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智慧教子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15676300000080

第80章 检查孩子的考试成绩

考试和测验是世界各国都比较公认的且广泛使用的检查学生学习成绩的一种重要手段。一般来说,考试测验成绩的好坏反映了孩子的学习水平。但是,考试只是一种手段,不是目的,家长应对考试、测验及孩子的成绩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1)每次考试、测验,学生都会把考卷及考试成绩拿回家,让父母签字。这是学校为了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学习、生活状况,为促进孩子进步而采取的一种方法。所以当家长接过孩子的考试成绩单时,不要只看分数高低,而应本着了解孩子在校学习、生活状况的一个侧面去考虑它。

(2)许多家长把孩子的考试成绩单看成是“奖惩通知单”,一看考了高分,便连连夸奖,给予物质奖励。结果使一些孩子产生骄傲情绪,产生了虚荣心,自私自利,影响了孩子的发展。有些家长看到成绩不好就打骂、惩罚孩子,使孩子没有在家长的帮助下从考试的失利中总结出经验、教训,只是增加了孩子再考时的恐惧心理。连续几次失败,可能导致孩子产生自卑心理;“反正我就这样了,破罐子破摔吧!”这样下去后果可想而知。面对孩子的考试成绩,家长应以平静的态度来对待,分析试题的难易,考试的性质,试卷反映出孩子的优势在什么地方,哪些方面需要加强等。孩子考得好,及时鼓励是增强孩子学习动力的源泉,但不要轻易使用物质奖赏;孩子考得不好,家长可带孩子对试题进行分析,像下棋结束后的“复盘”一样,找出问题的症结,孩子也许会豁然开朗:“哇,这么做我怎么没想到呢?!”从而增强了孩子克服困难的勇气和信心。

(3)学者们认为:在一般的综合性考试中,孩子们能考85分左右,就说明孩子完全理解了学习的内容。所以,家长不必为孩子没考个满分担忧,也不能强迫孩子门门功课上90分。家长必须明白,考试并非评价孩子全部能力的惟一尺度,如果只考虑孩子“在全班占第几名”,“与某某同学相比怎么样?”“这分数有没有把握考上重点中学?”等,只会增加孩子的精神负担。

(4)家长必须记住:考试成绩不是你的孩子的全部。家长要重视分数,但又要不惟分数。孩子的思想道德素质、动手操作能力、组织能力尤其是孩子的非智力“能力”等无法在考试成绩中表现出来。而且,一两次考试的失败根本不可能影响到人的一生,郭沫若先生小时候语文、政治有几次都没考及格,可他后来却成为著名的文学家、历史学家。另外,有些孩子平时学习刻苦,却没有得到相应的评价,这时家长应以同情、鼓励的态度帮助孩子扭转失望情绪,诱导孩子思考学习过程中的不足,拓宽思路,受到启发。

(5)如果孩子的成绩较差是因为孩子基础较差导致的,家长应该尽快和任课老师取得联系,交换意见,向老师请教给孩子课外吃点“小灶”的方法。一般情况下,不要轻易让孩子留级,或上各种补习班,这只会增加孩子的负担。可征求教师和孩子的同意,聘请一位有经验的家庭教师,让孩子巩固当前学校所学知识的同时,坚持不懈地用两到三个月时间从基础知识开始进行复习。

最后,请家长们注意:家庭不是学校的延长,父母不是“编外”教师,孩子成绩的高低不是由父母来决定。在家庭中,面对孩子的分数,要多找孩子的“光明点”、“兴奋点”,哪怕是非常小的一点进步,家长都要去发现、去鼓励,并为他高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