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画论大辞典
15620400000030

第30章 中国画论词句篇(10)

元代柯九思《丹邱题跋》:“写竹干用篆法写叶用八分法,或用鲁公撇笔法。”八分:魏晋时也称楷书为隶书,因别称有波磔的隶书为“八分”,以示区别。关于“八分”的解释,唐代张怀瓘《书断》引王愔说:“字方八分,言有模楷。”又引萧子良说:“饰隶为八分。”张怀瓘解释为:“若八字八散名之为八分。”清代包世臣说:“八,背也,言其势左右分布相背然也。”《唐六典》:“四曰八分,谓《石经》碑碣所用。”同意张说的人较多。鲁公:指唐书法家颜真卿,封鲁郡公,人以“鲁公”称之。撇笔法,指画竹叶的用笔像“颜体”撇笔方法。撇:即“永字八法”之“掠”。(周积寅王凤珠)

【木石用折钗股、屋漏痕之遗意】元代柯九思《丹邱题跋》:“写竹干用篆法木石用折钗股、屋漏痕之遗意。”折钗股:书法上对转折点笔画,要求笔毫平铺而锋正圆不扭戾,如钗股虽经曲折而其体仍圆,故以此作比喻。南宋姜夔《序书谱》:“折钗股者,欲其屈折圆而有力。”屋漏痕:书法术语。以写竖画为比喻,要求行笔时不可一泻直下,须手腕时左时右、顿挫行笔,如屋漏痕之蜿蜒下注,则笔画圆活生动。(周积寅)

【写竹还于八法通】元代赵孟頫自题《秀石疏林图》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墨迹):“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八法:即“永字八法”。

以“永”字八笔为例,阐述正楷点画用笔的一种方法。其来源旧有三说:张旭说,见《墨池篇》;僧智永说,见《书苑菁华》;蔡邕、王羲之说,见李溥光《雪庵八法》。其法称点为“侧”,须侧锋峻落,铺毫行笔,势足收锋;横画为“勒”,须逆锋落纸,缓去急回,不应顺峰平过;直笔为“努”,不宜过直,太挺直则木僵无力,故须直中见曲势;钩为“趯”,须驻锋提笔,突然趯起,其力才集中在笔头;仰横为“策”,用力在发笔,得力在画末;长撇为“掠”,起笔同直画,出锋要稍肥,力要送到,如一往不收,易犯飘荡不稳之毛病;短撇为“啄”,落笔左出,要快而峻利;捺笔为“磔”,要逆锋轻落笔,折锋铺毫缓行,至末收锋,重在含蓄。后人亦将“八法”两字引申为“书法”之代称。(周积寅王凤珠)

【画即是书之理,书即是画之法】清代董棨《养素居画学钩深》:“书成而学画,则变其体不易其法,盖画即是书之理,书即是画之法。如悬针垂露、奔露坠石、鸿飞兽骇、鸾舞蛇惊、绝岸颓峰、临危据槁,种种奇异不测之法,书家无所不有,画家亦无所不有,然则画道得而可通于书,书道得而可通于画,殊途同归,书画无二。”指中国绘画具有书法的理法,书法相通于画法,故书画无二,殊途同归。(陶陶陶明君)

【工画如楷书,写意如草圣】明代朱谋垔《画史会要》载明代唐寅论画:“工画如楷书,写意如草圣,不过执笔转腕灵妙耳。世之善书者多善画,由其转腕用笔之不滞也。”工画:指工笔画。写意:指写意画。楷书:指正书,亦称正楷、真书。为了端正草书的漫无准则和减省汉隶的波磔,由隶书发展演变而成。始于汉末,为魏晋通用至今的元·管道昇《水竹图》一种字体。笔画平整,形体方正,故名。草圣:有二义:①善草书者称“草圣”。如唐代张旭善草书,人称“草圣”。②草书作品之佳者亦称“草圣”。唐代杜甫《殿中杨监见示张旭草书图》诗:“斯人已云亡,草圣秘难得。及兹烦见示,满目一凄恻。”本条目之“草圣”,指草书。是谓工笔画用楷书笔法,写意画用草书的笔法,所谓书画用笔同法,都要求执笔转腕灵妙而不滞。(周积寅)

【一合相】明代陈继儒《眉公论画山水》:“画者,六书象形之一。故古人金石钟鼎隶篆往往如画,而画家写山水、写兰、写梅、写葡萄,多兼书法,正是禅家一合相也。”“一合相”,佛家用语。《华严经大疏演义钞》曰:“一合相者,众缘和合故。揽众微以成于色,合五阴等以成于人,名一合相。”佛家认为世界为微尘之集合者,故称世界为一合相。

陈继儒此处言“一合相”意在说明书画用笔同法的道理。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顾陆张吴用笔》中便有“书画用笔同法”一说。近代陈子庄《石壶画语录要》曰:“如果笔笔是画,就不是画;笔笔不是画,而是书法,那才是画。一幅画如能做到分而观之笔笔是书法,合而观之则是一幅画,就算好作品了。”都是在强调书法的用笔规律与绘画的线条运用之间有着共通性。需要注意的是“画法虽通书法,但画自有法,在画法中,书法只是材料以书法入画,一定要经过加工,使之成为自己所用的材料。艺术总要有自己的血脉在内”。

如此,书画用笔同法的理论才更具有辩证的意味,才更透彻完善。(荆琦)

【书中有画,画中有书】明代张岱《琅嬛文集·跋徐青藤小品画》:“唐太宗曰:人言魏徵倔强,朕视之更觉妩媚耳。倔强与之妩媚,天壤不同,太宗合而言之,余蓄疑颇久。今见青藤诸画,离奇超脱,苍劲中姿媚跃出,与其书法奇崛略同。

太宗之言,为不妄矣!故昔人谓摩诘之诗,诗中有画;摩诘之画,画中有诗。余亦谓青藤之书,书中有画;青藤之画,画中有书”。青藤即明代着名画家、书法家、戏剧家、文学家徐渭,徐渭擅长狂草,常常把狂草的笔法引入花鸟画的创作中,画风恣肆旷放。书法与绘画历来被画家学者认为是用笔同法,所以,善画者必善书。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顾陆张吴用笔》云:“陆探微亦作一笔画,线条连绵不断,故知书画用笔同法张僧繇点曳斫拂,依卫夫人《笔阵图》,一点一画,别是一巧,钩戟利剑森森然,又知书画用笔同矣!国朝吴道玄授笔法于张旭,又知书画用笔同矣。”(陈见东)

【只一写字尽之】清代王学浩《山南论画》:“王耕烟云:‘有人问如何是士大夫画?曰:只一写字尽之。’此语最为中肯。字要写不要描,画亦如之。一入描画,便为俗工矣。”中国画与书法密切,唐代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论顾陆张吴用笔》卷二,从理论上肯定了书画用笔同法,这是以人物画论证的,北宋郭熙、郭思《林泉高致》也有同样的思想,他认为绘画用笔,可以“近取诸书法”,则是以山水画论证的。元代赵孟頫题《秀石疏林图》卷(北京故宫博物院藏)云:“石如飞白木如籀,写竹还于八法通;若也有人能会此,须知书画本来同。”

他将书画用笔同法的理论扩大到花卉中去,其影响远远超过张、郭之论。为了强调书画用笔的共同性,便把作画不叫画、绘、制,而叫写。明代董其昌《容台集》有一段记载:“赵文敏问画道于钱舜举,何以称士气?钱曰:‘隶体尔’,画史能辨之,即可无翼而飞。不尔,便堕邪道,愈工愈远”明清一些理论家们对此做了深刻的解析。明代高濂《燕闲清赏笺·论画》云:“观其曰写不曰描者,欲脱画工院气故尔。”清代钱杜《松壶画忆》云:“隶者,有异于描,故书画皆曰写,本无二也。”因此,所谓“隶体”,可以理解为以书法笔法作画,它表明到了元代,书画用笔的融合已经成熟,隶书正是具有士气画即文人画在艺术表现上的一大特征。在这里,绘画之“绘”或“画”,已经被“写”字所代替,成为文人画创作的一大特色。(周积寅)

【以画之关纽入于书,以书之关纽入于画】

清代郑燮《郑板桥集·板桥题画·竹》:“酋北善画不画,而以画之关纽透入于书。燮又以书之关纽,透入于画。”关纽:关键。此指书画之笔法。是说以画之笔法入书,以书之笔法入画。书画用笔同法,要求善画者必善书,做到书中有画、画中有书,“书画双绝”,可谓上乘。(王凤珠)

【书画有离纸镇纸两法】清代邵梅臣《画耕偶录》:“尝论书画有离纸镇纸两法。离纸者笔墨俱在,空中飞舞跌宕,有神龙不测之机。镇纸者则笔墨端凝,力透纸背,纤悉不苟,有泰山岩岩严重难犯之象。镇纸者须有天分,否则必近板滞;离纸者须有学力,否则必近油滑。”“离纸”、“镇纸”指的是两种用笔用墨方法。“离纸”画法,笔墨在宣纸上灵巧飞动,变化丰富活泼。“镇纸”画法,笔墨沉着凝练,厚重有拙趣,其力有扛鼎之势。两种笔墨方法都要求画家有高超的功夫,要把握好其中的度。“离纸”画法,要避免轻浮油滑的毛病。“镇纸”画法,要避免呆板凝滞的毛病。(李芹)

【作画以篆、隶、真、草之笔随宜互用】清代范玑《过云庐画论》:“作画以篆、隶、真、草之笔随宜互用,古人精六法无不精于八法者也。不备诸体而成画,无有是处。”作画笔法运用到书法中的篆、隶、真、草的用笔方法。中国画创作尤其是文人画,注重用笔的重要性,借鉴各种书法中的用笔来作画。(李芹)

【一幅中有天然候款处,失之则伤局】明代沈颢《画麈》:“一幅中有天然候款处,失之则伤局。”题款是画面上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与所描绘的事物是相辅相成的关系,如果题款位置不当,则会破坏整个画面的艺术效果,正所谓“一幅中有天然候款处”。清代邹一桂《小山画谱》:“画有一定落款处,失其所,则有伤画局。”方薰《山静居画论》:“一图必有一题款处。”都是说明在画面上恰当处题款的重要性。(荆琦)

【画好时防俗手题】清代邵梅臣《画耕偶录》:“近人诗曰:‘画好时防俗手题。’古人佳画,往往被俗手题坏,真大恨事。”一些古代佳画,被其后的收藏家或所谓文人题上了字,题得最多的竟达四五十家,将画题得无边无缝,十分拥挤。还有清代的乾隆皇帝,几乎是每画必题,甚至一题再题,十题八题,诗既无聊,字亦庸俗,顿使一幅佳画,不是佛头着粪,便是遍体生疥,严重地破坏了画面的章法美。(王凤珠)

【书为画之本】尤无曲《我的艺术观》云:“书为画之本。书法为绘画之根基,书法功力的深浅直接影响着画家的最终成就。”(王凤珠)

【四全】潘天寿《听天阁画谈随笔》;“我国唐宋以后之绘画,是综合文章、诗词、书法、印章而成者。其丰富多彩,非西洋画所能比拟故吾曰:画事不须三绝,而须四全,四全者诗、书、画、印章是也。”(王凤珠)

中国画起源发展论

1.中国画起源论

【中国画起源】中国画从何而来?历代画家和美术史论家们多有论述,说法有三:其一,引用先秦以来古籍记载之神灵启发、圣贤创造说。所谓“发于天然,非由述作,古先圣王,受命应箓”,“天地圣人之意也”。诸如黄帝时有“大鱼献图”、“龟字效灵,龙图呈宝”、“河出图,洛出书”、“史皇作图,仓颉作书”、“舜妹敤首堪作画祖”云云,言之极简,多托诸想象,臆造神话,近于荒唐,切不可当历史看。其二,长期流行书画同源于八卦、象形文字说。据说“八卦”是伏羲氏观天地万物的象迹而创造,其八种卦象各有象征,既有文字的含义,又是绘画的雏形;商、周遗址出土的甲骨、青铜器上的象形文字,正是一些概括而具有鲜明特征的简笔画,故认为绘画与书法均由此演变而来。由于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初仰韶文化的发现,对于中国画的起源和发展,提供了极为重要的研究资料,近年考古学家用碳素测定年代,这些彩陶制作于公元前四千年至三千年之间。证实中国画起源早于书法、八卦及象形文字。其三,“起源于劳动”说。

近现代中国画史论家认为中国画与一切艺术相同,起源于劳动,与生活有密切的关系。绘画、书法、八卦、象形文字如果说是同源的话,当同源于天地间的物象,也即同源于生活。新石器时代彩陶纹饰中的人形、动物形象及植物花叶纹之图案,充分展示出原始公社先民们的艺术创造才能,用匀整的细线或用黑色平涂描绘形象,其笔法或粗壮朴实,或自由流利,含有更多的绘画因素,故张安治先生指出:“中国绘画的发展应起源于彩陶。”(《“书画同源”辨》)(周积寅)

【河出图,洛出书】《周易·系辞上》:“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河出图,指河图。传说上古时期,黄河里的神龙背着上天赐给的河图从水里出来,伏羲氏便据此画成八卦。《周易·系辞下》则云:“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八卦”既有文字的含义,又是绘画的雏形,这是中国绘画同源于八卦之说。洛出书,指洛书,传说黄帝(也有说是大禹)东巡至洛水,有灵龟从洛水中出来,将带有红色纹理文字的东西献给轩辕黄帝,这就是所谓的洛书。

中国古代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河图”“洛书”的传说从河水中产生,并有龙马龟负图,这体现了古时人们对灵异动物的崇拜,“龙图”、“龙马负图”都是指“河图”,龙、马、龟在古时崇拜的动物图腾中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一方面古人臆造出这些神话传说,大多是为了歌颂远古传说中一些杰出的领袖人物,把文化始创的功绩归属于他们;另一方面古人传说早期绘画起源于天地神灵的恩赐所献,正如郑午昌认为的“河有图,而龙马出之,天地自然之图画,莫先于此,是说附会怪诞,不足辨诘”。这是古代人们的想象、传说、臆造,可以看作是一种文化观念,但“不能当作历史对待”。(王宗英蒋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