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感悟人生全集
15216300000048

第48章 战胜情绪健康发展(10)

青年的这种情况可能有几种原因:第一种原因是,这个青年在童年时体验过被拒绝的感受,例如当他要求爸爸妈妈抱他,和他一起玩耍的时候,爸爸妈妈太忙而忽略或者拒绝了他的要求。这样的经历如果重复多次,就会在他内心形成一种被拒绝的不安全感。他会感到,一旦他提出要求,别人就会不答应,甚至会伤害他。所以就不敢去“求人”。

第二种原因是,在中国传统文化里,人们都觉得求人不是好事,还未等向人家张口,便自觉矮了一大截儿,所以一直都有“求人不如求己”的说法。“求人”不是坏事,而是一个人有能力与外在社会产生联系、从外界获得资源、支持的体现。

如果明确自己求人的目的是什么,而把其他都看作不重要的过程,那事情就会容易多了。专注于目的,就会克服心中的恐惧。还有种办法是对自己说:“虽然怕,但仍然去做。”老是逃避,恐惧就更会弥漫。而一旦正视问题,恐惧自然会减弱。

另外,要学会“求人”的技巧。别把做事当作“求人”,而是当作对对方也有利的“合作”,你是去说服他“合作”,而非“求”他。

父母如何对待孩子同性恋

张女士的女儿正在上大学,她在班上有3个同性好朋友,平日里4人关系特别好,干什么事都在一起。但不知怎么,4人慢慢发展成了两对“情侣”,并彼此发誓要永远在一起。前段时间,张女士的女儿竟提出要带着恋人上家吃顿饭,顺便见见父母。这可急坏了张女士,她不知道该如何面对这对她认为不合常理的“情侣”。

像张女士这样,面对同性恋不知如何是好的还大有人在,有人还说,同性恋如今越来越多,甚至影响了社会稳定。但青岛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性健康中心主任医师张北川教授认为,并不是同性恋者增多了,而是越来越多的同性恋者敢于表达了。

抚养因素和偶然机会是主要成因

张教授提出,导致同性恋行为的因素包括3个方面,即先天因素、成长环境和后来的偶然机会。

研究发现,与性取向密切相关的性别意识,主要建立于出生后18~36个月。一旦建立,终身相对稳定。所以,有些父母喜欢把小男孩当小女孩养,或者反之,可能会影响孩子正确性意识的确立。

而有些同性恋者是因为童年期和青春发育期缺少父爱或母爱而引起的。比如,小孙的父亲常年出差在外,一年只回家待两三个月。每次父亲回到家,小孙总会有一种害怕的感觉,进入青春期以后,父子之间更是难以沟通。但小孙又极度渴望能从父亲那里得到更多的关爱。所以成年后,他总想从同性那里得到补偿。

青春期期间,以及成年后的偶然遭遇,比如被异性“伤害”或“诱惑”,也可能在先天基础上引发同性恋。有的人在非常偶然的情况下,遇到了特别的对象,才发现自己的性取向有所不同。就好像是一根导火索,它能把同性恋者体内原本未曾察觉的一种需求释放出来。

某些环境易产生同性恋行为

据调查,在单一性别场所,比如女子学校、男子学校和监狱等,同性恋比例都很高。张教授解释说,所谓单一性别场所,主要是指交往的对象、场所较固定和封闭,且大多是同一性别的人。一般在划分时,大学也会被归入单一性别场所。“因为,大学生的交友圈相对狭窄且固定,无论是男生还是女生,更多地和同性交往,这样就很容易形成单一性别场所。”张女士的女儿在校期间,较多的是和女同学在一起,使她的交往圈子局限于同性之间,这样就增大了她和同性发生感情的机会。另外,某些专业,比如体育,会促使一些女性在行为和日常处事上表现得和男性一样,甚至在感情需求上也模拟男性。但只要离开了这个环境,就会恢复本来面目。

从白领到学生,甚至普通农民或无业者,都有可能是同性恋者。值得指出的是,性取向和学历、职业无关。

部分女同性恋者会改变性取向

作为家长,首先应该明白,子女有爱的能力是件好事。应当说,现在许多青年人没有爱的能力,只有性的能力,那才是最值得担心的。一部分喜欢同性的人不过是在生活的某一阶段有这样的倾向,随着时间流逝,会慢慢改变。

如果发现自己的子女有同性恋倾向,最好的相待方法就是“顺其自然”。硬性打压和阻止,结果往往适得其反。不少父母提出,能否让子女的性取向恢复本来面目?张教授认为,可以从3个方面入手。第一,父母要创造一个良好的自由平等环境,多和子女交流,深入了解子女对其选择的另一半的感情和态度。父母一定要心平气和,不能言辞过激,避免加深误会,激化矛盾。第二,父母要从子女自身利益的角度,来分析同性恋生活方式可能给其带来的利与弊。第三,适时地给子女安排和不同人群接触的机会,也许慢慢就会发生变化。不能急躁,急躁是和同性恋者相处时,最大的忌讳。

同性恋者需要父母、朋友,乃至全社会的理解和包容。他们通常会经历强烈的困惑、矛盾,甚至自卑心理。其实,他们不必因此而内疚,要认识到这只是一个性取向差异,与人品、性格等无关。

勇敢地与人对视

晓玲是个内向敏感的女青年,今年26岁了,还没有谈过对象,她说她一见到人就害怕,不敢看着人家的眼睛说话。原来,晓玲在大学读书时有次演讲搞砸了。她当时特别紧张,心跳加速,眼神越来越不对劲儿,越想控制就越不自然。此后,她觉得男同学都疏远了她,甚至女同学也不再像从前那样热情了,于是和人讲话时,她不敢与人对视。再后来,她认为自己的目光中带有“我喜欢你”的意思,担心被别人发现,更不敢与人对视了。

其实,不敢与别人对视是因为害怕别人看懂自己的心理,怕别人知道或者误解自己所想的事情,进而担心别人会评价自己,否定自己。越是这么想就越会感到紧张,越是不敢进行眼睛的交流。当对方感觉到你总是躲躲闪闪,不能坦诚以待的时候,自然也会对你关闭心灵的大门。久而久之,你就变成一个自卑而胆小的人了。另外,晓玲对性的自然渴望与压抑也加重了她的病情,形成了不敢对视的强迫行为。

怎么解决和预防这种问题呢?在上面的那个例子当中,晓玲在心理咨询师的帮助下,一步步回忆过去生活中所发生的导致她不敢与人对视的事情。心理咨询师引导她逐步改变对那些事情的负面看法,调理她的情绪反应,慢慢地,她能够接纳自身的不足了,也不再胡猜别人的评价,重新树立了对自己的信心。

这件事也给我们一个提示:日常与人交往过程中要适当肯定自己,不要太在意别人对自己的评价。

走出去才有安全感

刘大妈今年70多岁了,身体没有大的毛病,与老伴住在一套100多平方米的大房子里。儿女们周末定期来看他们。刘大妈有时觉得胸口憋得慌,就去看医生,但每次医生都说没问题,只是输输液,就马上好了。这几乎已经成了刘大妈的习惯了。儿女们劝她不要动不动就去看医生,可是她仍然不放心。刘大妈说,她与老伴儿各住各的卧室,电视也是两台,各看各的,两人只有在吃饭时才在一起坐会儿。由于老伴儿的听力下降,她一般有什么事也不愿叫老伴儿。但有时候又担心,万一有什么事,双方互相不能及时发现。刘大妈人特别精神利索,她说她不愿求人,平时也不喜欢跟很多人在一起,每天早晨锻炼,也是一个人。

像刘大妈这样,退休十几年的老人,以前的同事、朋友可能有许多已经离开了人世,她们与社会联系的纽带变得单一,除了子女、老伴儿,可能只有邻居了。而刘大妈的子女没有与他们住在一起,老伴儿的听力又衰退,他们的交流也就越来越少,增加了刘大妈的孤独感与无助感。尤其是身体出现一点不适反应后,安全感更会明显降低。而且,她不愿与老人们一起活动,喜欢一个人待着看电视,这都减少了她与其他人的交流。

事实上,人是群居动物,在集体中才能获得安全感,这一心理特性已经进入了人类的“集体潜意识”。看上去孤独的人不一定缺乏安全感,因为他会用其他的方式,如理想寄托、书信沟通等方式变相地与他人、与世界接触,以消除不安全感。一个与外界隔绝的人,往往想象力变得非常丰富,这可理解为是与世界缺少联系而产生的代偿。

由于与外界联系减少,得到帮助的机会自然会随之减少,当事人对此是有所觉察的。如果他们在行动上不采取措施来改变这种状况,就会变得焦虑、担忧,以至于发展成疑病,即总是怀疑自己有病,不相信医生的诊断,反复求治。

建议刘大妈多参加集体活动,增加人际交流,如参加插花班,手工班等。在集体活动中,感受归属感,获得安全感。社会交流还能有效地把人的注意力从自我身上挪开,减少对正常的身体变化的过分关注。最实际的是,如果老年人处在一个群体中,会得到照顾、支持和宣泄情绪的机会。

小处吝啬也是学问

吝啬被人们普遍视为人性的缺点,无论是生活中,还是小说中,吝啬的人一般都是反面角色,巴尔扎克笔下的葛朗台应该可以当选吝啬鬼的代表。有人在南北文化的比较中,也把南方某些大城市人的吝啬当作不可饶恕的小辫子,抓住不放。但现在都市中出现了一种新的生活潮流,就是主动追求吝啬。

小处吝啬,大处大方

“吝啬”一族有着共同的特征:小处吝啬,大处大方。他们的收入颇丰,但商场打折时总能见到这群人蜂拥而至,路边淘宝店里不乏他们的身影,讨价还价成了购物的乐趣,半个小时能磨10元钱就如一场战役的胜利;不过,衣橱里却也不难见到阿玛尼、宝姿等价值不菲的名牌;有时间坐公车的不会打车,可以自己做饭的不会下饭馆,宾馆里的免费用品一件不落地悉数收入囊中,饭店里的附赠纸巾也进入“用不完兜着走”的行列,但是,请客吃饭时会大方地买单,朋友聚会绝对最快出手,他们会掏四五百元看一场芭蕾舞剧,花五六千元报一个商务英语培训班。

看上去“吝啬一族”仿佛是个矛盾的结合体,这些自相矛盾的行为背后的心理究竟是什么样的呢?吝啬为了提高生活品位在心理学,上吝啬描述的是个人对自己的金钱、财物、力气、能力、时间、知识等过分爱惜的一种特殊态度,是一种极端自我中心主义的表现。“吝啬一族”似乎改写了“吝啬”的内涵,“只选对的,不买贵的”成了新的价值观和行为导向,标志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人的成熟。省小钱不可能发大财,吝啬小钱的过程本身其实是为了获得生活的乐趣,讨价还价是乐趣;公车上的市井闲话是乐趣、商场里的拥挤喧嚣带来了压力宣泄的乐趣、淘宝店里的小东西唤起了童年回忆中的乐趣……物质生活达到一定层次,金钱不再是衡量生活水平的惟一标准,也不再是人所追求的惟一目标。生活的意义是什么,在“吝啬一族”这里有了新的诠释:钱是获得高水平生活的前提,但不是终极目标,省钱不是以牺牲生活为代价,而是享受生活的一部分和基础。每件物品、每件事对每个人来说具有不同的价值,人们衡量价值的差异决定了他愿意投入的成本的多少,这是带有实用主义性质的行为特点和心理特征。比如,教育培训会带来长远收益,人际网络价值很难用金钱来衡量,它的建立和维护需要大量人、财、物的投入和用心经营。在这些领域,金钱不能作为衡量价值的量尺。在另一些场合,人们对愉悦、快乐的期望很高,花钱是为了快乐。心理学家的研究表明,幸福感在经济生活中是至关重要的影响因素,所以,现代人内心中对生活快乐幸福的追求,与表面上的新吝啬主义也就完美地统一起来了。

投资要量力而行

要真正做到合情合理的“吝啬”,也是一门学问。要以优质生活为目标,在大处投资、从小处节俭。要有翔实、合理的理财计划,既要继承节俭、仔细的美德,也要为整个生活做一个合理的规划,在保证正常生活开支的同时,有意识地储备教育,医疗、住房、保险等资金,该花之处要肯花,该花之时不心疼。

对人际关系的投资要量力而行,不同的人际关系要求是不一样的,与客户是利益关系,与同事是利益的共同体和竞争体的结合,与好朋友是志趣相投,与亲人是血缘关系,每种关系有不同的处理方式与交往范围,有时需要用钱,有时花很多钱却未必是好事。总之,合理、适度的“吝啬”与细致、有方向感的大方相结合,就会成就生活更多的意义和乐趣。

集中注意力,多点责任感

细心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是非常必要的。然而,如今生活节奏越来越快,做事毛躁马虎的人也越来越多,生活好像也越来越缺乏安全感了。很多人还为此振振有词:我就这习惯,改不了了。事实上,细心是一种心理素质,完全可以通过有意识的培养,而逐步做到有条不紊、沉着稳当、明察秋毫的。

细心与神经类型有关

细心作为一种个性特质,确实和先天气质有密切联系,比如内向敏感的人,往往谨慎小心,但也会表现出放不开手脚,而外向粗犷的人,做事通常洒脱自在,不拘小节,但也会粗枝大叶,马虎大意。然而还有很多值得信赖的成功精英人士能够粗中有细,战略上藐视困难,战术上重视细节,因此常常能运筹帷幄,把握机遇,同时又能精耕细作,处事圆满。从这个意义上说,细心就是一种心理素质,需要在实践中逐渐培养,只有努力培养细心的素质,我们才会有真正的效率,才会有可靠的安全,才会有事业的深度与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