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面改造动机是推动罪犯为了达到某种个人目的而产生积极改造行为的内部动力。这种动机从表面上看是带有积极性的,而且它所推动的改造行为也是积极改造的行为,但它与积极改造动机有本质的区别。这种动机并非来自于改恶向善的需要,而是外界压力或改造目标的诱惑力所致,是服刑人员为了自身安全或满足自己的功利心才产生的改造动机。例如,新入监的罪犯,为了尽快融入监狱生活,获得主管警察的好感,往往会在这种改造动机的推动下积极改造;某些罪犯为了达到通过减刑、假释等方式使自己早点离开监狱以便尽快实现报复他人的目的,也会在表面改造动机的推动下“积极”改造。表面改造动机具有一定的普遍性,罪犯受功利心的驱使,在改造中表现为急功近利,只要对自己有好处的事就会去做。因此,在表面改造动机推动下产生的改造行为,只是一种虚假的积极行为,它对罪犯可能很实惠,但却不能从根本上改变罪犯。具有表面改造动机的罪犯,往往有一定的对付改造的经验,他们一般在监狱警察面前表现得积极,积极改造行为只是在做样子,只要能得到奖励或监狱警察的赏识,就算达到目的了,改恶向善不是他们内心真正的目的。
(三)混刑度日的动机
混刑度日的动机是推动罪犯产生既不积极、也不消极的改造行为的内部动力。这种改造动机的产生,主要有三种情况:一是罪犯缺乏改造自己的内在要求,而且认为在监狱中衣食有保障,没有必要为了早点回家而积极改造;二是罪犯虽有改造自己的内在要求,但强度不大,况且外在支持其改造的力量较弱,一旦遇到困难就会失去信心而放弃积极改造的努力;三是刑期因素的影响,刑期比较长的服刑者,觉得减少点儿刑期也解决不了大问题,仍然要在监狱中度过漫长的岁月,刑期短者,对减刑的可能性的期望较小,认为即使积极改造,也是白费力气,还不如轻轻松松地度过刑期。在混刑度日的动机推动下,罪犯在改造中尽量避免受到惩罚。除了能平安、轻松地度过刑期,别无他求。
(四)抗拒改造动机
抗拒改造动机是推动罪犯产生消极的、拒绝接受改造的行为的内部动力。这种动机的产生,主要是因为罪犯没有改造的内在要求,甚至是拒绝改变自己,而且改造目标对其没有吸引力;也可能因为外界要求他改造自己的压力太大,使其无法承受而导致逆反行为。此外,也有极少数罪犯认为自己无药可救,自暴自弃,因而故意表现出拒绝改造的行为。在抗拒改造动机的作用下,罪犯不仅会表现出各种违犯监规纪律的行为,甚至会故意制造事端,破坏正常的监管改造秩序,以达到某种不可告人的个人目的。
总之,不同类型的改造动机可以推动罪犯产生不同性质的改造行为,而且,每一个罪犯身上可能并非只有一种改造动机。在某一时期,可能会同时并存多种改造动机,但其中的主导动机决定了罪犯产生何种性质的改造行为。因此,我们的目标是要使更多的罪犯产生积极改造动机并使之起到主导作用,使罪犯的表面改造动机向积极改造动机转变,激发起混刑度日的罪犯的改造热情,消除罪犯的抗拒改造动机。只有这样,我们的改造工作才能真正达到使罪犯改恶向善的目的。
四、罪犯改造动机的特点
(一)改造动机的复杂性
罪犯的改造动机的复杂性首先表现为罪犯内心深处多种动机的矛盾性,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一面。它是罪犯多种需要的综合反映,也是罪犯内心矛盾冲突的反映。某一时期罪犯改造动机的性质,主要取决于处于矛盾斗争中的动机结构中主导性的动机的性质。罪犯改造动机的复杂多样还表现为,在罪犯的改造动机中,既有起决定作用的主导动机,也有起次要作用的辅助动机;既有短近动机,又有长远动机;既有来源于外部刺激引发的改造动机,也有源于罪犯内心的改造动机。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决定罪犯的改造行为。
(二)改造动机的广泛性
罪犯的改造动机涉及不同的领域和内容。虽然其动机的核心内容是个人改造前途,但辐射的范围较宽。既有经济方面的动机,也有政治方面的动机;既有法律上的考虑,也有道德上的权衡;既有考虑个人利益、前途方面的动机,也有关心改造集体荣誉和国家利益的动机等等。
(三)改造动机的差异性
罪犯改造动机的差异性主要从以下三方面表现出来:第一,不同刑期、不同犯罪类型、不同处遇、不同犯罪经历、不同监狱经验以及不同年龄的罪犯的改造动机存在着一定差异。如,重刑犯与轻刑犯、“多进宫”罪犯与“初进宫”罪犯、严管犯与宽管犯等,他们之间的改造动机不尽相同。第二,罪犯改造动机在动力性上的差异。如罪犯在积极改造动机的强度上,在抗拒改造动机的程度上都会不同;改造动机对于改造行为的维持方面的作用,每个罪犯有自己的特点,有些罪犯改造动机的坚持性比较强,有些坚持性比较弱,所以改造动机对其改造行为的维持作用也就不一样。如果罪犯的意志薄弱、控制力差,其改造动机的坚持性就较差,即使形成了积极改造动机,也容易波动,出现反复。那些具有良好意志品质、自我控制能力较好的罪犯,一旦产生了积极改造动机,会比较稳定,并持续表现出积极改造行为。第三,罪犯改造动机在方向性上的差异。受到罪犯原有犯罪心理的恶性程度、对刑罚认识的程度、对监狱环境的适应程度、罪犯自身的人格特点以及监狱警察的管理教育等因素的影响,罪犯会形成指向不同指向,追求不同目标的改造动机,表现出改造动机的多向性。
(四)生存性改造动机的普遍性
对于大多数罪犯来说,生存性改造动机往往是支配其改造行为的主要动力。所谓生存性改造动机,是指由罪犯的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引起的改造动机。在生存性动机支配下产生的改造行为,其目的往往是为了吃饱、穿暖、住好以及自身安全有保障等。罪犯会为了改善生活、改善处遇而表现积极;已婚罪犯争取获得与配偶同居的权利而表现积极等。
(五)改造动机的功利性突出
从现实情况来看,服刑罪犯中具有急功近利思想的人较多。在功利思想支配下,罪犯多注重行为的结果,不多考虑行为本身的意义,往往以行为结果是否对自己有利来对行为进行取舍,对自己有利的事就多做,对自己不利或不能很快得利的事就不做或少做。这一方面与社会环境对人的心理影响有关,另一方面与罪犯的自私心理比较重有关。因此,罪犯在改造过程中,功利性动机基本上占主导地位。
动机理论
究竟是什么力量驱动行为?动机是怎样发挥作用的?对此,学者们从多方面进行探讨,试图对动机问题作出系统性的解释,从而形成了丰富的动机理论。我们结合心理学中的动机理论和组织行为学中的激励理论,简要介绍一下,目的在于更深刻地理解动机和动机的产生过程,为监狱警察在罪犯矫正过程中如何有效地激发他们积极的改造动机提供思路。
一、早期的动机理论
(一)本能理论
动机最早是由本能的概念引入心理学的。19世纪末和20世纪初,在达尔文进化论思想的影响下,许多心理学家相信人的大部分行为由本能控制。按照本能说的观点,有机体在进化过程中形成了由特定的遗传固定下来的程序化的行为模式,这种行为模式对其生存至关重要,并以适当途径确定行为方向,为行为提供能量,本能是人类行为的原动力。本能理论在动机心理学中一度占有统治地位。
美国心理学家詹姆斯提出,人的行为依赖于本能的指引,人除了具有与动物一样的生物本能外,还具有社会本能,如爱、社交、同情、诚实等。
系统阐述动机本能学说的是美国心理学家麦独孤。他认为人的所有行为都是以本能为基础的;本能是人类一切思想和行为的基本源泉和动力;本能具有能量、行为和目标指向三个成分;个人和民族性格与意志也是由本能逐渐发展而形成的。他认为人有18种本能,如逃避、拒绝、好奇、好斗、获取、自信、生殖、合群、自卑、建设等。
弗洛伊德也将人类行为的根本原因归结为先天力量,并对本能有独到观点。他认为本能不具有意识的目的,也没有预先确定的方向,许多本能满足的方式是可以习得的。本能冲动是为满足躯体需要而存在的,它产生一种紧张状态,驱使人采取行动,以消除紧张来获得满足。本能在意识层面下活动,但是它以各种方式影响人的行为和有意识的思想、体验,并经常使人处于与社会要求的冲突之中。人类最基本的本能就是生本能和死本能。生的本能包括性本能和自我本能。其中自我本能是回避危险,使自我不受伤害的本能。生的本能使人倾向于爱和建设,死的本能使人倾向于恨和破坏。死的本能表现于外,使人去破坏、攻击、侵略和战争,当向外表现受到挫折,就可能回到人的内部成为一种针对自己的力量,使人自虐或自杀。
上个世纪20年代,本能论逐渐陷入困境。许多研究者指出本能理论并没有真正解释行为,只是给行为贴上标签,比如以“攻击本能”解释攻击行为,而攻击行为又被作为攻击本能存在的证据,这就陷入了循环论证。此外,本能论过分强调固定的先天行为机制,这也是不适当的。
(二)驱力—诱因理论
驱力—诱因理论由霍尔提出,其主要观点是:个体要生存就有需要,需要产生驱力。驱力是一种动机结构,供给机体能量和力量,使需要得到满足。当需要满足,紧张消除,驱力也就减少或降低。消除紧张作为一种强化,增强了目标刺激(S)和有效反应(R)之间的联系。霍尔强调经验和学习在驱力形成中的作用,认为学习对机体适应环境有重要意义。驱力为行为提供能量,而习惯为行为提供方向。霍尔的这种观点被称为驱力减少理论。
因为驱力减少理论强调个体活动来自内在动力,忽略了外在环境对行为的引发作用。针对这种缺陷,霍尔后来接受了别的学者提出的诱因概念,并将它作为行为的决定因素之一,修改了自己的理论,即在驱力的基础上,增加了诱因动机。认为诱因也是个体行为的能源,它促使个体去追求目标。诱因与驱力是分不开的,诱因作为外在目标,只有当它变成个体内在需要时,才能推动个体的行为,并有持久的推动力。
(三)唤醒理论
依据驱力理论,人的行为旨在消除紧张,但是人类某些追求刺激和冒险的行为恰恰是为了唤起紧张而不是消除紧张,这是驱力理论无法解释的。对此,赫布和伯林等提出了唤醒理论。他们认为,人们总是被唤醒,并维持着生理激活的一种最佳水平,不是太高也不是太低。对唤醒的偏好是决定个体行为的一个因素。一般来讲,个体偏好中等强度的刺激水平,因为它能引起最佳的唤醒水平,对于过高和过低的刺激,个体是不喜欢的。
唤醒理论提出了三个原理:第一,人们偏好最佳的唤醒水平。每个个体都有自己的最佳唤醒水平,高于这个水平时,需要减少刺激,低于这个水平需要增加刺激。第二,简化原理。重复进行的刺激能使唤醒水平降低。第三,个人经验对于偏好的影响。富有经验的个体,偏好复杂刺激。
二、需要理论
(一)需要层次理论
需要层次理论是由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的。马斯洛认为动机是人类生存和成长的内在动力,需要是动机产生的基础和源泉,而欲望则是人想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内在要求,它既是对需要的一种体验形式和指向,能够满足需要的对象的行为倾向,又是将需要转化为活动动机的中介。需要是动机产生的最根本的心理基础,动机则是直接推动人的行为活动的内部原因和动力。因此,需要与动机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离开需要的动机是不存在的,同时只有当需要具有满足的对象和条件时,需要才以动机的形式客观地表现出来。马斯洛先后提出了人的七种需要,又将它们分为两大系统:基本需要和心理需要。基本需要是指个体不可缺少的普遍的生理和社会需求。它因缺乏而产生,因此又称之为匮乏需求,包括生理需要、安全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需要。心理需要是指个体自身的健康长成和自我实现趋向所激励的需要,包括认知、美的欣赏和自我实现的需要。后来,马斯洛将认知的需要、美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归为一类,称作自我实现的需要。基本需要得以满足,实现它们的动机就会减弱,成长性需要实现后,人的动机不会停止,而是追求更高的完善,动机会持续增强。他认为人类的需要呈等级系统,由低到高按层次排列。
各种需要的具体内容和性质如下:车文博:《人本主义心理学》,浙江教育出版社,2003年,页123—126。
1.生理需要。生理需要是维持个体生存和种族发展的需要,也是人的各种需要中最原始、最基本、最需优先满足的一种需要,它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包括食物、水、性交、排泄和睡眠等。如果这类需要中的一种不能得到起码的满足,它就会支配这个人的行为。例如,一个人长期处于饥饿状态之中,大量的食物就会成为他追求的目标。
2.安全需要。安全需要是个体希望获得稳定、安全、秩序、保障,免受恐吓、焦虑和混乱的折磨等的需要。当生理需要基本满足后,安全需要就会作为支配动机出现了。处于这一层次的需要的人,首要的目标就是减少生活中的不确定性。
3.归属和爱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是个人对友伴、家庭的需要,对受到组织、团体认同的需要。当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基本满足后,个人就会受归属和爱的需要所支配。
4.尊重需要。尊重的需要是指个人对自己尊严和价值的追求。上述三个需要满足后,个人生活就会受尊重需要所支配。这种需要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希望得到别人的尊重,如得到关心、承认、赏识、赞许、支持和拥护等,由此产生认可、威信、地位等情感;二是个人对自己的尊重,由此产生胜任、自信、自强、自足等情感。尊重的需要倘若得不到满足,就会引起自卑感、软弱感和无能感。
5.认知的需要。认知的需要又称认识与理解的欲望,是指一种在功能上同满足基本需要的能力相关联的先天好奇心。马斯洛认为,人生来就有这样一些积极冲动,满足好奇心、了解、解释、理解。在认识不断深化的过程中,人会出现一些欲望:理解的欲望、组织的欲望、分析的欲望、寻找联系和意义的欲望以及创立一个价值系统的欲望。
6.美的需要。美的需要是反映包括了秩序、对称、结构以及存在于某些成人身上的对行为完美的需要。审美需要只有在自我实现者的身上才能得到最充分的表现,并且它对人的健康成长如同需要水和空气一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