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给生意人看的人脉经营书
15909000000028

第28章 上钩保证,为“大鱼”准备香甜的“鱼饵”

钓鱼需用鱼饵,先让鱼儿尝到一点甜头,它才会上钩;敌人占了一点便宜,才会误入圈套,吃大亏。小鱼用“小饵”,而大鱼,就要准备香甜的“大饵”了。

公元前700年,楚国用“抛砖引玉”的策略,轻取绞城。这一年,楚国发兵攻打绞国(今湖北郧县西北),大军行动迅速。楚军兵临城下,气势旺盛,绞国自知出城迎战,凶多吉少,决定坚守城池。绞城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楚军多次进攻,均被击退,两军相持一个多月。楚国大夫屈原仔细分析了敌我双方的情况,认为绞城只可智取,不可力克。他向楚王献上一条“以鱼饵钓大鱼”的计谋。他说:“攻城不下,不如利而诱之。”

楚王问他诱敌之法。屈原建议:趁绞城被围月余,城中缺少薪柴之时,派些士兵装扮成樵夫上山打柴运回来,敌军一定会出城劫夺柴草。头几天,让他们先得一些小利,等他们麻痹大意,大批士兵出城劫夺柴草之时,先设伏兵断其后路,然后聚而歼之,乘势夺城。楚王担心绞国不会轻易上当,屈原说:“大王放心,绞国虽小而轻躁,轻躁则少谋略,有这样香甜的鱼饵,不愁它不上钩。”

楚王于是依计而行,命一些士兵装扮成樵夫上山打柴。绞侯听探子报告有樵夫进山的情况,忙问这些樵夫有无楚军保护。探子说,他们三三两两进山,并无兵士跟随。绞侯马上布置人马,待“樵夫”背柴出现时,突然袭击,果然夺得不少柴草。见有利可团,绞国土兵出城劫夺财货的越来越多。第六天,绞国士兵像前几天一样去劫掠:“樵夫”们见绞军又来了,吓得没命逃奔。绞国士兵紧紧追赶,不知不觉被引入楚军埋伏内,只见伏兵四起,杀声震天,绞国士兵死伤无数,楚王此时趁机攻城,绞侯自知中计,已无力抵抗,只得请降。

诱饵能够吸引别人来和你打交道。目的只有一个,但是诱饵却可以有很多形式。要使对方相信,和你合作符合他们的最佳利益。你不能仅仅口头上说你可以向他们提供有价值的东西,而是必须展示给他们看。这样的展示要求你必须向他们提供合适的诱饵,而这取决于具体的环境。

蜚声世界的英国硬壳虫乐队在其早期久久打不开局面,除在利物浦地区有点儿影响外,他们的唱片一直挤不进全国畅销唱片的目录,人们养成已久的欣赏习惯顽固地排斥着这种反传统的新玩艺儿。

著名的硬壳虫乐队在刚开始起步的时候也面对了长期无法打开局面的困境,后来他们成功地改变了人们固有的对于反传统的东西坚决排斥的态度,成为了世界性的著名乐队。而他们的成功得益于乐队经纪人艾泼斯的一个计策。

艾泼斯为了改变乐队销量萧条的状况,就派了一批代理人到各个城市。这些人在各个城市里四处购买硬壳虫乐队的唱片,并一再到售缺的商店里催促到货时间,同时还想电视台询问邮购地址。就这样他们成功地伪造出硬壳虫乐队唱片非常繁荣的假象。于是硬壳虫乐队一下子名声鹊起,很快成功地跨出英国,成为世界级的顶级乐队。流行与其说是一种客观规律,其实更是大众的趋向性思维和行动。艾泼斯正式看到了这一点,从而成功地伪造出硬壳虫乐队的流行。

只要让人们的胃口感觉到饿,他们的欲望便会被勾起来,争先恐后地到处找吃的。这种“吊胃口”的技巧,关键在于不让对方感到满足,使其欲罢不能。切记下钩要慢,收钩要缓,鱼饵更不能让鱼儿吃够吞饱。这一心理规则给我们的行动一些启示:要想达到自己的目标,首先必须刺激起对方的欲望,你可以暗示他只要能办成事,好事就在后面,并在开始给他一些甜头,让他相信你所说的并非空话。在物质加精神的激励刺激下,他的欲望也就被挑了起来,也就是他全心全力去做事的时候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