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龙在渊——沛丰生涯对成就汉高祖的意义
俗语说,鱼为奔波始化龙。一粒鱼卵长大成鱼再变化成龙,需要周围环境提供给它存活的水泊、食物,需要协同它打败天敌、冲破障碍的同伴,还需要风云际会的时势。有了这些条件,这条鱼才可能由最初的水泊流入小溪,再汇入江河,最后游入大海,从淡水到咸水,完成由鱼到龙的转化。
汉朝的史学家们说刘邦是赤龙,而在笔者看来,刘邦即便真的是一条龙,可是最初,他也只不过是一粒鱼卵而已。沛丰这片丰美的水泊,为这枚鱼卵的发育和长大提供了良好的生存环境。在这片天地里,卢绾、萧何、曹参、夏侯婴、樊哙、周勃、王陵、雍齿等等,他们都是伴随刘邦成长并战胜天敌和困难的鱼伙伴。等到陈胜揭竿而起,天下农民起义运动风起云涌之际,刘邦这条已经长大了的鱼,就开始跳出沛丰这块水泊,卷入抗击暴秦的洪流。在经历了七七八八的磨难之后,才最终完成了由鱼到龙的转化。
沛丰是刘邦人生和事业的根据地,他在这里度过了人生中四分之三的时光,他的梦想和事业在这块土地上生根、发芽、长大。起兵之初,刘邦带领两千余名沛丰子弟反秦,在他称帝之后,论功封为彻侯者就多达一百四十余人,可见沛丰对于成就刘邦具有多么巨大的意义。
为了解开刘邦的事业起点之谜,我们有必要把目光聚焦在沛丰这块土地上,来看看刘邦的“龙”性是如何一步一步形成的。
一、刘邦人格个性的形成
有人在经过大量调查研究之后作出这样一个的结论:一个人在社会中的成功,百分之八十以上取决于情商,而智商因素最多仅占百分之二十。由此可见,情商对一个人的生存和发展是何等重要!
所谓情商,乃是指一个人的人际交往能力、工作协调能力、环境适应能力、心理承受能力等等一切非智力商数,通俗地说,就是指个性人格。
汉高帝刘邦,论学问,他不会比同时期的博士们渊博;论军事武功,他比项羽差了老大一截;论智谋,张良、范增、陈平、蒯通等,都比他高明。然而,为什么刘邦的成就最大并最终成为胜利者?答案在于,刘邦的情商最高!
下面,我们就去了解一下形成刘邦个性人格的土壤。
不可或缺的求学生涯
笔者在第一章中讲过,刘媪与“卢绾亲”在“大泽之陂”野合,经十月怀胎,生下了中国历史上的第一位平民皇帝刘邦,他早年的名字叫刘季。
由于是乡下孩子,童年时期的刘邦无非是玩些捞鱼摸虾、捉虫打鸟之类的游戏,想来和今日农家孩子的童年没有多大区别,无须多说。
进入少年时代,刘邦日渐调皮起来,成天带着卢绾等伙伴或打架斗殴或偷鸡摸狗。眼见孩子像匹脱缰的马驹,整日里只知道滋事生非、搅扰乡邻,做家长的难免心中不安。也许是卢太公的提议,两户家长便将孩子都送到附近的学馆念书,刘邦与卢绾从此得以在乡村学馆里度过了数年的求学生活。
唐代诗人章碣曾经写过这么一首诗:“竹帛烟销帝业虚,关河空锁祖龙居。坑灰未冷山东乱,刘项原来不读书!”于是许多人,包括一些刘邦传记作者便据此认为刘邦没有文化。近代的毛泽东也曾这样评点刘邦:“自古以来,能干的皇帝大多是老粗出身,汉朝的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毛泽东认为刘邦是“老粗”的观点颇有道理,但是,读者不要错误地理解为刘邦没有文化。
客观分析,从刘邦一向放荡不羁的禀性来看,他读书求学的确不会有什么出彩之处;卢绾受其影响,应当也强不到哪儿去,这二位在学堂里最多只能算是二流学子。但是,读者不要小瞧了他们的这段求学生涯——倘使当初他们没有机缘进入这家村学馆,那么,中国历史上就不可能出现大汉王朝。
刘邦求学时期虽然只是二流学子,未能进入儒生之列,但他起码学会了识文断字,这与他将来当上亭长,继而统率千军万马并成为天下共主,都有千丝万缕的联系。而且,刘邦也并非真正的老粗,他临场发挥创作的那首《大风歌》颇见文采,这应该归功于早年在乡村学堂打下的文化基础吧。
毛泽东欣赏刘邦的“老粗”,个中或许暗含了他本人在骨子里看不起读书人的意味。不惟毛泽东,历史上的秦始皇、刘邦、朱元璋,这些人物在骨子里其实都是看不起读书人的。秦始皇曾经焚书坑儒,而刘邦则做得更损更绝——秦汉时代,儒冠是儒生身份的一个标志,刘邦鄙视儒生,竟然动辄就当众朝儒生的帽子里撒尿,以示不屑和羞辱!
这些英雄们如此鄙视读书人,确有他们自己的道理,《三国演义》中的诸葛亮在江东舌战群儒时,有一段话批评得很妙精:“你们这些所谓大儒,青春作赋,皓首穷经,平日里夸夸其谈,无人能及,而需要临机应变时,却百无一能!”从中可以看出,没有学历但智慧过人的诸葛亮,其骨子里对寻常儒生同样也是颇为不屑的。
除了政治家之外,古今中外其它领域的成功者,如文学家、哲学家、科学家、发明家、艺术家等等,凡史册留名者,大多也都没有太高的学历。古往今来的高等学府,往往是扼杀学子们天才和创造力的屠房,它在教授学子们些许教条与片面知识的同时,却也扼杀了他们的情商,滋长了他们狭隘的世界观和偏激、自私以及妄自尊大的个性。因此,对有志之士而言,学堂只是获取某些专业知识的基础性平台,纷纭芜杂的社会才是他们真正的大学!
刘邦无疑是有志之士,可是,既然学馆仅仅只教授了他些许微薄的文化知识,那么,他胸中的大志是如何形成的呢?下面我们就来了解一下培育刘邦志向的外在环境。
在楚文化的浸润中长大
刘邦是楚国人,关于楚国当年的风土人情,司马迁在《史记·货殖列传》中有过记述:“夫自淮北沛、陈、汝南、南郡,此西楚也。其俗剽轻,易发怒,地薄,寡于积聚。”大意是说,淮北地区的沛县、陈县、汝南、南郡,都是故西楚之地,这些地方风俗轻薄,人们脾气暴躁,土地贫瘠,百姓难于积蓄财富。
本书第一章讲过,早在战国时期,刘邦的家乡沛县原属宋国的版图。公元前286年,魏、齐、楚三国合兵灭了宋国,沛县并入楚国版图,到公元前223年秦国灭亡楚国时,楚国统治沛县已有六十余年。最初宋国的风俗人情如何,姑且不论,单是楚国六十余年政治文化的冲击,已足以令沛丰习俗完全楚化。那么,当年的楚文化究竟有哪些明显特征呢?下面我们从楚人的审美观、风俗人情和人们的性情特征等几个方面,来分别讲解一下。
先从楚人的传统审美观谈起。楚人发源于荆睢山脉,强盛于江汉平原。在由偏僻山区向富庶的渔米之乡迁移的过程中,楚人的物质生活条件逐渐好转,继而开始注重仪表的修饰。
首先是挽髻戴冠。在春秋战国时代,成年男子均有挽髻戴冠修饰仪容的习俗,楚国也莫能例外。关于这一点,除了文献的记载之外,近年来各地楚墓出土的文物也可以证实。据文献记载,楚人一般常戴扁圆冠、凸云冠和切云冠等三种冠。本书主人公刘邦早年当泗水亭长时期,还曾亲自设计了一种冠,以嫩竹皮削成薄篾精心编制而成,因高高耸起的冠顶形状颇像喜鹊尾巴,刘邦就把它叫做“鹊尾冠”。
其次是蓄胡须。楚国男子自古就有蓄胡须的传统,据《左传》记载:春秋时期,吴国在伍子胥的鼓动下进攻楚国,吴军统帅孙武派兵偷袭楚营,特意从吴军士兵中挑选了三名“长鬣者”来冒充楚兵先行混进楚营,结果成功。由此可知楚人蓄须是一种特色和标志,而且胡须越长越以为美。《史记·高祖本纪》记载刘邦“美须髯”,这说明刘邦也有一把长长的胡须。
再者,楚人有穿短衣的习俗。古代中原地区,人们习惯穿宽大的长袍,而楚国人的衣服则是交领直裾的短衣,称之为“秋衣”。分析其原由,荆楚大地在古代属于南方偏蛮之地,相对北方中原地区而言,气候炎热且文化落后,人们为了图个凉爽,同时也为了节省布料,就设计裁制出了这种“秋衣”。久而久之,人们在审美习惯上也就接受了这种短衣,“秋衣”便成为颇具地方特色的“楚服”。
在审美观点上,除了戴冠蓄须着短衣之外,楚人还以腰肢苗条纤柔为美。有谚云:吴王好剑客,百姓多疮瘢;楚王好细腰,宫人多饿死。说的就是楚人以苗条纤柔为美的一种极端现象。
楚人为何要以腰肢苗条为美呢?原因是楚人喜好唱歌跳舞——身材苗条的人跳起舞来自然较身体肥胖者显得轻盈曼妙。不但女子,古代楚国的男子大多也都能歌善舞。就拿刘邦来说,他在当了皇帝之后衣锦还乡,其时已经是六十多岁的老人了,仍然能边跳边唱,而且是现场作词,使得一首《大风歌》传诵千古。刘邦的这套本领,显然是得益于故乡文化习俗的熏陶以及早年跳舞时攒下的基本功。
古代楚人唱歌跳舞的动机难道仅仅是娱乐的需要吗?不,那是为了祭祀鬼神。楚人信仰鬼神,他们的许多风俗和禁忌都是以敬奉鬼神为基础的。直到今天,湖北、湖南以及江苏等楚国故地,依然保留着以鬼神为核心的许多禁忌和风俗。
此外,古代楚人大多性格暴躁,爱发脾气。这一点,上文已引用司马迁的话说过——“其俗剽轻,易发怒”。东汉的史学家班固则说得要含蓄一些——“性情褊急,固执己见”。两位史学大家同执一个观点,可见性格暴躁、爱发脾气是当年楚地的民风。
最后,除了容纳了楚文化的所有精华和糟粕之外,沛丰还因为有芒山、砀山的缘故,又较其他地方多了劫财盗物、为非作歹的民风。道理很简单,因为有了山泽的掩护,歹人们作奸犯科之后,容易隐藏逃匿。早年刘邦屡屡触犯王法,每每都会“亡匿,隐于芒、砀山泽岩石之间”,便是证据。
刘邦自幼在楚文化的浸润中长大,可以说,他一生的行为都带着楚文化的烙印。比如笃信鬼神,用梓宫为母亲招魂;比如恩爱身材苗条、能歌善舞的戚姬而冷落吕后;比如性情急躁、骂人成癖等等,这些史料足以证明楚文化对刘邦思想性格的影响是多么深刻。
二、江湖生涯的意义
大家知道,一个人在社会中所能取得的某种程度的成就,除了受其本人情商素质的影响之外,还与他的人际交往圈子密不可分,即所谓“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同是一块石砖,假若砌在皇宫殿上,则会得到万众礼拜;设若砌在厕所便池,则又让人践踏掩鼻。人在社会中的际遇,其实就等同于这块石砖——其用处大小、待遇如何,全在于被上苍所安放的位置。
刘邦是幸运的,他被上苍安放在沛丰这块独特的土地上,得天独厚的生活环境赋予了他的人杰志向和英雄人格。前面为读者讲解了刘邦早年的求学生涯和当年沛丰的风情民俗,接下来,再为大家说说刘邦自进入青年以后,直到担任泗水亭亭长这段时期,他的社会活动环境以及个人生活状况。
胸有大志的混混
刚才说过,刘邦曾经读过几年书。那么,他是何时入学,又是何时辍学?史料文献上没有明确记载。从刘邦的家境状况和当时的社会环境来分析,他约摸是在十来岁左右的年纪进入村学馆念书。再结合当时政府尚未实行科举制度,一般人家的子弟读书纯粹是为了识几个字的情况来看,惯于在经济上计划的刘太公,绝不会让天性调皮捣蛋的刘邦在学馆里耗费太多的钱财,因此,我们可以推定刘邦是在十五岁左右辍学回家的。
刘邦辍学了,他的铁哥们(亦即血缘兄弟)卢绾也跟着一起辍学。刘邦从十五岁左右辍学到三十四岁左右当上亭长,这二十余年的光阴他是怎样度过的呢?关于刘邦的这段人生历史,《史记》仅以“仁而爱人,喜施,意豁如也。常有大度,不事家人生产作业,……好酒及色。”寥寥数语给予概括和评价,除此并无过多记载。但是,我们可以从人性的角度分析出来个大略情况。
十五六岁的刘邦正处于青春躁动、血气方刚的年龄段,读者可以想象这位在历史上出了名的“世纪大无赖”,他当年是怎样一副桀骜不驯、放荡不羁的混混形象。不过,大家不要误会——刘邦是混混不假,但他是个有气魄的大混混,而不是那种跟屁虫般的小混混!
青少年时代的刘邦是位“追星族”,他有自己的偶像,而他那时的志向就是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像心中偶像那样众望所归,建功立业并名垂后世。怀抱如此大志,思想日渐成熟的刘邦,平素已经懂得有意识地去树立“仁而爱人”的形象品牌。决不会象小混混那样,因为蝇头小利和鸡毛蒜皮的小事而自毁公众形象。
说刘邦追星,那么,他是谁的“粉丝”呢?《史记·魏公子信陵君列传》中提供了这么一条线索——“高祖始微少时,数闻公子贤。及即天子位,每过大梁,常祠公子。”由此可知,刘邦早年崇拜的偶像就是当时名扬天下的大英雄——魏国公子无忌。对于这位偶像,刘邦不仅是在青年时代崇拜,而且在做了皇帝之后,依然对其敬重有加,以至于以九五之尊的身份“常祠公子”,可见公子魏无忌在刘邦心中的分量。
魏无忌到底是位什么样的人物,竟然值得汉高祖如此崇拜和上心?魏无忌乃战国时期魏昭王的小儿子,是魏安嫠王的同父异母弟弟,魏安嫠王即位之后封魏无忌为信陵君。信陵君魏无忌乐善好施,门下有食客三千人。他与当时齐国的孟尝君田文、赵国的平原君赵胜、楚国的春申君黄歇,并称“战国四大公子”,名扬天下。
“食客”是什么概念?在战国时期,王公贵胄盛行招纳门客的风气,而为其充当门客者,或者能言善辩,或有一技傍身,总之,多是一些鸡鸣狗盗、三教九流之辈。不过,这些门客在关键时刻有时也还真的能够派上用场,在历史上,他们曾经演绎出许多脍炙人口的故事。例如,平原君赵胜的门客毛遂自荐借楚兵,秦国相国吕不韦献门客“大阴人”嫪毐秽乱后宫,孟尝君靠门客鸡鸣狗盗的伎俩逃回齐国等等。想必读者对这些故事耳熟能详,这里不再多说。以下让大家来领略一下刘邦的偶像——战国大英雄魏无忌的风采。
魏国公子无忌有门客三千,这些门客当然也不是来白吃闲饭的,在那个诸侯连年混战、群雄相互攻伐的时代,数十年间各国都不敢侵犯魏国,就是因为魏无忌门客众多,奇才云集之故。就连强大的秦国也投鼠忌器,不敢轻易招惹魏国。司马迁在《史记》中曾以敬仰的口吻赞颂魏无忌:“当是时,公子威震天下!”
后来,眼瞧着魏无忌影响了秦国的战略国策,成为秦国称霸天下的障碍。秦王嬴政想出一条计策,派使者携万金去魏国搞反间计,找人在魏国安嫠王的耳边挑拨离间。魏安嫠王中计,对无忌不再信任,并收回了他的兵权。魏无忌苦闷异常,遂以酒浇愁,整日在粉脂堆中打发日子。四年之后,也就是公元前243年,信陵君魏无忌因酒精中毒死去。秦国闻听魏无忌已死,便立即攻打魏国,不久,魏国灭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