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中国画论大辞典
15620400000138

第138章 中国画论着述及有关着述篇(4)

第二、三、四卷“记艺”是核心部分,记载了唐会昌元年(841)到北宋熙宁七年(1074)之间的二百八十四位画家生平、师承、擅长及艺术成就。第五卷“故事拾遗”及第六卷“近事”为五代及当时画坛的五十九条珍闻轶事。从内容、时间、体例或性质上看,是接续《历代名画记》而作,而其间多有发展:不再像前代绘画史籍划分品第;增加了“故事拾遗”和“近事”两卷,按照绘画活动纪事为序;对本朝画家开始以分画科编写,这些无不标志着中国绘画史编撰方式的新发展。《图画见闻志》编写时引述画史、画论多达三十余部的着作,这些史籍大多已经散佚,使之成为后人了解这一时期绘画发展的重要史料。书中对各种题材的画法研究和有关绘画故事的记述,丰富了美术史论结合的研究领域。尤其是“叙论”中的绘画艺术的论述,集中反映了郭若虚的绘画理论见解和审美主张,体现了北宋中叶人们对绘画认识的发展状况。由于《图画见闻志》在时间顺序上与《历代名画记》前后相接,因而它被视为《历代名画记》的续篇,并与之一起,构成了一部完整的中国绘画通史,在中国绘画史上具有重要影响。(冯超)

【图画歌】论画诗作。北宋沈括撰。刊行版本有《王氏画苑》、明人翻刻南宋临安陈道人书籍铺本、《绘事微言》本、《佩文斋书画谱》本、《中国画论类编》本等。本篇为五百六十五字的七言古体的题画诗。诗中首先以山水画为“画中最妙”列王维、李成、荆浩、范宽、关仝、董源、巨然、宋迪、王端、高克明、许道宁、郭熙。再述花竹翎毛画家:徐熙、赵昌、黄筌父子、谭宏、艾宣、羊仲甫、易元吉、张泾、胡镶、崔白、崔悫等人。后列鱼水、佛像、松鹤、牛马、楼台等画科名家。一一叙述各画科门类的着名画家,述其风格特色,擅长师承,时间跨度从魏晋到北宋。全篇平仄入韵,易于记忆,其间不乏论画名句,成为中国绘画发展史上独具特色的论画着作。(冯超)

【梦溪笔谈】笔记着作。北宋沈括撰。二十六卷。成书于元佑年间。主要版本有元刻本、《津逮秘书》本、《学津讨源》本、《四库全书》本、《四部丛刊续编》本、《丛书集成》本、上海古籍出版社影印本。本书卷第十七录入有关书画记述共二十条,涉及论画、观画、画法等。记载所见收藏前人名画的鉴赏之语,叙述五代北宋画家的遗闻轶事,翔实精绝。如言画法,论述徐熙、黄筌二体的画法特征;董源、巨然水墨山水“皆宜远观”,均以笔墨特征取其意趣。谈山水画“以大观小”方法等,亦见精辟。间有品评画迹,阐发画理,如观王维画“雪中芭蕉”,不问四时,提出了“书画之妙,当以神会,难可以形器求也”。并称赞欧阳修“古画画意不画形”的观点为“此真为识画也”。书中很多观点代表了北宋时期艺术审美思想,虽不是专门论画着作,却对后世绘画创作和评论影响尤多。(冯超)

【后山谈丛】笔记着作。北宋陈师道撰。四卷。主要版本有《宝颜堂秘笈》本、《四库全书》本、《中国画论类编》本。本书中收录了许多论述唐宋绘画的篇目。在这些文章中,作者强调绘画要形神兼备,重视对现实生活的表现。在《欧阳公像》条中,分别比较两个画本,指出一件是“韵胜而失形”,另一件是“形似而失韵”,因而认为均非传神之作。在一些论述中要求绘画要注重表现自己的主观情思。文集中谈到的很多画家,画史少有记载,可补不足。(冯超)

【山水纯全集】中国画论着。北宋韩拙着。

一卷。成书于宣和三年(1121)。主要版本有《詹氏画苑补益》本、《宝颜堂秘笈》本、《百川学海》本、《说郛三种》本、《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本、《美术丛书》本、《中国画论类编》本、《中国书画全书》本等。本书卷前有作者自序,论述绘画发展之梗概。全书共十篇,分别题为:《论山》、《论水》、《论林木》、《论石》、《论云霞烟雾霭岚光风雨雪》、《论人物桥彴关城寺观山居舟车四时之景》、《论用墨格法气韵之病》、《论观画别识》、《论古今学者》、《论三古之画过与不及》。书中主要讨论山水画所表现的自然界种种对象形像表现及构思布置,力求主规矩,重格法。并论及山水画的欣赏和创作态度。主张在山水画的创作中既要发挥笔墨的妙处,又要做到“笔以立其形质,墨以分其阴阳”,合乎客观自然规律。善于广泛地采集前人的论述和画诀,并融入自己绘画创作的经验加以发挥。如在郭熙的“三远”的基础上,增加了“阔远”、“迷远”、“幽远”。在《论石》篇中,首次对山水画的皴法予以较为集中的总结。《山水纯全集》是学习山水画的优秀入门教材,它较为全面系统地总结了唐宋以来山水画的创作经验。其主规矩、重格法的态度,代表了北宋宫廷画院注重写实的审美思想。(冯超)

【宣和画谱】中国画着录着作。二十卷。主要版本有元大德吴文贵刻本、明嘉靖刻本、明万历三十六年高拱刻本、《津逮秘书》本、《学津讨源》本、《四库全书》本、《丛书集成》本、《画史丛书》本、《中国书画全书》本、人民美术出版社及江苏美术出版社俞剑华标点注释本(1964、2007)。本书为北宋徽宗宣和(1119~1125)年间官方主持编撰的画史、画论和宫廷藏绘画着录的着作。有论者主张作者为赵佶,或为蔡京、米芾,或是蔡攸。记录宋徽宗宫廷所藏历代画家二百三十一人的绘画作品共六千三百九十六件。全书以绘画表现题材按画科分为十门,即:道释、人物、宫室、番族、龙鱼、山水、畜兽、花鸟、墨竹、蔬果。每门先作叙论,次为画家传记及评述,传后则列宣和宫廷所藏的画作名目和件数。其中的各门叙论是古代画论的经典篇章,全面反映了北宋时期的绘画审美意趣和美学思想。

《宣和画谱》在中国绘画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其主体内容与当时编撰的记录宫廷书法作品收藏的《宣和书谱》一同属于着录性质着作,这两本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较为系统化、规模化地对宫廷收藏的书画作品加以着录。但是以史论而言,它全面地记述了自上古至北宋中国绘画发展的历史梗概,从其中各个画科的叙论和每位画家的评传来看,已大大超出了着录的范围,颇具绘画史论的性质。因此,这部着作对于研究北宋及其以前的绘画发展历史和作品流传情况,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冯超)

【宣和论画杂评】中国画品评着作。传为北宋赵佶撰。一卷。主要版本有《画苑补益》本、《美术丛书》本。本书内容为抄录《宣和画谱》中道释、人物、宫室、番族、龙鱼、山水、畜兽、花鸟、墨竹、蔬果等各门之首的叙论,汇集而成,略有删节。

题宋徽宗御撰。经典内容荟集一册,省除学者翻检之劳。(冯超)

【广川画跋】中国画题跋着作。北宋董逌着。六卷。初刊于宋绍兴二十七年(1157)。主要版本有嘉靖年间韩氏刻本、《王氏画苑》本、《四库全书》本、《十万卷楼丛书》本、《适园丛书》本、《翠琅玕馆丛书》本、《画品丛书》本、《中国书画全书》本。书中汇集题跋凡一百三十四篇,卷末有阙,缺文三篇,仅为存目。题跋画作的时间,自晋代至北宋末年。内容以对绘画的考据、鉴赏为主,多有涉及画理、画法者,并兼述画之时代风尚、章程仪式。

考据过程十分详细,特别是对于人物故事画题的考据十分精到,且画中的物象也通过考证论其古今。如书中考据的《武皇望仙图》、《东丹王千角鹿图》、《七夕图》、《兵车图》、《九主图》、《陆羽点茶图》、《送穷图》、《乞巧图》、《勘书图》、《击壤图》、《没骨花图》、《舞马图》、《戴嵩牛图》、《秦王进饼图》、《留瓜图》、《王波利献马图》,或引诗文典章,或据名物服饰,或取现实生活中的物理事理,详考精核,方法灵活,令人信服。很多方法对于今天的文物鉴定学影响尤多。董逌常常运用了考论结合的品鉴方法,如《书孙白画水图》,从画师口诀对照画作分析发论,其法新颖独特。董逌的考据注重客观生活规律的总结,并始终贯穿着“理”的思想,这对于指导画家的创作实践具有积极的作用。(冯超)

【华光梅谱】中国画论着。北宋释仲仁撰。

一卷。成书于南宋绍兴初年。主要版本有《詹氏画苑补益》本、《续百川学海》本、《说郛三种》本、《美术丛书》本、《中国画论类编》本、《中国书画全书》本、《画学集成》本等。仲仁,会稽(今浙江绍兴)人,住衡州华光山,号华光道人。能诗,工画山水。酷好梅花,方丈植梅数本,遂以笔规其状,得其三昧,为一代墨梅之宗。全篇详述画梅方法。

先述画梅“口诀”,以四言句式述世传画梅口诀。

次论“取象”,以道家之理论梅之特征,推其画法分一丁、二体、三点、四向、五出、六枝、七须、八结、九变、十种。其后各题分别对画梅加以论述,为:“三十六病”、“画梅总论”、“华光指迷”、“画梅别理”、“梅有四字”。《四库全书总目提要》疑为后人伪托。(冯超)

【北山文集】诗文别集。北宋郑刚中撰。三十卷。主要版本有清康熙三十六年郑世成刻本、《四库全书》本、《佩文斋书画谱》本、《中国画论类编》本辑录《论郑虔、阎立本优劣》。这部文集中的《论郑虔、阎立本优劣》一文,论述了他的绘画美学见解。郑刚中认为郑虔的绘画作品之所以比阎立本的绘画作品高妙,认为郑虔是“胸中有气味者”的儒者,能于“酒酣意放,搜罗物象,驱入毫端,窥造化而见天性”。而阎立本“才术不鸣于时,负惭流汗,以绅笏奉研,是虽能模写穷尽,亦无佳处”。

故以郑虔优于阎立本。表现出作者对于画家胸中才学的重视。(冯超)

【画继】中国画史论着作。南宋邓椿撰。十卷。成书于南宋乾道四年(1168)。

主要版本有南宋临安府陈道人书籍铺刻本、《王氏画苑》本、毛晋刻《津逮秘书》本、《学津讨源》本、《四库全书》本、《画史丛书》本、《画学集成》本、人民美术出版社黄苗子点校本、《中国书画全书》本等。此书是续郭若虚《图画见闻志》而作。所记时间自北宋熙宁七年(1074)起,至南宋乾道三年(1167)止。在史料采集上,吸收了此前画史编撰的长处,并大量采集了宋代文人的诗文别集、笔记题跋,益以见闻,参诸自得,编撰而成。其中遗闻轶事,搜辑极广。卷一至卷七,为此期画家二百一十九人小传。或以身份,分别列类,即:圣艺、侯王贵戚、轩冕才贤、岩穴上士、缙绅韦布、道人衲子、世胄妇女、宦者。或以画科分类:仙佛鬼神、人物传写、山水林石、花竹翎毛、畜兽虫鱼、屋木舟车、蔬果药草、小景杂画。各为记叙生平擅长,风格特征,艺术思想;卷八,目为铭心绝品,着录作者所见私家收藏历代绘画作品;卷九,题为杂说论远,引唐宋文人有关绘画艺术的论述,阐明己见;卷十,题为杂说论近,记述徽宗时期宫廷及画院的绘画艺术活动。《画继》全面展现了北宋时期绘画创作和绘画艺术思想理论的发展情况。它与《历代名画记》、《图画见闻志》一起,构成了一部相互衔接的完整的中国绘画发展史。其资料丰富,立论严谨,对于后人深刻了解和研究北宋时期绘画创作、宫廷画院活动、绘画流派生成、文人画的发展、名画剧迹的赏鉴收藏、审美思想及审美意趣等实际状况无不具有重要意义。(冯超)

【扪虱新话】笔记着作。南宋陈善撰。八卷。主要版本有《儒学警悟》本、《宝颜堂秘笈》本、《丛书集成》本、《说郛三种》本等。陈善,字敬甫,号秋塘。罗源(今属福建)人。乾道进士,能诗文,工书画。善画猿獐、禽鸟、花果。此书考论经史诗文,对于北宋政事多有记述评论。兼及杂事,别类分门。有论画数则。如:举世人以为顾恺之“痴”、张旭“颠”例,提出画家必须“用志不分”,全身心投入绘画艺术创作中,才能获得高度成就。又以唐诗“嫩绿枝头红一点”试题为例,要求画家须“善体诗人之意”,强调艺术构思的重要意义。(冯超)

【声画集】题画诗总集。南宋孙绍远编撰。

八卷。主要版本有清康熙扬州诗局《楝亭藏书十二种》刻本、《四库全书》本、《中国书画全书》本。

本书汇录唐宋时期的题画、观画诗,根据内容分为二十六门:古贤、故事、佛像、神仙、仙女、鬼神、人物、美人、蛮夷、赠写真者、风云雪月、州郡山川、四时、山水、林木、竹、梅、窠石、花卉、屋舍器用、屏扇、畜兽、翎毛、虫鱼、观画题画、画壁杂画。划分门类的方法过于繁杂,多有交叉。但是,作为我国最早的一部题画诗总集,汇集了很多画史缺载的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唐宋时期的绘画审美思想,对于后人了解这个时期绘画的发展情况以及画家活动、创作、交往等情况有着极为重要的史料价值。编撰者对于题画诗的汇编体例给后代也产生了很大影响。(冯超)

【梅竹谱诗】题画诗着作。南宋赵孟坚撰。

手书墨迹一卷。墨迹着录有《珊瑚木难》、《大观录》、《石渠宝笈续编》。文载《佩文斋书画谱》、《中国画论类编》。本篇抄录诗三首,题目分别为:《里中康节庵画墨梅求诗,因述本末以求之》、《康节领此诗,又有许梅谷者仍求又赋长诗》、《王翠岩写竹求诗》。各段内容包含诗句和论述,论画梅、画竹的历史、方法,细至构思、笔法、墨色、布置等梅竹表现技法。论画述理,反对拘泥古法,力求画有新意。反映了作者的艺术审美思想和绘画创作经验的总结。(冯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