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画论大辞典
15620400000044

第44章 中国画论词句篇(24)

重视写生,才能观察自然,体验生活,熟悉社会,才能画出不违背现实的作品。画家的心和手必须统一。心管思想内容,手管笔墨技巧。只有正确的思想内容,没有熟练的笔墨技巧,手不应心,眼高手低,当然画不出好画来。另一方面,笔墨技巧虽然高明,但思想内容贫乏,也画不出好画来。必须‘得于心,应于手’(唐代符载语),又能‘不滞于手,不凝于心’,心手交融,高度协调,方能随心所欲,挥洒如意,不求佳而佳。”“总的来说,心就是人物的精神作用,是一切精神生活、文化生活所不可少的因素。绘画是精神劳动,所以心的作用很为重要。但心是抽象的作用,抽象的作用必须以事实为根据,不能凭空发生,所以在绘画上,心的作用虽然重要,但离开形也就起不了作用。形是心的物质基础,心是形的思想统帅。初学重写形,专家重写心。形不离心,心不离形。离开心则无灵魂,心离形则无实质。绘画上的心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画家的心,一是对象的心。画家的心要用心,要精心,要细心,还要苦心,要由用心、精心、细心、苦心逐渐达到不用心。对象的心,尤其画人物、肖像最为重要,要能深入对象的内心世界,所谓‘灵魂深处’,才能得到心的真相。也就是顾恺之所说的‘迁想妙得’,陈郁所说的‘写心’。”(周积寅)

【心力】元代吴镇论画:“非心力之到者不能。”指心思与能力。(周积寅)

【心性】清代王原祁《麓台题画稿·关励南湖画册十幅仿宋元诸大家》:“画虽一艺,而气合书卷,道通心性,非深于契合者,不轻以此为酬酢也。”心性指本心;指心和性,儒家认为“性”是“心”的本体;佛教称永恒不变的心体(内心)为心性。(周积寅)

【心眼】南宋邓椿《画继·杂说·论远》卷九:“元章(米芾)心眼高妙,而立论有过中处。”谓识见和眼力。(周积寅)

【精心】明代董其昌跋画:“精心妙理,迈古超今。”谓专心。(周积寅)

【心传】《宣和画谱》“易元吉”条:“易元吉游于荆、湖间,搜奇访古,名山大川,每遇胜丽佳处,辄留其意,几与猿狖鹿豕同游,故心传目击之妙,一写于毫端间,则是世俗之所不得窥其藩也。”元代杨维祯论画:“虽入谱格,而自家所得于心传意领者则蔑矣。”佛教禅宗称以心传心。即不立文字,不依经卷,惟以师徒心心相印,理解契合,递相授受。比喻绘画精微法则的传授。(周积寅)

【三昧】清代范玑《过云庐画论》:“画论理不论体,理明而体从之。如禅家之参最上乘,得三昧者,始可以为画。”三昧:佛教名词。梵文Samadhi的音译,一作“三摩地”、“三摩提”,意译“定”、“正受”或“等待”。即止息杂虑,心专于一境,正受所观之法,能平等保持不昏沉、不散乱的状态。为佛教重要修行方法之一。后指事物的诀要或精义。

在中国画论中常称某画家造诣深湛为“得其三昧”。(周积寅)

【心会神融】北宋张怀《山水纯全集·后序》:“惟画造其理者,能因性之自然,究物之微妙,心会神融,默契动静,挥一毫,显于万象,则形质动荡,气韵飘然矣。”“心会神融”即心领神会,主观与客观完美结合。(王宗英)

【用心】元代汤垕《画鉴》:“古人用心独苦。”

清代恽寿平《南田画跋》:“今人用心在有笔墨处,古人用心在无笔墨处。倘能于笔墨不到处,观古人用心,庶几拟议神明,进乎技矣。”谓使用心力。(周积寅)

【心会】元代刘因《静修先生集·田景延写真诗序》:“夫画形似可以力求,而意思与天者,必至于形似之极,而后可以心会焉。非形似之外,又有所谓意思与天者也,亦下学而上达也。”所谓心会,就是心领神会,不待明言,内心已经领会。(陈见东)

【落笔成像,不预构思】宋代郭若虚《图画见闻志》:“陆晃,嘉和人,善画田家人物,意思疏野,落笔成像,不预构思。故所传卷轴或为绝品,或为末品也。”这是指画家即兴作画,落笔成像,而不用预先构思好。但有时也因“不预构思”,易出“末品”。(陶明君)

【随心写象】明代李开先《闲居集·海岱诗集序》:“譬之画家,工忌俗软,大笔忌粗荡,古有以禅喻诗者,而画亦有诗理焉。移生动质,变态无穷,蕴彩含滋,随心写象,纵横神妙,烘染虚明,此画之大致也。”指画家随着主观情思的变化,将客体物象孕育幻化成艺术形象,强调的是画家的主观能动性在创作过程中的发挥。(王宗英)

【作画不可预定】明代李日华《紫桃轩杂缀》:“作画如蒸云,度空触石,一任渺弥遮露晦明,不可预定,要不失天成之致,乃为合作。”“不可预定”,是指画家作画不能过于计划、设定,而应当随着创作过程的需要产生艺术形象,没有刻意的安排。(陈见东)

【化机】清代王时敏《西庐画跋》:“总之化机在手,元气淋漓,合荆关董巨为一,盖有不期然而然者。”清代郑燮《郑板桥集·题画·竹》:“总之,意在笔先者定则也,趣在法外者化机也,独画云乎哉?”俞剑华释云:“化机与化工有同有异。化工是长期的、安静的;化机是一时的、动作的。化机是在完全掌握了画法之后,在作画时一种不期而来的兴致,画出不期然而来的画。这种化机近似于所谓灵感,有如兔起鹘落,稍纵即逝。但非熟练之极,不易到此境界。若无熟练的技巧,纵有很好的灵感,也手不应心,表现不出来。”(《中国画理论初稿·造化论》油印本第四章)(周积寅)

【机神】清代沈宗骞《芥舟学画编·卷一·山水》:“当夫运思落笔时,觉心手间有勃勃欲发之势,便是机神初到之候,更能引机而导,愈引愈长,心花怒放,笔态横生,出我腕下,恍若天工机神所到,无事迟回顾虑,以其出于天也;其不可遇也,如弩箭之离弦;其不可测也,如震雷之出地。”

指画家艺术创造中的灵感现象,即艺术活动达到高潮时画家的一种不可遏制的兴奋状态。进入此种状态,绘画技法的灵活运用有如其本能的活动,得心应手,出神入化,使创作达到了自由自主的化境。(陶明君)

3.神思论

【神思】神思,是画家在绘画创作中以想象为特征的艺术思维活动。神,指构思时的精神状态;思,即作者的思维活动。“神思”一词最早见于东汉末韦昭《鼓吹曲》“聪睿协神思”。南朝宋宗炳《画山水序》:“万趣融其神思。”系“神思”在中国画论中首次使用。绘画创作构思中,想象的作用十分巨大,神思包括想象,但不只是想象。神思乃综合了想象、思维、感情等复杂活动。它超越了时空与直接经验的限制,“思接千载”,“视通万里”。

(南朝梁刘勰《文心雕龙·神思》)战国《楚辞·远游》已出现了“想象”一词:“思故旧以想象兮。”东晋顾恺之“迁想妙得”说,对绘画创作过程中生活体验和艺术想象问题所作的理论概括总结,是神思论对以想象为主的艺术思维活动认识的一次跃进。唐代裴孝源论述了神思中的回忆现象:“想功烈于千年,聆英威于百代。”北宋邵雍主张作画时“形容出造化,想象出天地”。北宋宋迪有“心存目想”说,言从败墙的诸种痕迹中想象出山水来。这是在对真山真水有过观察体验的基础上的想象,否则是难以想象的。元代李衎强调“神思专一”对绘画创作的意义。明代唐志契认为“想象”可以补充画家直接感物之不足,“令其想象而出之”,这是认识到“神思”中虚构之必要性。清代原济、郑燮,现代鲁迅、黄宾虹等人,对神思说皆有所发微。(周积寅)

【思】思和想系同义语。“思”偏于思虑、思考、思维、才思方面,而想则偏于想象、设想、幻想方面。思似乎比较踏实,而想则比较空灵。在中国画论中,思的用意有三个方面:①画家之思。语见南朝宋宗炳《画山水序》:“圣贤映于绝代,万趣融其神思。”南朝宋王微《叙画》:“临春风,思浩荡。”五代后梁荆浩《笔法记》:“思者,删拔大要,凝想形物。”②画上所表现的画家之思。语见南朝梁(传)萧绎《山水松石格》:“格高而思逸。”唐代李嗣真《续画品录》“顾恺之”条:“顾生思侔造化,得妙物于神会。”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论用笔得失》卷一:“夫内自足然后神闲意定,神闲意定则思不竭而笔不困也。”③观画者之思。语见北宋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观者浩然有江湖之思。”北宋郭熙、郭思《林泉高致·山水训》:“看此画令人生此意,如真在此山中,此画之景外意也。”(王凤珠)

【迁想妙得】东晋顾恺之《论画》:“凡画:人最难,次山水,次狗马,台榭一定器耳,难成而易好,不待迁想妙得也。”潘天寿《听天阁画谈随笔》:“顾长康云:‘迁想妙得’,乃指画家作画之过程也。

迁:系作者思想感情,移入于对象。想:系作者思想感情,结合对象,以表达其精神特点。得:系作者所得之精神特点,结合各不相同之技法,以完成其腹稿也。然妙字,系一形容词,加于得字上,为全语之关纽。”俞剑华、温肇桐、罗尗子《顾恺之研究资料·顾恺之论》:“顾恺之所谓‘迁想妙得’,单就文字来解释,就是在构思艺术形象的时候,‘迁’作者的思想,深入去认识和选择客观世界而‘妙得’——创造出艺术形象来。用现代的术语来说,就是‘生活体验’与‘艺术构思’。这种‘迁想妙得’,不仅限于人物,只要有‘生动之可拟’与‘气韵之可侔’的,如山水、狗马之类,都要用‘迁想妙得’才能创造出艺术形象来的。罗大经在《鹤林玉露》论画中所记的曾云巢画草虫的故事,正是‘迁想妙得’的最好说明。因此我们认为顾恺之的‘迁想妙得’四个字,在创作方面来说,恰好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从理性认识回到感性认识的艺术创作构思的完整过程。”迟轲在《画廊漫步》中认为:“‘迁想妙得’提出了作者主观的思想感情在艺术创作中的重要作用。这显示了顾恺之在具备了朴素的唯物思想的同时,也存在着朴素的辩证观点。‘迁想’既指的是由此一物象联想到另一物象,又指的是画家将自己独有的思想感情‘迁移’入对象之中,与对象融合;‘妙得’是说通过画家深刻的认识、充沛的感情和丰富的想象,在作品里表现出独特性和典型性。‘迁想妙得’的主张,实际上正是最早提出的、如何在绘画创作中运用形象思维的经验之一。”东晋顾恺之提出的“迁想妙得”这一作画主张一千多年来被后世画坛奉为圭臬,为传统绘画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周积寅)

【守其神,专其一】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卷二·论顾陆张吴用笔》:“或问余曰:‘吴生何以不用界笔直尺而能弯弧挺刃,植柱构梁?’对曰:‘守其神,专其一,合造化之工,假吴生之笔。

向所谓意存笔先,画尽意在也。’”这里的“守其神”源自《庄子》中的“用志不分,乃凝于神”,意为神思凝结,专心致志;“专其一”是指思想专一,毫不分心。(邵晓峰)

【运思挥毫,意不在于画】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顾陆张吴用笔》:“夫运思挥毫,自以为画,则愈失于画矣。运思挥毫,意不在于画,故得于画矣。不滞于手,不凝于心,不知然而然,虽弯弧挺刃,植柱构梁,则界笔直尺,岂得入于其间矣。”俞剑华《中国画论选读》释云:“作画的人固然要有严肃的态度,但也不能陷于拘谨,太拘谨了,思想上不得自由,挥洒不能任意,反生许多滞碍,因而画得毫无神气。所以在运思挥毫的时候,要是自以为在作画,还必须规规矩矩的画,那就愈失于画,反而画不好,要是在运思挥毫的时候,思想通脱,态度潇洒,不是在精心作意的画画,而是在发挥心中的一点感受,一种感情,反而能画出好画来。这样才能手不沾滞,心不拘束,随笔挥洒,不知不觉能画出气韵生动的好画来。这时虽然画弯弧挺刃,植柱构梁,也就用不着界笔直尺了。”(王凤珠)

【万类由心】唐代朱景玄《唐朝名画录》:“伏闻古人云:画者圣也。盖以穷天地之不至,显日月之不照。挥纤毫之笔,则万类由心;展方寸之能,而千里在掌。至于移神定质,轻墨落素,有象因之以立,无形因之以生。其丽也,西子不能掩其妍;其丑也,嫫母不能易其丑。故台阁标功臣之烈,宫殿彰贞节之名,妙将入神,灵则通圣,岂止开厨而或失,挂壁则飞去而已哉?此《画录》之所以作也。”绘画是超凡入圣,无所不通的。因为绘画能够创造天地间未有的东西,又可以显示日月未曾照亮的东西。毛笔挥动,则万物在心,由我支配。

在方寸之间挥毫,则千里江山如在掌中。“万类由心”强调了画家创作的主观能动性。(王宗英)

【形容出造化,想象成天地】北宋邵雍《伊川击壤集·史画吟》:“史笔善记事,画笔善状物;状物与记事,二者各得一。诗史善记意,诗画善状情;状情与状意,二者皆能精。状情不状物,记意不记事,形容出造化,想象成天地。体用自此分,鬼神无敢异。诗者岂于此,史画而已矣。”“形容出造化,想象成天地”属于创作论范畴,指在创作过程中事物的形象出自师造化,而构思来源于主观的想象力,做到主客观的统一。(王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