景通,对儿子的家教十分严格。戚继光十二岁那年,有一次,几个工匠来戚家修理房屋。戚景通让他们安设四扇雕花门户。工匠们都感到迷惑不解,纷纷议论说:“像这样的将门世家,可以安设十二扇雕花门户啊!”工匠们的议论,被戚继光听到了,他立即去找父亲,提出要增设八扇雕花门户。戚景通没想到儿子小小年纪就讲究起虚荣和排场来,便声色俱厉地说:“你要从小养成勤俭的品德,否则,连这四扇雕花门户也是保不住的。”又一次,戚继光穿着一双很考究的丝织鞋子走过厅前,被戚景通看见了。戚景通十分恼火,当即将儿子叫住,怒气冲冲地斥责道:“你一个小孩子家就穿这样讲究的鞋子,长大后就会去追求绫罗绸缎。要是当了军官,说不定还会侵吞士兵的粮饷,后果不堪设想啊!”戚继光听了父亲的教诲,立刻弯腰脱掉丝鞋,换上了布鞋。从此,他再也不追求奢华了,直到担任了朝廷的大将军,仍过着俭朴的生活。戚景通在儿子戚继光一些不良习性刚刚冒出头时,就通过教育将这些小的漏洞堵上,所以才有了后来“封侯非我愿,但愿海波平”的抗倭名将。

【原文】

天下分错[1],士无明主,公侯无道德,则小人谗贼[2];贤人不用,圣人窜匿[3],贪利诈伪者作;君臣相惑,土崩瓦解,而相伐射[4];父子离散,乖乱反目:是谓萌牙巇罅。圣人见萌牙巇罅,则抵之以法。世可以治则抵而塞之;不可治则抵而得[5]之。或抵如此,或抵如彼。或抵反[6]之,或抵覆[7]之。五帝[8]之政,抵而塞之,三王[9]之事,抵而得之。诸侯相抵[10],不可胜数。当此之时,能抵为右[11]。

【注释】

[1]分错:纷乱、错乱。

[2]谗贼:奸邪小人进谗言陷害忠良。

[3]窜匿:逃跑隐匿。

[4]伐射:互相残杀。

[5]得:取得,指取而代之。

[6]反:指帮助现在的君主恢复治理。

[7]覆:指推翻现行君主、开创属于自己的******。

[8]五帝:中国上古时期的五位帝王,即黄帝、颛顼、帝喾、尧帝、舜帝。

[9]三王:中国古代三位帝王,即夏禹、商汤、周文王。

[10]诸侯相抵:这里指春秋五霸,即齐桓公、晋文公、宋襄公、楚庄公、秦穆公五个霸主互相抵制和对抗。

[11]右:古代以右为上,认为右方是尊贵的位置。

【译文】

天下****纷杂,朝廷之臣没有贤明的君主,公侯不讲社会道德,就会出现小人进谗言陷害忠良的局面;贤良的人才不被重用,圣人逃匿隐居、不出来做官做事,就会出现一些贪图利禄、奸诈虚伪的人横行霸道,兴风作浪;君臣上下互相欺骗,君臣关系土崩瓦解,互相攻击;父子离散,骨肉反目。以上四种,是国家衰落灭亡前出现的预兆性裂痕,可以称之为“萌牙巇罅”。当圣人看到国家出现萌牙巇罅时,就会设法去改变这种情况。当世道可以治理时,就要采取弥补的“抵”法,使其“巇”得到弥合;如果世道已坏到不可治理时,就用破坏的“抵”法,彻底把它打破,进行重组,赋予新的生命力。要么是前一种抵法,要么是后一种抵法。或者通过“抵”使其恢复原状,或者通过“抵”将其重新打造。五帝时代的做法,是采取前一种“抵”法,他们所做的是顺势救治;三王从事的大事,采取的是后一种“抵”法,他们所做的是彻底打破前代并占有它、加以重新塑造。春秋时期,诸侯之间互相征伐,不可胜数。在当前这个混乱且出现萌牙巇罅的时代,善于运用抵巇之术,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