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率出手就会失手
挣钱的感觉真好!这是许多商人的真切感受。但钱不是水龙头里的水一拧就来,需要靠思考“拧”出来。这就是说,尽管挣钱的感觉很好,但不能像猛李逵那样抡起板斧四处开花,草率为之,而是要能像诸葛亮那样掐掐算算把每一步都计划得严丝合缝。做到这一点,必须要有善算的性格。要能坐得住、想得妙。可惜有很多商人都是一味求快、快、快,结果就像一个莽汉在商场中乱蹦一样,不但累了自己,还会颗粒无收。胡雪岩特别注意训练自己善算的性格,学会像工兵一样去摸势察情,辗转左右,敲敲打打,然后再拿出一套可行的方案。一旦出手,就绝不失手。此等力戒草率的性格,你可能一两次体会不到其好处,但一旦你前功尽弃的时候。就会人仰马翻。所以劝你多向胡雪岩学一学这种善算的性格。
(一)细算性格:以发现问题为第一
做事要想好.但绝不拖延
有些性格草率的人,做事情总是急急忙忙,脑子中并无多少把握的时候,就开始动手,结果失败者居多。胡雪岩性格谨慎,不了解情况时,为求了解,急如星火,等到弄清楚事实,有了方针,他就从容了。说是“慢慢儿来”,但绝不是拖延,更不是搁置,帮他做事,须知这一点。
对于胡雪岩这样一位眼界开阔、头脑灵活且敢想敢干的人来说,实在是到处都能见到财源,到处都能开出财源。比如他为销“洋庄”走了一趟上海,在上海的“长三堂子”吃了一夕花酒,酒宴上与那位后来成为他可以生死相托的朋友古应春的一席交谈,就让他抓住了一次赚钱的机会。
古应春是一位洋行通事,也称“康白度”或“康白脱”。中国开办洋务之初,这样的通事是极要紧的人物。他们表面上主要充当的是类似今天的外事翻译的角色,但由于这一角色的特殊性,在当时的外贸活动中,他们其实还承担着为买卖双方牵线搭桥的职能,实质上也就是后来所说的买办。“康白度”或“康白脱”等也就是英语compra-dor的音译。有意思的是,在咸、同年间名人的笔记中,也有将这个词译作“糠摆渡”的,并就中文意思加以附会解释,称买办介于华人和外商之间以助成交易,犹如以糠片做摆渡之用。这种解释既有指明买办居间于华、洋之间的作用,也暗含讥诮。不过尽管如此,却也歪打正着,部分道出了买办的职事性质。
胡雪岩要和洋人做生意,自然一定要结识这样的要紧人物。胡雪岩来到上海,设法托人从中介绍与古应春相识。请吃花酒是当时上海场面上往来应酬必不可少的节目,于是便由胡雪岩做东,尤五出面,在怡情院摆了一桌以古应春为主客的花酒。酒席上,古应春谈起他自己参与的洋人与中国人的一桩军火交易。那一次洋人开了两艘兵轮到下关去卖军火,本来价钱已经谈好,都要成交了,半路里来了一个人,直接与洋人接头,听说太平军有的是金银财宝,缺的是军火,洋人一听立即单方毁约,将原来议定的价格上涨一倍多。买方需要的军火在人家手里,自然只能听人家摆布,白白让洋人占了大便宜。
古应春讲这段经历,是因为愤慨于中国人总是自己相互倾轧,以致让洋人占了便宜。但古应春的这段经历,也引起了胡雪岩要尝试与洋人做一票军火生意的兴趣。在胡雪岩看来,当时有两个情况决定了这军火生意可做,而且一定可以做成功。第一,当时上海正闹小刀会,两江总督和江苏巡抚都为此大伤脑筋,正奏报朝廷,希望多调兵马,将其一举剿灭。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可以先备下一批军火,官兵一到,就可以派上用场。胡雪岩知道江苏巡抚是杭州人,他可以通上这条路子。第二,此时太平军也正沿着长江一线向江、浙挺进,浙江为地方自保,正在办团练,也就是组织地方武装。办团练自然少不了枪支弹药,借王有龄在浙江官场的势力,促使浙江地方购进一批军火,也不成问题。反正洋人就是要做生意,枪炮既然可以卖给太平军,也就没有不卖给官军的道理。
事情一旦想到,立即便着手进行,这是胡雪岩一贯的作风。请古应春吃花酒的当晚,酒宴散后已是子夜,胡雪岩也仍不肯休息,留下尤五商谈与古应春联手同洋人做军火生意的事宜,甚至将如何购进、走哪条路线运抵杭州、路上如何保障军火安全都考虑到了。第二天他又约来古应春,又细细商定了购进枪支的数量、和洋人进行生意谈判的细节、如何给浙江抚台衙门上“说帖”等事宜。第三天,胡雪岩就和古应春一道会见了洋商,谈妥了军火购进事宜。从动起做军火生意的念头到此时,不到72个小时,这笔生意就让胡雪岩做成了。
胡雪岩认为,只要发现是财源,甚至只要产生一个念头,就立即想到去付诸实施,这就是要反应迅速,敢想敢干。生意人面对的总是与时局、政局紧密相连,且总是处在不断变化之中的具体的市场。市场出现的各种具体情况以及变化,对于生意人来说往往既是挑战也是机会。能及时针对具体市场情况作出迅速反应,才能不断地为自己开辟新的经营渠道,也就是为自己开拓出新的财源。
想好就干,神速出击,值得任何一个现代商人深深体会和借鉴。
凭智慧与做人做生意
智慧型的人,总有这样一种性格,不是靠蛮力做人办事,而是靠智力做人办事,所以总能达到“巧妙”的境界。胡雪岩经商讲究“智”。他所谓智即权变,也就是观察市场,通权时变。这是一个商人的基本要求。而胡雪岩的商业智慧,还有两个与众不同的特点。第一是把智运用到义上,以攻人心为上,以此把握商情;第二是把智化解为“眼光”,以此评判生意。
胡雪岩的智慧的首要特点就是化智入义,把自己在人情关系上的基本才智充分发挥出来。体人情,通人性。他对人情的体察到了十分细微的地步。
比如他因资助王有龄而丢了饭碗,自己落魄了,他绝不去找老关系的麻烦,宁可屈就去吃门板饭。一旦发达了,他又精挑细选礼品,把老同事们服侍得服服帖帖。个个觉得,胡雪岩这人有难了不会找熟人麻烦,有福了会和大家一起享。
这个智慧就是人情的智慧。胡雪岩知道人心厌恶哕唆,有人给你找麻烦总是件不快的事;反过来,人本性中又总爱占小便宜,你能满足他这一小小本性,他就会喜不自胜。
这个人微体贴的关于人性的知识运用起来了,做出来的行为就入了义。
比如和淞江漕帮的尤五谈“民折官办”的事情时,揣知尤五卖米有难色,不是不卖,而是卖了不甘心,自有隐衷。胡雪岩就捕捉到了这一心理,并且拿话挑明了,告诉尤五,有什么难处,胡雪岩自然会帮,否则还不如不买这批粮食。
难处积在心里头,被人讲明了,并且帮你落实了解决办法,这就是为人筹计的举动,显见出是朋友了。因此,关于人性的体察,又化作了与义有关的举动。
这种智,算不算商业智慧?应该算,而且应该是上乘。因为这种智慧是边拆边用,边用边结,最后上升为义,又为以后的商业往来打开了路子。新的机会,由于受这种义智的鼓励,是越滚越多,越扩越大。等于每一次都为未知的下次增加了取胜的机会。它和单纯的商业市场估计大为不同。
我们拿绿营兵罗尚德存银12000两的例子来做比较。
按一般的市场规则做的话,只需点明银两,立折为凭即可。或者按现代银行储蓄来做,发现此人行踪可疑,身份与银两出入太大,先把来人稳住了,找到警察来盘问清楚再说。
胡雪岩却是人未打交道,义名已经在外。罗尚德是听了自己的表亲杨书办讲述胡雪岩的侠义之举后作出判断的:姓胡的这人靠得住。
这个判断正是胡雪岩关于人性智慧运用后化智入义的结果。
一次是资助王有龄,人皆尽知。
第二次是阜康开业,先开二十个大洋的户头折,托杨书办一一送 到官场内室手里。
有了胡雪岩的一贯表现,罗尚德就有信心上门存银了。
存银却不要折,也不要息,显见是别有隐曲。换一个人不见得会 处理。胡雪岩却借故要和他摆一碗。
这一摆就有了时间缓冲。胡雪岩又算对了,酒酣饭饱,罗尚德把 自己的故事全倒给了胡雪岩听。
罗尚德年轻时嗜赌,结果亲家老丈召他人堂,告诉他,如果他愿 意退婚,原借债不算,另外奉送他1500两银子。罗受此刺激,撕了婚 约,投军攒钱,用尽了各种手段,发誓要把这笔欠款还清。
胡雪岩的商业头脑又活动开了,向罗尚德表示,罗的这笔钱,以 3年为期,3年后来提,15000两足银。
利息给的是高了点儿。
不过,首先,又是一个化智入义的机会。有了自己的这一表示, 成例放在那里,经罗尚德回去那么一宣传,恐怕短期内的存款,单是 罗尚德这一号当兵的,累加起来也会不下10万。其次,利息高低,全 看你对存款如何运用。头寸足了,生意大了,区区利息,实不算什么。
胡雪岩的商业智慧,实在是以智养智了。
还有一点,胡雪岩不但用他对人情的通透了解结义,化智入义, 而且善于攻心,化智为利,化智为势。
比如对抚台黄宗汉的贪吃贪索,那是毫无“义”字可言的。但是 胡雪岩照塞不误。先是从上海往他老家汇去了20000两,后是从杭州 往北京帮他汇到户部10000两。
前一笔化为黄宗汉对王有龄的提拔,从海运局转为署理湖州府; 后一笔化为对嵇鹤龄的补缺,允许由嵇代王有龄在海运局的原差使。
两个差使各管一摊官银,只要自己人在,不愁官银不从阜康过,阜康的头寸手面实力更不在话下。
嵇鹤龄曾戏称宁可拿钱塞狗洞,也不肯白出孝敬费;王有龄也对抚台大人的暗示置若罔闻,落得抚台大人把脸一沉,端茶送客。
胡雪岩只是听,听出门道了,就适逢其时地派人把事情办了。
这就是胡雪岩攻人心的智慧,即便它是人性的负面,表现出来是恶劣的,也要顺着对它的了解去做。
不仅如此,胡雪岩还具有化智为“眼光”的高超本领。
在上述罗尚德存银一例中便可看出胡雪岩的眼光来。通俗地说,化智人义均是眼光。就是说,胡雪岩人在做眼前的生意,思想却是放在将来。所以他不做一锤子买卖(好像准备趁着谁还没醒悟过来,大捞一把,赶快洗手似的)。
胡雪岩的眼光还有另外一种:“做生意怎么样的精明,十三档算盘,盘进盘出,丝毫不漏,这算不得什么!顶要紧的是眼光,生意做得越大,眼光越要放得远。做大生意的眼光,一定要看大局,你的眼光看得到一省,就能做一省的生意,看得到天下,就能做天下的生意,看得到外国,就能做外国的生意。”
这是从大处显示商业智慧。
眼光看得大,看得远,手头做起事来就放得开,摆得匀。比如官票初次发行,信用不可知,小眼光的只看到这一点,大眼光的则看到官府平逆,民心所向,所以这信用得靠同行维持,官府信用好了,做钱业生意的也跟着占便宜。
胡雪岩的商业智慧,有这两点与众不同,也就注定了胡雪岩走上与官府合作、受朋友拥戴的道路。尤其是化智入义这一点,把侠义之心渗入到商业活动中,把握了人性中极为复杂的方面,使得胡雪岩有了“东南大侠”的尊誉。现在的人,之所以为胡雪岩所激动,正是因为胡雪岩迎合了人们的浪漫性格。假定一个商人工于算计,斤斤计较,按现代资本主义眼光看,符合商人的一般标准,但其智慧是冷苛型的,作出的事也必平庸无奇、无情无义,总没有胡雪岩的义智型来得光艳照人。
先收编.再征服
做生意必须要有好帮手,不能单打独斗,这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对于胡雪岩来说,他有一句名言,叫“先收编,再征服”,意为要学会找人为自己谋天下。因此,胡雪岩的善算性格,在这一点就表现得特别明显。胡雪岩在湖州做生意,与洪帮势力的诚心接纳,是其经营生涯中极为精彩的一笔,因为他这是用心智笼络对手的。
这一年,王有龄补了湖州知府的实缺,要去湖州府上任。启程那天,胡雪岩和一帮朋友,定了5艘大官船,满载礼物馈品、地方土仪、陪唱戏子,在船上开桌子摆酒,张张扬扬、风风光光,给王有龄送行。
船行至湖州境内,两岸的桑林引起了胡雪岩浓厚的兴趣。
凭借职业的敏感性,他仔细观看河边,见桑林连绵,无边无际,有如绿色海洋,宽阔浩瀚。如此广大的桑林地带,该养活多少做丝的农家!
胡雪岩怦然心动,叫过船家询问。船家告之说,湖州自古为丝米之乡,农家终年三件事:栽桑,养蚕,种稻。湖州丝质量上乘,远销海内,连上海外国洋行的丝厂,也要到湖州采购生丝呢。
说者无意,听者有心。胡雪岩暗暗叫好,他早就有心要做生丝生意,苦于无从下手,没想到应在湖州地面。做生意讲究天时、地利、人和。胡雪岩盘算,眼下正当产丝季节,可谓天时,湖州为产丝地方,正合地利,最后一个也是顶顶重要的条件,王有龄赴任湖州,自大一方,令行禁止,谁敢不从?可做丝生意的强大靠山。
想到就做。当夜,胡雪岩同王有龄在舱里促膝长谈,提出自己的设想。
王有龄不懂经营生意,但会用人,他相信胡雪岩具有经济天赋,只要放手去干,必会大发利市。自然言听计从,支持他在湖州开办丝行。
当王有龄在湖州府衙大堂坐定时,胡雪岩的丝行也在湖州城开张了。他原以为凭借知府大人的权势,湖州百姓自会源源不断地将生丝送到丝行来。但开张几月,门可罗雀,眼见同业丝行生意兴隆,自己却无丝可收。胡雪岩猜测其中必定有蹊跷,派了一个贴心伙计四处打听,到底是谁从中作祟?没过几日,小伙计满载而归,把打探所得告诉胡雪岩。
湖州的丝行,统归顺生堂调遣。顺生堂虽是民间会社,来历却非同一般。明朝崇祯四年,燕人洪盛英中进士,官拜翰林,他为人精明练达,慷慨好义,豪侠之士纷纷慕名而来,投拜在他门下,时人称他“小孟尝”。后来清军入主中原,洪盛英联合明朝遗民进行反清活动。后战败阵亡。其徒众撤至台湾,在郑成功指挥下,创立“运论堂”,此为江湖“洪门”最早的秘密会社。
雍正九年,清兵火烧少林寺,洪门子孙四散逃跑。翰林学士陈近南力谏朝廷停止摧残少林寺,未能如愿。陈近南回湖北故乡,收罗洪门弟兄,以“洪”字为结盟之姓,创“三合会”组织,各地纷纷响应,借洪门为招牌,创立“天地会”、“哥老会”、“义兴党”等洪门团体,从此,“洪帮”在江湖上形成浩大声势。湖州“顺生堂”是“洪帮”在湖州的一个分支,以“洪门”为正宗,信奉五字真言:明大复兴一。本来,洪帮与清朝对峙,屡遭朝廷围剿取缔,处于地下状态。但洪帮人多势众,深受百姓拥戴,清兵剿而不灭,越剿越多,反有燎原之势。同时,从洪帮分出的青帮也与洪帮遥相呼应,成犄角之势,朝廷对洪帮的态度也只有渐渐改变,改剿为抚,收买笼络为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