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你在为谁工作
15766700000016

第16章 工作中积累人脉资源(3)

一天,孔子和他的学生在行走时发现两个小孩在争论,便上前询问。当两个孩子从孔子学生口中得知自己面前的就是孔子时,就请孔子回答他们争论的事。可孔子左思右想,怎么也想不出个所以然来,只能老老实实说不知道。两个孩子讥笑大学问家也有不懂的地方。孔子的学生问孔子,他为什么要说不知道?孔子告诉他做人要好学,不懂就是不懂。过一会儿,孔子问一个孩子许多难题,都难不倒他,可孔子却答不上他的问题。孔子甘拜下风,决定拜他为师。

故事就是这样简单,但它却告诉我们:做人要虚心好学,不能不懂装懂。对啊,人就应该活到老,学到老。你看,孔子那么大一把年纪,人们还把称作大学问家,可他呢?遇到不懂的地方,还是要请教别人,还向刚出茅庐的黄毛小子拜师,真是令人敬佩!

鲁迅先生也是我们学习的是榜样。先生在临死前一个小时还在写文章呢!还有华人首富李嘉诚,他每天晚上看书学习,这个好习惯已坚持了几十年。更有甚者认为,只是“活到老,学到老”还远远不够,比尔·盖茨就讲过一句话:在21世纪,人们比的不是学习,而是学习的速度。在现今的企业环境里,没有打不破的铁饭碗。你的工作在今天可能不可或缺,可是这并不意味着明天这个职位仍然有存在的必要,所以我们必须用不断学习来防患于未然。

世间有“知足者常乐”一说。而且,大多数人都承认,知足常乐是一种美德。的确,这是一种美德。但是,一切事物都有其存在的环境,知足常乐的道理也是如此。在物质生活上,知足者常乐。如果不知足,就永远不会有幸福。而在事业上,在学习上,总是知足就会裹足不前。所以,在学习上,要知道精进才行。未来社会的竞争,必将会从今天的人才竞争转向学习能力的竞争。我们每个人,都应该树立终身学习的全新理念,并做到在学习中工作,在工作中学习。真正实现自我完善、自我超越。

有句话是这样说的:“成绩只能说明过去,努力才有未来。”这是说无论一个人以前有多大的成就那都是过去的事了,如果不继续努力的话,也许在将来是没有用的。

因此,把读书当成一种学习手段,并不断的巩固和强化,从中,我们会深深受益。因此,活到老学到老,是每一个人都应牢记的。学习可以说是心灵的加油站和充电器。

6工作要踏实,切忌好高骛远

人们在社会上的角色不同,社会分工也不同,诸如农民种地,工人做工,教师教书等,不同的角色承担着不同的义务。现代社会正处在一个动荡的转型期,社会的分工也越来越细,这就对现代人的生存本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现代人不但要能够适应多变的社会角色,还要对自身的角色有一份清醒的认识。若你对信息方面的知识欠缺,最好不要到高科技地区一试身手;假如你对股市缺乏足够的了解,你不要因一时的冲动而摇身为股民;假如你没有掌握推销技能,最好不要去当推销员……

这不是说人与人之间在社会上的人格是不平等的,而是说人在社会中所处的地位、身份不同,特长的不同,这些不同造成各人工作能力也不同。所以说,当你做不了老虎的时候,那就做好一只猴子好了,一定不能好高骛远。

生活中,我们都有这样的经验,当你在沙堆里的时候,无论你使多大的劲,总没有你在结实的路面上跳得高、跳得远。其实,做工作也是如此,如果你好高骛远,不能踏踏实实地做好平凡的工作,也就等于没有为自己的进步打下坚实的基础,那就在人生操作上犯了一个大错误。

如果谁好高骛远,不要以为可以舍弃细小而直达广大,跳过近前而直达远方,从卑俗而直达高雅,不经过程而直奔终点。心性高傲、目标远大固然不错,但有了目标,还要为目标付出努力,如果你只空怀大志,而不愿为理想的实现付出辛勤劳动,那“理想”永远只能是空中楼阁,是一文不值的东西。

不能脚踏实地者最大的失误在于不切实际,既脱离现实,又脱离自身,总是这也看不惯,那也看不惯。或者以为周围的一切都与他为难,或者不屑于周围的一切,不能正视自身,没有自知之明。你应该明白自己有多大的本事,有多少高的能力,还要知道自己有什么缺陷,不要只看到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

脱离了现实便只能生活在虚幻之中,脱离了自身便只能见到一个无限夸大的变形金刚。不能脚踏实地,只能在空中飘着,那所有的远大目标也只不过是海市蜃楼。

因此,在工作中,你必须认清自己的身份、地位,想想凭自己的份量,能做多大的事,能做什么样的工作,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和途径才恰当。心里有了底,工作起来才会更有针对性、分寸感,自然就会减少不必要的麻烦与障碍,就更容易提高工作效率。

清人金缨说:“收吾本心在腔子里,是圣贤第一等学问。尽吾本分在素位中,是圣贤第一等工夫。宇宙内事,乃己分内事;己分内事,乃宇宙内事。”

“收吾本心在腔子里”、“尽吾本分在素位中”,就是说我们面对平凡的工作,心中存有一股认真做人的念头,在本分的工作中尽心尽力。像古人所说,你想做“圣贤”吗?这是第一等的学问和功夫。换言之,人要是有了这种态度,那就是平凡岗位上的“圣贤”。

今天,我们已进入市场经济时代。如果说,“古人”强调“尽吾本分在素位中”,还是一种出于道德修养的话,那么在今天,尽力尽心地做好本分的工作,就是市场经济社会的必然要求。没有这种态度,不但个人连工作都很难保证,从而失去谋生手段,而且整个社会也会陷入混乱,从而使个人的生活质量下降。

尽本分,首先是对我们自己有利。你要保住饭碗,要获得薪水,还想升职加薪,你就要兢兢业业做好你眼前的这份工作。没有一个老板会喜欢雇用一个工作吊儿郎当、业务一塌糊涂的职员。尽本分,对他人、对社会有利,还会使你受到他人和社会的尊敬。我们没有理由不尽本分。

尽本分应该是一种自觉的工作态度。这种自觉,来自于我们对自己工作意义的理解,来自于对自己工作的热爱和自豪感。如果我们只是把工作看作是纯粹糊口的手段,只想做老虎,而不安心做猴子,我们就很难对它产生热爱,也就不会那么尽力了。

每个人自然希望能拥有自己理想的职业,从事自己感兴趣的工作,但世事经常难遂人愿。也许你以后会有合适的机会,那你当然可以重新选择,但也许你会一直在目前这个工作上干下去。无论你能不能拥有自己理想的未来,你应该努力把眼下这份工作做好。你同样要对这份你不大喜欢的工作尊重,同样要尽本分,因为这个工作对你、对社会都是有利的。也许你不喜欢它,那是因为你还不了解它的意义。当你真正投人了,了解了,熟悉了,也许你会爱上它的。如果你最终发现它不适合你,你就把它当作你新的职业或工作的预备课好了。预备课你也要认真读,哪能敷衍了事呢?

经济学家茅于轼在《中国人的道德前景》一书中说:“一个商品社会的成熟程度可以用其成员对自己职业的忠诚程度来衡量。社会成员具有强烈的职业道德意识是商品经济长期锤炼的结果。一个人如果不尽本分、不忠于自己的职守,必然被老板淘汰,不像在德行的其他方面,如有什么缺点还不致立刻威胁到自己赖以谋生的手段及饭碗。”

让我们对自己说:“尽自己的本分,不能做老虎,那就做好一只猴子吧!”认真、负责、高质量地做好自己的工作,不论老板有没有在看着自己。即便某些人鄙视我们的职业,但只要它是有益的,我们就不必自惭形秽。这样,你迟早会脱离平凡,成为一只“老虎”的。

7让领导赏识你

人在职场每个人都希望加官晋爵,但你先得明白上司喜欢提拔什么样的人,只有这样自己才有可能被提拔。

老板总要栽培和提拔他的下属。如果你对公司的发展有贡献,就意味着你时刻都有得到老板青睐的机会。

谁都希望能得到上司的重用,都希望上司能把最重要的工作交给自己完成,但并不是所有人都能成为上司眼中的“红人”。究竟怎样才能成为老板眼中的红人呢?

首先,那些脚踏实地工作的人更容易得到上司的重用。因为上司在委派工作时(尤其是重要工作),除了考虑一个人处理业务的能力以外,还要考虑这个人的人品和德行。德才兼备的人是承担重要工作的最佳人选,而脚踏实地工作的人又恰好占据了良好的品德和雄厚的实力。而那些眼高手低、不能踏踏实实工作的人很难得到上司的重用,公司一方面担心他们不具备过硬的业务处理能力,另一方面又担心他们会泄露公司秘密。

李嘉诚说:“不脚踏实地的人,是一定要当心的。假如一个年轻人不脚踏实地,我们使用他就会非常小心。你造一座大厦,如果地基不好,上面再牢固,也要倒塌的。”

所以,假如你希望你的上司能够从内心重视你,并委以重任,你就应该踏踏实实地工作,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在实践中提高自己的能力,沿着自己既定的事业目标实现自己的个人价值。你应该摒弃以下几个有害的想法:

“凭我的学历和能力根本不该做这些小事。”

即使你拥有很高的学历,拥有许多先进的理论知识,你也需要从较为基层的工作干起,因为每个公司都有自己的具体情况,若不区分这些个性特点,而把理论生搬硬套进来,很可能会给公司造成损失。所以,还是应从基层工作做起,细致地了解公司的整体运作,再运用知识提出切实可行的建议更好一些。

“现在的工作只是跳板,只要完成工作任务就行了。”

由于人才饱和的现状,要想一下就找到合适自己的工作的确有些困难,即使你目前所做的工作不是你理想的工作或者不适合你,也不可抱有这种不负责任的想法。你可以把它当作你的一个学习机会,从中学习处理业务,或者学习人际交往,或者仅仅作为校园到社会的缓冲,而认真地做好这份工作。这样不但可以获得很多知识,还为以后的工作打下了良好基础。

“即使能力有限,我也要承担下来此项工作,这样别人就会对我刮目相看。”

很多人为了表现自己高人一等,与众不同,而去承担有较高难度的工作,结果反而常把工作弄糟。在工作方面要做值得别人信赖的人,对自己能力所不及的事情要勇于放弃,以免耽误了工作。

森林中的大象正是由于依靠自己庞大的身躯和沉稳的步伐,才在动物王国中树立了威严,你也需要在工作中向踏实稳重的大象学习。从最简单的事情做起。一步一个脚印,这样才能沉稳地踏上成功的台阶。

其次,乐观自信的人也比较容易受到提拔,因为乐观自信的人无论遇到任何事情都不会沮丧、永远充满朝气。

日本松下幸之助说:“在这个令人忧患的年代,本公司能够很快从混乱中站起来,迈向复兴,其中一个根本原因就是我们比任何创业者都更具信心。”

一个最好表现自己的机会就是开会,有些人在开会的时候,因害怕自己的见解被别人认为浅显无知、毫无新意,所以每次在开会的时候就悄悄地躲到一个不被人注意的脚落里。当领导问你是否同意大家的观点时,你也总是唯唯诺诺地表示同意大家的看法。如果你认为这样做是为了明哲保身的话,那么那就错了。其实你是在放弃一个表现自己的机会,这样做不但对你自己非常不利而且对公司的利益也是非常不利的。甚至你的同事也会认为你是只会随声应和的鹦鹉或者不免怀疑你是不是有什么其他的想法。

相反,如果你在开会之前,就提前把这次会议的主题是什么,自己在会上应该说些什么,以及自己应该怎样说都提前做个准备。在开会的时候,你再大胆地表现自己,大大方方地把自己的见解说出来。这样你的领导一定会注意到你的。久而久之,说不定下次加薪的时候就会有你。

最后,那些有资本和实力的人比较容易得到老板的赏识。也就是说,你得有让老板赏识你的资本和理由。

曾经有一个人很不满意自己的工作,他愤愤地对朋友说:“我的老板一点也不把我放在眼里,在他那里我得不到重视。改天我要对他拍桌子,然后辞职。”

“你对于那家贸易公司完全清楚了吗?对于他们做国际贸易的窍门完全搞通了吗?”他的朋友反问。

“没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