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管理论企业创新
15332000000007

第7章 企业知识管理

一、企业知识管理的概念、原则和目标

(一)企业知识管理的定义

目前尚无被广泛认可的定义。但有几种观点:(1)从知识的管理角度认为“是对知识进行正式的管理,以便于知识的产生、获取和重新利用。知识管理是将组织得到的各种来源的信息转化为知识,并将知识与人联系起来的过程”(Daniel E·O’Leary),是对企业知识的识别、获取、开发、分解、使用和存储(Anderes Abecker)。(2)从认识论角度认为“是利用组织的无形资产创造价值的艺术”(Karl E Sverby)。(3)从知识共享角度认为“是运用集体的智慧提高应变和创新能力,是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提供的新途径”(Carl Frappaolo)。(4)从知识交流角度认为“是帮助人们对拥有的知识进行反思,帮助和发展支持人们进行知识交流的技术和企业内部结构,并帮助人们获得知识来源,促进他们之间进行知识的交流。”为此,可归纳出以下定义:知识管理是对知识进行正式管理,是对企业知识的产生、获取、识别、分解、使用、开发、创新和存储;是将信息转化为知识,将知识与人联系起来,促进人们对拥有的知识进行反思、交流的过程和技术;是企业实现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共享的有效途径,是企业利用无形资产创造价值的艺术。

(二)企业知识管理的原则

1.知识积累原则

知识积累是进行知识管理的基础。伴随企业的生产、经营、科技、管理、公关等活动,都产生大量的信息与知识,如果不重视积累,这些信息和知识都会随业务的结束而消失,随员工的离去而流失。知识是企业的财富,是企业的创新之源,知识的积累有利于形成企业文化、企业价值和企业核心能力。知识与信息的积累,可建成知识库、信息库,这也是企业知识管理的主要对象之一。

2.知识共享原则

知识必须共享,才能产生共享效应。一方面,要鼓励员工将自己的知识提供出来共享,要有激励机制鼓励共享;另一方面,要提高员工分享同事知识的意识与能力,使知识成为企业的知识资产。同时,对自主知识进行法律保护,形成知识产权。知识共享涉及到个人及企业知识产权问题,知识管理者应发挥管理艺术与利用激励机制,促进知识分享。

3.知识交流原则

没有交流,就不能实现有效的知识管理。知识交流是知识管理的重要环节,关键在于要在企业内部建立一个有利于交流的激励机制和文化氛围,有利于员工之间的交流畅通,有利于最大限度地使信息和知识在交流过程中得到融和和升华,使知识交流者得到启发和提高。

(三)企业知识管理的目标

企业知识管理的目标是创造和利用各种知识,使知识为企业所拥有以形成企业的知识产权和知识资本。具体目标有:

(1)制定知识战略。构建全员参与的,以知识的积累、生产、获取、分享、交流和利用为主要内容的战略,把知识管理提高到战略高度,以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需要。

(2)促进结合。促进人力资源、信息、知识和企业的生产、经营、科技、管理、文化等活动过程的紧密结合,利用知识改善企业日常活动,升华活动创新的经验,提高知识创新度。使知识管理与企业经营形成良性循环,促进知识资产形成。

(3)检测与评估。从知识资产的角度检测与评估企业的管理活动、经营决策是否有利于形成知识资产;检测和评估知识资产的价值。

二、开展知识管理活动

(一)知识管理活动是一项管理工程

知识管理活动一般包括八个过程:公开→获取→利用→开发→输入→内化→认知→创新。

(1)公开。一方面,对内公开企业已拥有的知识,使员工能利用这些知识更有效地去实现所分担的任务,完成企业目标;另一方面,激励员工将个人所掌握、开发出的知识公开,与企业和员工共享。

(2)获取。既要知道在哪些地方、部门、单位可以获取到企业所需的知识,又要知道向谁、用什么办法、在什么时间能获取到所需知识。

(3)利用。知识在于利用,只有利用才能发挥其创新价值。创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必须有市场价值,并且能够实现市场价值。

(4)开发。在知识经济时代,由于信息技术的日新月异,为获取知识提供了先进的技术手段,但对获取的知识应有一个开发、创新的过程,结合行业特点、企业个性、市场需求进行有目的的开发、创新。

(5)输入。要持续动态创新,就要不断输入新知识,包括个人和企业对新知识的源源输入。

(6)内化。输入的新知识、必须消化,与企业目标相融合,变成企业和员工所真正拥有的知识。融合才能创新。对输入的知识有一个从量的集聚到质的飞跃的过程。

(7)认知。对输入、内化了的知识,既要扩散,让更多的员工掌握,又要对储存的知识和获取的知识进行分类管理,要确保所有员工知道在那里。

(8)创新。知识管理活动的全过程,是一个创新过程。知识管理的目的在于创新。知识管理每项活动都必须创新,才能建成知识型企业、创新型企业。企业创新必须有商业化前景,能为企业发展作贡献的。

(二)知识管理活动是一个系统工程

涉及知识管理的方方面面都是相互依存、相依支持、相辅相成的,它是一项系统工程。

(1)过程系统。以上八个过程是一个系统,要利用企业的信息网络技术,实现企业生产、经营、科学、技术、文化等方面的创新,共同为实现企业目的、经营目标而发挥职能创新作用。

(2)组织结构与文化系统。包括能促进知识获取、内化、扩散、利用等的组织、机制、制度等文化,使企业能成为创造知识的创新实体。

(3)评价系统。知识的检测与评估是一个系统。通过知识的检测、评估,提高知识创新的水平和知识管理的水平,创建优秀的知识型企业。

(4)人力资源系统。知识创新在人,知识管理也在人,要不断提高员工的知识素质与智力即创新力的水平;既要提高现有员工的知识水平,更要有目的地引进有创造性的新生力量,如建立科研中心、博士后流动站;要建立激励机制,提高员工学习知识、创新知识的积极性及奉献精神;要培育团队意识与团队精神,形成创新合力,迸发创新活力,激活企业创新。

(5)科技创新系统。建立科学研究与技术创新的机构,运用先进的技术手段如多媒体和数据库、专家决策支持系统等以获取知识、创新知识并使知识在企业内分享。

(6)知识发展系统。知识管理本身有一个发展、完善的过程;知识管理还有一个向更高层次的管理形态发展的可能,如思维产业、智慧管理。

三、企业知识管理的实施

(一)转换观念,建立知识创新理念

进入新世纪,知识经济初见端倪。知识经济时代需要新的企业管理形态即创新,只有注重企业知识的共享与创新,将知识和信息作为企业的战略资源,进行持续动态创新,企业才有可能在新世纪、新时代立足、发展。现代管理要从以战略为导向的管理转向以可持续发展为导向的管理。要分析新形势新特点。全球范围互联网络的形成使得知识与信息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广泛、深入的传播和共享已成为事实,它促进了企业经营的全球化和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过程。在发达国家,无形资产的投资大于有形资产的投资,人力资本在企业的各要素中的作用越来越大,跨国公司设立智力资本经理、知识主管,标志着知识在企业中的重要地位。知识将成为企业关键的经济资源。知识的创新方式受到挑战,开发新的创新方式已成为企业的迫切需要。为此,企业必须转换观念,建立与知识经济相适应的知识创新与知识管理理念。同时,树立Internet观念,重视互联网建设,适应信息时代的需要。

(二)改革企业结构,将企业建成知识型企业

把企业从传统的、严格按照刚性管理的、等级森严的组织结构进行改革,变逐级汇报请示、不能超越为意见、建议、指示可直接相互传输、交流、沟通的机制,按知识型企业的要求对企业进行改革、重组,调整企业的重心,以企业创新为核心建成知识型企业,使企业内员工之间、班组之间、部门之间、上下级之间的合作更加普遍,知识分享与交流更加有利于促进创新;对外,企业与企业之间,企业与市场相关的机构、部门等的交流与协作,企业实施跨地区、跨行业、跨部门、跨国界的知识交流与合作更加普遍。

(三)实施网络化管理

首先要加强物质技术基础设施建设,包括Internet(国际互联网)和Intranet(企业内部网)两种网络建设、知识库(内含数据库)和软件系统等四个部分的建设,以便跨越时空的限制,有效地实现对知识的获取、输入、积累、分享、交流、利用、传播、评价的动态管理,也有利于开展电子商务,开展网络营销,实现网络化管理,适应网络经济竞争。知识库应包括企业员工、数据库、知识管理“最佳实践”数据库、客户数据库等。

(四)设立知识主管

企业员工的知识开拓、应用、积累、丰富和创新等需要有人来组织并进行有效管理。这就要求企业设置知识主管。当好知识主管在于具备以灵活的创新方式管理企业知识并出色地领导企业创新的能力。知识主管的主要任务是将企业知识变成企业资产。企业知识主管的主要任务有:

(1)了解企业的经营环境和企业的内部条件,了解企业员工的知识水平和创新能力,了解企业对信息与知识的需求。

(2)建立和造就一个能够促进学习、积累、创新知识和信息共享的环境,使每个员工认识知识共享的好处并愿意将知识充实知识库。

(3)监督并保证知识库内容的质量、深度,建立知识创新战略以促进知识创新;保证知识库的正常运行和信息的更新。

(4)加强知识集成和创新,促进知识共享,形成知识共享和知识创新的良性循环。

若企业已设有信息主管,则知识主管的地位居于行政主管与信息主管之间。信息主管在技术开发中发挥作用,知识主管则在企业运作中即创新中发挥作用。为此,知识主管要具有灵性和对智力的战略性运用的意识和能力。不能以信息主管代替知识主管,否则,他会不知不觉地把知识管理的工作重点放在技术和信息的开发上,而不是放在知识创新和集体的创造力上。

(五)建立适应知识管理的决策机制

1.民主管理决策机制

企业知识管理的核心是尊重员工创新的价值和作用,强调员工的知识创造者的地位和作用,企业决策层对企业经营要公开,对员工要公平、公正,要建立透明、民主的决策机制。

2.激励机制

要有一套激励员工将无形的知识资产转变成企业有形的结构资产的机制。企业领导者要不断丰富企业筹资手段,使企业得到飞跃的发展并以此更大程度上吸引员工的内聚力和向心力。分享知识和创新是巨大的力量,是企业发展的基石,要善于激励员工,建立产权激励机制,以知识产权激励授予知识创新者以专利权,通过保护创新者的权利、利益来调动其积极性。

3.文化氛围机制

创造一个有利于每位员工发挥创造力、致力于知识创新的文化氛围,形成文化氛围机制。要建立知识共享、风险共担的文化。知识是生产力,知识分享是更大的生产力,要形成将知识的共享和创新视为企业赢得竞争优势的共识,努力学习,共同分享知识,分担风险,共同为企业发展作贡献。

4.自我测评机制

优秀的知识管理决策机制要鼓励员工自我测评、认识自我、完善自我、超越自我。做法是建立人力资源管理系统。在原企业信息系统内联网上专开一个网页,在网页上列出每位员工需要的技能、知识和评价方法。每个员工都可以匿名上网,利用该系统对自己的能力作出的评价,找出本人现实和职业、业务要求的差距,从系统上获知如何提高自己的知识和技能的方法,实现员工的自我测评。

四、企业知识管理应注意的问题

(一)掌握成功的知识管理企业的特点

只有掌握成功的知识管理企业的特点,才能有效地把企业创办成成功的知识管理企业:强烈的知识创新意识和知识是生产力,知识分享是更大的生产力的理念;设立富有开拓、创新精神的知识主管;树立明确的知识价值和企业价值;展现宏伟的企业视野和创业前景;建立良好的学习、共享、创新的知识文化和创新文化;完善的技术基础设施和网络系统,建立有效的知识管理体系。

(二)防止以下不利因素

(1)故步自封。不愿向外界学习,不愿与外界进行知识交流与协作,甚至害怕把企业活动公之于客户和环境。

(2)操之过急。知识管理是一项全新管理,有一个学习、熟悉、适应、发展的过程,不能一蹴而就,急于求成,或贪图一劳永逸。应有长远规划和目标,有计划地开展这项工作。

(3)缺乏协作。对内、对外均需建立协作机制,不重视协作,难有多大创新。

(4)缺乏激励。

(5)线性思维。知识创新常常是一种无序过程,线性思维难从无序中发现知识与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