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是个阔财主,解决争端的办法就是“花钱消灾”,初时这还行得通,到后来自己家也穷下来,钱的问题就很让人头疼了。北宋后来的皇帝都是这种软弱的德行,遇到红灯绕道走,从来下不了决心去面对困难、解决困难。一个国家是这样,一个人也是这样,如果在生活中遇到难题了,总是不敢面对,心里发怵,以为闭着眼不去看问题就会消失。其实,问题始终还在那里,越压越久、越积越重,最后就成了一块心病。
阿龙记事贴
因为年轻就耽搁了当宰相
寇准十九岁就中了进士,少年得志,到三十多岁时已经是资深官员,在很多重要位置上都待过了,太宗本想提拔他当宰相,但又觉得他太年轻,服不了众,这就给耽搁了几年。寇准知道后,找来一个偏方天天吃,竟然真吃出成绩来了:须发皆白。1004年,他四十三岁,终于拜相。
4、 “天书事件”
“澶渊之盟”订立三年后,宋真宗还没有从阴影里摆脱出来。
宠臣王钦若对他说:“您如果真想雪澶渊之耻,我倒是有个方法。”
宋真宗眼前一亮,就让他说来听听。王钦若就说了:“陛下可下令,让重兵再进幽蓟,踏平燕云之地,前耻就得雪!”
这个主意等于没有出。众所周知,宋真宗当初就是不想扩大战争,所以才订下“澶渊之盟”的。所以,他摇头:“天下百姓才太平了三年,我怎么忍心让他们劳苦呢?”
王钦若立即转变思路:“皇上的仁爱之心,可以打动苍天啊,这真是宋辽两国人民之福。如果不用战争的法子以雪前耻,当然会有别的办法以光陛下仁爱,扬我大宋神威!”
宋真宗急忙求教。王钦若给了四个字:封禅泰山。
宋真宗当然很高兴,可随即就有了忧虑。他说:“封禅泰山,当然是不世功业,可据古籍记载,封禅之帝,都得是天降祥瑞,而后行封禅之事。而我朝,现在虽也是五谷丰登,国泰民安,但并无特别之天瑞以应之。”
王钦若一语道破古代帝王们的造假手段:“陛下太实在了!河图、洛图那些东西,您真以为是神仙所为?那不过是圣人教化民众的一种方法而已。所以我以为,历代封禅所谓的天瑞,多人力为之。”
宋真宗先是高兴,马上又忧虑:“万一这件事左相王旦不同意怎么办?”他的意思是说,王旦这个人比较耿直,不会弄虚作假。王旦是大宋的名相,宋朝的历代皇帝对丞相都相当尊重,所以如果丞相王旦不同意,那么,这个造假计划就无法实施。
王钦若却不这样认为:“这是有利我大宋的好事啊,我去和王相沟通一下,王相会理解的。”二人就这样定下来,由王钦若去找王旦讲道理。
找到王旦后,王钦若直奔主题,说皇帝要去泰山封禅。王旦果然就反对。他说,不能为此虚名而劳民伤财。王钦若险些就要骂他,先不说这是不是虚名的问题,单就劳民伤财而言,王旦就是在夸大其词。事实上,以大宋的经济实力,去下泰山根本对国家毫无妨碍。
王钦若把王旦的态度传达给了宋真宗,真宗皇帝决定亲自找王旦。一日,他请王旦吃饭,吃完后,就拿出来一坛酒,对王旦说:“朕有好酒一坛,爱卿回家与妻儿老小一起喝吧!”
王旦就捧着坛子回家了,回到家立即打开,他还以为真是酒,一看之下,目瞪口呆,里面居然是满满的一坛子珍珠。王旦睁着眼睛看了半天,才知道自己受了皇帝的贿赂。
皇帝对臣子行贿,真宗皇帝这种做法可能是前无古人。王旦把这件事思来想去,最终被真宗的诚意与仁心打动了。试想,皇帝乃天下之主,他想要做什么事,即使你反对,他也能去做。王旦觉得这是皇帝给自己的面子,人不能给脸不要脸。这件事过后,他与王钦若一起开始安排真宗皇帝的封禅事宜。虽然在谋划过程中,他很少说话,但不反对是肯定的了。
第二年的大年初五,宋真宗突然下令召集众大臣,于崇文殿开御前会议。大臣们都到齐后,宋真宗装出很激动的样子说:“朕之所以请大家来,是因本朝发生了一奇异之事。景德四年十一月二十七日晚,朕方就寝,似睡非睡之间,突然寝室内一片大光明。在这光明之中,出现一神人,神人穿一酱紫色长袍,他对我说,速于正殿建黄道场,来年一月,上天会降天书《大中祥符》三篇。切记切记,勿泄天机!”
大臣们十分惊愕。宋真宗接着说:“朕惊而起,神人忽然不见!朕当即令内庭于正殿修道场、作法事,至今一月有余。今晨皇城司上奏,承天门屋南角,发现一黄色包裹,朕思之,应该就是神仙所说的天书吧?”
两个“托儿”王旦与王钦若立即向前下拜说:“这必是天书无疑,陛下仁孝及于上天,如今也不打仗了,老百姓年年收成好,要吃穿有吃穿,要娱乐有娱乐,所以老天降下天书来表扬皇上做得好啊。”
众大臣一见王旦都这样说,没有别的办法,只能下拜,高呼万岁。然后就有人说,这可是历朝历代未有之奇事;也有人说天书之说,只是在古籍里传闻,今却独现于我朝,此当今皇帝盛德感动上天,等等。大家开始互相道贺,更向真宗皇帝道贺。真宗皇帝微微而笑。
王旦这个时候突然大声说:“陛下,臣以为天书启封之际,宜屏左右!”王宰相这么说,不知是否觉得这个谣言造得有点过头,还是想再勾引下大臣们的兴趣?
宋真宗摇摇头,扫视了一下群臣,说:“天书里说了什么,无人知道,如果上天真的想告诉我什么,就应该和诸位共勉。怎么可以不出示给众位看呢?”
说完,他就领着众人到了承天门。真巧,承天门南角兽吻上真的挂了一个黄色包裹。隐隐约约地能看到上面写了许多字。宋真宗断定这就是天书,先带领群臣向天书下拜,然后让人小心翼翼地把天书从屋顶上请下来,令大臣当众宣读,天书名即为神人告示的《大中祥符》。里面的文字说:赵家天下可以传七百世。
次日,群臣入贺,宋真宗在崇文殿请大家吃饭;同时改用新年号;最后,令吏部尚书张齐贤等,把神人降天书事件奏告天地、宗庙,及京城各大寺院。
仅半个月后,全大宋的臣民都知道了“天书事件”。
山东兖州的吕良等一千二百八十七人上书,要求皇帝封禅泰山。这些人为什么积极?因为泰山在兖州境内,如果皇帝真的到了他们那里,肯定有不少好处。宋真宗虽然亲自接见了这些人,但还是要摆摆架子:“封禅大事,历代帝王都不敢轻言封禅,你们的忠心我知道了,但这件事以后再说。”
这些人立即就说:“国家受天命五十年,已至太平;今天降祥瑞,应有皇帝告成于泰山,上可以报天地,下可以应民心。”
宋真宗还很“害羞”:“此大事,不可轻行!”
这些人被打发走以后,以兖州为主,山东其他诸路进士八百四十多人,主动跑到皇宫前门上请愿书,恳请皇帝封禅泰山。
整个大宋天下,无人不谈“天书事件”,整个山东无人不希望皇帝来泰山封禅。王旦这个时候必须要出马了,身为政府首脑,如果他还不说话,那可就太对不起那一坛子珍珠了。他率文武百官、诸军将校,及各路地方官,还有在野的和尚、道士、尼姑,三教九流之人,共计二万四千余人,以大游行的方式,跑到皇宫前门,恳请皇帝封禅。宋真宗依旧拒绝,一个劲儿地谦虚,说自己不配。
戏当然还得演下去。这些人就继续劝:您配!您想,如果没有您和前两代皇帝精心理政,哪有现在的大宋?我们万众一心要求皇帝陛下封禅于泰山,就是想让您通过泰山告诉上天,我们很好,我们大宋是繁荣昌盛的。
如同事先排练好的一样,宋真宗连续拒绝了五次王旦的请求,最后还是答应了。
这年的十月,真宗皇帝踏上了泰山之旅,“天书事件”画上了圆满的句号。
阿龙辞典 泰山封禅
封禅,说白了,就是在山顶祭拜天神,再下山祭拜地神。这是最重要的文化形象工程,自觉有点成就的皇帝都喜欢搞一搞,因为泰山是黄河下游最高的山,而且“泰”和“大”意思相同。从秦始皇开始到宋真宗时期,已有十位皇帝鬼扯过泰山封禅。最着迷的是汉武帝,他在位期间七次封禅,创下了纪录。
【阿龙看热闹】
该圆滑时还得圆滑
孔子说,“直而无礼则绞”,意思就是,一个人如果一味地心直口快,而不知“礼法”的话,就容易伤害别人。总之,孔夫子也认为,一个人太正直了也未必就是一件可赞美的事情。王旦做宰相,名声不错,人品也很好,可他不但没有反对封禅这事,还亲自领头来张罗做假,原因不在于那坛子珍珠,而在于,真宗作为大老板,既摆出这么一副求人的低姿态了,再不给他面子,恐怕日后大家都不好过。封禅泰山无非是花点钱,还不至于伤天害理,那就圆滑一回吧。
阿龙记事贴
真宗皇帝好读书
北宋的皇帝都喜欢读书,宋真宗和群臣闲聊《庄子·秋水》时,突然叫:“秋水”,大臣们正发懵时,一绿衣小女童从帘后走出,背诵《秋水》,从头至尾,无一差错,众臣无不震惊。
5、 “鹤相”丁谓
宋真宗朝代的宰相丁谓有个绰号,叫作“鹤相”。这么叫他,并不是说他喜欢养鹤,而是他独具异能,常能见到仙鹤。因有这样的特异功能,所以他被宋真宗特意任命为“玉清昭应使”。官职越多,异能越强。每当宋真宗搞大型典礼时,丁谓都能见到仙鹤在房子里飞来飞去,跳着舞。因为别人看不到,所以丁谓每次都把这样的事情记下来。“天书事件”发生时,丁谓就经常能看到仙鹤从天空飞过,让十分想见仙鹤的人嫉妒得要死。当时寇准在陕西做官,一日和同事在山亭上,见有乌鸦几十只飞鸣而过,就笑对同事说:“如果丁谓看见,一定当成是黑鹤了。”
当初,寇准是正宰相,丁谓是副相。有一次,宰相会餐。寇老爷子长须飘飘,不小心就飘到热汤里边去了。丁谓正好在旁边,赶紧帮寇准把胡须拖出来,并亲手用丝绢把胡须揩干净,最后自上而下捋了一把,觉得没有汤水了才放心。寇准平日就有点看不起他,便随口说了一句:“副宰相是国家的大臣,难道你的工作就是为上司擦胡子吗?”说得丁谓脸上一阵红一阵白,又羞又恼。自此以后,他便恨上了寇准。
不久,一向与寇准不合、奸邪狡诈的王钦若首先发难,对宋真宗说当初寇准主持订立的“澶渊之盟”是城下之盟,是国家的耻辱。丁谓立即在旁边煽风点火,就这样,寇准被罢去宰相职务,到地方上做官。
不过,丁谓虽然跟寇准过不去,但做人也有厚道的时候。有一次他觐见真宗,正逢真宗对一个大臣很不满,在丁谓面前说了那个大臣很多的坏话,还问丁谓对那家伙印象怎样。不过,过了半天,他发现丁谓一句话都没说,很奇怪,他问丁谓:“你哑巴了,怎么不说话?”丁谓回答:“君威雷霆,我只要随便加上一条坏处,那个大臣可能立刻就没命了,所以,我不敢干这种草菅人命的事情。”
宋真宗听完,发现自己的确有些反应过度,再加上发泄一通之后,心情也畅快了很多,就不那么生气了。这么看来,“鹤相”似乎也不是那种浑身上下每个毛孔都渗透着邪恶的人。
当然,宋真宗也不是昏聩的皇帝,不可能只是因为丁谓能看到仙鹤就让他做宰相。丁谓还是很有管理才能的,特别是在工程方面,异能突出。最有名的就是“一举三得”的故事了。一次宫中失火,亭台楼榭被烧得干干净净。宋真宗让丁谓负责重建。他需要解决的问题有:夯实基础;修筑宫墙的泥土缺乏,得从外边把建造宫殿楼台的木材、石材以及大量的水运进来。丁谓因此想了一个办法,先挖一条大沟,沟通城外的运河,这样,泥土和水都有了,而外边的材料也可以从运河源源不断地运进来。到最后,把工程剩下来的垃圾填到沟里,恢复原来的街道。这样,他不仅完满解决了问题,还节省了很多费用,正是“一举三得”。
真宗很高兴,正好自己封禅需要修筑一些坛、台之类的,便任命丁谓为三司使,综合负责国家的财政、赋税和开支,这相当于国家的财政总长和工程部长,后来又升他为宰相。由此看来,人才与品德有时候不是一回事。所以孔老夫子当年才大叫着:“君子不以人废言”,“鹤相”丁谓正是这句话的注解。
阿龙辞典 真宗“五鬼”
宋真宗时期有“五鬼”,他们是丁谓、王钦若、林特、陈澎年、刘承珪。“五鬼”到底怎么鬼,历史有证据。五人都积极参与了“天书事件”,都善于揣摩宋真宗的心事。但五人也各有才学,其中陈澎年主编的字典《广韵》,直到清代还是指定的教辅书;太监刘承珪是理财能手,其主编的史学书籍《册府元龟》是北宋四大部书之一;林特编写的《会计录》是中国财务领域的开山之作,堪称会计学的祖师爷。
【阿龙看热闹】
打人不打脸
有句话说,“伸手不打笑脸人”,又说,“打人不打脸”。前一句是说:人家是奸人也好,有事相求也罢,既然人家带着一副笑脸来了,向你表示善意,你就不要恶言恶语揭穿对方。后一句是说:你对谁有意见也好,相互是对手也罢,在平常情况下,还是要给人留点面子,不要做得太绝。丁谓帮领导擦胡子,这溜须拍马搞得是太肉麻了,但寇准直溜溜地说出来,且攻击人家的工作能力,话就说得忒狠了点,也难怪人家要报复他。
阿龙记事贴
“鱼头参政”鲁宗道
1029年,鲁宗道逝世。鲁宗道辅佐朝政七年,刚正不阿,嫉恶如仇,遇事敢说话,贵戚中当权的人都很怕他,称他为“鱼头参政”:鲁字上半部为鱼字头,又指其性格骨鲠如鱼头。
6、 刘太后执政
宋真宗驾崩后,朝政全都掌控在他的老婆刘太后手中。她是宋朝第一位执政的皇太后,政绩可圈可点,但麻烦也接连不断。
不过,她的麻烦早已有之。她原本是穷人的老婆,丈夫养活不了她,所以把她卖进了襄王府,襄王就是后来的宋真宗。宋真宗一见这位四川妹子,就深深地爱上了她。后来,真宗皇帝立她为皇后的时候,大臣都反对,倒不是因为她是“二婚”,而是嫌她出身低贱。真宗力排众议立她为后。刘皇后也的确争气,凭借政治才干受到真宗的欣赏和感激。真宗去世前立下遗诏,命尊皇后刘氏为皇太后,军国重事,权取处分。
垂帘之初,刘太后利用“鹤相”丁谓,把不听话的宰相寇准与李迪贬出朝廷,然后又全身心地对付丁谓。不久,丁谓负责建造的真宗皇帝的坟墓发生漏水事件,刘太后暗示大臣弹劾丁谓,大臣们趋之若鹜,于是丁谓被贬到了崖州。刘太后这才大权在握,欲要效仿武则天。
当时的大臣鲁宗道以耿直著称,刘太后问这块茅坑里的石头:“唐武后是个怎样的太后?”鲁宗道仿佛被人骂了娘一样,怒道:“唐朝的大罪人,险些没有把李唐王朝灭掉!”刘太后只好以沉默结束了这次问话。还有一次,她准备穿着天子衮冕谒见太庙,一位副宰相问她:“大谒之日,您是以男人身份拜,还是以女人身份拜?”
刘太后明白这是什么意思,脱了皇上穿的服装,但也没有直接穿太后服,而是经过了一下改装,跟皇上的服装差不多。
她遇到的麻烦还有很多。
有讨好的臣僚建议她先仿武后故事立刘氏七庙,她就这事询问鲁宗道,鲁这块臭石头立即反问,赵氏子孙怎么办?刘太后碰了两次石头,老实了很多。有人把《武后临朝图》献给她,她碰石头碰得心惊胆战,居然把图画像狗屎一样扔在地上,说:“我不做这种有负祖宗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