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家教智慧教子术(现代人智慧全书)
15676300000148

第148章 解放孩子的双手

对于年轻的父母来说,你是否想过“心灵”与“手巧”的关系呢?是否想过要启发孩子的智力,须解放孩子的双手,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呢?

深圳某小学在仙湖搞野炊,孩子们兴奋极了。8人一组,锅碗瓢盆、米面菜肴、油盐酱醋,准备齐全。野炊开始了,先是用木炭生火,然后煮饭炒菜。不一会儿,炊烟袅袅,热火朝天。透过弥漫的烟雾,你会发现一个很有趣的现象,几乎所有小组的“厨房大佬”都是最调皮的“差生”,他们熟练地挥舞着锅铲,不一会儿一盘盘色艳艳、香喷喷的菜已经出锅了。其他同学都充当美食家,一个个围着菜锅,抡着筷子东品品,西尝尝。个别全是由“好学生”组成的小组可惨了,他们连火都没生起来,急得哇哇直叫。在学校里,老师喜欢那些遵守纪律、学习认真的好学生,可是走出校门,老师的观念往往会发生某些微妙的变化,他们往往更信任那些平时调皮捣蛋的孩子,因为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生活自理能力都比较强。

还有这样一件怪事:有位家长要出差两天,他做好了饭菜放到冰箱里,让上中学的女儿这两天自己煮饭吃,并且走之前反复教她怎样开煤气灶。可是家长回来后,孩子直叫饿得发昏。家长在纳闷之余,打开冰箱,只见饭菜未动,原来是她不会开煤气灶的开关。这孩子的智力很差吗?绝不是。她的学习成绩优良,只是在动手操作能力上表现为“弱智”。

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一是我国传统教育重智力、轻操作,与动手能力有关的活动如手工、劳动技能课尚未纳入教学体系;二是有的家长“万般皆下品,惟有读书高”的影响,重成绩,轻操作,只要孩子学习好,什么活儿都不让孩子干。

于是造就了一些“学习天才,生活傻瓜”。这种不正常的现象,反映了我们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某些偏差。

新的教育观在谈到人才智商时,提出了聪明Ⅰ(学书本的能力)和聪明Ⅱ(实践能力)两个概念,并由此得出以下两组公式:

书本知识 认识能力=聪明Ⅰ

实践知识 实践能力:聪明Ⅱ

书本知识 实践知识=比较完全的知识认识能力 实践能力=比较完全的能力。

动手操作能力在人的认识能力结构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可以促进大脑的发达和思维的发展,极大地提高人的智力,是青少年提高实践能力的最重要基础。

学习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更好地实践。许多大科学家、发明家的成功都离不开动手操作,正由于他们自少年时代起就培养了良好的动手操作能力,因此一旦形成设想,便就可以很快把设想变成现实。

儿童是喜欢活动的,家长要保护他们的积极性。小孩子都喜欢玩泥巴、堆沙子,好像其中有无穷的乐趣,大人往往觉得脏而限制孩子。其实,孩子可以从中学到很多的东西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