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无明有种种,有原始的与生俱来的无明,也有受各种邪说和世俗虚妄偏见的影响形成的见惑无明。
后者一获得见性无漏智就能被破除,前者是一种意识深层的顽固的障蔽,需要长期艰苦的修炼才能被逐步消除,而且光靠智慧还不行,还需要十般若行、回向等众多福德资粮的增援配合,和方便智慧双管齐下才能彻底破除。
智慧是利剑,福德资粮是使用剑的臂力、剑术和深厚的运剑功力。
如果没有髙超的剑术和深厚的功力,虽掌握利剑也无法战胜劲敌。
由此我们就会懂得不重视福德资粮,片面主张“见性成佛”之说的荒谬可笑。
在诸无明中使生命堕入生死轮回之道的无明不是泛指的“无明”,而是被称做萨迦耶见的一种对“我”和“我的”的具生(本能)执见(观念)。
这种意识深层的“我”和“我的”的自执自私性是产生贪爱、厌恶等一切烦恼的根源,是生命堕落的祸根。
要想解脱苦烦,超脱轮回,就要彻底斩断这个祸根。
能对治这种无明病根的唯一灵丹妙药是明见真理的智慧一缘起性空正见。宗师特别提出“缘起正见”,是为了和小乘佛教分别部、经部以及和大乘教唯识家和自证家的各种空观相区别。因为在各种对“空”的认识和解释上,只有龙树、月称的缘起性空中观见最契合佛法深密般若终究义理。所以,月称大师在《入中论》中说:“除龙树中观见,别无解脱之道。”
那么什么是缘起正见呢?接下来几偈主要阐述这个问题。
要认识到世间和超世的一切事物,
出于因缘而丝毫不差之理,
同时,观念中的执着之物一个个消失,
便步入了诸佛欣慰的轨道。
这一偈是说:要认识到无论是世间的或者超世的一切(佛道、智慧神通、佛菩萨等等)都是因缘规律形成的现象,而且这种因缘规律丝毫不差,无一例外。就在认识到这因缘现象真实存在的同时,在观念中把因缘这一种无自性假象当做真本性,从而使产生执着的着眼点、立足点云消雾散,个个消失,荡然无物,就算认识进入了诸佛为之感到欣慰的正确轨道。
这一偈从真俗二谛讲起,从俗谛意义讲因缘“实存不妄”,从真谛意义讲“自性本空”。
道外之人认识不到“存在即因缘”之理。
小乘之人,虽然认识到一切是因缘之理,却认识不到因缘就是空的道理而反生执着。
大乘唯识家只懂得因缘之物的一部分空,即客观世界空,而且把空理解为对因缘现象的否定,留下了一个不空的尾巴,即主观意识存在。
中观自证派虽然也认识到因缘的一面,却没有彻底地认识到性空之理,尚有“物自性”的执着。
唯有中观应承派才彻底地认识到“因缘实存不妄,物自性本空”是一件事物的真假(俗谛)两个方面。这两个方面互为存在的前提和理由。
正因为无自性、本性,才有因缘现象的存在;也正因为一切事物都是各种因缘合成之物,所以才无自性可言。
当认识到因缘实有的同时认识到其性本空,当认识到物性本空的同时认识到空即是因缘,并非虚无,这才是“有非实有,空非实空”的中观之道。
认识到有非实有,就不会因执有执实而生贪心造业;认到空非实空,就不至于否定善恶因果而堕落无救。
因此,中观大师寂天说:“见空有何用?见真才能得脱。”这“见真”指的就是排除有空二偏的中观见。
众缘结合的现象实存不妄,
非缘合的独立自性空不可得——
二义若在观念中彼此对立,
尚未悟出佛陀正见的本义。
这一偈是说:如果把因缘现象的实存不妄和诸因缘之物独立自性的空不可得,看作彼此对立的两个方面或者两种性质,见物不见空,见空不见物,那这个人还没有悟出佛陀的性空正见。
这里讲的性空的“性”是指一种不靠因缘,能独立存在,不依因缘条件而转变的、永恒不变的自性。实际上根本不存在这种非缘合的永恒不变的绝对自性。但在凡俗众生的意识中似乎一切事物都有这种事物的独立自性而产生执着。
性空正见就是对治这种虚妄执着的。
这里讲的因缘不仅仅指生物和各种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还包括大和小、长和短、有和无、时间和空间、常和无常之类的相对关系、主从关系、整体和部分关系、名实关系、主客观关系等等。
因缘结合指的就是各种事物自身内部以及各种事物之间的相生相依、相从相对、相附相连等各种关系。
任何事物的存在都是这种关系中的存在。从这种关系中分离出来,便没有任何事物。
因此说一切事物现象都是虚幻的假象,无任何独立自性。缘起性空就是这个意思。
缘起与性空是对同一个事物的两种观念。
在分别智即俗智的范围内,这两种观念始终是对立的,见到一面就见不到另一面。通过思辨观想,这两种观念的对立消失,理解到缘起就是空,空就是缘起,也就是色空不二,色即是空,空即是色,进一步悟出缘起之相是空,性空的对立面“实有”消失,性空本身也因失去自己的对立面而随之消失,不见空与不空任何相,达到空也空,无相空,不可得空,才算进入中道。
因此,宗师说:
什么时候有此无彼的对立消失,
当看到缘合之物实有的同时,
能悟出当体即空,执着无物,
对正见的思辨才算圆满。
为什么这里要说“正见思辨的圆满”呢?
因为通过经典理论的闻思所悟出的正见,也只能达到以抽象概念为特征的思辨性的理解、分别智范围的觉悟,绝对无法达到无分别现观智的直觉体验;要想超越抽象分别思维,进入无分别现观直觉体验状态,需要长期的如法观修,不能光靠对性空的理解。
因为无戏论究竟真理并非抽象的语词所能表达清楚的东西,所以称为“不可思议”。
以现象实有消除执实偏见,
以自性空无消除虚无偏见,
悟出缘起与性空互为因果,
就不会堕入执空有二边的深渊。
这一偈所说的消除“二边”之法是号称雪域“说空第一”的宗喀巴大师独到的见解。
过去所有的中观经论中都说:“以现象实有消除虚无偏见,以自性空无消除执实偏见。”
宗师以彻悟的智慧提出:“以现象实有消除执实偏见,以自性空无消除虚无偏见。”这正是与见有而执其有,见空而执其空,误以缘起现象的实有为物本性实有,误以性空为空虚无物,名为消除二边而实际上仍落入二边的各家最大不同之处。
宗师在《中观》二论中特别指出,要分清“二有”和“二无”的概念。
“二有”是指俗琉现象的“假有”和“物本性的实有”,“二无”是指“自性空无”和虚无之“无”。
“以现象实有消除执实偏见”,就是承认缘起现象的假有而否定物本性实有。
正因为缘起现象是假有,就不会以假当真,产生执有执实,堕入常边。“以自性空无消除虚无”,是肯定自性空无而排除空洞无物的虚无空观。
正因为性空非虚无,就不会以空否定缘起之事,产生执空,堕入断边。“有而非实有,空而非虚空”。
“空”的前提是缘起之物,是世俗意义上的“有”,与龟毛兔角之类的虚无之物毫无关系。因万事万物没有一成不变的独立自性,才有万事万物生成变化的可能性。因此,这“有”是因空而有。因为“众缘和合”本身就是物无自性的表现,空不在物外,因“有”见“空”,因此,这“空”也是因有而空。
有不碍空,空不毁有。
空有为一体,一有俱有,一无俱无。
这就是“缘起与性空互为因果”的理由。
佛说:“世人与我相争,我不与世人相争,因为世人认为有的我也承认其有,世人认为没有的我也承认其没有。”并且说:“因缘所生便是无生,因其无可生的自性;因缘所生便谓空,知空理者为善士。”
龙树大师在《中论》中说:“无非因缘的事物,因此,也无不空之事物。”“性空缘起,中道为一义。”
月称在《百论疏》中说:“我们所谓的‘空,并不是‘寺中无僧那样的空,是‘绳盘上无蛇那样的空。”所谓“物自性”就像把一盘草绳当做蛇因而生畏一样纯属幻觉。
喜饶嘉措大师曾经说过:“所谓物自性就像兔角,性空是说兔角之空,并不是说兔子之空。”
以上这些话就是“缘起性空”概念的最好解释。
通过以上解释,对性空智慧的义理也许理解了,但很可能对悟空理的实践作用、修炼作用不清楚。
也许有人会想:这空与不空与人生有什么关系,与修炼有什么关系?这关系太大了,这是一个人如何看待自己,对待一切事物的立场观点和思想方法问题。
解决人生问题,修炼佛道,若不解决这个思想意识深层的根本问题,一切等于徒劳。
宗喀巴大师说“佛法的核心是空理”,佛称“空王”。迷于此理者为凡人,悟此理者为圣人,彻悟此理者为佛陀(觉者)。
把空慧称作“佛母”,意思就是说佛是从空慧中生出来的。一切善行,若离开空慧,就如“盲人骑瞎马”。把空慧称为“法中之王法”、“诸法之统帅”、“解脱之不二法门”、“佛心”、“真佛”等等,其重要性可见一斑。
“定能生慧”,佛家无数禅门都为生慧服务。
不可思议的无量神通都是无漏佛慧的效用,普度众生的大慈大悲心、菩提心行都贯通这个大智慧,都因这大智慧而变得神圣,变得有力。
凡人因无这大智慧而变得俗气,变得愚昧,被紧紧捆绑在轮回的齿轮上,无力改变自己的命运。
获得此大智慧,就可以获得自由,摆脱轮回的“地心引力”,飞向彼岸世界。
请想一想这智慧重要不重要?这样说对作为佛法根本的智慧多么重要也许懂了,但这空慧在生活和修炼实践中如何起作用可能还不清楚。
这是理论联系实际、联系思想认识的问题,非常重要,需要讲一讲。
讲空慧的最终目的是为了解决“人无我”和“法无我”的问题。
什么叫“人无我”?
什么叫“法无我”呢?
要懂得“无我”,首先要知道什么是“我”。
应承派中观鼻祖月称大师在《中论疏》中说:“我”指事物的不依赖其他事物的“自性”,任何事物都无这种自性,因此是“无我”。
由此可以知道“无我”就是“无本性,无自性”。
“人无我”主要是指自己,除了自己以外的他人和一切事物都属于“法无我”
范畴。
这“人无我”的“人”指的是人的“自我”观念。
人的身体和感知功能都是“自我”的附属物。
人的朴素的意识中从不把自己的身体当作自己,因此说“我的身体”如何如何,“我的思想感情”或者“我的感觉”如何如何。“我”和“我的”是不同的概念。
这表明在人们的意识中还有个笼统的无法指出来的“我”。
这个“我”是自我的主体,“我的一切”都从属于这个“我”,爱恨、利害、得失等都是从这个主体“自我”生发出来,以它为出发点。
这种虚幻的、经不起分析考究的自我意识是自私意识的根源。人有了这自我自私意识,就产生爱恨,计较利害得失,使人们的心胸变得狭窄,目光变得短浅,品行变得恶劣。
别说圣贤,就连世人中高尚、伟大之士与卑劣小人的分界线也是是否“自私”。
“无私的奉献”、“忘我的精神”、“舍己为人”及“毫不利己,专门利人”这类菩萨行、高尚行为都产生于对待“自我”的正确态度。
佛和凡人在品德上的根本不同之处是“佛为众生着想,人为自己着想”。要想成佛,首先要破“我”破私,做无我之人。
破不了自私自利的人,神通虽能呼风唤雨、上天入地,但永远入不了佛门,脱离不了凡尘。这是佛法的一条颠扑不破的真理。
空慧像一面显微镜,在这面镜子底下一切事物的真实面貌会变得清晰;也像一个透视镜,在如花似玉的皮肤后面能看到可怕的骷髅,在荣华富贵的背后能显出灰飞烟灭的惨境。
空慧又像一面过滤镜,一切五彩缤纷的虚色假相、可爱可憎的身影面孔,在它的面前会变得无形无色,如清澈的万里晴空。
“无我”就不会产生因我生出的万般烦恼。
“法无我”就是明见诸种事物包括他人都属因缘的暂时联系,其性虚幻,无可爱、可憎、可取、可舍的固定品质,自己和身外诸物的关系也属因缘的暂时联系,也没有固定的从属关系。
悟出“诸法无我”,就不会因物生贪,因贪求物,因求物不得而生愤怒,因愤怒而又引起众多麻烦,造种种恶业。
壁画上的美人和金银财宝,人看了不会产生贪爱之心,因为看的人知道那是假的,是假色假相。
假若把你生活中的意中人、金银财产,都看成画面上的假色假相,还会同样起贪心吗?走路逢刮大风,把灰尘刮进眼睛,人也不会对风生气;假若有人把灰尘撒进你眼中,你就会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