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信念力:打开职场大门的一盏明灯
15822000000028

第28章 坚定信念力,成为职场弄潮儿(1)

不要介意别人对你的期望、计划和目标嗤之以鼻

在职场中,你可能遇到贵人,对你不断地支持、鼓励、扶持,但是你也可能遇到这样的人:他们对你的期望、计划、目标嗤之以鼻、不屑一顾,甚至百般阻挠,你要做的是不气馁,不要介意别人的眼光,走自己的路!

人都是要面子的,在人际交往中,人人都比较注意自己的形象,这很正常,但不能死要面子而失去自我。

别人对你的评价总是有水分的,不一定那么客观真实。有的人总是挑好的说,如果以此为据,你可能高估自己,自我感觉良好。于是可能轻视别人,忽视一切,自以为是。也有人可能专挑坏的讲,故意贬低你,这样你可能低估自己,自卑消极。所以在听取别人意见之前,首先要有一个正确的自我评价,并以此为基准。另外,别人看到的可能只是你的表面或一个方面,真正全面、清楚了解自己的还是自己。只有天生没有主见的人才会整天打听别人的评价。虽然有时候可能会出现“当局者迷,旁观者清”的情况,但大多数情况下旁观者的意见只能作为参考。

对自己的期望、计划和目标,在订立的时候,就要事先进行反复的调研、思考,一旦确定,就要坚定不移的争取完成,不要介意别人对你的期望、计划和目标嗤之以鼻,他们的态度对你来说,一点意义都没有,关键还在要看你自己。

太在乎别人的“眼光”不仅显示自己的信心不足,另外还有一个缺点,就是会使你做事放不开手脚,养成犹豫不决的性格。如果一个企业家太在乎工人的“眼光”,他就不是一个强有力的管理者。在发奖金的时候,他会首先考虑到副经理会怎么想,科长会怎么议论自己,然后那些老工人会不会认为我不照顾他们,还有门卫会不会认为自己不体贴他。这样,不反复调整十几遍,奖金是发不下去的。如果是个歌手,上台之前就东想西想,一身衣服会换上十来次,最后还是带着疑惑上场,上场后发现掌声没料想的热烈,心里又嘀咕上了……这样的歌手肯定唱不好的。而如果是个外交官,那可能就被人家牵着鼻子走,把自己国家都给卖了。太在乎别人的“眼光”肯定会以失去自我、失去个性作为代价,没有自我、没有个性的人肯定成不了大事,也不可能真正知道自己的价值。

你要知道,和人交往的最佳境界是不卑不亢,这样才能不失自我。一个小职员见到总经理的时候很可能拘谨得语无伦次,而当他跳出总经理的圈子,和朋友同事交往,就可能大方自如。当你太在乎别人的时候,你也不知不觉地失去了自我。在生活中,我们经常会发现,有些我行我素、对别人反应迟钝的人却往往很让人佩服。只要我行我素而不侵犯别人,他们总是很受人欢迎的。

因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做事原则和自己的想法,不必在乎别人的眼光。自己觉得对就去做,哪怕失败了,你也会从失败中得到教训,因为有些事是一定要自己去尝试做了,才知道到底是不是适合自己的。别人的经验、意见、建议只能作为参考,最后起决定作用的只能是自己。当然,我也不主张一意孤行,那样也不行,在有些时候,也要听听你周围人的建议,有些的确是为你好,这样自己才能做出正确的选择。因为,咱们做事不能走极端,朋友的话对,而且是为你好,那你又何苦走弯路呢?所以自己首先要有辨别力,如果朋友说的正确,你还坚持的话就成了固执、一意孤行了,这样就不太好了,不但会影响自己的心情,也会影响朋友间的感情,下次再有什么好的意见,也不会跟你说了。这样损失太大了,所以自己好好把握吧。

需要明确的是,首先肯定你的想法,你就是你自己,只要做事不违反自己的做事原则就好,不要顾及太多,否则会很累,而且效果也不一定好,世界上的每个人都是不一样的,就像没有一棵树上没有两片相同的树叶一样。

如果有时候做一件事真不知道自己做的是对是错的话,在这个时候如果感觉自己很疑惑的话,就要虚心的听取别人的意见加以改正,这样既体现了自己的宽广胸襟,又避免了一些不必要的麻烦。当然,如果确信自己做的是对的,就应按着自己的真实性格、按照自己的意志做下去,这样才能体现真正的自我。有时候听别人的也能把一件好事做坏。

做一件事认为是对的就应该按自己的想法做下去,随别人说去吧! 不必过分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这种多心只能使你步入不幸之途。只要记住,你只是你就足够了!然而,有时也应表现得比真正的你好一点。你不必将缺点或弱点暴露在你所处的社会中,但是谨慎之余,也许你会过分在乎别人的存在。如果你始终怀疑着别人是否会在背后批评你,因此不敢相信朋友和社会大众,这也是一件令人遗憾的事。

如果有几位朋友聚在一起愉快的说笑,这时你刚好走进房间,当你一进来,她们都闭口不言。于是,你认为她们正在谈论你,并且谈的不是好话,因而耿耿于怀。相信你一定有过这种经验,事实上,这种情形大都是你自己太多心了,她们闭口不言,是因为你打断了她们的话题。

社会中的每个人对别人的缺点很热衷,最喜欢的是谈论别人的隐私,可是,从另一个角度想想,社会并不是只注意你一个人,如果你以为大家都在谈论你,这就可能有精神倾向问题了。

同时还有另外一种情况,当许多人聚在一起谈话,你就以为他们都是在赞美你,这就未免太滑稽了。

不必过分在乎别人对你的看法,这种多心只能使你步入不幸之途。只要记住,你只是你就足够了!然而,有时也应表现得比真正的你好一点。

恐惧让你与美好人生失之交臂

很多人想知道,什么是恐惧?恐惧,是一种人类及生物心理活动状态,通常称为情绪的一种。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恐惧是一种有机体企图摆脱、逃避某种情景而又无能为力的情绪体验。其本质表现是生物体生理组织剧烈收缩(正常情况下是收缩伸展成对交替运行);组织密度急剧增大;能量急剧释放。

我们当中有多少人因为害怕他人的嘲笑和批评而深感恐惧?有多少人为别人的窃窃私语而感到忧心忡忡?每一步行动我们都要承受着对“别人会怎么说”的恐惧。恐惧毁了多少人,扰乱了多少心智,使多少人陷入犯罪的深渊,制造了多少人间悲剧!

数十年前,一位荷兰画家为了完成素描,进入了一个充满骷髅和其他人体器官的房间。由于困乏,他很快就在那里睡着了。突然,他被地震惊醒,但是当他睁开朦胧的睡眼时,正好看到自己那张摇摇晃晃的骷髅画像,这位画家恐惧万分,立刻被吓死了。

无独有偶,非常可笑的是,有许多阵亡的士兵在战场上是被吓死的而不是战死的。他们误以为敌人已经击中了自己致命的部位,而实际上,子弹不但没有击中他,甚至都没有伤到他的一根汗毛。

实际上,恐惧什么都不是,最多只是精神幻觉而已,因为在恐惧的背后缺乏现实的支撑。恐惧对于成人来说就像鬼怪对于孩子一样,它是看不到摸不着的。除非恐惧控制了我们的心灵,否则它对现实没有任何影响。

可是,恐惧却无处不在,它像一个强有力的、时刻悬在人们头顶上的诅咒。虽然恐惧是纯精神的过程且无法被看到摸到,但是我们却到处都能看到被这个想象中的魔鬼征服的人们。可以肯定地说,恐惧是毁坏美好人生的最极端、最残忍的工具,它通过影响人的消化系统、削减营养供给、降低精神活力,造成贫血,危害我们的健康甚至生命。它对整个人生都有巨大的破坏性后果。它毁灭人的理想、志向,削减人的勇气、胆识,总是让我们意志低落,一事无成。

在美国,如果某天你看到许多人在银行门前彻夜排队的壮观场面,这样的事情即使在繁荣时期,人们的恐惧心理也会造成金融恐慌。即使这种恐惧是没有任何根据的,但是也能对金融业产生巨大冲击。尽管在此之前,整个国家的资本运作状态良好,基本实现充分就业——任何人不管有什么才能,只要愿意工作都可以找到雇主。社会上所有部门的经济运行平稳,国家的经济和政治欣欣向荣。可是,只要当几位重要的金融家在某个场合表现出投资信心不足时,其他金融家们立刻夸大这些担忧,并把他们的不安别有用心地扩散出去,使整个金融界都受到了震动。这种恐慌症像潮水一样涌向普通的百姓,几乎在一夜之间,在任何地方、任何时间,在汽车里、大街上、股票交易大厅里——都可以听到别人在谈论金融问题,于是金融危机无情地向人们袭来。

实际上,人们在迫切关注和预测着未来的情况,而这种心态也导致了所担心的情况的出现。如果他们愿意停止争吵转而进行真诚的讨价还价,他们能够制止金融危机的发生,因为信心是拯救一切的灵丹妙药。

试想一下,想要一个人满怀着恐惧的心情却把工作做得非常出色,这是绝对不可能的事情。因为恐惧扼杀了人的创新性,使人做事时循规蹈矩;恐惧抹杀了人的个性,削弱了人的思维能力。所以如果一个人总是担心即将到来的危险,那么他是永远做不成大事的。一般来说,恐惧表示的是软弱和胆怯。《圣经》上说:“破碎的心灵能压断骨头。”

恐惧同时也能抑制正常的心理活动,严重削弱人们处理危机的思维能力,如果你认为一个人在恐惧的支配下还能够保持清晰的思路或能够采取明智的行动,那你就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一个事业上屡遭打击、心情忧郁的人,如果他不能抱着“在哪里摔倒,就在哪里爬起来”的想法,反而十分畏惧可能再次遭遇的失败,联想到失败之后不但自己穷困潦倒,而且让他的家庭也跟着遭殃,那么,在这些失败发生之前,其实他已经走上失败的歧途了。那是因为他在精神上已经失败了,恐惧让幸福光明的前景必然与他失之交臂。

如果一个人不知恐惧为何物,或者能正视恐惧,排除恐惧心理,始终保持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坚持远大的理想,他就能以一种高效、可持续的方式做好自己的工作,于是,失败便逃之夭夭了;相反,当一个人灰心泄气、担心再次失败时,他就不能鼓足必要的勇气去扭转局面、争取胜利。他的孱弱削弱了他的意志力,降低了他的免疫力,影响了他的工作效率,消灭了他的巨大潜力,他只得步步退缩。于是,前面的道路变得越来越窄,原本敞开的胜利之门渐渐关闭,恐惧让你与美好人生失之交臂。

我们要学会用信念力战胜恐惧,长宁说过:“恐惧是独裁者束缚子民的枷锁,它让我们成为别人的奴隶。而焦虑则是懦夫折磨自己的方式。” 哈里斯-弗莱克也曾预言:“恐惧是心灵天空里的一阵酸雨。它带来心灵道德和理想的腐烂甚至死亡,让人匍匐不前。”

请你相信一点:真正健康的心灵不知恐惧为何物。恐惧是个可怕的幽灵,由于它的存在,人们遭受了更多的痛苦、失落、损失、不幸和失败。在人的一生中,恐惧比任何现实的因素都俘虏了更多真正的奴隶。假如恐惧在所有阶段都远离人类的心灵,那么人类的文明将会出现跨越式发展。

但是,从另一方面来说,尽管这个恶魔死死地扼住我们生命的喉咙,我们仍然可以像击败其他任何精神敌人一样征服它,并将它彻底消灭掉。

我想要说的最重要的一点,就是真正掌握自己命运的是我们自己,而不是其他任何东西;通过“相反的暗示”,我们能够击败任何破坏我们幸福和快乐的魔鬼。另外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在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任何把不幸和痛苦强加给我们的强大外部力量;相反,倒是存在一种伟大的创造性力量始终指引我们、保护我们,给我们带来所有的幸福和快乐,我们所要做的只是敞开心扉去迎接这一切!

可以准确地预见,未来的人类将不会被各种迷信思想束缚和奴役。他们将没有恐惧,因为他们知道所有的恐惧都只是不存在的鬼魅,只是无知的孩子们用出格的想象力编造出来的假象而已。恐惧让你与美好人生失之交臂,只有用坚定的信念力战胜恐惧,你才能拥有精彩的生活和美好的人生。

你最担忧的那些事其实从未发生

当你预料到一些可怕的事情即将到来,从而产生最可怕的恐惧心理时,却没有意识到这种心理状态本身就是一件最可怕的事情。一些人总是饱受这样一些恐惧心理的煎熬,例如他们认为一些不幸的事情如果发生了,就会让他们失去现在的金钱和地位;他们担心发生车祸或者怀疑自己已经患上不治之症;如果孩子外出了,他们总会想到火车可能脱轨、汽车可能自燃或者轮船可能失事等等各种灾难——他们总是在心中编织着这些最可怕的情景,时刻处于高度恐惧之中。“你说不清会发生什么事,所以我们要时刻做好最坏的准备。”他们总是这样说。

爱丽丝,她在连续几年的时间里一直预感到会有一场令人绝望的大灾难降临在她身上,于是在这几年里她一直遭受着巨大的恐惧心理的折磨。但是,当这个令她长期担心的灾难真的降临时,她惊喜地发现,自己轻松地挺过来了!以前的那些恐惧和担心都是没有必要的!

由此可见,由于担心发生意外,我们遭受了多少痛苦的折磨啊!从某种程度上看,恐惧的过程甚至比可能发生的灾难带给我们的影响更大、危害更甚。

我们总是害怕在街上被汽车撞倒,总是害怕成为残疾人而丧失劳动能力,总是害怕碰上列车事故、船只失事、被雷电击中、发生地震……总之我们无所不怕!然而直到现在,我们绝大多数人都四肢健全,尽管我们一辈子都在世界各地旅行,但是许多人身上至今甚至连一块儿伤疤都没有。仔细回想一下,当初的担心和恐惧是多么幼稚啊!我们多么愚蠢啊,居然一生都在和恐惧这个大魔头生活在一起,而如果没有它,我们的生活会是多么美好啊!

有个不争的事实,许多女人都非常害怕蛇,到了乡下她们总是紧张兮兮的,总是想着自己会踩到或者撞上一条蛇。这种恐惧的心理彻底毁掉了她们原本期待已久的假期,毁掉了她们原本打算好好放松一下的心情,因为这让她们不敢进入树林或在草地上散步;即使不是度假,一些女士本来就生活在有蛇出没的地区,她们也非常害怕撞上蛇,以至于她们从来不敢单独外出,严重影响了自己的生活幸福。

当然,这似乎是一个比较极端的例子,但生活中确实有非常多的人一生都饱尝着相似的恐惧。我知道有些人,除了极少的瞬间,其他时间里他们从未感受到人生的快乐。他们像奴隶一样辛苦工作,为的就是赚到足够多的钱然后存起来,可是他们享用这些钱的时候并没有真正舒心过。生活在他们眼中总是糟糕透了,他们整天担心会发生一些可怕的事情让自己失去已经拥有的财富……一生中最可悲的事,莫过于把大量的精力浪费在那些没有充分根据的恐惧之上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