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20几岁必须要知道的经济学常识
1523800000016

第16章 教你经营幸福(1)

——20几岁必须要知道的情感婚姻经济学

4.1为什么有人忙着结婚,有人忙着离婚--婚姻围城

钱钟书的《围城》中对婚姻有一段论述:婚姻就像围城,外面的人想进去,里面的人想出来。年轻人在面对是否结婚的问题时,也常常会引用这句经典,婚姻在他们的眼中婚姻变得有些莫测,为什么对城外的人是一种向往,对城内的人是一种束缚?

婚姻到底什么,不同的人有不同的解读,正如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样,感受这种东西是因人而异的。也许在年轻人看来,婚姻和爱情一样是神圣,是一种只讲奉献的非功利现象, 但在经济学的视野里,爱情不管是出于何种非理性动机,都会对经济行为作出反应,没有任何爱的付出是完全不需要回报的。也许我们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待扑朔迷离的情感问题,能看得更透更清。

也许你不愿意把恋爱与婚姻与经济学扯在一起,但是客观地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其实恋爱与婚姻一样都存在一种投入与产出的关系,当事人都有对成本和收益的考量。

选择结婚和选择单身都是人们在成本与收益间权衡的一种理性的选择。选择结婚的人,自然是看到了结婚的收益大于成本。

恋爱婚姻是需要支付成本的。你要与对方见面,得牺牲时间,还要请对方吃饭喝茶,为了给对方留个好印象,你还要修饰一番,买件体面的衣服等等,这些都是直接的成本。你为了追求对方,必然要放弃做别的事情,放弃对另一个目标的追逐,这是机会成本。从寻找目标到谈恋爱到结婚,都是成本的耗费过程。

具体来说,结婚对给双方带来什么收益呢?

男女双方都是一种资源,性别之差,优势互补。从情爱的角度看,婚姻内的情爱可以让人获得生理的满足和心理的寄托。比经济的角度看,两个人在一起的资源互补要比单身生活来说收益要大。

一个人和两个人的生活开销并没有太大的差别,比如住房和家具,一个人生活用一套,两个人生活也是用一套。所以结婚后,通过男女互补,促进资源的充分利用,可以实现规模经济,降低生活成本。好比一个人点一支蜡烛,一个人享用,如果换成两个人同时使用这一支烛光,对烛光本身来说,它的成本没有上升,但相对收益提高了。

在现代社会,无论是大主妇或小男人,治内主外,各司其职;均较里里外外一把手的效率要高。这也是婚姻家庭的经济状况一般好于单身贵族的原因之一。一般来说,女人的理财能力要强于男人。在以男性为主导地位的社会中,男人挣钱,女人理财;应该是一种较适宜的家庭经营模式。

男女双方一旦结婚,就等于互为对方投了保险;彼此之间均是投资者和受益者。所谓“患难与共,风雨同舟”。这种安全感与诚信度,是其他形式的男女结合无法替代的。一对和谐的夫妻,经过长期生活的磨合,有助于提高彼此的诚信度。在相依为命白头偕老之下,有助于提高生活的保险系数。

婚姻作为耐用消费品,具有逐渐积累增值的特点,在规模效应的推动下, 婚姻的某些独特效用会逐步显现出来,比如情感的寄托、家庭的福利、知识和智慧的交融、小孩带来 的乐趣等等。婚姻中的两方可以一起分享这些家庭商品增值。

结婚的目的是希望从婚姻中获取最大效用,有了以上这么多的好处,大多数人当然选择结婚了。

既然结婚有这么多的好处,为什么有的人又要选择离婚呢?

这也可以从经济学的角度来解释,可能是收益减少,即随着在一起生活的时间越来越长,边际效益递减。在婚姻变故中,男方主动的较多,换句话说,花心的往往是男人。边际效用递减是经济学的一条基本原理,说的是人们在消费同一种商品时,其效用随着单位数量的增加而递减。一个饥饿的人吃包子,第一个很好吃,效用最高,越到最后,越没有感觉,如果继续吃下去,就会恶心呕吐,产生负效用。如果我们把这条规律套用到爱情上,爱情的满意度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降低,初尝禁果的滋味一辈子不会忘记,年久月深,慢慢没了感觉,就像“左手摸右手”,味同嚼蜡,各自另觅甘果就顺理成章了。

婚姻变故的另一个原因,经济学往往用信息不对称来解释。婚姻介绍所是专门搜寻、处理、提供婚姻产品信息的职业机构,是为降低婚姻交易成本而产生的,它靠收取信息服务费和交易场地费来维持运转。媒人与红娘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仍不可小视,但他们往往会为了得到一份厚重的彩礼和酬金而夸大当事人双方的信息特征,隐满某些对双方不利的信息。近年来又出现了 “玫瑰之约” 一类进行婚姻速配的电视栏目,把婚姻市场的概念诠释得一清二楚,对反对婚姻市场论的人们是一个沉重的打击。网络是一个新的婚姻市场,网恋的兴起源于低廉的搜寻成本。在网上搜寻一个异性只需要几钞钟,送一束电子鲜花根本不花钱。生活节奏的加快及人们对降低婚姻成本的需求,使上述交易途径的使用率有上升的趋势。

几乎所有的西方经济学教科书在谈到信息不对称时都会提到二手车市场这个经典模型。在二手车市场上,车主总是比买者更了解车况。在对车况不太了解的情况下,吃亏的总是买主。男女恋爱过程中,双方既是车主,又是买主,他们总是隐瞒那些对自己不利的信息,公开或放大对自己有利的信息,掩饰自己的缺点,张扬自己的优点。可一旦婚姻交易成功,进入了制度框架的约束内,双方的缺点就会慢慢暴露出来。这种信息不对称的交易增加了婚姻的风险,是近年来离婚率上升重要原因之一。

当然也有一些人,即使感到婚姻已经变得非常乏味,甚至是痛苦,也不会选择离婚,他们比较看重离婚的成本。在他们看来离婚的成本比离婚的收益更高,所以宁愿继续维持不幸福的婚姻也不愿离婚。已婚后再换配偶的成本很高,此时,我们与原有配偶相处的生活经验对未来的生活毫无价值可言。离婚意味着双方之中至少有一方必须离开已经习惯的地方--家,男女双方共同建立的朋友圈也可能因此而分化。最糟糕的是,新选择的配偶不管具有何种优点,有一点是永远不可能具备的:他【她】毕竟不是前一次婚姻所留下的孩子的亲生父母。

对于现代人来说,离婚的成本越来越低了,社会对离婚者的宽容度比以前大大提升了。而且现在的人一般只有一个孩子,子女越少,“配偶专有资本”也就越少,离婚的成本也就会比以前要低得多。 这可能是近年离婚率上升的原因之一。

用经济学眼光看,婚姻是一种交易。从找对象到结婚的过程就是寻找目标市场、考察双方需求、认同商品交换条件直到签订交换契约的过程。

但是,婚姻又不同于一般的交易,婚姻事关一生的幸福,婚姻与家庭有关,而家庭对一个人来说是一生中最重要的。所以每一个年轻人在面对婚姻时一定要有足够的认真和负责,不论是在选择伴侣时,还是在婚后的生活中,都要把家庭的整体利益放在第一位。维系家庭的要素并不仅仅是情爱,还要考虑经济基础,家庭责任感,这三条缺一不可,而最重要的就是家庭责任感。

4.2为什么猜疑会让感情走到尽头--囚徒困境

如果你是一个热恋中的年轻人,你可能会骄傲地宣布,这个世界上没有什么可以分开我和我相爱的人。但是,轰轰烈烈的感情往往可以承受生离死别,却很难承受彼此的猜疑。不是吗?猜疑会象一条毒蛇,一点点吞食曾经美好的感情。猜疑往往起源于害怕受到伤害。

我们猜疑的是对方是否会在某些事关我们利益的方面,做出不利于我们的行为。而如果有了这种想法,也就对对方失去了信任,我们会开始变得充满防备。这种情况下,我们在做决策时就会考虑更多,不但要考虑自已的利益,还要考虑对方的行为。从此,在两颗心之间就会渐渐筑起一堵墙,失去原有的轻松心情和亲密感觉。

生活中,爱情的悲喜剧每天都在上演,而电视剧中的戏剧化的情节,常常向我们展现这样的一幕:一对非常相爱的年轻人,因为一个别有用心的第三者的介入,故意挑起两人之间的猜疑,并最终使两人分手。而那个别有用心的第三者就是这场阴谋的最大赢家,他得到自己喜欢的那个人。

剧中我们看着两个明明非常相爱的人,互相猜疑,并误解对方,做出许多伤害对方的行为,最终达到不可收拾的局面,这些剧中的人物的命运,常常让我们扼腕叹惜,但一方面我们又会想,为什么不多一些坦诚的交流,为什么不直接沟通,如果说是第三者破坏了他们的感情,不如说是他们的猜疑与不善沟通毁了自己的感情。

感情的事就是这样,如果对对方心有猜疑,又不想办法沟通,无疑会让感情走到尽头。这和囚徒困境的例子非常相似。

经典的囚徒困境如下:

警方逮捕甲、乙两名嫌疑犯,但没有足够证据指控二人入罪。于是警方分开囚禁嫌疑犯,分别和二人见面,并向双方提供以下相同的选择:

若一人认罪并作证检控对方【相关术语称“背叛”对方】,而对方保持沉默,此人将即时获释,沉默者将判监10年。

若二人都保持沉默【相关术语称互相“合作”】,则二人同样判监半年。

若二人都互相检举【互相“背叛”】,则二人同样判监2年。

用表格概述如下:

甲沉默 甲认罪

乙沉默 二人同服刑半年 乙服刑10年,甲即时获释

乙认罪 甲服刑10年,乙即时获释 二人同服刑2年

最终结果如何?诚如聪明之士所知:二人全招,也即互相检举【互相“背叛”】,各判2年。他们为何作此选择?按说,双方最好的结果应该是都保持沉默【互相“合作”】。而,此时,二人都不得不考虑对方可能的选择。假若自己不坦白,而对方坦白,则对方释放,自己独捱10年铁窗生涯。他们明白,对同伙的忠诚,往往会将自己送上绝境。因此,对自己而言,最经济的选择,乃是坦白。双方都是这样想的,所以导致了上述结果。

从理论上看,两人的推理皆合逻辑,且是最现实、最理性的方案。就个人的理性选择而言,检举背叛对方所得刑期,总比沉默要来得低。此范例说明,个人的理性,往往导致集体的非理性。也就是说,当个人收益最大时,集体收益最小。

现在我们再来看,为什么互相猜疑能导致感情破灭?

博弈论中的囚徒困境告诉我们,如果你以为对方会做出不利于自己的选择,于是你的选择也以自身利益最大化为出发点,这样,最终的结果一定是两败俱伤。

小兰和小辉青梅竹马,随着年龄的增长,两人恋爱了,很快双方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后夫妻生活甜蜜,后来,小朝辉为减轻家庭经济负担而外出务工。夫妻之间长途电话不断,更加情真意切。一天,朋友酒后闲聊:我上次回家,听说你妻子怀的孩子,并不是你的。小辉信以为真,心想我辛辛苦苦在外面赚钱,都给你和别人花了,从此与小兰断绝联系,也不再给家里寄钱。小兰百思不得其解,让为小辉在外面肯定有了外遇。自已也不应该再傻等,应该趁年轻再嫁个人,于是把肚子中的孩子打掉了,并提出离婚。

这起离婚案就是起因于两人之间的猜疑,虽然当初两个人结婚,必然是因为考虑到结婚以后,两个人都可以从婚姻中受益,两人的共同利益会大于个人的利益。但是当对对方不在信任的时候,共同利益也就不再存在了。感情的双方都不会再考虑对方的利益,而只是想怎样做对自己是最好的,结果必然是是两人都损失巨大,不再有自己的孩子和曾经幸福的家庭。

所以在感情和婚姻中,如果双方的交往出现了一些问题,用猜疑的方式,解决不了问题,只能让感情走入一个死胡同,在不信任中,做出各种不利于自己也不利于对方的傻事情。不论是在囚徒困境中,还是在家庭生活中,只有合作,才是对双方都有好处的方式,可以让两个人的整体利益得到最大化。

我们来分析一下,为什么在囚徒困境的模型中,两个囚犯不选择合作,而是选择相互背叛。一个原因是由于他们两人是分别隔绝监禁的,不能进行串供,互相通通口风,所以并不知道对方选择,也就没有条件一起合谋。另一个原因还在于,即使他们能交谈,并互相许诺会保持沉默,不会供出对方,他们又是否会信任对方呢?如果对对方能否信守承诺心有疑忌,肯定会担心出现这种局面:对方在哄骗自己,如果自己保持沉默,他会把自己供出来,使他可以获释,而自己却要判10年。所以,因为不信任对方,即使他们有机会交谈,他们也会选择相互背叛。

通过分析,我们发现,要想达成合作,有两个条件,一个是交流沟通,让对方知道自己的真实想法,另一个就是信任,并且两者中信任更重要。

情感的交流和沟通是一种能力,曾经听过这样一句话,“爱不是一种可生俱来的能力,但可以通过后天的学习获得”。交流和沟通也是如此,它也需要天赋和学习。你是否愿意在自我的空间为爱人留出一块空地,无条件地容纳真实的对方;给对方表达自我的空间,做到静下心来倾听;放弃自己的成见,客观的看待现实的一切;考虑对方的感受,不把自己的想法强加在别人的身上。与爱人的交流与沟通也是一门学问,是我们一生要作的。

不知你是否同意这样的说法,信任对方源于自信,猜疑对方源于不自信。一个不相信自己的人是无法真正相信别人的。从一个人对待别人的方式中可以折射出他对待自己的态度。所以那些在感情中喜欢猜疑对方的人,不如把精力多用在自己身上一些,只有让自己变得更优秀,才能真正让获得内心的安全感,获得别人的真爱。

婚嫁是人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之一,谁都希望自己能有一个持久,幸福的婚姻。它不是一次性的交易,也不是一个短期的买卖,需要我们要花费一生的时光来经营和完善。相互理解和信任,是感情稳固的黏合剂,如果你猜我疑,又怎么“执子之手,与子偕老”,放心地将自己的终身和命运相托。相信聪明的男人和女人, 在解决感情问题的时候,不会再把自己锁在猜疑中,作茧自缚。

4.3当爱已成空,何妨潇洒转身--沉没成本

沉浸在感情中的青年男女是最感性的,他们往往把感情放在第一位,不计较利益得失,为了博得爱人的一笑,付出自己所有的一切也心甘情愿。但是不论开始时是多少完美,一段恋情最后必然都有两种结果,或是功成完满,走入婚姻的殿堂,或是半路夭折,劳燕各自分飞。如果付出得不到回报,换来的却是爱人的离去,伤心也就成了必然。

“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很多感性的人都喜欢回忆过去,沉浸在曾经的一些伤情中,不能自拨。可是我们不禁想理性的问一声,这样做又有什么用呢?于现实又有什么益处呢?了解经济学中的沉没成本或许对我们走出这种伤情会有些帮助。

什么叫沉没成本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