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人生三段论
15476200000041

第41章 愉快的境界

在当今商品经济之风盛行,凡事讲“投入产出”、“对等回报”、“投之以木桃,报之以琼瑶”的风气熏染下,道德世界的标准淡化了,底线模糊了,有些人在摆脱了计划经济模式的桎梏后,又迈入“只要有钱,世上没有办不到的事”的怪圈。于是积财找钱、用钱跑官、公费出国、坐豪车、住洋楼、泡遍酒吧、洗尽桑拿、享尽“温柔”、极尽潇洒、一掷千金,用行动印证了“没有钱是万万不能的”的名言。由此引发的为牟财不惜贪污、受贿、打劫、偷窃和谋杀等种种罪恶,葬送了多少人的前程。象成克杰、胡长清和李真等巨贪,几乎都是事到临头才捶胸顿足,追悔万分。这时如果能从喧嚣浮燥中静下心来反思人生之路,梳理精神世界,必然会发出痛心疾首的哀鸣---人若没了精神追求,只能沦为金钱的奴隶。

实际上,每个人都是普通又实际的人。他们要食人间烟火,要经磨难坎坷,要有大喜大悲,谁也不可能一辈子万事如意,心想事成。相对而言,有的人仕途一帆风顺,比别人多了几道光环,但他们内心深处照样有难于言表的苦闷。位居高官,说话办事须格外小心,因为一句不经意的话出口,就被“善解人意”的人演绎成“方针政策”,弄不好风生水起,祸起萧墙,只能处于时时提防中,这样的心情能愉快吗?相反,生活在芸芸众生中,工作在普通岗位上的老百姓,他们中间不乏极具才华,能力出群,人品纯正的才子,却由于性格鲜明,直言不讳,缺乏处理复杂人际关系的灵活手段而遭争议。于是,在有关个人前途和利益的问题上颇受负面影响,好事明明该属于你,偏偏擦肩而过,失之交臂,难免心情郁闷。有时触景生情会条件反射般地产生压抑感,对他人有本能的防御戒备心。久而久之,导致精神障碍,酿成身心疾患,又何来愉快之说呢。

倘若换另一个角度说,愉快是一种心情,也是一种境界。因为人们对愉快认识的标准不一,为此付出的代价各异。“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是一种愉快;那种建立在别人痛苦之上的快乐也是一种愉快,两者泾渭分明,格格不入。前者是高尚,后者是悲哀。如果讲这就是愉快的两极的话,那么更多的人则要在平凡的生活中审视愉快标准,学会寻找愉快。比如,工作单调且无变化,可较为稳定,无下岗之虑,看看周围为生计奔走劳顿的人,还能不知足愉快吗。再比如,一辈子兢兢业业,成绩显著,但个人境遇比不上他人,同样不用烦恼;想想你的长处兴趣在这个环境中有了施展的天地,业绩来自从事的岗位上,虽然少了炫目的职位,照样拥有一份愉快。更何况不同的工作有不同的要求,真要是换个环境,很可能带来意想不到的困难和麻烦。还如收入不高,地位低微,出于责任感与孝心,仍为家中老人与兄弟姐妹等默默奉献,却始终没有回报,反成了定势:不这般做倒是你的不对了。此刻你会觉得委屈,其实大可不必。从大家对你的评价看,显然是接受了你的爱心,完成了你的心愿,干吗非要人家当面称许呢?退一步讲,付出出于自愿,既不用攀比,也不必后悔,由于你而改变了他人的生活,换来了温馨与安宁,这是千金难买的愉快。

照此看来,愉快依人而定,依情而定,依心而定,这里的关键是要苦中找乐,比较寻乐,以难为乐,创造快乐,努力营造出一种身心愉快的生活氛围,让自己天天拥有一份好心情,这是多么令人赏心悦目的事情啊。

2007年4月于北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