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画论大辞典
15620400000019

第19章 中国画名词术语篇(17)

【仿】仿是作伪者根据真迹作者的风格特征、笔法结构而制作而成,其精良者往往极具欺骗性,仔细观察则可通过作伪者不同于原作者的“习气”、时代风格的差别等方面分辨是非。仿本一般无原作为蓝本,作伪者多凭自己的想象,或依据某些有关的旧闻和着录制成。有些虽有原作参照,但仅略取大意,并不照本临、摹,故也属仿制。古代的一些大名家如沈周、文徵明、恽寿平、石涛等,后人学其书画者极多,有些人长期研习某家书画后能在笔墨、结构、布置等方面与之颇为相似,于是就可按其大意,从事仿作,如张大千即以善仿石涛着称。旧时的假书画作坊也常使学徒长期临学某家书或某家画,学成后便大量仿制。仿较摹、临自然生动,但容易露出仿者的本相,而且艺术水准也难以达到原作者的高度。(任大庆)

【造】指的是凭空臆造,并不顾忌真迹或原作者的风格特点。这种作伪方式主要运用于那些见于记载,但罕有真迹者,如一些古代的名臣忠烈,因没有“标准件”对证,故而易于欺世。(任大庆)

【代笔】是指画家请别人代为创作,后自己落款加盖印章。代笔书画历代都有,往往是经画家本人同意,而约请自己的朋友、学生为之。代笔书画因为名款、印章皆真,鉴定有一定难度。(任大庆)

【乱真】北宋米芾《画史》:“印湘见画即摹,无不乱真。”《宋史·米芾传》:“画山水人物,自名一家,尤工临移,至乱真不可辨。”谓善于摹仿,可同真的相混。(王凤珠)

【逼真】北宋韩琦《稚圭论画》:“观画之术,惟逼真而已。得真之全者绝也,得多者上也,非真即下也。”指与真的极为相似。(周积寅)

【避讳字】是指在一些历史时期,书画家创作的内容与皇帝或自己的长辈的名字有同样文字时,采取的非正常的写法。避讳,分避皇讳和避家讳两种,避皇讳就是避当朝皇帝及先帝的名字,避家讳则是避作者自己长辈及先祖的名字。避讳的形式主要有:缺末笔避讳,将所讳之字的最后一笔空缺不写,或是将所讳之字用同音字代替,还可以将所讳之字,加注说明。由于避讳字显示出明显的时代性,所以用来作为断代的依据。(任大庆)

【返铅】在设色画中,用铅粉制造的白色颜料绘制物象后,因年久铅粉氧化而变成灰黑色,俗称返铅。铅粉是古代用化学方法制造出来的颜料,铅粉入画,目前最早可见于北魏时期的敦煌莫高窟,当时的画工以铅丹和银朱熔合作颜料,绘制壁画中的伎乐、飞天等形象,现均已返铅变成黑色。但古代画家在纸绢上作画,大都使用白垩、蛤粉作白颜料,经久不变。约在清代乾隆初期,才有用铅粉用在卷轴画上的例子,因此,在此之前的绘画作品是不会出现返铅现象的。(任大庆)

【笔性】是指书画家有规律的用笔习惯,包括执笔、运笔的方式,行笔的节奏和力度等,这是画家几年甚至几十年长期积累形成的,在临摹、创作的过程中,会或多或少地流露出来,对于鉴定书画起到重要的作用。(任大庆)

【苏州片】“苏州片”主要是指江苏苏州地区的作伪。沈德符在《万历野获编》中记载“骨董自来多赝,而吴尤甚,文士皆以糊口。近日前辈,修洁莫如张伯起,然亦不免向此中生活。至王伯谷全以此作计然笑矣。”张凤翼和王登作为当地着名的儒士和书画收藏家,尚且从古董作伪中渔利,市侩者可想而知。“苏州片”形成于明代中后期,持续时间直至近代。大多仿造唐宋元明大名家的作品,缺乏创造,笔法虚弱无力,图式有明显的雷同感。大多有底稿,以绢本工笔设色画居多,名款都是古代擅长青绿山水的名家,如李思训、李昭道、赵伯驹等,尤以仿造仇英作品为多,但笔力一般较为软弱。“苏州片”流传的范围相当广,几乎全国各地都有。(任大庆)

【广东造】“广东造”主要以做绢本设色人物为主,兼做少量山水、花卉。清末至民国年间,广东有一批专门做假画的商人,多半伪造宋以前画史上的大名家,如吴道子、尉迟乙僧、张萱等人物画。用很重的胶矾熟绢,绢丝绵软毫无骨力,通过作旧,显出貌似很古的深茶锈色。“广东造”多以水作旧,因此,作品大都脱裱,在作品开卷时有刺鼻的霉味,绢本表面有红斑。此外还常将清人真迹改成古代作品。(任大庆)

【扬州皮匠刀】又称“扬州片”、“扬州刀”、“扬州帮”,清代早、中期作于江苏扬州地区,主要伪造当地书画名家石涛、郑板桥等人的作品。据说当时因为凡是扬州造假的书画,其题款的末笔,尤其字的撇和捺,一般都形似旧时皮匠用的楦刀,肚圆而尾翘。这几乎成了扬州假货的特有标志,所以世人多称扬州的赝品为“扬州皮匠刀”,他们作假都是固定的路子,变化很少。(任大庆)

【河南造】又称“开封货”。明末清初作于河南开封地区。专造颜真卿、柳公权、苏轼、黄庭坚、米芾、蔡襄、赵孟頫、鲜于枢等唐、宋、元名家书法,也造包拯、岳飞、朱熹、文天祥等名人的字,多为手卷,也有挂屏。“河南造”的特征,一是草书居多,书写流利,字体光滑;二是皆为纸本,用河南皮纸、棉纸,或用粉笺揉后染色,或用蜡光纸,书写后再上色揉折,再次展平后,原来的色粉剥落,有明显的“开片”纹以显陈旧。(任大庆)

【湖南造】又称“长沙货”、“湖南刀”。清代早、中期作于湖南长沙地区。大约清康熙至道光时期,湖南长沙地区伪造的书画,既有画幅,也有字条、对联。多造明清间的着名人物何绍基、左宗棠、曾国藩等,或是冷名书画家的作品,如杨继盛、杨涟、周顺昌、史可法等。有画幅、对联等形式,画面结构疏落,技艺较差。材料绝少用纸,都用绫或缎,染色后用水大力洗刷,冲去表面的光亮,看起来就显得灰暗、陈旧。(任大庆)

【北京后门造】“后门造”专指清末民国在北京地安门附近的作伪,其制作的伪作大多仿冒清代宫廷画家的作品,以“臣字款”或郎世宁的伪作居多。后门造的题材多样,但以设色画居多,其形式有立轴、手卷、成扇等。画面工整富丽,多有伪造的乾隆题字、清宫玉玺藏印和诸大臣题跋,但所钤印鉴往往违反规范,整体显得杂乱无章。装裱仿内廷格式,手卷多以黄绫包首,卷外再以黄绫布包裹。画轴也以黄绫装裱,配以红木、象牙轴头,十分考究。成扇多用红木或紫檀、鸡翅木为骨,扇面多用泥金笺,扇骨上多刻诗填金,装配在红木长盒里,内衬蓝色丝绸,感觉富丽堂皇。(任大庆)

【上海造】民国时期在上海地区形成了一个书画造假集团,造假水平较高。集团内部分工明确,绘画、摹款、仿印、做旧各司其职,专业化程度高。多作清代名家作品,尺幅较大,裱工考究。(任大庆)

【装】指对书画、书籍等纸、织品类艺术品、文献、档案进行修整、装饰、加固的手工工艺或装修样式,着重于镶衬及装成工艺。(陈龙)

【裱】略同于“装”,着重于使用胶黏剂粘合纸张、织品的工艺步骤。(陈龙)

【表】同“裱”。明周嘉胄《装潢志》:“表之于糊,犹墨之于胶。墨以胶成,表以糊就。”(陈龙)

【褾】①同“裱”。②包首(见“包首”)。唐张彦远《法书要录》:“时见宫人出六十余函于亿岁殿曝之,多装以镂牙轴、紫罗褾,云是太宗时所装。其中有故青罗裱、玳瑁轴者,云是梁朝旧迹。褾首各题篇目行字等数,章草书多于其侧贴以真字楷书。”南宋周密《齐东野语》:“两汉、三国、二王、六朝、隋、唐君臣墨迹,用克丝楼台锦褾,青绿簟纹里,大姜牙,云鸾白绫引首,高丽纸贉,出等白玉碾龙簪顶轴,檀香木杆,钿匣盛。”此“褾”、“里”即为包首及天头。(陈龙)

【褙】将纸、织品层层粘合,引申为装裱意,着重于加固、整合半成品裱件的工艺步骤。(陈龙)

【背】略同于“褙”,同时可作覆背工序或背纸意。(陈龙)

【揭】揭去原有镶衬、裱褙部分的纸、织品等。明周嘉胄《装潢志》:“书画性命,全关于揭。绢尚可为,纸有易揭者,有纸质薄、糊厚难揭者。”(陈龙)

【褫】本意为夺取衣服,此即除去原有装饰,重新装裱。(陈龙)

【池】边饰、缘饰、装饰意。唐颜师古《匡谬正俗》:“池者,缘饰之名,谓其形象水池也。”引申为防护、加固之意。(陈龙)

【潢】①同“池”。明方以智《通雅·器用》:“潢,犹池也。”②染纸。北魏贾思勰《齐民要术》:“凡潢纸,灭白便是,不宜太深,深则年久色暗也。”

(陈龙)

【装裱】修整、装饰、加固书画等纸、织品类艺术品、文献、档案的手工工艺。(陈龙)

【揭裱】即将书画原装材饰一并除去,再按一定程序将背纸及托心纸揭尽,仅存书画原纸及题跋,再进行重新装裱的工艺。(陈龙)

【装背】①装裱意。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自晋代已前,装背不佳,宋(笔者注:南朝宋)时范晔,始能装背。”②覆背工序。北宋米芾《画史》:“装背画不须用绢。”(陈龙)

【装褙】同“装背”。(陈龙)

【装褫】装裱、揭裱意。南宋周密《齐东野语》:“应古画装褫,不许重洗,恐失人物精神、花木秾艳。”(陈龙)

【装池】装裱意。清陆时化《书画说钤》:“书画不遇名手装池,虽破烂不堪,宁包好藏之匣中,不可压以他物。”(陈龙)

【装潢】装裱意。《唐六典》:“崇文馆有装潢匠五人,秘书省有熟纸匠、装潢匠十人。”(陈龙)

【装治】装裱、整护之意。南朝宋虞和《论书表》:“装治卷帖小胜。”(陈龙)

【装理】装裱、整理之意。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余自弱年,鸠集遗失,鉴玩装理,昼夜精勤。”(陈龙)

【装护】装裱、保存、整护之意。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梁武帝命朱异、徐僧权、唐怀充、姚怀珍、沈炽文等,又加装护。”(陈龙)

【装界】装裱之意,因裱件多矩直方正如界,故此称之。南宋周密《齐东野语》:“《六典》载‘崇文馆有装潢匠五人’,即今背匠也,本朝秘府谓之装界,即此事,盖古今所尙云。”(陈龙)

【装轴】①安装轴头(见“轴头”)。②装裱意。南宋周密《齐东野语》:“按唐《艺文志·序》载:四库装轴之法,极其瑰致。”(陈龙)

【装修】装潢、修整、修复意。(陈龙)

【重装】揭裱、重新修裱意。明周嘉胄《装潢志》:“古迹重装,如病延医。”“凡重装尽善,如超劫还丹。”(陈龙)

【改装】同“重装”。明周嘉胄《装潢志》:“前代书画传历至今,未有不残脱者,苟欲改装,如病笃延医。”(陈龙)

【手装】亲自、亲手装裱、装订。多用于题跋、印文,如“某某手装”。(陈龙)

【裱褙】同“装背”。(陈龙)

【表背】同“装背”。明周嘉胄《装潢志》:“《辍耕录》云:‘画有十三科’,表背亦有十三科。”(陈龙)

【褾轴】同“装轴”。唐张彦远《历代名画记》:“或者云:‘书画以褾轴贾害,不宜尽饰。’”。(陈龙)

【褾褫】包首(见“包首”)。南宋赵构《翰墨志》:“皆用皂鸾鹊木锦褾褫。”明杨慎《画品》:“其复首曰褾褫。”复首即包首,褾褫一词仅指书画裱件的包首。(陈龙)

【背褾】裱褙、装裱、揭裱意。北宋米芾《画史》:“古画若得之不脱,不须背褾。若不佳,换褾一次,背一次,坏屡更矣,深可惜。”(陈龙)

【复裱】揭裱意。清周二学《赏延素心录》:“托画亦用前纸,更拣密腻者,不但质韧护画,他日复裱,且易揭起,可供书画家挥染。”(陈龙)

【复褙】同“复裱”。

【褫褙】揭裱、裱褙、装裱意。明方以智《通雅·器用》:“《王氏谈录》言:‘公好永禅师书,手自褫褙’,即装潢也,今日裱褙。”(陈龙)

【重背】①同“重装”。②指保留原旧裱的镶料,仅揭去一半背纸再重新覆背的工艺。北宋米芾《书史》:“余寻重背,以台州黄岩藤纸捶熟,揭一半背,滑净软熟,卷舒更不生毛。”③指在原裱件背后再加一层背纸。清周二学《赏延素心录》:“趟幸购剧迹,即缣楮苏脱,宜斟酌修整,不可重背。”这种“重背”是对裱件的破坏,不可图省事而为之,应当予以反对和摒弃。(陈龙)

【潢治】装裱、整护、揭裱意。《新唐书》:“张易之奏天下善工潢治,乃密使摹肖,殆不可辨,窃其真藏于家。”(陈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