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厚黑学全书3
15447000000149

第149章 英雄本色

常言道:“不怕不识货,最怕货比货。”对此问题的研究和分析则要求设身处地站在顾客的立场上将自己所要销售的商品与别的竞争商家现行销售的同类商品作一番比较,找出销售成功或销售失败的原因或差距所在。为此,通常要想一想,并确切回答下列问题:同是一种商品(或服务项目),顾客为什么会买我的而不买他的?或者,为什么会买他的不买我的?如此等等。

“货比三家”是顾客经常用以选购商品的方法之一。厂家大都采用优惠价与其他同行竞争。某些消费品亦有与此类似的情况:顾客由于平日耳闻目睹大量宣传广告,很多商品的牌号和商标得以广泛传播和深入人心。顾客会拿牌号和商标进行直接比较并推断其质量或性能的优劣程度,而后才择优选购。当然也有好些商品(或服务项目)顾客是不可能用规范化的质量标准进行直接比较的,只能根据各自的偏爱或信赖而决定向谁购买。例如,家具、服装、室内装修服务,就属这类商品(或营业项目)。

为此,在分析有关销售商品(或服务项目)的竞争情况时,无论经营什么项目,要想做成生意,“吸引顾客和取信于顾客”这一关是必须要过好的。

当然,如果发现有某些竞争对手无暇顾及或鞭长莫及的空缺品种,并由此也可成就某项大业的话,更应毫不犹疑地充分利用此种机会,力求合理地加以垄断。

商业竞争的手法是多种多样的。一般常见的有:减价、更新产品、改进服务、改变销售渠道、宣传广告等。

采用什么样的竞争手法,经常受到销售产品(或服务项目)的性质所制约。例如,推销汽车大都采用形形色色的优惠价格手法进行竞争。除此之外,一般还可以向顾客多做些宣传工作,以求吸引顾客购物。总括来说,在分析竞争手法时,应该首先结合销售产品(或服务项目)的性质以及行业特点,决定营销的方法。

无论何时,认真研究竞争对手现时采用的营销方法总是很有必要的,也很容易,但要进一步确切了解其营销方法的成效如何,倒是较为困难的。不过,求得一般了解,看其是“大有成效”、“有所成效”还是“全无成效”也并非全无办法。

其中办法之一,就是逐一研究他们使用各种营销措施的历史情况。看其中某种营销法是否被长期使用,或经常重复使用。按常理来说,如果某种方法被长期重复使用的话,其效果定是甚佳,至少亦是尚佳。如果长期以来只是断断续续地用过一两次便不见再用了,那就可以断定这种方法是无成效的。不过搜集这方面的资料是相当困难的,通常只能向那些过去是竞争对手的顾客,但现时已成为自己的客户们查询。此外,还可以委托亲戚朋友特意进行现场观察,并判断竞争对手现在使用的营销方法究竟好在哪里?差在哪里?优势和弱点分别表现在哪里?等等。

当然,话也应该说回来,了解竞争对手现时做什么或怎么做无疑是重要的,但生意竞争的成败要全部取决于“我现时在做些什么”。因此,一旦确切了解竞争对手现时做什么或怎么做之后,接着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决定你自己“必须做些什么”才能赢得顾客,为公司开创和扩展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