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欧洲音乐的发展与交响乐作品欣赏
15257500000025

第25章 交响作品欣赏(10)

<匈牙利>李斯特(1811-1886)

李斯特是交响诗这种音乐体裁的创立者,在他所作的13首交响诗中,《前奏曲》是最着名的一首。

这首交响诗最初是以法国诗人奥特朗(Autran)的《四行诗》作为歌词而创作的男声合唱曲的前奏部分,后来改写成交响诗。交响诗的曲名“前奏曲”源于法国最早的浪漫主义诗人拉马丁(A.deLamartine1790-1869)所作的抒情诗集《沉思集》(1820),在作品的扉页上作曲家以这首诗中的一节作为乐曲的内容注释。原诗这样写道:“我们的一生,不就是由死神敲出头一个庄严音符的无名之歌的一系列前奏吗?爱情是每一颗心最向往的曙光,暴风雨猛烈的冲击驱散了青春的幻想,它那致命的雷电毁灭了神圣的祭坛,可是,最初感到的愉悦与欢乐不受到暴风雨的干扰的那种命运在哪里呢?有没有这样一颗遭受过残酷折磨的心灵,当暴风雨一过去而它却不从田园生活的宁静中去寻找抚慰呢?然而,看来人们很少会长久安于昔日投入大自然怀抱时所获得的那种温柔与平静;一旦号角长鸣,他便急速奔向召唤着他的危险岗位,以便在战斗中完全恢复自信,并充分发挥他的力量。”

乐曲与诗的内容有一定的联系,它概括性的体现出诗句的总体意境,表现了严肃的疑问与冷静的思考、由衷的赞美、温柔的爱情、茫然与惶恐,以及田园般的清新与温馨……但音乐与原诗第一句中把人生视为死亡前奏的消极态度完全不同,映现出的是奋进向上的人生观念。全曲分为四个段落,有两个主要主题,这两个主题都是由引子主题动机衍化而成的。

音乐一开始,在两声微弱、阴暗的拨奏之后,引子主题以深沉、凝重的情绪在弦乐器上响起:

它仿佛是从心底升起的疑问“人生是什么?”随即,木管乐器在高音区给以强调性呼应。一个片刻的沉寂性思索之后,这一主题在不同调性上反复呈现,随着力度的上涨,质疑问难的心情越来越迫切,在高潮顶点进入音乐的第一个段落,第一主题由铜管乐器奏响:

这一主题果敢、充满朝气与力量,以坚定的口吻和豪迈的气势对疑问作出回答,表明了积极的人生态度。接着,在连接段落中出现了一个优美、抒情的旋律,由大提琴和小提琴的低音区深情地咏唱着:

随后,圆号接过了主题,那声音犹如遥远的祝福,充满温暖与爱意,是对生活与自然由衷的赞美。不久,在竖琴和弦乐的衬托下,四只圆号如同二重唱般吹奏出摇曳、柔媚的第二主题:

之后,木管和弦乐接过了这个主题,音乐犹如春风的拂动,也似恋人青春心绪的颤荡。

第二段,是一个展开性的段落。音乐一开始,大提琴低沉的三连音和半音进行在弦乐的震颤中响起,音乐笼罩在阴暗与不祥之中。随后,不协和的半音阶与不稳定的调性,以及接踵而至的上行音型和节拍、速度的变化,节奏重音的交错、铜管乐器庄严的威胁性音响等逐渐猛烈,音乐在紧张与不安中翻滚,映现出人内心如同暴风骤雨般剧烈的冲突与斗争,也仿佛象征着人生的厄运与挫折。在这混浊的音响中,小号吹出的号角性音调,犹如一道曙光,一股力量穿破阴霾,带来了光明、希冀与自信:

第三段,音乐恢复了平静,并呈现出田园般清新、宁静的气氛。首先,连接段中优美抒情的旋律在双簧管柔美的音色中重现,随后,这一旋律由小提琴和中提琴编成瞬现的二重唱。接着,圆号、双簧管、单簧管、长笛分别模仿着牧笛,彼此呼应的奏出一个新的旋律音调:

不久,弦乐也加入进来,与不断变换音色的各种木管乐器相交替,这悦耳、活跃的、带有乡土气息的音乐,唤起人对大自然美丽景色的种种联想,是经过磨难的人在大自然的环抱中寻求慰藉、忘怀灾难的表现。

第四段,是第一段音乐的变化再现,其中对主题的再现采用了倒置的次序。首先,活跃、带有乡土气息的音乐延续出现在伴奏声部,在这一背景中,小提琴再现出摇曳、柔媚的第二主题,接着,长笛、圆号和中提琴、大提琴先后深情地咏唱着这一主题,同时伴奏声部更为活跃。以后,这一主题在乐队的全奏中鸣响,并进行了扩展,进一步表现出对生活的赞美与热爱。当第一主题变形由铜管乐器奏出时,雄壮有力的音乐犹如一曲豪迈的战歌。

尾声,速度加快,第二主题由全体乐队以饱满的热情奏响,随后出现的第一主题充满力量、激情和生命的光辉。最后,在威武、坚毅、震耳欲聋的声响中,结束了这首生命的颂歌。

交响诗《前奏曲》完成于1848年,是李斯特在德国魏玛定居期间的作品。这时,37岁的作曲家已饱尝了人生的甜酸苦辣。他10岁离开祖国匈牙利,到异国他乡巴黎求学,16岁事业上的领路人、敬爱的父亲去世,以后他担负起全家生活的重担。步入青年后初恋失败,精神崩溃,病卧在床一年之久。此时,社会的动荡,使他看到法国复辟王朝带来的经济危机、工人失业、农村饥馑,同时也目睹了法国7月革命的胜利。后来他与玛丽·达古伯爵夫人结合,为养活妻子、三个孩子和老母亲,他长年奔波于世界各地进行钢琴演奏,由此引起夫妻感情破裂,在怨恨中分手。这一切都令他身心疲惫、失望、沮丧,也使他千情万绪。于是,他用交响诗这种形式将自己对生活的体验和感受表现出来,而拉马丁诗篇中的悲观、厌世情绪与李斯特在心灵中潜伏多年的抑郁境态完全吻合,同时诗中的深刻思想和哲理性表述令他折服,尤其是诗作中人与自然、人与宇宙之间的神妙融合与和谐,更使他赞叹不已。因此,在写完这首交响诗之后,他以拉马丁的诗句作为乐曲的序言,对音乐内容加以说明和释解。

弗朗茨·李斯特是19世纪中叶匈牙利着名的钢琴家、作曲家,也是音乐评论家。生于匈牙利西部的莱丁村,父亲是一位公爵庄园的管家,会演奏多种乐器,也是李斯特最初的钢琴老师,他6岁学钢琴,9岁公开演奏,10岁时受几位匈牙利贵族的资助,在父亲的陪伴下到音乐名城维也纳,从车尔尼学习钢琴,从萨列里学习作曲。12岁时投考巴黎音乐学院,但院长以不收外籍学生为理由,将其拒之门外。在巴黎一些友人的帮助下,他私下里与音乐理论家雷哈和意大利歌剧作曲家帕埃尔学习作曲。

到巴黎后不久,李斯特的钢琴演奏会引起轰动,随后他又在英国和瑞士演出,声誉大震。正在这时,他忽然感到身心疲惫,产生远离尘世、出家修行的念头,父亲猛然醒悟,辞去了各种演出合同,带着小李斯特到布隆海滩疗养。不久,孩子恢复了健康,而长期为他操劳的父亲,却患疾病倒下了。父亲的去世,使16岁的李斯特担负起全家生活的重任。

他回到巴黎,以教授钢琴为生。在他身边一大批学生和崇拜者之中,他与法国工商大臣的女儿、贵族小姐卡洛琳相爱了,由于卡洛琳父亲的坚决反对,姑娘被迫嫁给了一位伯爵。

此时,李斯特的精神彻底崩溃了,传记作家亨利·托马斯等人这样写道:“他试图自杀,想当牧师。在痛苦中读拜伦和伏尔泰的作品。长期卧病。然后李斯特以一副迷人的宠儿姿态出现在法国沙龙里。他才华横溢、鲁莽轻率、尖刻辛辣、不可抗拒。他是音乐之神阿波罗,酗酒之神巴克斯,是巴黎最最美艳的少妇们的勾引者和上钩者。卡米尔·普莱耶、普拉泰伯爵夫人、迪拉斯公主、乔治·桑、贝尔乔约公主——一个个地投入他的怀抱,她们像他采集的香花一样使他陶醉。他是巴黎最漂亮的男子,世上最伟大的钢琴家。名画家为他画像,名雕塑家为他塑像,名诗人为他写出赞美的诗章。他在林荫大道上漫步而过的时候,人人都指着他轻轻地说:‘这就是伟大的李斯特’。他充分意识到这种奉承,把它像醇厚的香槟酒那样一饮而尽。”从这时起,李斯特就迷恋上了拉马丁的诗。

1830年,法国巴黎的7月革命推翻了波旁王朝,使李斯特从病态中振作起来,从30年代到1847年止,他又开始了旅行演奏生涯,足迹遍及法、英、瑞士、德、意、俄等国,盛况空前。同时,写有不少的钢琴曲和钢琴改编曲。此时,一位美丽的贵夫人、文坛上小有名气的女作家、年长李斯特6岁的玛丽·达古尔伯爵夫人使李斯特陶醉。于是两人离开巴黎,私奔到瑞士的日内瓦定居。他们生下三个孩子,其中一个女儿叫柯西玛,是着名指挥家彪罗的妻子,后来又嫁给了作曲家瓦格纳。在欧洲旅行演出期间,李斯特与玛丽感情破裂并分手。1847年在乌克兰他结识了年轻的公爵夫人卡罗琳·威根斯坦,两人一见钟情,但俄国教会不同意卡罗琳与年老的丈夫离婚,这使李斯特心情沉重。同年,李斯特结束了旅行演奏生涯,定居于魏玛,与卡罗琳过起同居生活。

在魏玛的12年,是李斯特创作的重要时期,是钢琴音乐创作的顶峰,也是交响诗创作的开始,许多优秀作品问世。1858年,他与瓦格纳被人们称为“新德意志学派”而遭到许多音乐家的联名反对,这时他的独子夭折。1861年他迁居罗马,转年长女去世。与此同时,他和卡罗琳一直不能完婚,以及卡罗琳对他常常加以呵斥,这一切使他心灰意冷,他走进了修道院,1862年当了神父,后来致力于宗教音乐的写作,被称为“藏在教袍里的梅菲斯特”(梅菲斯特是歌德诗剧《浮士德》中的魔鬼)。1886年李斯特在德国拜罗特观看瓦格纳的乐剧,因肺炎发作而逝世,享年77岁。

李斯特以他高超的钢琴演奏技巧和充满灵性的音乐表现力,征服了19世纪的欧洲乐坛,被称为“钢琴之王”、“钢琴上的帕格尼尼”。在纯技艺表演方面,历史上很少有人能与他媲美。一次,李斯特试奏舒曼的钢琴作品《狂欢节》,舒曼夫人、颇具才华的钢琴家克拉拉激动不已地说:“他只试奏便得到我们费好大劲才能达到的效果。”

李斯特一生的主要创作领域是钢琴和交响诗。在钢琴音乐创作中,他扩展了钢琴演奏艺术的表现力,创造了多种钢琴演奏技巧。着名钢琴作品有:《帕格尼尼练习曲》6首(1838,第三首《钟声》最有名,是根据帕格尼尼《第二小提琴协奏曲》终曲主题改编而成)、《E大调钢琴协奏曲》(1849)、钢琴曲《爱之梦》(1850)、《帕格尼尼超级练习曲》(1851)、《b小调钢琴奏鸣曲》(1853)、《匈牙利狂想曲》19首(1847-1853,其中的第二首、第六首最出名)、《A大调钢琴协奏曲》(1861)等。在交响诗创作中,他突出了“诗”与音乐内在的融汇与联系,体现了多种艺术与音乐于一体的浪漫主义特征,侧重于表现诗的意境,概括表达出诗的主要思想、情感和一种哲理性意念。在音乐中,常常用一个短小的主题动机来构建乐曲中各部分的主题,使全曲在一个明晰的概念中展开。在所作的交响诗中,最有代表性的是交响诗《前奏曲》、《塔索》(1849)、《玛捷帕》(1851),此外,《普罗米修斯》(1850)、《匈牙利》(1854)、《哈姆雷特》(1858)、《匈奴之战》(1857)、《英雄挽歌》(1856)也不乏优秀之作。

仅作的两部交响曲《但丁》(1856)和《浮士德》(1857),也在其作品中占有要位。

思考与练习

1.简述交响诗《前奏曲》的创作情况与表现内容。

2.熟唱这首作品中的第一主题和第二主题。

3.简述李斯特的音乐创作与演奏特色。

序曲《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

<德国>瓦格纳(1813-1883)

《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被瓦格纳本人称为乐剧,是他对传统歌剧进行改革后最具有代表性的作品,也是最能够体现他音乐创作风格的杰作。在作品中,他确立了以半音和声为基础的音乐语言,这种由半音运动所造成的不谐和性音乐,调性模糊、音乐动荡、情感强烈,具有极大的感染力,这种创作手法对晚期浪漫派、印象派及现代派作曲家产生了极为深邃的影响。

乐剧的序曲结构较为自由,具有浓重的抒情性和悲剧性,音乐在痛苦、渴望、温柔、热情和阴郁等情感中荡撼,将剧中的主题思想——爱情与死亡表现得淋漓尽致。

乐曲采用乐剧音乐中的一些主导动机作为基本素材(主导动机:即用来代表某人、某事、某种情感的短小旋律,或一串和弦,或一些节奏样式)。音乐一开始,从乐队深处升起由大提琴奏出的半音下行旋律,这是剧中男主人公特里斯坦的动机,蕴含着痛苦与悲伤。

紧随其后的是由双簧管、单簧管和长笛先后吹奏出的半音上行旋律,这是女主人公伊索尔德的动机,充满了渴望:

音乐犹如声声长叹,忧伤而无奈。接着,在逐渐热情、并具有悲壮意味的音乐之后,大提琴奏出深情的旋律,这是一对恋人在相互传递爱意的动机:

这一动机作了简短的展开,随后,从弦乐声部流淌出象征着爱情受到磨难的动机:

接着,传递爱情的动机在双簧管优美的音色中深情的响起,然后,双簧管与弦乐及其他乐器形成对答式演奏,温柔、矜持的音乐,犹如相恋的人在含情脉脉的对视。接下来,音乐情绪逐渐高涨,小提琴重现出传递爱情的动机,随后圆号也深情地高唱着,在这当中涌出小提琴疾奏的表现死的决心动机:

但传递爱情的动机勇敢地冲出了死亡的阴影,走向不可遏制的情感高潮。

最后,热情渐渐消退,弦乐和木管相继奏出半音下行、表现痛苦的特里斯坦动机和半音上行、表现渴望的伊索尔德动机,其中爱的甜蜜短暂掠过,最终,音乐在阴暗、悲凉与窒息中结束。

乐剧《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全剧共分三幕,剧情取材于欧洲中世纪的骑士传奇故事,剧本由瓦格纳本人编写而成。故事大致内容是:古代英格兰的康瓦尔王国打败了爱尔兰,在战争中,勇敢的骑士特里斯坦杀死了爱尔兰公主伊索尔德的未婚夫,自己也受了重伤,并求治于善于医治创伤的公主伊索尔德。伊索尔德治好了特里斯坦的伤,同时发现他就是杀死自己爱人的凶手,但此时,两人已在心里相爱了。特里斯坦返国后不久,又奉国王马克之命前往爱尔兰迎娶新王后伊索尔德。在归途中,公主命侍女在酒中放入毒药,准备两人一同死去。但侍女把毒药换成了爱药,两人喝下去立刻陷入爱河,激起了狂恋。公主与国王成婚后,她与特里斯坦的恋情被大臣梅洛特秘密禀告了国王,当两人在后宫花园幽会时,国王目睹了一切。他恼怒地斥责特里斯坦,特里斯坦羞愧无言,梅洛特拔剑将不加抵抗的特里斯坦刺伤,国王命令负伤的特里斯坦立即离境。在布丹尼海边的一座废堡中,特里斯坦的伤日益加重,伊索尔德获悉后渡海为他医伤,但特里斯坦已经奄奄一息了,他安静地死在恋人伊索尔德的怀里,伊索尔德痛不欲生,最后,伏在特里斯坦的身上死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