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心眼心计心机全集
15992400000162

第162章 诚信永不过时

大教育家孔子经常教育他的学生,一定要“言必信,行必果”。孔子曰:“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曾子把老师的话牢记在心,每天晚上睡觉前,他都要自我反省:“给人家办事儿,我做到诚心尽力了吗?对待朋友,我有没有不诚实、不守信用的地方呢?老师的教诲我认真复习过了吗?”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曾子一直这样严格要求自己,做到诚信待人、诚信为人,终于成为一代儒学大家。

从某种意义上讲,诚信虽然只是道德层面上的东西,然而它会从各个方面直接影响我们的生活实际。古人云:“诚是立人之本”;又说:“诚之所感,角处皆通。”意思是说,以诚心待人,就会使人感动,所以触及到任何地方都会把事情办成。可见,诚信和我们的生活实际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现实意义很强的东西。学会诚信,我们将收获意想不到的惊喜。

18世纪英国有一位有钱的绅士,一天深夜他走在回家的路上,被一个蓬头垢面、衣衫褴褛的小男孩儿拦住了。

“先生,请您买一包火柴吧?”小男孩儿说道。

“我不买。”绅士回答说。绅士躲开男孩儿继续走。

“先生,请您买一包吧,我今天还什么东西也没有吃呢。”小男孩儿追上来说。

绅士看到躲不开男孩,便说:“可是我没有零钱呀。”

“先生,你先拿上火柴,我去给你换零钱。”说完,男孩儿拿着绅士给的英镑快步跑走了。

然而,绅士等了很久,男孩儿仍然没有回来,绅士无奈地回家了。

第二天,绅士正在自己的办公室工作,仆人说有一个小男孩要求面见绅士。于是,男孩儿被叫了进来。这个男孩儿比卖火柴的男孩儿矮了一些,穿得更破烂。

“先生,对不起了,我的哥哥让我给您把零钱送来了。”

“你的哥哥呢?”绅士道。

“我的哥哥在换完零钱回来找您的路上被马车撞成重伤,在家躺着呢。”

绅士深深地被小男孩儿的诚信所感动了。

“走!我们去看你的哥哥!”绅士到了男孩的家一看,男孩的家里只有两个男孩的继母在照顾重伤的男孩儿。

一见绅士,男孩连忙说:“对不起,我没有按时把零钱给您送回去,失信了!”

绅士被男孩的诚信深深地打动了。当他了解到两个男孩儿的亲生父母都双亡时,毅然决定资助这两个男孩上学。

绅士通过一件小事发现了小男孩身上的可贵品质。小男孩用自己的诚信感动了绅士,同时他也因此获得了绅士的资助。试想一下,我们如果都能像小男孩一样诚信地去处理每一件事,如果我们都能以真诚的态度去面对我们身边的每一个人,我们也会像小男孩一样收获到惊喜的。

在人际交往的过程中,如果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不能以一种真诚的态度去面对形形色色的人,不能用一颗赤诚的心去与人相交,那么我们的人际关系将会一塌糊涂。只有我们学会以诚待人,我们才会获得别人的真心相待。真诚是处理人际关系最有效的心理策略,因为它最珍贵,最容易感动别人。可以这么说,没有诚信,就不会有很好的人际关系,更谈不上牢不可破的人脉关系网;不管是一个多大的人脉关系网,如果缺乏诚信,它就像缺少存在的根基一样不会牢固地、长时间地存在。所以我们在处理人际关系的时候,一定要把“以诚待人”作为我们的第一原则,千万不要透支我们的诚信,任何有损诚信的行为都是相当危险的。不管是什么时候,我们都要记住,以诚心待人才会获取真心,这不仅是我们在与人交往的过程中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更是操作意义非常强的操纵技巧,是我们有效操纵人际关系的心理策略。那么,在人际交往中如何以诚待人呢?我们认为,以诚待人具体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理解:

(1)要诚实做人

诚实做人,就要讲实话,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任何事情,都要说实话,一是一、二是二;不隐情,不诿过,如实反映情况;坚决反对“见人说人话,见鬼说鬼话;当面一套,背后一套;对上一套,对下一套”的不良现象;做一个心口如一、表里一致的人。诚实做人,还有就是要干实事,一切行动,都要围绕大局利益而展开;一切工作,都要“没有任何借口”地执行;一切任务,都要无条件地负责到底。

(2)真诚待人

只有真诚待人,才能赢得良好的声誉,获得他人的尊重和信任,也才能和谐地相处、愉悦地合作、快乐地成功。要做到真诚待人,就要学会“将心比心”,用自己的火点燃别人的火,拿自己的心比照别人的心,遇事设身处地为别人着想。待人以诚,就是把不经包装的你呈现在众人面前,不逢迎献媚、不吹嘘卖弄。以真诚待人,并不是为了要别人也真诚回报。如果动机是以自己的真诚换回别人的真诚,这本身已不够真诚。

智慧人生

人与人之间需要以诚相待,以信相交。诚信是一个人的立身之本,是处理人际关系的首要德行。真正的大丈夫要言而有信,诚实可靠。真诚是晶莹透明的,它不该含有任何杂质。所以,真诚也是一种高尚品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