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药理学基础学习精要
15354900000060

第60章 疾病分类与诊断基础(23)

(二)病因和病理生理诊断

肾结石诊断一旦成立,在详细地了解病史、饮食习惯、家族史、既往疾病(小肠、胆管、尿路感染及用药史)后,应进一步检查以作出病因和病理、生理诊断,包括结石X线形成、尿生化检查(尿pH值、尿酸、尿钙、草酸、胱氨酸、枸橼酸等)、尿细菌培养和血生化检查(血Ca2+、Mg2+、PTH、pH值、CI-、K+等)。评价某种物质尿排泄和血浓度的关系时,应仍旧考虑到此物质的饮食摄入。肾结石家属史多见于吸收性高钙尿,偶尔见于胱氨酸尿、原发性高草酸尿和I型肾小管酸中毒。痛风患者的肾结石多为尿酸结石,少数混有草酸钙结石。有慢性腹泻、回肠疾病或手术史者,应怀疑尿酸结石或草酸钙结石(肠源性高草酸尿或低枸橼酸尿)。X线阳性者多为含钙结石、胱氨酸结石和感染性结石,后三者可呈鹿角状;阴性者为单纯性尿酸结石,罕见的有黄嘌呤结石和2’8’—二羟腺嘌呤结石。尿培养有变形杆菌等分解尿素细菌生长并伴有碱性尿时,提示感染性结石(尿钙、草酸、尿酸、胱近酸、枸橼酸,以及血钙、磷、PTH、肾小管重吸收和酸化功能恶化对诊断极有帮助)。对于高钙尿和高草酸尿患者尚需判断其类型。

原发性甲旁亢时,血PTH、血钙和尿钙升高,血磷下降,饥饿时尿钙也可升高。吸收性高钙尿时血PTH正常和偏低,血钙正常,饥饿时尿钙一般正常。肾性高钙尿时血钙正常,饥饿时尿钙升高较原发性甲旁亢血PTH升高更为显著。不伴PTH升高的饥饿性高钙尿,饥饿时尿钙明显升高,而血钙和血PTH正常。饥饿时尿钙的测定方法为,在早晨空腹留取2小时尿,测定其中钙和肌酐含量,正常钙/肌酐<0.11原发性高草酸尿患者除尿草酸升高外,还有尿羟乙酸盐和甘油酸盐升高,并常伴有其他组织草酸钙沉着,贫血和肾功能损害以及家族遗传史。肠源性高草酸尿则有原发病史,尿钙降低(<2.5mmol/d),尿草酸>13mmol/d,可有代谢性酸中毒和尿枸橼酸降低(<mmol/d),血钙和血镁正常低限或降低,血PTH可升高。而维生素D中毒、草酸摄入过多(菠菜、茶叶、果仁)及高钙尿引起者则有其病史。

(三)并发症和合并肾脏其他异常

明确有无感染、梗阻和肾功能情况,以指导治疗。

十、输尿管结石

【概述】输尿管结石绝大多数来源于肾脏,包括肾结石或体外震波后结石碎块降落所致。由于尿盐晶体较易随尿液排入膀胱,故原发性输尿管结石极少见。有输尿管狭窄、憩室、异物等诱发因素时,尿液滞留和感染会促使发生输尿管结石。输尿管结石大多为单个,左右侧发病大致相似,双侧输尿管结石占2%~6%。临床多见于青壮年,20~40岁发病率最高,男与女之比为4.5∶1,结石位于输尿管下段最多,占50%~60%。输尿管结石之上尿流均能引起梗阻和扩张积水,并危及患肾,严重时可使肾功能逐渐丧失。

【诊断】输尿管结石的正确诊断不仅是肯定有无结石,还要确定结石的大小、位置、两侧肾的功能和肾积水的程度、有无感染等。典型的肾绞痛与血尿是诊断的重要线索。在疼痛发作时肋脊区有压痛、叩击痛。女性输尿管下端较大的结石能在****穹窿处触及。

90%以上的输尿管结石在尿路平片上可被显示,草酸钙显示最佳,但须与腹腔淋巴结钙化、盆腔内静脉石、阑尾内粪石和骨岛角相鉴别。静脉尿路造影主要了解结石的部位和肾功能与有无积水,必要时行大剂量尿路造影及放射性核素示肾图检查,均能进一步了解肾功能情况。膀胱镜检查与输尿管插管在结石处受阻,并拍平片钙化阴影在导管的同一平面,即能肯定输尿管结石的诊断。阴性结石用空气为对比剂作逆行造影摄片,则可显示结石的存在。另外CT及B型超声检查有助于对X线平片不显影结石的诊断。

十一、膀胱结石

【概述】膀胱结石可分为原发性和继发性两种,主要发生于男性。原发性膀胱结石多由营养不良所致,现在除了一些边远山区多发于婴幼儿外,已不多见。继发性膀胱结石主要继发于良性前列腺增生症,随着寿命的延长此病也逐渐增多。另外,结石容易发生在有尿道狭窄、膀胱憩室、异物,包括长期引流导管和神经原性膀胱功能障碍等患者。原发性膀胱结石多为单个性,呈卵圆形,继发性膀胱结石多为草酸钙、磷酸钙和尿酸的混合性,为多个较小结石。

【诊断】根据病史、临床表现和尿路平片容易确诊,但寻找引起梗阻的原因基为重要。金属探条由尿道插入膀胱内检查,触及结石时有磨擦感和金属声。必要时行膀胱镜检查,除能明确诊断外,尚可发现结石的原因。

十二、尿道结石

【概述】尿道结石多为肾、输尿管或膀胱结石向下排出时堵塞于尿道而就诊。多发生于1~10岁的儿童。90%为男性,结石常嵌顿于尿道前列腺部、舟状窝或尿道外口。

【诊断】男性前尿道结石可在****、会阴部触及,后尿道结石可在直肠触及,女性尿道结石可在****前壁触及。后尿道结石须摄X线片明确诊断。偶有病例须作尿道造影、金属尿道探子试触结石,或尿道镜直接观察。

十三、多囊肾

【概述】多囊肾(polycystickidneydisease)为遗传性疾病,是肾脏一种先天性异常。双侧肾脏披髓质均可累及,但在程度上可不同。在遗传方式上表现为常染色体显性和常染色体隐性遗传两种。

【病因学】90%ADPKD患者的异常基因位于16号染色体的短臂,称为ADPKD1基因,基因产物尚不清楚。该区域的许多编码基因已被阐明并被克隆,可望在不久的将来,ADPKD1可被确认。另有10%不到患者的异常基因位于4号染色体的短臂,称为ADPKD2基因,其编码产物也不清楚。两组在起病、高血压出现以及进入肾功能衰竭期的年龄有所不同。

本症确切病因尚不清楚。尽管大多在成人以后才出现症状,但在胎儿期即开始形成。囊肿起源于肾小管,其液体性质随起源部位不同而不同,起源于近端小管,囊肿液内成分如Na+、K+、CI-、H+、肌酐、尿素等与血浆内相似;起源于远端则囊液内Na+、K+浓度较低,CI-、H+、肌酐、尿素等浓度较高。

囊内上皮细胞异常增殖是ADPKD的显著特特之一,处于一种成熟不完全或重发育状态,高度提示为细菌的发育成熟调控出现障碍,使细胞处于一种未成熟状态,从而显示强增殖性。上此细胞转运异常是ADPKD的另一显著特征,表现为细胞转运密切相关的Na+-K+-ATPase的亚单位组合,分布及活性表达的改变;细胞信号传导异常以及离子转运通道的变化。细胞外基质异常增生是ADPKD第三种显著特征。目前许多研究已证明,这些异常均有与细胞生长有关的活性因子的参与,但关键的异常环节和途径尚未明了。总之,因基因缺陷而致的细胞生长改变和间质形成异常,为本病的重要发病机制之一。

【诊断】ADPKD:早期肾囊肿很小、无临床表现时,诊断较难。影像学检查发现双肾皮、髓质布满大小无数的囊肿;有明确的家族遗传史;有肝囊肿、颅内血管瘤、胰腺囊肿等肾外表现。对于肾外表现不明显,家族史不明确,患者只有单侧肾囊肿或囊肿数目较少时,应行影像学随访检查,包括超声波、CT及磁共振等。发现囊肿增大,数量增多及对侧肾脏累及即可诊断。基因联锁分析对于尚未出现囊肿的患者可提供诊断参考,但花费昂贵,技术要求高。

ARPKD:根据发病年龄和上述临床表现以及典型的家族遗传史而确立诊断。

【鉴别诊断】ADPKD主要考虑与多房性单纯肾囊肿鉴别。其他鉴别须考虑ARPKD、获得性肾囊肿、多囊性肾发育不良等。

ARPKD要考虑双侧肾脏Wilms肿瘤、肾脏细菌瘤(nepH值roblastomatosis)及ADPKD。患儿家庭成员检查、肝脏检查,包括超声、肝活检等有助于鉴别诊断。最近有认为,母亲血或羊水中α-甲胎蛋白的检测可作为产前诊断的一项指标。

十四、巴特综合征

【概述】巴特综合征是一种难治性疾病,是因肾小球球旁细胞增生,分泌大量的肾素引起的继发性醛固酮增多症候群。临床表现主要为肌无力,周期性麻痹,心律失常,肠麻痹等低钾症状,以及烦渴、夜尿增多、骨质疏松等。

【病因学】本综合征常见于儿童期,散发或家族性多为常染色体隐性遗传疾病。其病因是Henle袢的上升支粗段及远端肾小管NaCl的转运紊乱。钾、钠、氯的消耗刺激肾素释放并伴球旁细胞的增生。醛固酮水平增高,纠正醛固酮过多症并不能改善钾的丢失。钠的损耗引起长期血浆容量低,表现为虽有肾素和血管紧张素的增多,但血压正常,对注入血管紧张素的加压反应受损。常发生代谢性碱中毒。血小板聚集受到抑制。可有高尿酸血症及低镁血症。激肽-前列腺素轴受到刺激,尿中前列腺素及血管舒缓素排出增多。

【诊断】液体、电解质和激素同时异常,其特点是肾钾,钠及氯的消耗,低钾血症,醛固酮过多症,高肾素血症和血压正常。

十五、高血压肾病

【概述】本病系原发性高血压引起的良性小动脉肾硬化(又称高血压肾小动脉硬化)和恶性小动脉肾硬化,并伴有相应临床表现的疾病。

【诊断】

(一)病史及症状

年龄多在40~50岁以上,高血压病史5~10年以上。早期仅有夜尿增多,继之出现蛋白尿,个别病例可因毛细血管破裂而发生短暂性肉眼血尿,但不伴明显腰痛。常合并动脉硬化性视网膜病变、左心室肥厚、冠心病、心力衰竭、脑动脉硬化和(或)脑血管意外史。病程进展缓慢,少部分渐发展成肾功能衰竭,多数肾功能常年轻度损害和尿常规异常。恶性高血压者舒张压需超过16Kpa(120mmHg),伴有明显心脑合并症且迅速发展,大量蛋白尿,常伴有血尿,肾功能进行性减退。

(二)体检发现

一般血压持续性增高(20.0/13Kpa,150/100mmHg以上);有眼睑和/或下肢浮肿、心界扩大等;多数动脉硬化性视网膜病变,当眼底有条纹状、火焰状出血和棉絮状的炎性渗出,支持恶性肾小动脉硬化症诊断。伴有高血压脑病者可有相应的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三)辅助检查

1)多为轻中度蛋白尿,24h定量多在1.5~2.0g;镜检有形成分(红细胞、白细胞、透明管型)少,可有血尿;早期血尿酸升高,尿NAG酶、β2-MG增高,尿浓缩-稀释功能障碍;Ccr多缓慢下降,血尿素氮、肌酐升高。肾小管功能损害多先于肾小球功能损害。

2)影像学检查肾脏多无变化,发展致肾功能衰竭时可出现肾脏不同程度缩小;核素检查早期即出现肾功损害;心电图常提示左心室高电压;胸部X线或超声心动图常提示主动脉硬化、左心室肥厚或扩大。

3)临床诊断困难者在早期应作肾活检。

(四)鉴别诊断

应除外各种继发高血压,尤其是慢性肾炎高血压型。恶性肾小动脉硬化症应与急进性肾炎、系统性血管炎等病相鉴别。

十六、糖尿病肾病

【概述】由于糖尿病糖代谢异常为主因所致的肾小球硬化,并伴尿蛋白含量超过正常,称为糖尿病肾病。

【发病机制】糖尿病肾病的基本病理特征为肾小球基底膜均匀肥厚伴有肾小球系膜细胞基质增加、肾小球囊和肾小球系膜细胞呈结节性肥厚及渗透性增加。其发病机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高蛋白饮食加剧糖尿病肾病的恶化糖尿病患者由于严格限制碳水化合物的摄入,而以高蛋白纤维食物供给为主,顾此失彼,致使蛋白分解产物及磷的负荷过度和积聚,进而加剧了DN的病理损害。

2.高血压的影响糖尿病患者由于脂质代谢紊乱、动脉粥样硬化等诸多原因,合并高血压者为数不少,这些患者中几乎都可见到尿微量蛋白,表明肾损害普遍。

3.高血糖长期与过度的血糖增高,可致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血浆蛋白外渗,引起毛细血管基底膜损害,肾小球硬化和肾组织萎缩。

糖尿病肾损害分成5期。

Ⅰ期:肾小球高滤过期。以肾小球滤过率(GFR)增高和肾体积增大为特征,新诊断的胰岛素依赖型糖尿病患者就已有这种改变,与此同时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毛细血管灌注及内压均增高。这种糖尿病肾脏受累的初期改变与高血糖水平一致,是可逆的,经过胰岛素治疗可以恢复,但不一定能完全恢复正常。这一期没有病理组织学的损害。

Ⅱ期:正常白蛋白尿期。这期尿白蛋白排出率(UAE)正常(<20μg/min或<30mg/24h),运动后UAE增高组休息后可恢复。这一期肾小球已出现结构改变,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GBM)增厚和系膜基质增加,GFR多高于正常并与血糖水平一致,GFR>150mL/min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常>9.5%。GFR>150mL/min和UAE>30μg/min的患者以后更易发展为临床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损害Ⅰ、Ⅱ期患者的血压多正常。Ⅰ、Ⅱ期患者GFR增高,UAE正常,故此二期不能称为糖尿病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