存道之中。道识道知有之。
道识道知而辨,三者其分。
分之详细,道者皆为明焉。
第一道识为明。事物之本。
第一道知为清。物性所归。
道知高于道识。知为所用。
道识升而道知。如物颜量。
道识乃基础。道知乃活用。
活用又二法。础运及辨别。
源
其上道论曰道法三相。解其源。定,引,推。定之二法,一定基础认识;二定运诸。引之二法,一引事物律之所演;二引运诸而定。推之而互用。能解惑矣!
译文
在存道的里面。是有道识和道知这两个基本理论的知识点的。
道识和道知是能进行区分的,而这个区分就形成了第三个运用的法则。
分的越清楚,道的道理越是能清楚明白。
第一道认识是最明白的。因为它是人们对事物最基本的认识。
第一道认知是最清楚的。事物的属性都是被我们归纳成为了一个体系。
道知是高于道识的。因为道知是活用道识这个基础知识的。
道识会升级成为道知。比如一个物体的颜色和体积大小等。
道识是基础知识。道知是运用知识。
运用知识有两种分类。基础知识的运用和概括分别的方法。
源由
上面的论述用道论定义的话就是道法的三相。解释它形成的源头,定义,引用,推置。定义有两种,一种是对事物的基础认识的定义;第二种就是运用知识的基础定义。引用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对事物规律的总结得到的知识;第二种是自己定义的运用知识的运算法则的定义。基础知识和运用知识的关联性认识定义和自定义认知定义的法则是可以互相窜用的。而且能很好的解释事物本义的。
解释:第一排讲的是道识道知是存道模式中的知识点。
第二排讲的是存道人的分辨成为了存到中的一个基本运用法则。
第三排讲的是人的分析方法对事物的剖析是对道的阐述。
第四排讲的是第一道识是人的基础认识。
第五排讲的是第一道认知是人对第一道认知的运用。
第六排讲的是道识和道知的层次关系。
第七排讲的是道识和道知的形成和分析关系。
第八排讲的是人的知识最基本的两种分类。
第九排讲的是运用知识的基本运用造就了两种基本的运用法则。
源由
解释基础知识的和运用知识的关联性定义和自定义的区分。
注释:‘道识升而道知。如物颜量’的释义是,两个及两个以上的道识的运用就形成了道知。比如一个物体的颜色,颜色属于第一道认识;物体的数量定义(个数),属于第一道认识;物体的大小区分,也是第一道认识;把这三个并用其就成为了第一道认知或第二道认知。不同的第一道认识运用成为认知,那认知反过来运用分析事物的属性也是一个很好的分析方法。
‘道识乃基础。道知乃活用’的释义是,知识最基本的分类就是这两种,基础知识和运用知识。基础知识大多都是属性,运用知识大多都是法则算法规律之类等。
源由段落的主要内容分析是,从基础定义开始到自定义的开始。基础知识都是基本的,都用第一道认识来区分。运用知识是高一个等级的,是用第一道认知来区分。事物的认识的基本都是基础认识。关于到属性方面的东西就会牵扯到运用法则。运用知识基础只有一个来源,第一道认识。但是有两个方向,关联性和自定义性。关联性是离不开第一道认识的,自定义性是属于第一道认知的。第一道认知中的属性有两种。基础原由的,自定义性的属性。运算法则也是同样的道理。比如,一棵树。树是第一道认识,树要高矮的区分。高矮是属于第二道认识,属于第一道认知。高和矮是认识,分辨高矮是认知。接着就是运算,高矮是有标准定义的,人定义的单位,有米,分米,厘米等。这些单位互换的法则也是人自定义的。树木吸收二氧化碳释放氧气这个规律是人发现的,是属于关联性的。是树木和空气的互换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