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敏:《中国古代画论中的求真——论石涛的“真在气不在姿”》,《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第01期。
樊莉:《石涛“无法而法”论之探析》,《美与时代》(下半月),2009年第01期。
孙珂,李兰祥:《浅析石涛及其艺术批判创新性》,《科技信息》,2009年第24期。
朱路昕:《禅是“一画”之髓——朱良志先生栀石涛研究枛读后》,《艺术探索》,2009年第02期。
时志明:《会境通神,合于天造——清代着名诗画家汤贻汾的人品及画论浅析》,《苏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03期。
王学海:《蒲华美学思想初论》,《鲁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9年第04期。
佀同壮:《王国维画论与庄子艺术精神》,《名作欣赏》,2009年第04期。
梁园园:《中国画论中“静境”对创作的重要性》,《美术之友》,2009年第06期。
向艳:《中国画论中的人文主义》,《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第04期。
蒋丹:《古代画论“文质”观念的意义衍变》,《美术之友》,2009年第01期。
李录成:《“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试述黄宾虹的艺术哲学观》,《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第05期。《于安澜书画学四种》,《史学月刊》,2009年第06期。
黄戈:《论留日经历对傅抱石画学思想之影响》,《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第02期。
樊波:《奠基如磐,学风致远——写在俞剑华学术研讨会之前》,《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9年第01期。
陈池瑜:《俞剑华中国绘画史论研究的成就与特点》,《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9年第03期。
李福顺:《咬文嚼字学俞老——古文句读与古画论研究》,《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9年第02期。
顾平:《文献遮蔽的“知识考古”:俞剑华美术史学意义之考察》,《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9年第03期。
阮荣春,顾维喜:《俞剑华“中国画改良论”的实践佐证及理论意义》,《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9年第02期。
金宝敬:《俞剑华栀中国画论类编枛在韩国的传播》,《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9年第03期。
万新华:《俞剑华的中国画学文献研究》,《美术观察》,2009年第05期。
陈瑞林:《从陈师曾到俞剑华:探索中国画现代转型的新路》,《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9年第03期。
刘立冬:《郭因的绘画美学和“绿色美学”》,《美术观察》,2009年第07期。
封珏:《刘海粟栀欧游随笔枛的文化发现:解释学的视域》,《学海》,2009年第05期。
左剑虹:《简论黄独峰的艺术选择对当代中国画发展的启示》,《南方文坛》,2009年第04期。
黄戈:《中西绘画美学比较》,《社会科学家》,2009年第02期。
孙玉华:《论古代论画诗表达的中国传统美学观点》,《江苏工业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年第01期。
潘爱军:《禅宗美学思想对中国绘画的影响》,《东京文学》,2009年第06期。
祝建如:《形与神的交融——中国绘画美学发展趋向简析》,《贵州教育学院学报》,2009年第02期。
陈丹:《试论中国古代画论中“气”范畴的审美意蕴》,《中华文化论坛》,2009年第02期。
王晓玲:《中国传统艺术精神的主体性——心》,《安徽文学》(下半月),2009年第04期。
黄欣凤:《中国画中的“意”》,《国画家》,2009年第04期。
叶青:《对写实与图像叙事关系的再思考——兼论“分科而习”传统对中国画的影响》,《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12期。
徐培晨:《中国画传统精神的实质》,《美术观察》,2009年第11期。
何士扬:《浅议中国画“笔法”与“画品”的内在关系》,《新美术》,2009年第05期。
张卉:《浅谈传统中国画线条之美》,《文艺评论》,2009年第05期。
李峻:《图示的示意性质与中国画的思辨心理》,《文艺研究》,2009年第10期。
毛亦农:《传统中国画生态思想溯源》,《文艺研究》,2009年第10期。
李成林,魏耕原:《中国画的点染与宋词》,《兰州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9年第05期。
周积寅:《中国画之本质特征》,《艺术百家》,2009年第05期。
纪学艳:《光华熠熠辉映天下——裔萼谈李斛的中国画创造》,《美术观察》,2009年第09期。
丁厚祥:《中国画造型之辨析》,《文艺研究》,2009年第09期。
林木:《新中国60年中国画画坛的写实思潮》,《美术》,2009年第09期。
何士扬:《欲壮其枝叶,先固其根本——谈中国画的当代拓展》,《美术观察》,2009年第08期。
张广才:《熔铸中国气派,塑造国家形象理论探讨之五 重塑中国画的国家艺术形象》,《美术》,2009年第08期。
王希:《从马远栀寒江独钓图枛浅析中国画的空白》,《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9年第S1期。
王俊民:《线与中国画》,《文艺理论与批评》,2009年第04期。
宋广林:《中国画线造型的审美特征与情感表达》,《新闻爱好者》,2009年第14期。
邵晓峰:《复兴正大之美,展现中国气派——论当代中国画发展》,《美术》,2009年第07期。
李慧:《中国画中“线”的审美特征和文化意蕴》,《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9年第S1期。
张欣:《中国画与戏曲审美特征述略》,《戏曲艺术》,2009年第02期。
陈美珍,黄宗贤:《守护与超越——中国画学研究会与中国画的现代转换》,《文艺争鸣》,2009年第05期。
吕澎:《中国画问题——用笔墨纸砚完成的绘画之继续存在的基础究竟是什幺?》,《文艺研究》,2009年第05期。
张华:《传统中国画教学的当代价值分析》,《中国成人教育》,2009年第08期。
毛丽丹:《中国画创作的哲学思想探析》,《江西社会科学》,2009年第04期。
于洋:《新中国中国画论争的主题递变》,《美术观察》,2009年第04期。
任美平:《初探中国画中的空白》,《艺术评论》,2009年第03期。
张友宪:《由“笔力”问题看老舍的中国画思想》,《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9年第02期。
郑奇:《也谈“笔力”——读栀由“笔力”问题看老舍的中国画思想枛一文有感》,《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9年第02期。
韩雅怡:《浅析中国画的“意”》,《戏剧文学》,2009年第03期。
蔡炳云:《简论中国画的诗意化特征》,《西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9年第02期。
邵宏:《中国画学域外传播考略》,《新美术》,2009年第01期。
王浩滢:《泛议中国画之功能》,《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9年第01期。
王云亮:《宗白华中国画理论中的“写实”一词》,《美术研究》,2009年第01期。
高天民:《反叛与建设——“新时期”中国画变革中的“反叛潮”及其影响》,《美术》,2009年第02期。
赵权利:《30年中国画的转向与启示》,《美术》,2009年第02期。
汪光芜:《线:中国画的审美之魂》,《美术观察》,2009年第01期。
李公明:《论李可染对于新中国画改造的贡献——以山水写生和“红色山水”为中心》,《美术观察》,2009年第01期。
徐沛君:《新时期中国画走过了怎样的道路》,《美术观察》,2009年第02期。
姜耕玉:《中国画为什么没有走向世界?》,《艺术百家》,2009年第01期。
瞿大明:《中国画笔墨、意境的内在意蕴》,《福建艺术》,2009年第06期。
马威:《浅谈中国画的意境表现》,《艺苑》,2009年第10期。
曹顺兴:《品味传统中国画——浅谈传统中国水墨画的意境、笔墨及色彩表现》,《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9年第04期。
张天爽:《浅谈中国画中“空白”的意境形成及美学意蕴》,《美术大观》,2009年第08期。
高伟:《论中国画意境中的诗性建构》,《佛山科学技术学院学报》(社会科学),2009年第04期。
高伟:《论中国画意境中的“水文化”特性》,《美术之友》,2009年第04期。
阿汀:《境生象外——浅析中国画的意境》,《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第12期。
吕海洋:《“老庄和孔子”所谈之游与中国画的意境》,《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第07期。
邹小宇:《论中国画题款书法与画面意境的和谐》,《连云港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01期。
黎晟:《中国古代山水画创作观小议》,《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第22期。
张广才:《试论水墨人物画的造型问题》,《美术大观》,2009年第11期。
牛路军:《就文人画精神品质谈当代水墨人物画之构建》,《甘肃科技纵横》,2009年第02期。
李新萍:《学画三昧——浅谈中国画的真、善、美》,《福建商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9年第01期。
廖方容,胡春涛:《“写生”之变——一个绘画术语嬗变背后的致用心态》,《南京艺术学院学报》(美术与设计),2009年第01期。
茅林:《谈山水画写生的“写意”内涵》,《美术观察》,2009年第01期。
潘日明:《论中国画笔墨之“道”》,《福建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2009年第06期。
蔡顺根:《论山水画笔墨皴法与民间艺术的融合体现时代面貌》,《浙江艺术职业学院学报》,2009年第03期。
宋美音:《论中国笔墨艺术与数字化设计融合创新》,《齐鲁艺苑》,2009年第05期。
李琳:《论中国画的笔墨语言》,《考试周刊》,2009年第37期。
盘俐敏:《笔墨论》,《飞天》,2009年第16期。
杨小卫:《浅论中国画笔墨的时代精神》,《考试周刊》,2009年第34期。
卢禹舜:《论笔墨》,《书画艺术》,2009年第03期。
张慧光:《论吴冠中的“笔墨等于零”》,《新西部》(下半月),2009年第07期。
吕少卿:《笔墨内涵与时代精神——论清“四王”绘画的美术史价值和时代意义》,《贵州大学学报》(艺术),2009年第01期。
崔昊:《论中国帖学的笔墨精神》,《科教文汇》(中旬刊),2009年第07期。
岳彤:《说笔墨话“古意”——中国画创作浅论》,《美术之友》,2009年第04期。
黄玉全:《论文人画的笔墨境界》,《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09年第02期。
唐滨:《形神意气融笔墨,造化心源气象新——论中国气象山水画的个性特征》,《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9年第03期。
张玉山:《论文人画的笔墨语言》,《艺海》,2009年第05期。
张成林:《略论笔墨技法及其关系》,《时代文学》(双月上半月),2009年第03期。
杨正国:《论中国画笔墨心象体现因素》,《大众文艺》(理论),2009年第06期。
李森:《浅论国画笔墨的演变》,《美术观察》,2009年第03期。
李向平:《风格即人——略论二十世纪国画大师们的笔墨语言》,《电影评介》,2009年第01期。
何海锋:《从宋代画院看宋代文人画论的影响》,《新疆艺术学院学报》,2009年第04期。
2010年
李俊:《略论中国山水画理论体系之嬗变》,《东南文化》,2010年第01期。
唐滨:《当代国画写意精神品格之解析》,《艺术研究》,2010年第01期。
王彦彦:《旷古绝今张文通》,《艺术探索》,2010年第01期。
聂秀明:《两宋帝王的审美趣尚对当时绘画艺术的影响》,《艺术探索》,2010年第01期。
陈锟:《再论“书画同源”》,《大众文艺》,2010年第01期。
王清香:《浅谈栀山静居画论枛中的笔墨》,《大众文艺》,2010年第01期。
雒红强:《浅谈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空间》,《大众文艺》,2010年第01期。
童焱:《中国传统绘画美学中的生动观》,《新美术》,2010年第01期。
经华:《郑板桥之画竹三段论》,《铁路采购与物流》,2010年第01期。
石了英:《徐复观的“老庄艺术精神”阐释》,《北方论丛》,2010年第01期。
王瑞芹:《“人大于山”之我见》,《美术观察》,2010年第01期。
樊波:《素描影响中国画得失谈》,《荣宝斋》,2010年第01期。
宛少军:《论素描引进中国画的利弊》,《荣宝斋》,2010年第01期。
许宏泉:《素描引进中国画的问题》,《荣宝斋》,2010年第01期。
陈池瑜:《素描在变革中国画中的历史作用》,《荣宝斋》,2010年第0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