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人性心理分析
15691200000007

第7章 人性心理的我本位基本原理(6)

有一种人,通过罪恶的手段去聚敛财富,心中想着:我现在虽然是在作恶犯罪,但我成功以后,我会布施行善——以此想法为自己开脱和寻找支持理由——如果你的财富是靠罪恶和犯罪堆砌起来的,那么纵使你财产散尽,犹未必能赎你的罪行,你又何必当初呢?这种想法既包含了属于本书探讨的“自欺”的人性心里,也是急功近利的一种体现。

什么是急功近利?

急功近利的最大特征就是为了眼前利益而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急功近利必然以损害他人和社会的利益为条件;只看到急功近利会损害自己的长远利益,是牺牲自己的长远利益来满足自己的眼前利益——这种看法不仅肤浅,而且是邪知邪见,本质上仍是一种为自己(和他人)开脱错误和罪恶的托词。

对于自私的人而论,富贵而不淫,则所求为何?想获得身心之淫逸,惟从富贵中求;富贵而不淫,犹掘泉而不汲、渴而不饮,非求富贵者所为也。贫贱而不移,是不因贫贱而改变自己好的品行和守持道德的志气,是“安贫乐道”。但对自私的人而言,或对有“移”的人而言,好的品行和守持道德的志气换不回“五斗米”、换不回钞票、换不回物质财富,普天之下有多少人能够在行为上和心理上真正做到“安贫乐道”呢?为了“脱贫致富”不取“急功近利”,对于富贵不生自卑之心、不现阿谀奉承奴颜婢膝之态,真正能如此做到“不动心”者,实属难得。另有一种人,在“贫贱”时“不移”,在富贵时却“移”了——这种情况,实质上是道德不够的表现;在“贫贱”时的“不移”在一定程度上是假相,是条件不成熟时对“移”的潜抑或伪装。真正“贫贱不移”的人,“富贵”也不会“淫”。

有一句俗话叫做“好汉不吃眼前亏”,这句话是值得研究的。什么是好汉?真正的“好汉”,不仅能吃“眼前亏”,而且能吃“过去亏”和“眼后亏”;对于自私自利的人,那是什么亏都不能吃的,如果偶尔吃了亏,不是出于无奈,很可能就是为了“吃小亏占大便宜”。而这种“亏”就包含了对于“威武”的屈从也否。“威武不屈”也是不怕吃亏,不因为面对“威武”、害怕“威武”而丢弃自己的良心、道德和正义。

事实上许多人都有好淫逸而求富贵、恶劳苦而远贫贱、卑屈辱而乐威武的特性,才有上番圣贤的训诫,才体现了教化之难与难化,才始终召唤并求助于法。而老子的清心寡欲的治世处方也未必不是良方,但良方归良方,人家拒不服药,方再良却又有何用?!

德治终止的地方,正是法治开始的地方;德治无能为力之所,正是法治大显神威之处。德不能治“小人”也不可治“君子”;法专治“小人”也可以警示“君子。德虽能扬善却不能惩恶,法虽不言善却能奖善。不能惩恶,便难以扬善;不能捍卫正义,便不能惩处邪恶。此等之能,非法莫属。故否定法,便是不德,肯定法,便是肯定德;肯定德,必肯定法,德之至,即法之至;至德,即至法;至法,即至德。无法之德,纵有必堕;无德之法,纵无必滋。德法一体,不能相割。

为了进一步说明这个问题和进一步理解中国传统文化的德法观,我们借用“先天”和“后天”的概念。德法可以分为“先天”和“后天”两种情形。“先天”之德法,即至德之无德与至法之无法,是至德和至法的统一,是德即是法、法即是德的最高形式的浑然一体;后天之德法,既是德和法与最高境界相比较的下降,又是德和法的逐渐分离以至走向对立。上德之德,惟公而已,是为至德;上法之法,习惯自然,无刑无罚,是为至法。下德之德,公私两别,或重私轻公,或假公济私,或以私害公;下法之法,以刑以律,,惩人不法。

“先天”之德法形态,是理想的社会形态,是老子所谓“失道而后德”之“道”,本质上也是孔子“吾道穷矣”之道。在此“道”昌行的理想社会,人性的整体和个体的关系能够得到最大限度的协调和统一,能够在最大限度上实现对整体的肯定就是对个体的肯定和对个体的肯定就是对整体的肯定。

“后天”之德法形态,是对“先天”之德法形态的丧失、下降和“异化”。在这种形态下,人性的我本位半径(R)原理得以充分展现,而人性对自我的肯定则处于扭曲的、变态的、不协和的,甚至是尖锐对立的状态;在个体与个体之间和个体与整体之间,这种情况都有不同程度的体现。这种状态的极端化,人性对自我的无限肯定即具体表现为对他我和他物的占有、排斥、否定等形式(以个人品德而论,就是极端的自私自利)。

对他人和他物的占有,是人性对自我的空虚的填充所采取的达成方式,就像因饥而食是人采取的对肠胃空虚的填充的达成方式一样,它是人性实现自我肯定和自我扩张的方式和手段。无论是对人的自由、人的劳动、人的精神、人的财富,还是对自然资源和各种生活资料的占有(拥有)都属于这个范畴。当然,这种占有不必是通过剥夺的方式来达成,它可以通过“拥有”的方式来达成。比如我购买了一辆车,这车是我购买的,是我“拥有”的,理当为我所有,别人不能占有我的车,它只能被我占有;等等。通过占有(拥有),自我既得以确立,又得到扩张。

所谓同化,它包括两个方面,一种是内在同化,一种是外在同化。

内在同化

同化

外在同化

所谓内在同化,即通过占有(拥有)的方式,化他我和他物为自我。

譬如人对自然动物的猎取、烤食,把该动物的蛋白质脂肪转变为自我的蛋白质脂肪,把该动物的生命能量转变为自我的生命能量,把该动物的生命转变为自我的生命,自我从而得以成长、壮大。人的“食”欲、人对生命的“摄取”现象直接地、鲜明地表达了人性以至地球自然生命扩张自我的同化本性。对于今天的人类而言,烹饪早已成为了一种精美的艺术,但它再精美也离不开人的生命的原始本性。

人的与生俱来的不可遏制和不可终了的食欲,是对人性的自然生命属性的最简单、最直接的表达,是以同化自然生命来达成自我肯定和扩张的本性大暴露;虽然其他许多生命采取的也是这种方式,但同人类相比,却是望尘莫及的。

生命的感觉功能,在简单形态上,仅为趋利避害和寻辨食物;味觉的存在,是为了通过取食器官辨别食物的利害、辨别可食与否,以帮助确认是否摄取;在较高形态上,有了对不同营养程度和不同营养类型即营养成分的区别功能;以味觉器官为代表的感觉器官和摄食器官的联合,使得摄食的方式更加复杂化,这种复杂化在人的身上体现得最为典型。这种复杂化的功能我们可用“食觉”来表述之。对于人,食觉的功用较整个地球生物圈而言,着实被发挥到了极致。人的食觉早已不仅仅是辨别利害和利害的状态,早已摆脱了属于动物学或生物学意义上的范畴,它还成为了为食觉而食觉即食觉本身是为了提供食觉感受的东西。由于如此,人的“好吃”的性能较其他生命就更显得“出类拔萃”和无与伦比;食觉的基本功用和增加出的享受功用相互支持、交相辉映,不仅使人类堪称生命世界的“美食家”,而且也无愧地赢得了“吃中之王”的桂冠。

食不果腹,连起码的动物性需要都未得其愿的人首先要的是饱肚,所谓饥不择食是也。对早已摆脱了“温饱”需求的人而言,“食”的内涵则更多的是为“吃”而吃和更少地是为“饱”而吃——从朝至暮也吃不完的“满汉全席”由是生焉,各种水族陆族羽族之灾由是生焉,而人类的享乐由是生焉。饮食文化的充分发展、烹饪技术的花样百出、人对美味的与生俱来的喜好,使人们沉醉在食觉的享受中而掩盖了人的表面欲望所遵循的人性,这种人性由人的“食觉”的构造方式掀露出来——它不外是人对他人他物的同化的赞肯和心理替代罢了。这属于内在同化。

不通过占有吸收的体内方式而以体外的方式去实现他人他物对自己愿望的顺从和投好,这就是外在同化的方式。

他人他物的存在要合乎自我的意愿,要表达自我的意愿,这就是外在同化的原则和内涵。

关于他人,此处从略;关于他物,也普遍存在于人性心理。小说中武则天在隆冬季节令百花开放的酒后提诗即典型地体现了这种心理。他人他物的存在与自我之间有两种状态和关系,一种是合乎和表达自我的意愿,一种是违背和否定自我的意愿,而自我对前者则乐之,对后者则恶之。人性心理总是以我为本位、以我为中心来建立自己的情感体系和价值体系。当他人他物的存在合乎和表达自我的意愿的时候,以我为本位和中心的我的内涵便得到了扩大,我即实现了扩张。就好像天体们围绕太阳运转才是太阳系,围绕得愈多愈远,太阳就愈大愈扩张一样——人性心理认的就是这个理。

内在同化和外在同化是一件事情的两个方面,它们之间的关系是互补的,其实质只有一个,就是为着自我的扩张。而复制,则是自我对自我达成同化扩张的补充。复制自己,是在空间上和时间上延伸、扩张自我的最直截了当的方式。由单细胞生命到多细胞生命,由单个生命体到多个生命体,无不采用复制这个方式。比单细胞生命更小得多的病毒、类病毒和亚病毒同样具有无限扩张自我的本性,同样要采取复制的方式来实现这种本性。生命的本性是一样的,不论它是低等的还是高等的,是简单的还是复杂的,是动物的还是植物的,是人还是其他一切生命,都具有无限肯定自我和无限扩张自我的同一本性。

生命的实质是什么?简单地说,生命的实质就是以自我为根据,利用他人他物制造自己、扩展自己。作为生态形态的生命的本质,是有限和无限的矛盾统一,是生命对个体的有限的摆脱和对无限的永恒追求。

现代生物学的最新成果虽然完成了对人体基因图谱的绘制并发现了生命的四种最基本的碱基——A、R、N、K,但对于真正彻底地揭示生命的奥秘,却依然还有一段可观的距离。本人没有关于这四种碱基的必要资料,故不敢妄加分别,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这四种碱基必定是由更原本的什么“基”构成,且它们的性质必然是相反的,通过完全组构,不多不少,刚好构成四种碱基。那么这性质相反的什么“基”便必然刚好只有一对——我们即可把这一对称之为“阴原基”和“阳原基”。其意如图:

这四种碱基何以能维系和复制自己呢?这可由相对而言的内在调控和外在调控的两种调控方式来实现;这两种方式本身又可分为同构调控和互补调控(也可叫反构调控)这两种根本形式。

太阴基内部“上爻”和“下爻”之间的相互调控、少阳基内部“上爻”和“下爻”之间的互相调控、少阴基内部“上爻”和“下爻”之间的互相调控、太阴基内部“上爻”和“下爻”之间的相互调控,这些就属于内在调控。

太阴基和太阳基之间的相互调控、少阳基和少阴基之间的相互调控,以至太阴基、少阳基和太阳基之间按组合关系可进行的16种调控,这些就属于外在调控。

太阴基内“上下爻”之间的相互调控、太阳基内“上下爻”之间的相互调控,以及太阴基内“上下爻”与少阳基内“下爻”和少阴基内“上爻”之间的相互调控、太阳基内“上下爻”和少阴基“下爻”和少阳基内“上爻”之间的相互调控,这些就属于同构调控。

太阴基内“上下爻”与太阳基内“上下爻”之间的相互调控、少阳基内“上下爻”与少阴基内“上下爻”之间的同位相互调控,以及太阴基内“上下爻”与少阳基内“上爻”和太阳基内“上下爻”与少阴基内“上爻”和少阳基内“下爻”之间的相互调控,这些就属于互补调控或反构调控。

由此可见,从空间形式来划分,调控的方式可分为同体之间、异体之间、同位(即“上”或“下”)之间和异位之间这四种类型;从性质上来划分,调控的方式可分为同性(即同构)和异性(即补构或反构)这两种类型,而这两种类型又可借古老的术语表达为阴与阴、阴与阳、阳与阴、阳与阳这四种调控类型。

由阴原基和阳原基所生成的四象基(即太阴基、少阳基、少阴基和太阳基)的调控原理,根据上面所述,既是非常简单的,又是非常复杂和精密的,一般情况下,它足以保证生命形态的稳定性和持久性,不致在遗传和复制自我的过程中出错。具体地讲,设太阴基下位可能出错,但它却有作为同体的上位的同构(同性)的内在调控和自我异体的少阳基下位的外在同构(同性)同位调整和少阳基上位的异体外在补构(反构)异位调整和少阴基上位的异体外在同构(同性)异位调整和少阴基下位的异体外在补构(反构)同位调整和太阳基上位的异体外在补构(反构)异位调整和太阳基下位的异体外在补构(反构)同位调整,合计共7种调控来加以参照和修复。任何一种碱基的任何一位可能出错,都有其他7个位次的原基对之进行同体的、异体的、同构的、反构的、同位的、异位的6种修复,这样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避免四象基中原基的出错并进而避免四象基中的任一象基出错。由于四象基各自的构选是一定的,相互的关系是一定的,这就为其间各类调控和修复功能提供了保障。更进一步地讲,四象基中即使有三象基出了错,生命都可以根据未出错的还有的一象基对其他三象基进行修复和重建;甚至即使四象基的8个“爻位”中错了7个“爻位”,这还剩得的未出错的1个“爻位”也可以根据自身在四象基8“爻位”中的关系和位序,重新建构自己所在的象基并进而建构出完整正确的四象基,使错乱缺失的“阴”、“阳”序列恢复正常。

所谓同构调控,用数码喻之,即相同一组数码的调控。比如有一组数码为1234,则以此为据,另一组对应数码也应为1234。

所谓补构调控,用数码喻之,即对位呈互补关系数码的调控。比如有一组数码为1234,则以此为据,另一组对应数码当为9876,以合数为0之故。所谓反构调控,即数序相反数码的调控。比如有一组数码为1234,则以此为据,另一组数码当为4321;有一组数码为9876,则以此为据,另一组对应数码当为6789。

设A为太阴基,R为少阳基,N为少阴基,K为太阳基,又设这四象基的关系为A-R-N-K,若阴原基为1234,阳原基为4321,则其碱基四象之同构调控构造为:

若阴原基为1234,阳原基为9876,则其碱基四象之同构调控构造为:

若阴原基为1234,阳原基为4321,此为反构调控,其理如上。

建立在最基本的四象基之上的复杂至数以万计的基因的组构方法,无不以四象基的组构方法为基本的和根本的方法,无不是四象基的组构方法的花样叠加;生命的基因构造,体现了简单即复杂。复杂即简单的辩证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