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后晋枭雄录
1539000000043

第43章 尾声(1)

耶律德光

耶律德光在入中原之前,曾经去和述律太后商量,想要举兵入侵中原,消灭石重贵后自己当皇帝。述律太后非常不以为然,给他举例子说:“如果现在来了一个汉人,代替你做了辽国皇帝,你觉得辽国的军民会有什么反应呢?”耶律德光回答说,军民们自然是不答应的。述律太后于是又问他说:“既然这样,契丹人不想让汉人当辽国皇帝,汉人又怎么会让契丹人当中原皇帝呢?”耶律德光回答说:“当初我费尽心机,才把石敬瑭扶上皇位,现在石氏如此忘恩负义,我实在咽不下这口气。”述律太后苦口婆心的劝说他:“你就算是赶跑了石重贵,得到了中原土地,可是我们又不能长期在那里居住,万一要是有个什么闪失,到时候可就后悔莫及了。”耶律德光这才恍然大悟,于是用中原皇帝的位子来作为承诺,让赵延寿做先锋去进攻后晋。

在和后晋的战斗中,杜威因为被困而投降,他再次以中原皇帝的位置为诱饵,来鼓励杜威率兵进攻汴梁。可是等到汴梁后来被攻克,后晋被灭亡。耶律德光却把自己当初说过的话,忘到了九霄云外。每天就在汴梁宫中花天酒地作乐,也不约束手下的兵士。赵延寿毕竟是汉人,看到契丹兵士在汴梁胡作非为,于是进宫见耶律德光,请求他为契丹兵发点饷银。耶律德光笑着说:“我统兵在外,从来没有给他们发过饷银,要是他们实在没钱,就自己去打点草谷好了。”他话里所说的打草谷,其实就是鼓励契丹将士们去烧杀抢掠,于是京城四近的百姓就糟了殃,被契丹兵抢劫一空,自然个个怨声载道,对契丹恨之入骨。

转眼耶律德光就在汴梁呆了快一个月,毕竟是中原地界,物产丰富,和辽国有所不同,耶律德光便有点乐不思蜀了。这天召集后晋剩下的官员入宫议事,开口问他们说:“我看中原的民俗风情,果然和我们契丹不一样,我不便在此久留。应该选你们中间的一个汉人做皇帝,你们认为应该选谁呢?”当日他亲口答应进了汴梁,便让赵延寿当皇帝,百官又有哪个不知道的,现在听他这么说,自然明白耶律德光的意思。于是纷纷开口说道陛下您如此英明神武,战功显赫,泽被天下云云。总之有的歌功,有的颂德,最后一致说现在中外同心,别人都当不得皇帝,我们愿意拥戴您为中原皇帝。耶律德光哈哈大笑道:“我本来不想当中原德皇帝,既然大家都这么认为,我也不便拂逆你们的意思,那你们就下去准备准备,我按照中原的礼节仪式,这便登基主持朝政吧。”

众人纷纷称是,于是挑了一个良辰吉日,耶律德光便登基即位。可是他刚刚当上皇帝,就接到消息说刘知远也在河东称帝了,当下勃然大怒,召集各地军队前去讨伐。可是各地节度使人人一把小算盘,耶律德光又哪里指使得动。没有几天功夫,刘知远的先头部队已经攻克了许多州县,离汴梁是越来越近。一路上的州县都是闻风而降,耶律德光这才着急起来,唯恐刘知远截了他的后路。于是借口要回契丹省亲,便带齐自己劫掠来的金银珠宝,北归契丹。

一路上也是历经坎坷,所路过的州县,要不就是拼死抵抗辽军,要不就是名义上顺从,暗中却和刘知远互通消息,想要将耶律德光拦截下来;而且他一路上不断接到的战报,都是刘知远势如破竹,自己的军队节节败退的消息。耶律德光忍不住慨叹道:“我万万没有想到,中原竟然如此难统治啊。现在想起来,我有三个过失,所以中原的百姓容不下我。首先是我让各地节度使竭尽所能来满足我的贪欲,他们的心中愤愤不平,所以机会一到都离我而去;其次是我纵容兵士们打草谷,肆意劫掠百姓,失去了民心;还有就是各处节度使来汴梁为我贺喜,我没有早早让他们回属地去,其他的节度使生了疑心,唯恐我派人夺权,所以到了紧急关头,指挥不动队伍。现在想起述律太后的话来,真正是追悔莫及了。”

耶律德光本来也算是一代雄主,只不过这次大举南侵,处处如愿,已经实现了当初起兵的目的,但是却不知足,非要留下来做中原皇帝,结果搞得自己狼狈万分。他心中又气又急,懊悔万分,加上非常愤怒,这种种情绪累积起来,竟然引发了一场大病。到了栾城地界时,已经遍体酷热,将士们给他找来冰块,堆满他的身边来降温,他仍旧难耐身体的苦热,不停的吃冰块来降温,等队伍到了杀狐林地界时,终于不治身亡。

因为当时天气已经逐渐炎热,将士们无奈,只得将耶律德光尸体的腹部剖开,将盐堆在里面,就这么运回了契丹。死前受尽病痛,死后如此之惨,但是受尽契丹残害的中原人民却不肯给予他丝毫怜悯,称他为“尸耙”。耶律德光在位21年,终年46岁,葬于怀陵。庙号太宗。

赵延寿

耶律德光到了汴梁以后,看到后晋投降的军队都聚集在陈桥一带,耶律德光害怕这么多人突然又闹起兵变来,便先让人缴了他们的盔甲兵器等物,又把他们的战马全部都带回了契丹。但就是这样,他仍然不放心,想叫人把这些手无寸铁的兵士们全部杀掉。赵延寿听到这个消息以后,心想将来若是我当了皇帝,这几万军队就是我的,怎么可以把他们杀死呢。于是赶忙跑过去对耶律德光说:““陛下百战之后才得到晋的国土,不知您是自己统辖呢,还是让它将来被别人夺走?”

耶律德光听了不高兴地说:“朕因为石重贵忘恩负义才发兵征讨,前后五年的厮杀,几乎耗尽国力,刚得到中原,怎么不想自己统辖?你有什么话就直说吧!”

赵延寿说:“中原南边和吴国相临,西边又和蜀接壤,边境长达几千里。不久之后陛下北归,如果吴和蜀发兵中原,那这几千里的边界谁去为陛下守卫呢?如果不派兵把守,恐怕要被他人夺取。”

耶律德光问道:“朕还没有想到这些,那你说该怎么办?”

赵延寿说:“臣知道契丹的兵马善战,但不习惯南方的暑热气候,所以不能让他们去驻守西边和南边。我看不如把降卒全部改编,然后派他们到这些地区守卫。”

耶律德光犹豫着说:“以前朕也曾想杀投降的士卒,但没有执行,结果留下大患,现在又是这种情况,朕想除之以免后患。”

赵延寿见耶律德光不听,赶忙说出了具体办法:“臣的意思不是让降卒仍然驻守河南,可以将他们连同家属迁往北方的朔州(今山西朔县)、云州(今山西大同)和镇州、定州,然后每年轮流戍守黄河沿岸,这样便可免除后患了。”

耶律德光见赵延寿说的有理便同意了。不管赵延寿真实的动机如何,在客观上他毕竟将几万降卒的生命保存下来,所以后来人说是赵延寿免掉了又一次长平惨祸的发生。

但是没有想到后来耶律德光却食言,自己登基做了皇帝。赵延寿心里面自然不乐意,可是身在屋檐下,不能不低头,自然不敢有二话。回到自己的府中怏怏不乐,眼看着一场富贵,突然就化成了泡影,心里面自然是说不出来的难受。郁闷非常之下,突然想出一个馊主意来,于是立即给耶律德光上书,说我愿意当皇太子。他本来是想这么委婉的提醒一下耶律德光,谁知道耶律德光看透了他的心思,把他的奏章甩给其他人看,笑着说:“燕王真是爱开玩笑,皇太子只能我的儿子来做,他怎么能做得了呢。“把赵延寿狠狠嘲讽了一顿。但是毕竟赵延寿是有功之臣,于是耶律德光授意翰林院,给赵延寿再封几个官职。翰林院送过来一堆职位,奏延寿为中京留守,大丞相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事,兼枢密使。耶律德光却拿过笔来,轻轻巧巧就把大丞相录尚书事都督中外诸军事的官职划去,只剩下了中京留守兼枢密使两个职位,几乎没有什么实权。赵延寿自然也不敢违抗,但是心中愤恨耶律德光食言,便已经存了二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