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智慧教子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15676300000079

第79章 培养孩子正确对待考试

孩子考试紧张,不能正常发挥自己的水平,儿童心理卫生界称之为“考试焦虑症”。考试焦虑是在一定的应试情境激发下,受个体的认识评价能力、个性倾向及其他身心因素所制约,以紧张、担忧为基本特征,以防御和逃避为行为方式,通过不同程度的情绪反应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心理状态。比如:对考试过分关注,紧张担心,考前几个晚上睡不好觉;一进考场就发晕,心慌、呼吸加快,眼前发黑等等。

这种考试焦虑会使孩子在考场上难以将注意力集中起来;

回忆不起来过去的知识;思维过程受阻,连很简单的题目都不会做;神经过度紧张,肢体发抖,心跳加快,呼吸急促,口渴,尿频。在这种紧张焦虑的状况下,孩子是难以发挥出正常的水平,考出好成绩的。那么,家长该如何帮助考试焦虑的孩子呢?

(1)从引起考试焦虑的原因入手,对症下药。导致考试焦虑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考试情境是引起考试焦虑的外部原因。但是同样的应试情境在不同人身上会引起不同的情绪反应,这是由于每个人的内在差异造成的,其中包括如何正确评价考试的价值及对自己的影响;每个人在气质性格上的差异(如:性格内向多疑的孩子问题较多,而开朗外向的孩子问题要少些);孩子的知识准备状况(如复习得很好的孩子会胸有成竹);孩子的生理承受能力的差异。家长针对孩子的具体情况,要做到:

①从小培养孩子独立克服困难的能力,增强其心理防御能力和对环境的适应能力。

②不要过分强调考试成绩,要多注意平时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③要求孩子平时多复习,在考前做好准备,以做到胸有成竹。

(2)对已患有考试焦虑的孩子,家长要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采取综合性治疗的方法来帮助孩子。家长对已患有考试焦虑的孩子,要改变他们的认知,使他们形成对考试的正确认识,增强他们自信心,而不能责骂、挖苦孩子。另外,家长可以在心理医生的指导下教会孩子一些自我放松的方法,逐步克服对考试的焦虑。如果焦虑已影响到睡眠,可以在医生指导下,让孩子服用抗焦虑药。

(3)注意孩子考前生活和作息时间的调节。越是比较重要的考试,家长越要让孩子生活有规律,做到劳逸结合,以免引发一系列身体上的不适,如因紧张而起的炎症和内分泌功能的紊乱。在考前的一两周时间内,家长要让孩子调节自己的“生物钟”,以便在考试时保持旺盛的精力,避免因身体不适而引起的紧张和焦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