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宗教苦才是人生:索达吉堪布教你守住
1590900000005

第5章 佛是这样为人处事的(2)

“不管怎样,你都是令人羡慕的。其实,我从小就有上大学的心愿,可惜家里穷,只念过几天书,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想想真可怜。后来做小本生意算赚了些钱,别人劝我办公司,我都不敢,没文化就怕上当受骗……唉!姑娘,我在 C 城有笔生意,你能否花点时间帮我签订一个合同,你的费用我全包了。你若有意经商,我愿与你合伙,我出钱、你出力,我俩一定能成功。”

大学生一听,暗自欢喜,于是不假思索地答应了。

列车行驶到了一半,于C城换车头,她俩下了车。妇女打了个电话,然后对姑娘说:“一路辛劳,先去我姨妈家休息。”

她们乘坐公共汽车,到达了城郊一座村庄。跨入高墙内院,主人“热情”地将她们迎进屋。

一个中年男子交给妇女一包东西,互相交谈了几句后,妇女对姑娘说:“别客气,就像在你自己家一样。表哥说我姨妈身患恶疾,卧床不起,我先带孩子去看她。你在这儿休息,我一会儿就回来。”

这一等,就是几年。原来,这妇女是个人贩子,将姑娘卖给人家当老婆了。后来,大学生逃了出去,向人们讲述了自己的悲惨遭遇……

如今有的人择友也很不谨慎,最初没有观察清楚,受骗上当、蒙受损失之后,一再地哭诉:“我是老实人,根本不懂这些骗人的把戏。”但这样于己、于人、于解决问题,又有什么作用呢?

事前的谨慎,远比事后的后悔强多了。

假设你可以活80岁,一年365天算下来,你一生才2万9千多天,不到3万天。所以,人生真的很短,你还舍得浪费吗?

7. 学会敷衍不讲理的人

其实,有些人的争论,根本没有什么实义,完全是为了争一时之气。这在智者的眼里,就跟看小孩抢玩具一样,只会一笑置之。

性格粗暴、蛮不讲理的人,若与之交往甚密,很容易烦恼缠身,深受其扰。

若争论起来,你讲一句,他会回敬你十句,无理也要辩三分,邪理歪道胡搅蛮缠,吵得脸红脖子粗,最后往往会反目成仇。所以,作为有智慧的人,跟他们既不要过于亲近,也不必争吵。

或许有人会问:“这种不讲理的人,有时躲也躲不开,你不理他,他反要自己找上门,那又该怎么办?”此时,你可以用安忍来对治,或不答话,或随彼所说,暂时随顺。

曾有两个脾气暴躁的人,因一小事而争论不休,眼看着夕阳西下,仍未得出结论,二人不欢而散。

当晚,甲到当地一位德高望重的长者家里,叙述缘由,请长者评判。长者言:“你说得很对。”他心满意足,欢喜地回去了。

不一会儿,乙也来到长者家,说自己如何有理。长者听完,仍笑容可掬地说:“你说得很对。”乙也称心如意地离去了。

长者的侍从见此情景,有点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不解地问:

“您为何说他二人都对?既然都对,又为何要争辩呢?”

长者举目一笑,说道:“他二人所辩的内容,就像先有鸡还是先有蛋,毫无意义。继续吵闹争辩,势必引生祸患。对于这类人,是没有道理可讲的。我随顺他们的想法,他们也就满意了。”

果然,甲乙二人平息了纷争。

其实,有些人的争论,根本没有什么实义,完全是为了争一时之气。这在智者的眼里,就跟看小孩抢玩具一样,只会一笑置之。

楞严咒咒轮

楞严咒为咒中之王,功德利益广大不可思议。将此咒轮贴在家中清净处所的墙上,或供在佛堂上,或带在身上,即得护法龙天善神拥护,一切灾厄皆悉消灭,一切罪业皆得消除,一切诸毒所不能害,一切诸魔所不能动。

8. 不远离小人

你就可能变成小人

如果亲近没有道德的小人,听多了他们的花言巧语,见多了他们的见利忘义,自己的邪见定会日益增上,智慧也将全部灭尽,无形中带来极大的危害。

不管是在生活中,还是修行中,恶友的危害都非常大。

一个人学好很难,学坏却很容易。即使是有功德的智者,一旦交友不慎,也会被恶友拖下水。《水木格言》中讲过,纵然是圆满的大树,久泡水中,根也会腐坏;纵然是具足功德之人,长期与恶友交往,也会被他所毁。

《佛子行》亦云:“交往恶人增三毒,失坏闻思修事业。令成无有慈悲者,远离恶友佛子行。”意思是说,交往恶友,会增上贪嗔痴烦恼,失坏自己的闻思修行,以前具有的慈悲心也会荡然无存,因此,我们一定要注意平时的与人交往。

假如有人傲气十足、烦恼深重,对善知识的教言不重视、不恭敬,那最好不要与之寸步不离,否则,自己渐渐就会被其同化,进而沆瀣一气、同流合污。

古人特别重视择友,《世说新语》中有这样一则故事:

管宁和华歆是一对非常要好的朋友。他们同桌吃饭、同窗读书、同床睡觉,成天形影不离。

有一次,他们在田里锄草。管宁挖到了一锭金子,但他对此没有理会,继续锄他的草。华歆得知后,丢下锄头奔了过来,拾起金子摸来摸去,爱不释手。

管宁见状,一边干活,一边责备他:“钱财应该靠自己的辛勤劳动获得,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可以贪图不劳而获的财物。”

华歆听了,不情愿地丢下金子回去干活,但不住地唉声叹气。

管宁见他这个样子,不再说什么,只是暗暗地摇头。

又有一次,他们两人坐在一张席子上读书。这时,一个大官在窗外经过,一大队人敲锣打鼓,前呼后拥,威风凛凛。

管宁对外面的喧闹充耳不闻,好像什么都没发生。华歆却被这种排场吸引住了,他嫌在屋里看不清楚,干脆连书也不读了,急急忙忙跑到街上去看热闹。

管宁目睹了华歆的所作所为,再也抑制不住心中的失望。等到华歆回来后,就当着他的面,把席子割成两半,痛心地宣布:“我们的志向和情趣太不一致。从今以后,就像这被割开的草席一样,我们再也不是朋友!”这即是历史上著名的“管宁割席”。

所以,如果亲近没有道德的小人,听多了他们的花言巧语,见多了他们的见利忘义,自己的邪见定会日益增上,智慧也将全部灭尽,无形中带来极大的危害。

9. 说人过失

本身就是一种过失

我们不要总说人过失。因为我们是凡夫,内心所呈现的,大多是不清净的显现。正如有些大德所言:“佛见众生全是佛,魔见众生全是魔,凡夫见众生全是凡夫。”

有些人常看别人不顺眼,说起别人的过失真的是“天才”,再难听的语言也说得出来,让人听都不敢听。对他们而言,别人脸上有虱子都看得见,自己脸上有牦牛也看不出来;自己的过失像须弥山那么大都看不见,别人的过失像微尘那么小也了了分明。这是相当不好的!

《格言宝藏论》中说过:“圣士观察自过失,劣者观察他过失。”

贤善高尚的人,喜欢时时刻刻反观自己,以求不断完善自己的德行。而品格低劣的人,眼睛始终向外看,探寻别人的缺点成癖,观察他人时细致入微,不放过任何蛛丝马迹,甚至戴上放大镜,企图在鸡蛋里挑出几根骨头。对于别人的功德,他们往往视而不见,一看到过失却如获至宝,断章取义、大肆宣扬。

要知道,一个人的境界,是无法以外在来衡量的。昔日印度的八十位大成就者,表面行为如法的很少。他们或是当屠夫,或是当妓女,或是当下贱者……但其内在的智慧和功德,远远超过了任何凡夫人。

这些人外表看来很普通,似乎没有过人之处,但他内在是大菩萨,如果去说他的过失,这种罪业相当可怕。就如同被灰覆盖的火星,外表看起来只是一堆灰,好像没什么火,但你坐上去的话,肯定会被烧到的。

古人云:“喜闻人过,不如喜闻己过。”喜欢听闻别人的过失,不如喜欢听到自己的过失,这样可以了知自己的不足,便于改过迁善。否则,一天到晚找别人的毛病,不要说是普通人,甚至是佛菩萨来到面前,也会觉得他一无是处。

对任何一个人,我们都应观清净心。心不清净,便会将别人的缺点无限放大;心若清净,周围无一不是菩萨。

10. 对朋友要看在眼里

放在心里

交友应寻找情义深长、稳重可靠之人。有些人今天对这个好,明天对那个好,跟谁都只有三分钟热情,这种说变就变的人,往往不可深交。

一个人若对朋友情谊不坚,从来不懂得以诚相待,遇到问题时只顾自己,那么有谁愿意与他交往呢?

以前有个鹦鹉王,它拥有部下三千之多。其中,有两只个头大、身体格外健壮的鹦鹉,总喜欢想些有趣的花样给鹦鹉王玩乐。它俩经常各叼一根木棍的一端,让鹦鹉王站在棍子上,当成车子于空中飞来飞去,周围簇拥着三千属下,好不威风。

日子久了,鹦鹉王思忖:“若长期寻欢作乐,就会失去好的品性和修养。现在这些部下虽都尽心尽意服侍我,但不知它们是真心还是假意,我且装病试试。”于是,鹦鹉王诈称身体不适,悄悄躺在一边,一动不动。

属下们见后,草草地用树叶往它身上一盖,就各自离去了。鹦鹉王看看四周,没有一个留下的,便独自到深山去找吃的了。

它的属下飞到另一座山林,去拜见另一只鹦鹉王,并报告说:

“大王啊,我们的国王死了,今来投靠您,愿做您的奴仆。”

对方却说:“你们国王真的死了吗?我要以尸体为证,若是事实,我才接受你们。”

这群鹦鹉没办法,只好飞回原处,可怎么也找不到鹦鹉王的尸体。它们飞来飞去到处寻找,最后终于找到了,但不是尸体,而是活的鹦鹉王。

眷属们马上又像过去一样,跑去殷勤地侍奉它。鹦鹉王感慨地说:“我还没死,你们就离我而去。你们只知寻欢作乐,见异思迁,世上再难找出像你们这样的了。”说完,鹦鹉王就飞走了。

交友应寻找情义深长、稳重可靠之人。孟郊在《求友》中也说:

“求友须在良,得良终相善;求友若非良,非良中道变。”有些人今天对这个好,明天对那个好,跟谁都只有三分钟热情,这种说变就变的人,往往不可深交。

11. 感谢揭露你过失的人

当别人提出好的意见,或者揭露你的过失时,自己应当虚心接受,并把他当做最好的朋友、最好的善知识。

为什么呢?因为谁也不愿轻易得罪别人,倘若不是出于好心,人家不可能故意挑你的毛病。

世间的朋友,分损友与益友。

按照《论语》的说法,损友有三种:“友便辟、友善柔、友便佞。”友便辟,指逢迎谄媚的朋友;友善柔,指表面奉承而背后诽谤的朋友;友便佞,指善于花言巧语的朋友。

益友也有三种:“友直、友谅、友多闻。”友直,指正直的朋友,不会有狡诈心和欺骗行,让人有安全感、信任感;友谅,指诚实守信的朋友;友多闻,指广闻博学的朋友。

一个人能否远离损友、交到益友,关键在于自己。倘若别人指出你的过失,你非但不生气,还愿意认真改正,就能交到益友。反之,假如你冥顽不灵、顽固不化,不肯虚心接受,甚至还暴跳如雷,益友就会慢慢疏远你,终有一天离你而去。

这里有一则故事:

孔子最初在鲁国时,做过大司寇,摄行丞相事。虽然时间不久,只做了三个月,可是鲁国大治。

大治到什么程度呢?“路不拾遗,夜不闭户;枪刀入库,马放南山。”路上丢失的东西没人去捡,晚上睡觉不需要关门;刀枪都收到仓库里了,战马也被赶到南山上喂草。举国上下一幅太平景象。

孔子把鲁国治理得这么好,这让齐国君王特别害怕。因为齐国跟鲁国是邻国,为阻止鲁国继续强大,以免把齐国给占领了,他们想办法破坏鲁国的政治。

齐国想出什么方法呢?就是训练一班擅长歌舞的美女献给鲁国,其用意是想令鲁国君王沉迷于声色,不再治理国家。

鲁国君王一得到这些美女,果真什么都不顾了,一天到晚欣赏歌舞、饮酒作乐,甚至三日不上朝。

孔子见此,便向鲁国君王苦苦进谏,劝他不要贪恋女色。可君王不肯接纳孔子的意见,认为自己没有过失,倒埋怨孔子多事。

孔子一看这种情形,觉得鲁国没有可为了,就辞官不做,开始周游列国,从一个国家到另一个国家,施展他一生的抱负。

所以,当别人提出好的意见,或者揭露你的过失时,自己应当虚心接受,并把他当做最好的朋友、最好的善知识。为什么呢?因为谁也不愿轻易得罪别人,倘若不是出于好心,人家不可能故意挑你的毛病。

其实,即便是再完美的人,也难免会有发现不了的过失,需要经常有人在旁提醒,就像唐太宗以魏征为镜。如果听到说自己过失就生气、赞扬自己就欢喜,那永远都无法改正错误,言行举止也会越来越不如法。这样一来,损友将日益亲近你,益友则会渐渐远离你。

12. 不经逆境

怎能见真情

当自己条件比较好时,很多人都谦恭顺从、赞叹有加;而一旦你落魄了、生病了,非常需要人安慰和照顾,此时愿意陪伴你的,恐怕是屈指可数。

现实生活中,很难分辨出谁是善友、谁是损友。真正的友情,在顺境中难以发现,往往是于逆境中才见真情。

《伊索寓言》中讲过一个故事:

两个朋友行路时遇到一头熊,路边只有一棵树。其中一个立即爬上树躲了起来;另一个人无路可走,只好躺在地上,屏住呼吸装死。

熊走近装死的人,嗅了嗅。因为熊不吃“死人”,于是就走了。

熊走之后,树上那人下来了,问:“熊刚才对你说了什么?”

“熊给了我一个简短的忠告:对于在危险面前把你抛弃的朋友,绝不能与之同行!”

还有一则寓言说:

阿凡提担任官职时,门庭若市,趋之若鹜者不计其数。

一位邻居冒昧地问:“你家整天人来人往、车水马龙,你到底有多少朋友呢?”

阿凡提平静地回答:“等我削职为民时,再告诉你。”

相信不少人对此也深有体会。当自己条件比较好时,很多人都谦恭顺从、赞叹有加;而一旦你落魄了、生病了,非常需要人安慰和照顾,此时愿意陪伴你的,恐怕是屈指可数。

这说明了什么?能同富贵的,不一定是真正的朋友;能共患难的,才是真正的朋友。

13. 宁与君子结怨

不与小人为友

他们为了成办一件事,总在心里筹划盘算,但口中说出来的话,却仿佛是与此事不沾边的另一件事。他们喜欢用这种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即是狡猾者的本性,也是我们常说的“口是心非”。

如今,道貌岸然的狡猾者特别多。他们为了获得一些利益,比如钱财、名声、权势,口口声声说是为了救度天下苍生,为了人们的幸福安乐……乍听之下,定会为其“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胸怀所感动,但落到实处时,却令人大失所望——他们非但未曾利益别人,甚至为了一己私利,不惜伤害别人。

这种人常说“我一切都是为了你”,但实际上,却是为了他自己。他们为了成办一件事,总在心里筹划盘算,但口中说出来的话,却仿佛是与此事不沾边的另一件事。他们喜欢用这种方式达到自己的目的,这即是狡猾者的本性,也是我们常说的“口是心非”。

关于这样的狡猾者,古往今来特别多:

古印度有一个憨直老实的人,一次偶然的机会,他得到一个金瓶,却不知其价值,于是向旁人询问。一个狡猾的人对他说:“这是金瓶,价格昂贵。我们应该共同拥有它,因为找到金瓶的是你,而发现其价值的是我,所以我也有权利享用。”

憨者觉得有理,便爽快地答应了。他们商量把金瓶埋藏在一个秘密的地方,需要时一起来取。

事后,狡猾者心生一计,为独吞金瓶而将其转移到别处。过了一段时间,他邀憨者同去挖取金瓶,却不见金瓶踪迹。

狡猾者先发制人,对目瞪口呆的憨者大吼:“一定是你把金瓶偷走了。”

见对方吓得愣在那里,狡猾者于是顺水推舟,装出一副宽宏大量的样子:“唉,算了!只怪我们运气不好,金瓶可能是长翅膀飞走了,自认倒霉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