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成功励志厚黑学全书3
15447000000144

第144章 出其不意,攻其不备

我国古代兵法中“出其不意,攻其不备”的军事策略,在市场竞争中很有借鉴意义。面对强劲的竞争对手,冷静分析他的实力情况,不从正面冲突,而是袭击他没有意料到、没有防备的地方,也能达到站稳市场、巩固市场的目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我国一直从事盐业生产的民族资本家范旭东,看准西方各国忙于战争,输入我国的纯碱大幅度减少的机会,创办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制碱企业——永利制碱公司。大战结束后,曾经一度独占我国碱市场的英国卜内门公司,急忙重返中国市场。面对新生的竞争对手,在采取了种种软硬兼施的办法而没有达到挤垮永利的目的时,卜内门便调来大批纯碱,以原价40%的低价在中国市场上倾销,企图不惜血本,挤垮永利。

永利面对卜内门的低价销售攻势,举步维艰,但范旭东发现大战刚停,百废待兴,卜内门公司的产品数量有限,能运到远东的碱数量更为有限。将大量的碱运到中国的同时,造成了其在远东最大市场日本的相对紧张。于是范旭东以低于卜内门10%的价格在日本销售纯碱,宛如一支奇兵向卜内门在日本的碱市场发起了进攻。

卜内门措手不及,为了保证日本市场,不得不随之降低价格。由于卜内门的纯碱在日本的销量远远大于在中国的销量,这样一跌价,使其元气大伤。权衡利弊,卜内门觉得保住日本市场远比在中国进攻永利重要得多。最后不得不主动上门拱手言和。

就这样,永利不仅收回了中国碱市场的主权,而且在日本市场上也占领了一席之地。随着永利碱厂的日益壮大,洋碱统销中国市场的时代也宣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