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学天地颂(第二部)
1576300000027

第27章 居安思危(1)

●科学人才奇缺,竺可桢、马叙伦为争吴有训各不相让,郭沫若为此出了个“鬼点子”。

●钱学森在美国:“坐了一回牢,胜读十年书。”

●几代炎黄子孙的“原子能之梦”就要实现了!

●“娃娃博士”邓稼先说:“各位老前辈,我只说一个字:干!”

●彭德怀临危受命:“我需要飞机,需要空军支持!”

●美军在朝鲜全线败退,杜鲁门扬言要扔原子弹,美国第一次向我挥舞核大棒。

●聂荣臻:“航空工业要赶快搞!没有空军,国防大厦就像没有屋顶。”

中南海。人们纷纷走向怀仁堂。

竺可桢,中国科学院副院长,边走边说:“马部长,请你高抬贵手。”

马叙伦,教育部部长,笑着问:“此话怎讲?”

竺可桢:“吴有训先生一直做着原子能之梦……”

马叙伦:“哈哈,要我放人?不行,不行。别忘了,吴有训先生既是一位科学家,更是一位教育家。再说,搞原子能的人有的是嘛!赵忠尧,从1928年起,就从事核物理的研究。”

竺可桢:“他被美国人扣在日本!”

马叙伦:“他会回来的!”

传来一阵掌声。两人匆匆走进会场。

在中华全国第一次自然科学工作者代表会议上,周恩来发表讲话:“现有的专家不是太多,而是不够。我们越来越感到这个问题的严重性。”

马叙伦和竺可桢互相望着点了点头。

周恩来的声音在继续:“大禹治水,为中华民族取得了福利,中国科学家的努力,一定会创造出比大禹更大的成绩!”

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竺可桢笑着向马叙伦鼓掌。

马叙伦也连连点头笑着向他鼓掌。

休息了,在走廊上,竺可桢趁热打铁:“马部长,现在科学人才奇缺。”

马叙伦也毫不相让:“正因为如此,教育部才决定请吴有训先生担任华东教育部部长兼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为科学技术培养人才嘛!”

夜.一场争论还在进行。

竺可桢:“吴有训开创了中国物理学研究之先河,钱三强、王淦昌、朱光亚、邓稼先等等都是他的学生。”

马叙伦:“哈哈,你看教育多重要!你在浙江大学当了十几年校长,人们又称你是‘中国气象之父’,你比我更清楚,只有抓教育,才能出人才嘛!”

竺可桢:“马老,我们已经争论了十几个回合!”

马叙伦:“最后的结论是:吴有训不能去科学院!”

竺可桢:“不,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的带头人,非他莫属!”

马叙伦红了脸:“你说什么,我都不放人!”

竺可桢也红了脸:“你说什么,我都要你放人!”

一直在旁听的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终于开了口。他出了一个“鬼点子”:“二位老先生,听小弟一言:你们双方都不要争了,到哪边工作由吴有训先生根据自己的意愿来决定,好不好?”

竺可桢心领神会地点头:“好!”

马叙伦点着指头:“郭老弟,你在耍什么花招?”

郭沫若拱手低头:“小弟不敢,小弟不敢!”

静静的夜里响起一阵朗朗的笑声。

会议室。在《抗议美国政府迫害钱学森、赵忠尧等人的法西斯暴行》的签名信上,一支饱含愤怒之情的毛笔写下了“吴有训”三个字。

“吴老师!”王淦昌走来,恭敬地向吴有训鞠了一躬。

吴有训微笑着:“啊,王淦昌教授!”

王淦昌:“不敢当,不敢当!1928年,您就是我的老师。1929年,您又让我留在清华担任您的助手。”

钱三强:“如今,我和你一起担任吴先生的助手。”

竺可桢:“吴先生自告奋勇,担任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今天走马上任,第一件事就是在抗议书上签名。”

郭沫若走来:“我也要签名!”说着他拿起毛笔,写下了“郭沫若”三个字。

小个子邓稼先走来:“吴所长,我来向您报到。”

吴有训:“啊,小邓,两个月前你在美国获得了博士学位!”

钱三强、王淦昌不约而同地叫道:“娃娃博士!”

吴有训:“小邓,你今年多大啦?”

邓稼先:“二十六了。”

吴有训:“真年轻呀!我快老掉牙了。但是,为了实现中国原子能之梦,我愿意和各位一起奋斗!”

郭沫若:“吴所长,你和钱三强副所长的联名信已经在科学院院务会议上讨论过,决定聘请赵忠尧先生为近代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钱学森为中国科学院研究员,在他们被扣留期间,给其家属按月发放占工资总额百分之七十的救济金。”

吴有训:“太好了!这是党和政府对我们科学家的关怀,我代表赵忠尧和钱学森表示感谢!”

美国。特米那岛上。

钱学森从牢房里缓缓走出,突然一阵头晕,摇摇欲倒。山姆上前扶他,他把手一甩,咬着牙往前走。蒋英、庄逢甘、罗佩霖、冯卡门和美国朋友们迎上前去。

钱学森一头扑倒在冯·卡门怀里,昏过去了。

一辆救护车呼叫着驶来。

人们把钱学森抬进救护车。

救护车疾驶而去……

赵忠尧等三人,在日本牢房里,向身着军服的金发女郎——美国特工怒吼着:“我们抗议!抗议!”

东京。“一号大楼”。美军远东总部。麦克阿瑟叼着烟斗,站在朝鲜地图前。

1950年9月15日,美军在仁川登陆。

晚。军火大王史密斯和麦瑞走来。

史密斯伸出双臂:“哈罗,我的将军!祝贺你!”

麦克阿瑟和他热烈拥抱:“见到你,约翰,我真高兴!”

史密斯悄声地:“干吧,将军,军火要多少有多少!你不打仗,我就要破产了,哈哈!”

麦克阿瑟望着麦瑞:“小姐,您是……”

麦瑞:“我是记者。”

史密斯:“她叫麦瑞,我的外甥女。”

麦瑞:“请问将军,美军在仁川登陆,其目的何在?”

麦克阿瑟:“越过三八线,占领整个朝鲜。”

史密斯:“不仅如此,还要打过鸭绿江,把失去的中国再拿回来!”

麦瑞:“是这样吗,将军?”

麦克阿瑟:“是的。去年4月,当中共占领南京以后,我就对美联社记者托宾说过,给我五百架飞机,我就可以把中共摧毁!”

史密斯:“现在,将军,是摧毁中共的绝好机会!”

麦克阿瑟:“是的,中国没有飞机,没有空军,而且永远也不会有!”

史密斯:“啊,将军,你可不要小看了中国人。”

麦克阿瑟:“怎么?你不知道,中国的钢产量只是美国的几千分之一!”

史密斯:“中国人很多,而且很聪明,一旦干起来,那可不得了。”

麦克阿瑟:“所以,趁它羽毛未丰,赶快把它掐死,对吧?”

史密斯:“对!干吧,我的将军,美国军火工业集团支持你!”

麦瑞:“这是否意味着要和中国、苏联打仗呢?”

史密斯:“当然!来,香槟,为麦克阿瑟将军震惊世界的壮举,干杯!”

麦瑞:“不,舅舅,这是冒险,可怕的冒险!”

麦克阿瑟和史密斯端着酒杯,惊讶地望着她。

横滨。牢房里。一位日本老人在墙上画着,说着日语。

赵忠尧等三人跟着他学日本话:“中国日本永远友好”、“打倒日本军国主义”“保卫和平”、“反对战争”……

东京。“一号大楼”。麦克阿瑟站在麦克风前:“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已经开始,我们的弟兄们可以回家去吃圣诞晚餐了!”

一片欢呼声。

钱学森家中。

电视屏幕上,现出麦克阿瑟在东京讲话、美国国会欢呼鼓掌的画面。

钱学森把电视机关掉,半躺在沙发上,两眼望着天花板,然后用报纸遮住脸。

蒋英端着一碗人参汤走来:“趁热喝了吧!”

钱学森仿佛没有听见。

蒋英轻声地:“学森,学森!……”

蒋英慢慢把报纸拿开,发现钱学森双眼紧闭,泪水从眼眶里渗出。她用手绢轻轻擦去他脸上的泪珠,握住他的手,温柔地:“亲爱的……”说着,她也禁不住热泪盈眶,头伏在他的胸前哭了。直到这时,钱学森才睁开眼睛,抚摸着她的头发,安慰道:“不要哭,眼泪救不了我们!”

蒋英望着他那憔悴的脸,疼爱地:“看你被折磨成什么样子了?……我……我好心疼!……”说着,她又哭了起来。

钱学森握住她的手,越握越紧。

蒋英叫了起来:“哎哟!”

钱学森露出往日的微笑:“你看,我不是好好的嘛!”他端起人参汤,一口气喝光了。“坐了一回牢,胜读十年书!”他的目光射向窗外的天空。

这时,蒋英望着英文报纸,好像预感到什么,拿起来一看,大惊:“哎呀!美国飞机轰炸满洲!”

钱学森:“我恨不得插翅飞回祖国!”

响起“砰砰砰”的敲门声。

“狗又来了。”钱学森镇定自若,“我去开门。”

“不,我去!”蒋英勇敢地走向门口:“谁?”

门开了,进来三个人,朱尔问:“钱学森先生在家吗?”

钱学森站在楼梯口,居高临下,不屑一顾,使人感到一股顶天立地的威严之气。朱尔从下而上地望着他:“对不起,钱先生,我们要搜查一下。”

钱学森愤怒地:“你们有什么权利?这就是你们美国的自由和民主吗?”

“这是命令,钱先生!”朱尔把手一挥:“仔细搜!”

两个特工冲上二楼。

蒋英怕虚弱的钱学森摔倒,赶紧扶着他走进卧室,在床上躺下。

钱学森闭着眼睛,蒋英紧紧握住他的手,使他感到温暖,情绪逐渐稳定下来,楼上楼下乒乒乓乓翻箱倒柜的声音,使他仿佛听到朝鲜战场上的枪炮声……

砰的一声,彭德怀在床上猛地翻身时,把床头上的玻璃杯碰倒在地。

夜深了,他还在北京饭店辗转反侧,干脆就从床上下来睡在地毯上,可脑海里还在想着麦克阿瑟发表的公开声明:“结束朝鲜战争的总攻势已经开始,我们的弟兄们可以回家去吃圣诞晚餐了!”

夜。中南海。透过玻璃窗,可以看到毛泽东站在窗前,看到他喷出来的烟雾把他的身影遮住了。

毛泽东仿佛在自言自语:“中国人民站起来了!可是,脚跟还没有站稳,美帝国主义又来欺负我们。”他转过身,对默默坐在沙发上的彭德怀说:“美国凭什么?凭它有现代化的工业、先进的科学技术,强大的空军、海军,还有原子弹、火箭、导弹,哦,真吓人哪!”’

周恩来走来:“麦克阿瑟向金日成发出最后通牒。”

毛泽东念着:“最后一次要求你及你部下的军队,立即放下武器,并停止作战。……”他把电报交给彭德怀,一边踱步,一边说:“政治局开了几天会,反复讨论,出兵还是不出兵?分歧很大。出兵,谁去挂帅?我找了林彪,他说身体不好,怕风、怕光、怕声音,受不了。这才连夜把你请来,想听听你的意见。”

彭德怀默然无声。

毛泽东和周恩来交换了一个眼色。

不料,彭德怀站起身来,走了出去。

周恩来愕然,想跟着他往外走。

毛泽东向他摇手示意。

彭德怀站在院子里,望着天上的月亮和星星。

玻璃窗现出毛泽东的身影。他双手叉腰,像要和人打架似的。

彭德怀走来,又往沙发上一坐。

毛泽东转过身,小心翼翼地:“德怀同志,你考虑得怎么样?想不想挂帅出征?”

彭德怀终于说了一句:“我不想去!”

周恩来皱起眉头。

毛泽东处之泰然,在彭德怀旁边坐下。

彭德怀像口渴难忍似的端起茶杯,咕噜咕噜喝了几大口,然后把嘴角一抹:“中华民族,多灾多难,从鸦片战争算起,断断续续打了一百年。我彭德怀也打了一辈子的仗,还打?我也是人嘛!人民要和平,要建设,要太太平平,安安稳稳,过上好日子嘛!今天,在中国,在全世界,只有疯子才想打仗!所以,我不想去!”

周恩来连连点头,似乎从他的话里听出了希望。

毛泽东却闭上眼睛,不停地在抽烟。

彭德怀继续说:“可是,既然有疯子想打仗,而且已经打到我们家门口了,怎么办?”他激动地站了起来:“打!打他狗日的!所以,朝鲜,我——去!”

毛泽东站起身来,紧紧握着彭德怀的手。

彭德怀恳切地:“主席,我需要飞机,需要空军支持!从长远看,要自己造飞机,造武器装备。我建议,赶快把国内专家组织起来,同时派人去苏联,去香港,去欧洲,加紧学习科学技术!”

1950年10月15日。太平洋东部威克岛上,一幢小木屋里。

伍尔德将军按了按键盘,录音机里响起周恩来的声音:“中国人民热爱和平,但是为了保卫和平,从不也永不害怕侵略战争,中国人民决不能容忍外国的侵略,也不能听任帝国主义者对自己的邻人肆行侵略而置之不理。”

杜鲁门一边望着窗外的太平洋,一边凝神地听着录音。听罢,他问:“‘不能置之不理。’……将军,这是什么意思?”

伍尔德坦率地:“当然是指出兵。”

杜鲁门:“你认为,中共会出兵吗?”

伍尔德:“有可能,但大概不会实现。”

麦克阿瑟:“不,根本不可能,因为中共没有空军,没有工业实力。”

杜鲁门:“那么,这最后通牒……”

麦克阿瑟:“仅仅是一种外交讹诈!”

杜鲁门:“我也这么想。”

麦克阿瑟:“朝鲜胜局已定,中共不会出兵。”

杜鲁门:“苏联呢?”

麦克阿瑟:“更加害怕战争。”

杜鲁门:“那么,将军,你准备什么时候结束战争?”

麦克阿瑟:“我想,在感恩节,也就是说11月底之前,结束军事行动。”

杜鲁门:“这样,就可以和家人共进圣诞晚餐?”

麦克阿瑟:“是的,总统先生,现在就可以说,我们已经赢得了战争!”

杜鲁门:“哈哈,连上帝都快要忌妒你了,麦克!”

1950年10月17日。北京东皇城根42号。

会议室挤得满满的,人们互相握手问候,一片欢声笑语。

郭沫若:“吴先生,您真是‘桃李满天下’呀!看看,今天到会的三十多人,绝大部分都是您的学生!各位,让我们向吴先生表示衷心的敬意!”

人们向吴有训热烈鼓掌。

竺可桢庄重宣布:“现在,请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研究所所长吴有训先生主持第一次所务会议!”

吴有训在掌声中站了起来,显得异常激动:“各位贤弟,今天,我们作为新中国的第一批原子能科学家,聚首一堂,来商议中国核科学技术的发展前景和现实规划,这无论是对我们个人,还是对中国的核科学事业,都是一件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大事,实足以令在座的每一位都感到无比的自豪和无上的光荣!”

响起热烈的掌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