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学罪犯改造心理学
15263000000037

第37章 罪犯心理危机的干预(1)

本章重点:罪犯心理危机,是指罪犯在服刑期间,由于人格缺陷或意外事件的压力,而产生的严重的负性情绪体验,有可能引发自杀、暴力、脱逃等行为,或存在着其他潜在危险的应激状态。罪犯心理危机发展经历五个阶段:危机前期、冲击期、防御退缩期、解决期、危机后期。罪犯心理危机干预,是指专业人员运用心理学方法,帮助和指导处于危机中的罪犯,缓解其心理矛盾与冲突,恢复其心理平衡,减少安全事故发生的过程与方法。危机干预六步法可用于罪犯危机干预。具体步骤是:确定问题、确保罪犯安全、提供支持、提出应对方式并验证、制订计划、得到承诺。罪犯危机干预主要技术为:倾听技术、干预技术与评估技术。针对罪犯自杀危机发生、发展的不同阶段,实施干预侧重点有所不同,包括对形成自杀意念、正在实施自杀行为及自杀未遂罪犯和其他罪犯的危机干预。罪犯逃脱原因有家庭因素、不良行为习惯、报复、逃避惩罚、避免受欺等。脱逃干预,应了解罪犯的脱逃动机,注意其外在表现,并帮助其分析脱逃危害。罪犯暴力危机的原因包括暴力性行为的动机和罪犯特征,暴力危机干预应注意稳定情绪、认识后果和探讨原因。

罪犯心理危机概述

一、罪犯心理危机的概念

(一)心理危机概述

心理危机是当人们遭遇突然或重大的生活目标挫折,运用个人常规处理问题的方法无法解决而导致的暂时心理失衡状态。郭薇编:《心理危机干预概论》,四川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页1—2。一般而言,心理危机由负性生活事件引起。心理危机若不能及时缓解,则可能导致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功能失调。

心理危机是一种主观状态。首先,个体在认为某一事件威胁到自己需要的满足及有意义的存在时,才会进入危机状态;其二,并不是由负性生活事件所引起的所有心理改变都是心理危机,只有人们感觉到心理压力超过了其可应对的范围时,才会出现心理危机;其三,心理危机得不到缓解而加重,会使行为功能失调,出现危机行为,并导致危害性结果。

心理危机是一个过程。从个体感觉到负性生活事件的存在,引起紧张反应,无法应对而导致功能失调,时间或长或短,都会有一个发生、发展的过程。心理危机并不必然导致情感、认知和行为方面的功能失调。如果个体能够依靠自己的力量或在他人的帮助下战胜危机,就有可能预防或解除心理危机,避免危机行为的产生,或在危机行为出现时及时制止。

引起心理危机的负性生活事件主要有:重大的自然灾害和意外事故;疾病,特别是突发威胁生命的重大疾病或者长期受慢性疾病的困扰;丧失因素,涉及人员、财产、职业、躯体、爱情、地位、尊严等的丧失。例如亲人亡故、失业、失恋、突然致残等。人际关系紧张,严重或持续的人事纠纷会使人陷入心理危机,例如家庭纠纷。适应,如毕业、离退休、移民等情况对新环境的适应。矛盾冲突,受各种矛盾冲突困扰导致长期的心理压力,如升学挫折、过度劳累等。

心理危机的表现形态有以下几种:B.E.Gilliand,R.K.James:《危机干预策略》(上册),肖水源译,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0年,页5。创伤后应激障碍(PTSD);自杀,包括自伤自残;暴力,包括性暴力、家庭暴力等;物质滥用,也称药物成瘾、药物依赖等;丧失亲人,包括分居、离婚和疾病等;公共机构中的暴力,如恐怖与人质事件等。

(二)罪犯心理危机

罪犯心理危机,是指罪犯在服刑期间,由于人格缺陷或意外事件的压力,而产生的严重的紧张、焦虑、抑郁、悲观、愤怒等情绪体验,有可能引发自杀、暴力、逃脱等行为,或存在着其他潜在危险的应激状态。何为民主编:《罪犯心理矫治》,法律出版社,2001年,页140。罪犯心理危机是导致监狱恶性事件和突发事件发生的潜在危险因素。

罪犯心理危机与罪犯自身存在的精神症、变态心理等异常心理有密切关系,但又与这些异常心理有显著差别,表现出自身的特点。

1.危机的双重性

危机既可能会造成危险,也可能是机遇。一方面,如果心理危机没有缓解,罪犯可能会采取不恰当的方式来应对和解决问题,导致其社会功能下降,出现精神疾病或出现自杀、暴力等适应不良行为,严重威胁监管安全,即为危险。另一方面,如果在危机状态下,罪犯能够成功把握危机情境,或者得到及时有效的帮助和干预,罪犯可能学会新的应对技能,不仅重新获得心理平衡,还可能促进其心理的进一步成熟与发展,帮助其成长与自我实现,即为机遇。

2.危机的爆发性

从心理危机的发生发展过程看,具有爆发性。一是突发性,在危机发生之前,罪犯尚能运用其应对资源维持与环境的平衡状态,当罪犯遭遇婚姻破裂、余罪被揭发等重大负性生活事件或改造事件时,平衡状态几乎在事件发生时即被打破。二是情绪反应强烈,罪犯在心理失衡状态时,往往会引起紧张、焦虑、抑郁、悲观等异常情绪,在这种强烈的不良情绪影响下,罪犯的认知能力下降、防御机制削弱,有可能会引发自杀、暴力、脱逃等安全事故。

3.危机的短期性

心理危机是有时间限度的,通常最多持续6周。在危机发生发展的后期,罪犯的主观不适感会减轻。如果危机未得到及时解决,罪犯可能会出现适应不良行为,也可能会转化成慢性状态。

4.危机的普遍性

罪犯群体比其他群体更容易爆发心理危机。一是罪犯因其人格缺陷及不全面的社会化,更容易爆发心理危机;二是罪犯被剥夺人身自由,这本身即是重大的负性事件;三是罪犯在狱中接受改造,其行为往往不能满足其需求,无法承担对家庭的责任,诱发危机因素大量存在,这些都使得罪犯更容易出现心理危机。

5.危机的复杂性

心理危机具有复杂的症状,难以把握,并不严格遵守一般的因果关系。心理危机的症状就像一张网,将个体环境的所有方面相互交织在一起。郭薇编:《心理危机干预概论》,页3。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罪犯,不仅表现出紧张、焦虑、抑郁等消极情绪,还会表现为改造的消极态度和对监狱人民警察的对立情绪,易被定义为反改造行为。这又会进一步加剧罪犯的心理危机,从而有可能引起更大的安全事故。

二、罪犯心理危机的类型

根据不同的标准,罪犯心理危机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型。根据引起罪犯心理危机的原因,可以分为事件性危机与非事件性危机;根据罪犯心理危机的性质,可以分为问题性危机与障碍性危机;根据危害的后果,可以分为自罚性危机与攻击性危机。狄小华:《罪犯心理矫治导论》,群众出版社,2006年,页224—225。

(一)事件性危机与非事件性危机

事件性危机通常由单一的突发性事件引起。这些事件在罪犯的意料之外,且不受其能力控制,如家庭变故、丧失亲人、突患重病等,都有可能使罪犯心理遭受巨大震动,引发其心理危机。非事件性危机通常由一些逐渐增长的紧张、抑郁、焦虑等消极情绪长期累积而成,最终由一些琐碎的事情所引发。在服刑改造中引起的负性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排解,可能产生累积效应,发展到一定阶段,会爆发为心理危机。

(二)问题性危机与障碍性危机

问题性危机是罪犯因改造中遇到的具体问题,如监禁适应问题、家庭问题、人际关系问题等所引发的心理危机。由于罪犯心理危机的根源是改造中遇到的具体问题,问题得到解决,其心理危机往往能够化解。而障碍性危机是因罪犯心理障碍而爆发的心理危机。罪犯的心理危机虽然也因改造中的具体问题所引发,但根源在于罪犯自身存在的心理障碍,即使诱发因素被消除,产生罪犯危机的心理因素长期存在,对其心理危机的干预也将需要长期的过程。

(三)自罚性危机与攻击性危机

自罚性危机是罪犯采取自杀、自伤自残或逃脱等具有自罚性质的方式来应对的危机。而攻击性危机是指罪犯采取对抗、暴力、杀人等攻击性行为来应对的危机。处于心理危机状态的罪犯,若无法自救,或不知或不愿寻求帮助,其紧张、焦虑等消极情绪无法缓解,为恢复心理平衡,及早摆脱痛苦,可能会采取极端的方式寻求解脱。通常,性格内向的罪犯多采取指向自我的方式来寻求解脱,而外向的罪犯更倾向于对他人实施攻击性行为。

三、罪犯心理危机的发展

(一)心理危机发展模型

Swanson和Carbon综合各家理论学说,提出一个全面的危机发展模型。季建林、赵静波:《自杀预防与危机干预》,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年,页255—256。

图11-1危机发展模型

1.危机前的平衡状态

个体运用日常的应对技巧与解决问题的技术来维持自我与环境之间的稳定状态。

2.危机的产生

在危机产生阶段,包括面临挫折或不能解决的问题时个体出现的情绪脆弱状态和危机活动状态,这一阶段一般不超过4—6周。在危机活动状态下,个体往往不能忍受极度的紧张、焦虑、绝望等消极情绪,会发生情绪崩溃或出现自杀、暴力等危机行为。

3.危机后平衡状态的变化

个体在经历危机后,心理状态可能恢复到危机前水平,也可能高于危机前水平或低于危机前水平。

(二)罪犯心理危机的发展阶段

1.危机前期

在危机前期,罪犯基本处于平衡状态,能够应付监禁改造生活中出现的应激事件。

2.冲击期

也称休克期,在高强度的负性生活事件或者引发危机的诱因发生后的数小时内,罪犯主要表现为焦虑、恐惧、紧张和不能合理思考,会采用应激性的应对技巧来处理问题,个别罪犯会出现意识不清的现象。

3.防御退缩期

也称危机期,当处于危机状态的罪犯不能解决面临的困难时,会表现为退缩或否认问题的存在,合理化或不适当的投射,有可能会表现为与他犯发生冲突、与监狱人民警察有对立情绪、消极怠工等反改造行为。

4.解决期

也称为适应期,当罪犯运用自身力量或在他人干预下,能够接受现实,用积极办法成功解决问题,焦虑减轻,自我评价上升,社会功能恢复,重新建立心理平衡。

5.危机后期

在危机解决后,多数罪犯能够变得成熟,获得更多的积极应对技巧。但少数罪犯由于不愿或不知寻求帮助,靠自身力量危机无法得到缓解,有可能会发生人格改变,出现神经症、精神病、慢性躯体不适等症状,严重的会出现自杀、暴力、逃脱等恶性事件。

罪犯心理危机干预概述

一、罪犯心理危机干预概念

(一)心理危机干预

1.心理危机干预的概念

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对处于危机状态下的个体给予关怀与支持,使用一定的心理咨询与治疗方法予以援助,使其情绪、认知、行为重新回到危机前水平或高于危机前水平的过程和方法。

心理危机干预是一种从简短心理治疗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帮助处于危机状态下的个体度过危险的方法。心理危机干预的关键点在于“人格塑造”,B.E.Gilliand,R.K.James:《危机干预策略》(上册),页10。帮助受助者恢复自信,改善心理缺陷,挖掘个人潜能,以恢复心理平衡。

心理危机干预的目标可以分为三个层次:最低目标:使处于心理危机中的个体重新获得心理控制,避免自伤或伤人;中级目标:使处于心理危机中的个体恢复心理平衡,恢复到危机发生前的功能水平;最高目标:使处于心理危机中的个体达到高于心理危机前的功能水平,促进人格成长。

2.心理危机干预的模式

美国危机干预理论专家贝尔金等认为,基本的危机干预模式有三种,即平衡模式、认知模式和心理社会转变模式。这三种模式为不同的危机干预策略和方法提供了理论基础。

(1)平衡模式

也称为平衡失衡模式,是最基本的危机干预模式。危机中的个体通常处于一种心理或情绪的失衡状态,而平衡模式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其重新获得危机前的平衡状态。平衡模式最适合于危机早期干预,这时,处于危机中的个体自身原有的应对机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已无法满足他们的需要,失去了控制自己的能力,分不清解决问题的方向,没有办法作出适当的选择。干预主要集中于稳定罪犯的心理和情绪,帮助危机中的个体认识并矫正暂时的认知、情绪和行为扭曲;在罪犯未达到某种程度的稳定之前,不能也不应采取其他措施。对处在自杀危机中的个体,最重要的是使其放弃自杀念头,稳定情绪,而不是去挖掘罪犯为什么会产生自杀的念头。平衡模式是一种短期的心理治疗或即时行为干预模式,一般被应用于危机的起始期。

(2)认知模式

认知模式认为,危机来源于对生活困难和创伤的错误思维和信念,而不是事件本身或与事件和境遇有关的事实。因此,该模式的基本原则是通过改变思维方式,认识其认知中的非理性和自我否认部分,强化思维中的理性和自强的成分,使个体获得对危机的控制能力。人们有时会给予自己否定和扭曲的信息,在这种消极信息的持续影响下,个体会对境遇的自我感知向越来越消极的方向发展,直到不再相信自己境遇中有积极的成分,从而产生对自身境遇的无力感。危机干预工作的任务在于帮助罪犯质疑自身的不合理信念,通过练习和实践新的自我说服,使其思想变得更积极、肯定,直到自我否定和自我挫败的信念消失为止。认知模式最适合于危机稳定下来并回到了接近危机前平衡状态的罪犯。这一模式的基本步骤可以借鉴阿尔波特·艾利斯的理性情绪行为疗法和贝克等人的认知疗法。

(3)心理社会转变模式

心理社会转变模式认为,危机的产生可能与内部和外部的(心理的、社会的或环境的)困难有关。危机干预的目的在于与罪犯合作,确定引发危机的内部和外部困难,帮助他们选择替代其现有行为、态度和应对资源的方法,结合恰当的内部应对方式、社会支持和环境资源以帮助他们获得对自己生活的自主控制。心理社会转变模式引导我们从心理、社会和环境三个范畴来寻找危机干预策略。与认知模式相类似,心理社会转变模式也适合于已经稳定下来的罪犯。这一模式主要源于阿德勒的理论。

(二)罪犯心理危机干预

1.罪犯心理危机干预的概念

罪犯心理危机干预,是指心理矫治专业人员运用心理学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和指导处于心理危机状态中的罪犯,缓解其心理矛盾与冲突,恢复其心理平衡,减少或避免安全事故发生的过程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