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眼心计心机全集
15992400000191

第191章 要成大事目光要长远

目光短浅的人永远只能看到眼前的蝇头小利。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与机遇失之交臂,并不是机遇不肯眷顾我们,而是我们太顾及眼前的利益,不肯将目光放得更长远。

也许很多人“认为”只拿一点薪水,就拼命工作太吃亏,是愚蠢的行为。其实,工作也不能只看眼前的得失,而要向长远看。今天拼命工作,才能在明天取得最大的成绩,才是你获得上司青睐和重用的正道。你应该及早改变这种拼命工作会吃亏的想法。

有一对老教授夫妇,他们想找一个保姆照顾自己的饮食起居,月薪是600元。很多下岗女工来应聘,但因价钱太低,又是“伺候人”的活儿而放弃了。一位年轻的姑娘却不计较价钱,她暗忖:老教授夫妇都是有文化的人,家里又有很多书,我有空还可以和他们学知识,不用交学费,他们还会给我发工资,想想真是太合算了。

这样,她高高兴兴地做起了教授夫妇的小保姆,还非常尽心地照顾着两位老人。两位老人对她的工作非常满意,就主动加了工钱,两代人相处得非常融洽,就像一家人一样。

而且两年下来,老教授还帮助和鼓励小保姆学完了大专课程,并拿到了文凭。小保姆非常高兴,逢人便说:“这运气不是碰来的,当初那么多姐妹应聘这个工作,但是她们不做,要说运气,这也是我自己抓住的。”

小保姆的这番话很有道理,如果当初大家不嫌工资低,能把目光放长远一点,未必会有她的机会。因为别人只看到眼前利益,放弃了,因此被目光长远的她捡了起来。她看重的是长远的利益,而不是单纯计较工钱的多少,这样一来,即使有一天,老教授夫妇不再需要保姆,她也完全可以凭借自己的本事再找到另外一份很不错的工作。

可见,机会也需要你目光放长远一点,才能发现并抓祝如今有很多下岗工人因为经济拮据,在再就业的选择中,他们的目光通常都聚集在工资的多少以及工种的优劣上。殊不知,局限他们发展的往往就是这些因素。

一个富人去海边度假,他看到一个渔人驾着小船靠岸。船里放着一些看起来很新鲜的大鱼,于是富人就夸渔人说:“你的鱼真大,真新鲜。你捕这些鱼花了多长时间呢?”渔人回答他说:“先生,用不了多长时间,我才驾船出海几个小时而已。”富人听了困惑地问:“既然你捕鱼功夫这么好,为什么不多捕一些鱼呢?”

渔人听了笑了,说:“我干吗要捕那么多呢?我需要多余的时间做别的事情,比如和孩子玩耍,陪老婆睡睡午觉。”富人笑着说:“你这样实在是目光短浅了些,你可以过得更好的。”说着他给渔人一张名片:“也许我可以帮助你成为富人。依我看,你应该每天多花一些时间打鱼,然后用赚到的钱换一条更大的渔船。用不了多久,你可以卖掉大船,再买几艘船,最后开始自己做生意。如果你需要雇更多的渔夫,我可以帮你招聘。”

富人一边说,一边拿出了纸和笔,比划起来。“你与其把鱼卖给中间人,不如直接卖给加工厂,这样你能赚更多,再然后你就可以自己开个罐头厂。这样,你就能自己控制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也许,你将会因为生意需要而搬到更大的城市,而你的事业也将得到更大的扩充。”

富人一口气将自己的这些想法告诉了渔人,等着这位贫穷的渔人采纳他的意见。然而渔人却问:

“先生,这大概要花多久的时间呢?”富人略微计算了一下,回答他说:“这大概需要十五到二十年的时间吧。”

渔人眉头皱了起来:“哦,上帝,要花这么长的时间吗?那我情愿用这些时间过我现在的生活。”

这个渔人的目光太短浅了,如果他能像富人建议的那样做,说不定十年后已经成了再不用为生计发愁的富人,也不用自己去打鱼,可以有更多的时间陪自己的孩子和老婆了。然而可惜的是,他只顾眼前的享受,又拈轻怕重,看不到长远的利益。

很多人在工作中也有这种拈轻怕重的倾向,认为同样的待遇,为什么我要比别人做更多的工作呢?他们觉得勤恳工作、不计较得失的行为是愚蠢的。其实这是一种非常错误的想法。对于拼命工作的人,工作常会给予他意想不到的奖赏。总是做得比应该做得更多,你就会出人头地。相反,一个人如果只是一味抱怨,计较得失,害怕吃亏,而不去努力工作,那么他就永远也得不到他想要的东西。

智慧人生

无论是在生活中还是在工作中,无论什么事都没有绝对的对与错,我们不能为眼前的蝇头小利所迷惑,目光要放得长远一点,握住长远的利益。只见树木,不见森林的人终究会一事无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