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画论大辞典
15620400000057

第57章 中国画论词句篇(37)

【一角半边】明代曹昭《格古要论》:“全境不多,其小幅或峭峰直上而不见其顶,或绝壁直下而不见其脚,或近山参天而远山则低,或孤舟泛月而一人独坐。此边角之景也。”清代朱彝尊《曝书亭集》:“马远水墨西湖,画不满幅,人号马一角。”王伯敏《中国绘画通史》上册:“‘画师(李唐)白发西湖住,引出半边一角山’,这是说马、夏画师法李唐,又有所发展。这种半边一角的山水,虽未见作者自己明确表态,而后人评论,往往托它的创作意图与南宋的‘半壁江山’联系起来。‘中原殷富百不写,良工岂是无心者,恐将长物触君怀,恰宜剩水残山也’(明代郁逢庆《郁氏书画题跋》引陆完跋语)所论不无道理。”《书画篆刻实用辞典》:“南宋山水画家马远,多作一角景致,人称‘马一角’;同时的山水画家夏圭,多作半边景致,人称‘夏半边’,合称‘一角半边’,是所谓的‘北宗’画风。”(王凤珠)

【画分三截】王树村《民间画诀选辑·画分三截》:“一幅画里分三截,中下上来求生意;生意虽无一定格,其中却有至成理。”王树村释云:“民间画师作画,常把一幅纸虚折为三叠,谓之‘天地人三才’,从而分出主次人物位置,及花月庭园、灯几宫室等布局,并以折叠线作为人体器物高低比例,和景色远近层次之尺度。其法甚妙,且变化无穷。”(王凤珠)

【位置经营如着围棋】王树村《民间画诀选辑》:“展纸作画章法第一,位置经营如着围棋。下子格格皆可以落,格格可落切勿乱迷;素纸也可处处落墨,切记不可胡乱抒笔。棋有棋路画有画理,一笔失当如棋败局。”意思就是说绘画和下棋一样都有一定的章法和布局,必须苦心经营,下笔须测度慎重,循循有序。否则误下一笔,犹如走错一子,而使全局失败。位置必须要苦心经营,只有构图设计好了作品才会产生美的意境,才能引人入胜。(韩飞燕)

【三辨】语见《中国民间画诀》。王树村释云:“‘三辨’是指画山水而言,即:峰峦纡回辨纵深,林木参差辨高下,溪流绕转辨平阔,‘辨’就是分的意思。用山峰远近分深度,树木大小分高低,流泉曲折分广度。这样山景就有空间感。”(王凤珠)

【画中空白】《黄宾虹画语录》:“作画如下棋,需善于做活眼,活眼多棋即取胜。所谓活眼,即画中空白(虚)也。”陈赛斌《空白之美》释云:“空白并非空洞无物,而绘画恰恰是在这种‘无象’中大做文章,空白就成了‘意象’的重要内容。画的空白,也就是‘意象’的空间。清代华琳曰:‘夫此白本笔墨所不及,能令为画中之白,并非纸素之白,乃为有情,否则画无生趣矣。’经画家妙笔点染的‘白’产生了质的飞跃。画中之黑(包括色)与画中之白,也可称为实景(笔墨实体)和空景,(空白虚体)共同组成了画材。空白美跟崇高素白的审美观念有关,白色在人心中象征纯洁、高尚。画家则取白为色以节律运行的墨线塑形,反对繁缀夸饰,似不愿破坏画的素洁虚白,这与中国哲学返璞归真、返归自然思想也不无联系。因此艺术家从老子所谓‘知其白,守其黑’中进一步领悟到,绘画创作措意于墨色的同时,还应当懂得空白的价值,并得出‘计白当黑’的观点。庄子说得更为确立而明朗,‘朴素而天下莫能与之争美’,‘淡然无极而众美从之’。清代笪重光说过,‘虚实相生,无画处皆成妙境。’有此‘妙境”方能‘通幅皆灵’。”(荆琦)

【中国山水画“七观法”】《王伯敏美术文选·中国山水画“七观法”诌言》上:“一曰步步看(是指画家环绕对象的各个方面深入细致地看);二曰面面观(是指画家如何艺术地把空间的许多体面在画上作统一的安排与连续);三曰专一看(就是对对象有重点的看);四曰推远看(就是将近而大的局部形体,把它推到远处作为完整的形体来看待);五曰拉近看(就是将距离较远较小、不很清楚的景物‘形体’拉到近处,使其看来较大较清楚。

所以‘拉近看’,亦即通常所说的‘以小观大’);六曰取移视(就是不以视线远近发生变化的一种透视法。这种方法,亦即工程制图中所采用的‘轴测投影画法’);七曰合六远(透视法,古称‘远近法’。

目的使所画‘高低大小得宜’。北宋郭熙在《林泉高致》中提到三远,即‘高远’,‘深远’和‘平远’。

稍后,韩拙在《山水纯全集》中又提出另一个三远,即‘宽远’、‘幽远’和‘迷远’,通称为‘六远’中国的山水画,在‘步步看’、‘面面观’的要求下,可以画万水千山于一图,既采用‘以小观大’的办法,又采用‘以大观小’的办法,其实已将‘六远’结合为一了)。”“上述‘七观法’,总的意思是阐明中国山水画在表现上如何进行它的‘经营位置’‘七观法’中的第一法‘步步看’,是它的基本要求,要求突破空间对画面的限制,能够充分地发挥画家的主观能动作用,达到极大方面地表现自然对象。‘面面观’是解决位置的经营,也解决画面空间的表现。其余五观,则是在‘步步看’、‘面面观’的前提下所产生的相应的具体的处理方法,即如何解决透视矛盾,如何取势,写势以及如何丰富形象表现等实际问题。这一整套的创作方法,在中国绘画史上,是经过无数画家的辛勤劳动,在千百年不断的实线中逐渐形成并发展起来的。”

(周积寅)

【物物相需】清代沈宗骞《芥舟学画编·人物琐论》:“凡图中安顿布置一切之物,固是人物家所不可少,须要识笔笔相生,物物相需道理何为物物相需?如作密树,需云气以形其蓊郁;作闲云,须杂木以形其叆叇。是云与树之相需也。屋宇多横笔,掩之者须透直之长林;树枝多直笔,间之者须横斜之坡石。是横与直之相需也。至于烘托之妙,则有处与无处相需,而烟霭之致以明。交接之间,此物与彼物相需,而穿插之处乃显。繁乱者,浓淡相需,而条理得以井然。萧疏者,远近相需,而境界得以旷阔。”《美术辞林·中国绘画卷上》释云:“‘物物相需’,言画面的物与物、部分与部分之间,应有相互生发、相互衬托、相互对比的关系。这样才能使得画面整体协调、变化丰富,景与境相得益彰。”(荆琦)

【位置求生新】清代李方膺题《凤尾紫燕图册页》:“画竹之法须画个,画个之法须画破,单披凤尾,双飞紫燕,穿插只经营,位置求生新,二皆难矣。”是指绘画的章法布局必须灵活变化不断生新。李方膺讲的“位置”即章法布局。对于画中景物的安排,艺术处理,要遵循灵活处理的原则,不断变化、不断生新。(陶明君)

【左无不宜,右无不有】清代恽寿平《南田画跋》:“方圆画不俱成,左右视不并见,此《论衡》之说,独山水不然。画方不可离圆,视左不可离右,此自造化之妙。文人笔端不妨左无不宜,右无不有。”山水画的创作要考虑画面的全局,运用比较、呼应、对比、平衡等手法表现艺术对象,方中带圆,计圆得方,计左顾右等经常是山水画中惯用的手法,这些都是从自然造化中获得的绝妙的绘画方法。(陈见东)

【置阵布势】东晋顾恺之《论画·孙武》:“孙武:大荀首也,骨趣甚奇,二婕以怜美之体,有惊据之则。若以临见妙裁,寻其置陈布势,是达画之变也。”陈,是陈列,又音“阵”。置陈布势,是指孙武操演兵法所摆的阵势。顾恺之虽然只是就人物画而言,但他却借用兵法的术语,生动形象地说明了绘画构图的基本原理。吕凤子在《中国画法研究》一书中对其加以解释并说明了“置陈”与“布势”的关系:“‘置陈’是指画中形的位置和陈列。画中形以渗透作者情意的气力为质,力的奋发叫做势,‘布势’便是指布置发自形内的力量。‘置陈’以‘布势’为归,‘置陈’法应就是‘布势’法,不讲究‘布势’而突变‘置陈’是难以达到‘置陈布势’的要求的。”顾恺之提出“置陈布势”的观点,对后世的画论及创作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首先,绘画中章法布局的理论得到了广泛的重视。在顾恺之提出“置陈布势”的观点之后,南朝谢赫在《画品》中将“经营位置”列为“六法”之一,成为了中国画创作的一个基本要求。其次,是否得“势”成了品评绘画作品的重要标准,如明代董其昌在《画禅室随笔》中指出画山水“要以得势为主”的观点,此语虽就山水画而言,却可以看出得势在中国画创作中被重视的程度。(田收)

【容势】南朝宋王微《叙画》:“夫言绘画者,竟求容势而已。”“容势”是其提出的艺术概念。

《左传·召公九年》中云:“物有其容”,容,即外在之貌,是事物的外在形态。“势”的意思则是事物内在的强大力量。《易·坤》曰:“势,力也。”《说文解字·力部》云:“势,盛力也。”“容势”二字即表示“外在面貌和内在力量”。是说所谓绘画这门技艺,就是竭尽全力去表现事物的外在面貌和内在力量。《叙画》全篇尽谈如何去感受自然山川之外貌以及内在势态。之前的宗炳在《画山水序》中明确提出“自然之势”的观念,但他只提出了“势”,而没有论述外在之“容”与内在之“势”的统一关系。

王微认为“孤岩郁秀,若吐云兮。横变纵化,故生动焉”。通过对山水自然千变万化的容貌表现,可以获得一种力量或内在势态。王微还直接把“容势”统一与“拟太虚之体”结合起来上升为本体价值。清代沈宗骞《芥舟学画编》云:“万物不一状,万变不一相,总之统乎气以呈其活动之趣者,是即所谓势也。”明代李日华《六砚斋笔记》云:“凡状物者,得其形,不若得其势;得其势,不若得其韵;得其韵,不若得其性。”可作为对“势”观念的一种超越。(陈见东)

【统乎气以呈其活动之趣者,是即所谓势也】清代沈宗骞《芥舟学画编》:“万物不一状,万变不一相,总之统乎气以呈其活动之趣者,是即所谓势也。”沈宗骞具有朴素的唯物主义思想,他认为,整个宇宙充满了“气”,天地万物皆由“气”构成。所以,自然造化的结构形态只是外表,“气”才是万物的本质和生命。所谓“势”就是万物的运动感和生命力,体现在画面上就是线(表现运动的线)的轻重疾徐、抑扬顿挫的形势,给予人的感觉。

动则灵,动则画才活,才能体现内在的生命,动就有生命的意识,不动则死。他不仅指明了“气”与“动”的本末关系,而且认为气动而“韵自生动矣”,亦即气之流转,以气取势,得势则可使画动起来。(李小宁)

【势之推挽在于几微,势之凝聚由乎相度】

清代笪重光《画筌》:“得势则随意经营,一隅皆是;失势则尽力收拾,满幅皆非。势之推挽,在于几微;势之凝聚,由乎相度。”其意思是说,表现山川气势的推移牵引,在于把握非常细微的地方,而表现其气势之凝结聚合,则在于画家的观察估量。(王凤珠)

【作画但须顾气势轮廓】清代王原祁《雨窗漫笔》:“作画但须顾气势轮廓。”其意思是说,作画必须考虑表现物体气象形势之大貌(轮廓),“不必求好景,亦不必拘旧稿,若于开合起伏得法,轮廓气势已合,则脉络顿挫转折处天然妙景自出。”早在西汉刘安就有“画者谨毛而失貌”(《淮南子》卷十七)之说。王氏所云亦然,画山水,若仅求局部好景或拘于前人画稿,而失去气象形势之大貌,绝非好画。(王凤珠)

【画山水大幅,务以得势为主】明代赵左论画,见清代秦永祖《画学心印》:“画山水大幅,务以得势为主。山得势,虽萦纡高下,气脉仍是贯串;林木得势,虽参差向背不同,而各自条畅;石得势,虽奇怪而不失理,即平常也不为庸;山坡得势,虽交错而自不繁乱。”近人金绍城认为:“作画以有气势为上。有气势则精神贯串,意境活泼。否则徒具形式,毫无精神,死画而已,有何趣味之足言。”

(《画学讲义》)由此可见,画面得势,则气韵生动,意味无穷。(田收)

【远则取其势,近则取其质】(传)五代后梁荆浩《山水节要》:“意在笔先,远则取其势,近则取其质。”北宋郭熙、郭思《林泉高致·山水训》:“真山水之岩石,远望之以取其势,近看之以取其质。”

意思是说,画家在深入观察真山时,远距离要取其大的轮廓行势、气势,近距离要取其质地,了解其骨骼肌理结构,掌握其特征规律,做到胸有丘壑,以便运用何种笔墨皴法加以表现,为山水传神,创造出生动的艺术形象。(周积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