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的方法和内的方法在事实上正构成了人类人性心理欲使自我能耐无穷大和无限肯定自我的两大达成方式。
§§§第三节 人性心理的返本原理
一、爱情心理
人们常把爱情赞称为文学艺术的永恒主题,足见人们对爱情的饥渴程度和对之所具有的探求心和好奇心。在中国长期的历史时期,“爱情”被封存起来,以“父母之命,媒妁之言”取而代之。即便如此,在中国历史上,仍然流传着许多关于爱情的凄美故事和动人传说,通过这些故事和传说,传承和表达了人们对于爱情经久不衰的向往和赞美。于是,“梁山伯与祝英台”成了“中国的罗密欧与朱丽叶”、“罗密欧与朱丽叶”成了欧洲的“梁山伯与祝英台”;汉朝时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私奔的故事也传为佳话。我1978年考入邛崃师范,正置经济开放和意识形态开放之始,看见邛崃人为了搞经济,打起祖先人的牌子,大卖“文君酒”;邛崃县城还保存着据说是当年卓文君和司马相如酿酒用的那口井——“文君井”——如果没有卓文君和司马相如的这场私奔,也就没有什么“文君酒”了。
我们崇州市在文庙旁边专门辟了一块地,修建“陆游寺”,还搞“陆游文化节”。为什么呢?因为陆放翁在崇州市(古称蜀州)当过“通判”。陆放翁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多产诗人,也是一个为爱情伤感的人,当他和唐宛这对被拆散的鸳鸯再度相见而依然不能在一起的时候,他哀痛而无望地写下了著名的《钗头凤》:
红酥手
黄藤酒
满城春色宫墙柳
东风恶
欢情薄
一怀愁绪
几年离索
错错错
春如旧
人空瘦
泪痕红浥鲛绡透
桃花落
闲池阁
山盟虽在
锦书难托
莫莫莫
唐婉见到此诗,更加伤感,情不自禁和诗如下:
世情薄
人情恶
雨送黄昏花易落
晓风干
泪痕残
欲笺心事
独语斜阑
难难难
人成各
今非昨
病魂常似秋千索
角声寒
夜阑珊
怕人询问
咽泪装欢
瞒瞒瞒
此后不久,唐婉即抑郁而病终。
“若问情为何物,直教人生死相许”——情为何物?爱情究竟是什么?“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和乐曲呼唤着这一答案,“牛郎和织女”的美好传说召唤着这一答案。
我们可以就爱情的达成程度,把它分为两种类型:未完成爱情和完成爱情。
所谓未完成爱情,即最终未达成性交的爱情;所谓完成爱情,即最终达成了性交的爱情。
判断爱情属于何种类型,即看其是否达成了性交。性交是爱情发展的自然和必然结果。当然,这里我们必须明白一个前提,这就是爱情。我们这里讲的性交是以爱情为前提的;性交不一定有爱情,但爱情必然发展为性交。未完成爱情和完成爱情既是爱情的两种类型,也是爱情的两大阶段:未完成阶段和完成阶段。未完成阶段是爱情的形成期,而完成阶段是爱情的结果期。如果说未完成阶段的爱情还侧重于精神方面的话,那么完成期的爱情在前者的基础上更增添了物质(肉体)方面的内容。这样一来,不仅使爱情以精神的方式存在,而且使爱情得以物质(肉体)的方式存在。
存在方式本身便是存在物的肯定方式。爱情以精神的方式存在,便是以精神的方式来肯定自己;以物质的方式存在,便是以物质的方式来肯定自己。不仅以精神的方式,而且以物质的方式来肯定自己,这正是无限肯定自我的人性所需要、所必然的。爱情被仅仅限制在未完成阶段,被仅仅停留于形成期,甚至以纯精神的方式存在,这不是血肉之躯的人性本性使然,恰是与人性本性相违的。“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这样的动人诗句并不是对笔者的说法的反对,其实它是一种“正话反说”——不“在朝朝暮暮”,其实是盼“在朝朝暮暮”。这首诗原是歌颂牛郎织女的忠贞爱情,有牛郎织女一年一次的相会胜过“俗人”们成年累月的朝暮相处和忠贞的爱情是经得起时间考验且应当经得起时间考验的意思。但这一年一会不是牛郎织女的本意,他们是被生生拆散的。
另一方面,有着忠贞爱情的夫妻却没有“朝朝暮暮”,其原因或是由于生计所逼,或是由于为了很重要的事情而暂时分离,或是由于更崇高的目标需要去完成等等。当然,看问题不能极端化,所谓“朝朝暮暮”也不是指必须要成天黏在一起。大家都懂得“距离产生美”,心理学家还在研究夫妻之间一天究竟相处多长时间为最佳的问题。
所谓爱情,它是指异性之间的情感;在同性之间发生爱情,它是感情的畸形和变态。爱情既是针对异性的,是男性与女性间的一种情感,那么性本身就在这情感中占有重要地位,起着关键的作用。
爱情的实质是什么呢?
爱情的实质就是:
性爱+感情
用公式表示即:
I爱情﹦F感情﹢M性爱
当I爱情不变时,F感情增大,则M性爱减小;F感情减小则M性爱增大;反之亦然。当F感情一定时,M性爱增大,则I爱情随即增大;M性爱缩小,则I爱情随即减小。当M性爱一定时,F感情增大,则I爱情随即增大;F感情减小,则I爱情随即减小;当F感情与M性爱同时增大,则I爱情相应增大;F感情与M性爱同时减小,则I爱情也相应减小。
设爱情的最大值为10分,则感情值为9分,性爱值就为1分;感情值为8分,性爱值就为2分……但感情值和性爱值均不能为0,为0就不构成爱情。
在爱情构造式中,F感情不具备明显的性的特征,严格地讲,它不是性感情,它是超越了性范畴的人与人之间的感情。比如友情、交情之类。因为作为一个异性对象,他(她)除了对于我是异性,他(她)还是一个与我一样具有人格的人。所不同者,虽然爱情等于性爱加感情,但这却仅仅是爱情的基本构成而不是有机的演变。
在妙笔生花的艺术家手中变得变幻莫测令人颠倒梦想的所谓爱情,不外就是性爱加感情而已。神秘的不是感情,而是性爱。
在上述爱情公式中,性爱这项要素对爱情这种特殊而又普遍的人类情感的性质起着关键和决定的作用。性爱这种情感,是对异性需求的表达。而对异性的需求,其实就是性需求,这种“性”包含与我相异的同一人类前提下的另一性质的生命形态的全部内涵,例如相貌、举止、音容、性格等等。同时,由于自我内涵的不同,其所需求的性对象的性内涵也必然不同。
所谓一见钟情,这种“情”,其实是“性”;是合乎于自我的性需求,是性爱而不是爱情。我们经常听说“某人看上了谁”、某人暗恋上了谁甚至某人爱上了谁——等等这一切其实都不是爱情而是性爱。
在有可供选择和取舍的条件下,人的“口味”便有了存在的空间,便有了“高雅”和“低俗”之分。而要达成对异性的需求,就必要通过相应的行为活动,诸如花前月下的倾述、软言柔语的慰藉,以至异性间身体的接触,以至性交。
在通常情况下,性交既是达成爱情的必然结果,同时也是达成异性需求亦即达成性爱的最终和最高方式。与性交相比,前面的一切都只是序幕、准备和手段,而性交才是目的,才是需要的结果。开花和结果是手段和目的的关系,只开花不结果,不构成完整的生命意义,不是人性欲使的生命意义之所在。这样说,并不是否定了过程和手段的独有的存在意义,它的意义首先在于它会导致的逻辑结果,其次在于它本身也是一种初级的、肤浅的达成形式——看看在这一阶段如泡蜜水、心跳呼疾、不知时光流逝的人性情感,便不证自明。
性交的人性心理本质究竟是什么呢?
有人说单纯的男人和单纯的女人只是完整的人的一半,只有两者结合在一起方能构成完整的人,故男女的结合是由自然法则和由自然法则所决定的人性心理所决定的。此说不无道理,阴阳和合嘛!但这种理解只是一个大概念,并未直接地说明人的性交的心理本质。为什么男女结合的最高和最终形式是性交而不是牵手或肌肤相触?这说明了性交在人性心理中的特有意义。
男女是由父母交媾所生的,作为男人,已拥有男性,但不拥有女性,这不是完整意义上的自我;作为女人,已拥有女性,但不拥有男性,这也不是完整意义上的自我。为了实现完整意义上的自我,男女所选择的最佳和必然方式,便是性交。因为性行为和性器官与自我、与自我的“本源”有着特殊的关系,是现实我的直接来源,男女通过性交,妄图达成进入对方体内——本质上即回到母体和回到父体,以此来实现自我的完整性。男不能进入女方体内,便以性具进入,妄图重温自己在母体内时的“旧梦”;女不能进入男方体内,便以接纳阳具的方式,妄图追寻自己曾在父体内时的那一半。
这是一种无可奈何的权宜的、心理替代式的甚至是自欺的方式,但却是人性为着完成自我,回到父体和回到母体的最高方式。这就是性交的心理本质。诚然,性交不可能回到母体或父体,但就人性而言,性交能在最大程度上满足回到母体和回到父体的心理愿望。
西方心理分析之所谓女人对男人的阳具恭羡以及男人抽烟的恋母情结,其思考方向是正确的,因为它是想对人性心理现象追根溯源,从而找出其本质。以抽烟而论,不只是男人抽烟,女人也有抽烟的,因此,与其说抽烟是恋母情结,倒不如说是人性的返本情结——男女在不能达成回到母体和父体的潜心理愿望时,可以第一步先选择回到婴儿,因为婴儿与父体和母体的情结距离是最为接近的。透过人性伦理道德的、思想情感的、艺术表现的各种纷繁的心理现象,我们看到性交的人性潜心理的本质,它不外是妄图回到父体母体而已。而这种回到父母体的潜心理的本质不是别的,正是人性的返本原理。
作出这样的分析结论,并不是要在理论上支持不道德的性行为或性解放等等——正像说抽烟是恋母情结,并不等于支持人们大抽特抽一样。
西方精神分析理论告诉我们,人性心理具有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如果我们作进一步分析可以发现,这种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不是别的,正是人性的无意识的返本心理,这种返本心理就是要回归母体或回归父体;同样道理,爱情活动的根本原因,从表面上看,也是恋母情结和恋父情结,而在其无意识的潜心理中,同样是人性的返本心理。只是这种心理在形式和行为上表现更加丰富和复杂,其本质更加隐晦而已。
人性的任何心理行为活动,不是无中生有,不是空穴来风,它一定是有原因、有出处的,无论是道德的还是不道德的,其道理一概如此。关于这些问题,我们会把它留到后面加以讨论。
二、裸体心理
裸体行为,是对身体的暴露;而对于身体的暴露,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部分暴露,一种是完全暴露。
在“亚当夏娃”时代,或者说在人类的远古时代,那时候是没有任何衣着的,衣着是后来逐渐发明的——关于这一点,应该是没有争议的。然而,衣着的最初产生,究竟是为了保护身体还是为了展示身体,这就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从性的方面来看,对于衣着的起源,有两种截然相反的观点。一种认为衣着起源于装饰,一种认为衣着起源于知耻。第一种观点多见于西方现代文化,第二种观点多见于东方古代文化。
以第一种观点而论,装饰是属于发扬、扩展、夸张、肯定我的性意义,是为了引起关注,是为了召唤异性,因为装饰本身是为了肯定被装饰物。当大家都接受了这种装饰方法并进而形成习惯的时候,没有装饰,反而成了不习惯,反而成了对于人性自我的性意义的一种贬抑和否定,这样一来,对于性的装饰就被固定下来——这便是衣着的起源。
以第二种观点而论,衣着的原因是由于“知耻”,因为知耻而着衣。问题就在于,人性为什么或产生性方面的羞耻心呢?如果排除第一种观点,那么人的羞耻心必然起源于伦理。是什么伦理促成了人性的羞耻情感?——答案只有一个,那就是人伦。人伦的最基本,就是儿女与父母之间不能发生性关系。这个原则,不仅见于人类,而且见于动物世界。它本身是一种不自觉的心理和行为,是一种自然的基本准则。但是,由于人的特殊心灵和与动物相比的高度自我意识,就使得这种“不自觉”有可能变为“自觉”,由“无意识”变为“意识”。当人性对这种自然准则由不自觉变为自觉、由无意识变为意识的时候,问题就出来了。活泼的人性心理会对这个问题进行反思,而在这里,反思就意味着怀疑——并由于人性天然的好奇心、假设心和其他多种复杂的心理,就有可能使原来的自然伦理法则发生动摇,原来的自然伦理法则就可能受到侵犯和挑战;另一方面,赤身裸体本身也是一种视觉冲击,无论对于有血缘、没血缘,是亲人、非亲人,都是如此。因此,为了维护既成的自然人伦,人类便开始以从简单到复杂的方式对第一性征物加以遮蔽——这便是衣着的起源。认可了这种遮蔽,对这种遮蔽逐渐地习惯成自然以后,如果一旦没有了这种遮蔽,反而觉得不好——这就是人性的羞耻心在这个问题上的起源。
那么这两种基本观点何种是对的呢?
第一种观点是以假设为出发点,第二种观点是以现象为出发点。第一种观点可以解释从性意义上讲的衣着的起源,也可以解释人性在性意义方面的羞耻心的起源,但它存在一个问题,就是产生的这种羞耻心不是对性滥用的羞耻,而是对自我性本质不能达成发扬、发展、夸张的羞耻,是对自我缺乏性能力去呼唤性对象的羞耻——这种“羞耻”与我们正常意义上讲的羞耻是不同概念,这种“羞耻”其实无法上升为或者说过渡为我们正常意义上的羞耻。换句话说,按第一种观点推论,无法说明人类人性在性方面的羞耻心的形成和起源,并且也无法说明与此密切相关的伦理,以及羞耻心与伦理道德之间的关系。也就是说,它不能解释现实和现实的现象。
分析了第一种观点,我们可以看出,第二种观点比较符合实际。有时候,现象本身,就是问题的答案。从古到今,人性对于裸露的羞耻心没有变,对于违反人伦道德的耻辱感没有变;我们的衣着,是为了维护人伦。
由此可见,人类的伦理,是从家庭开始的,是以家庭作为基础的。家庭的父母、夫妻、子女的结构形态,是一切伦理的本源,它本身就昭示着伦理,表达着伦理,而人类的其他一切伦理,一方面是对这种最基本伦理的维护,另一方面也是对这种基本伦理的肯定、发扬和扩大。
从这种意义上讲,一个社会“治”与“乱”否,其实就是对伦理道德的守持、维护与丢弃、破坏否。
以上,我们就性方面、从性的角度,分析了衣着的起源,说明了它是因为人类人性的伦理和知耻而起源的,并因为人类的这种人性和心理而继续传承和保持。但是,这只是从性意义和性角度进行的分析,它并不是关于人类衣着起源的惟一因素,衣着起源的另一大因素,应当是直接与生命生存有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