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天命的真相:刘邦帝王之路
15193800000005

第5章

以上事例基本可以佐证曹女就是曹参的家族之人,刘曹联姻属于明媒正娶,刘肥乃是刘邦光明正大的嫡长子。最后还要补充一下:在刘邦的八个儿子中间,唯有齐王刘肥与后来的皇帝刘盈两人的谥号用了一个“惠”字,这更是从礼制的角度标明了刘肥的正统嫡出身份。

吕雉是妾

诚如读者所惑,如果刘邦的结发妻子是曹女,那么,吕雉早年在刘家又是什么名分呢?笔者回答,吕雉是以妾的身份嫁给刘邦的!这个结论无疑会令许多人大跌眼镜,然而,事实终归就是事实。

刘吕联姻的典故,颇带有几分传奇和诙谐的色彩,又因为刘吕联姻是刘邦人生中一件极其重要的事情,故这里为读者重点讲解一下。

吕雉字娥姁,大汉立国之后先后被封为皇后、皇太后、太皇太后,史称吕后。吕雉有两个哥哥、一个姐姐和一个妹妹。吕雉的哥哥吕泽和吕释之都曾追随刘邦平定天下,立有战功。到了吕后当权时期,她的这两位兄长已死,后来吕后大封吕姓诸王,多是他俩的后代。吕雉的姐姐、姐夫早亡,其名字均已失考,只留下一个儿子,后被姨娘吕雉改随母姓叫吕平。吕雉的妹妹名叫吕媭,嫁给了樊哙,她也曾弄出过一些事情交付史册。

刘吕两家的联姻是由吕雉之父吕公亲手促成的,这在历史上是一段脍炙人口的公案。吕公名文,字叔平,魏国单父(今山东省单县)人。他精通占卜、看相等方术,并以此为生。据笔者所考,吕公在相术、占卜方面的名声很大,古籍《相经》中还有关于吕文相术的明确记载,故尔,若以今天的标准来看,他当之无愧属于知名专家级人物。

大概是在公元前212年左右,吕公在他的单父老家与人结下仇怨。因担心遭到报复,便举家迁往沛县,寻求其在沛令做县令的朋友庇护。沛令于是就按照当时的习俗,大摆宴席为老友吕公接风。

这里给大家讲解一下,战国时期的官场有个潜规则:某人在某地当官,若有落难亲友前来投靠,一般总要周济人家一些财物,以博取“仁爱”的好名声。这种情况,往往都是该官员以给亲友接风洗尘的名义邀请下属作陪,而下属对长官的意思也能心领神会,便在赴宴之际奉上钱财给客人做见面礼。如此一来,落难的客人有了一笔不菲的礼金收入,长官有了情面和名声,下属与长官的感情距离也因此得以拉近,可谓皆大欢喜。

沛令要为“重客”吕公接风洗尘的消息一经传出,沛县地界那些上得了场面的人物——县衙当差的官吏、黑道上的老大、坊里的士绅等等,这些本地名流都忙碌起来,备礼前去祝贺。

主持宴会的是县衙主簿萧何——所谓“主簿”,职位约摸相当于今天的县府办公室主任或市府秘书长,迎来送往搞接待是这类人的拿手好戏。这次为吕公接风,由主簿萧何具体操办,收受钱物礼品之事自然也由他负责。萧何于是定下规矩:宾客送礼金不足千钱者坐在堂下,超过千钱者坐于堂上和贵客同席。

这个“千钱”是什么概念呢?《史记·货殖列传》所记录的一些当年的物价可以拿来为我们做个参考:“谷物,每钟二百钱;酒,每瓮二百钱;桑竹,每亩二百钱;鱼,每石二百钱;猪,每头八百钱;牛,每头约一千二百钱;马,每匹四千钱。”我们今天,一头牛的价值约四五千元人民币,参照这个标准,那么在生产力低下、物资匮乏的秦汉时代,千钱的概念起码也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五千元人民币。

刘邦当时只是沛县泗水亭亭长,官职很小,钱也不多,照理来说,他称不上名流。可是,刘邦这人能混,三教九流他都吃得开,在沛丰地界勉强也能算个人物。沛令请客,消息早已传进他的耳朵。此时的刘邦虽然已是四十大几的人了,但他素来爱凑热闹,喜欢往人多的地方钻。眼下既有如此好的机会可以抛头露面,他岂能轻易错过?

到了请客那天,刘邦递上事先准备好的名帖,上面写着“刘季,奉礼金万钱”。这是刘邦玩的一个花招,他实际上是连一文钱也没有奉上。对于这个细节,《史记》是这样记载的:“绐为谒曰‘贺钱万’,实不持一钱。”这里解释一下:谒,是一种木简,长约20余厘米,宽约3.5厘米,厚约1厘米,正面写上持谒人的姓名、官爵、地址等等,又叫“剌”,其作用相当于今天的名片。绐,是欺骗的意思,刘邦不持一钱,却大言不惭地把写着“贺钱万”的名帖送给县令的贵客吕公,这是一种明显的诳骗行为,所以司马迁在记述此事时用了一个“绐”字。

刚才给大家算过账,千钱约相当于今天的五千元人民币,这笔钱在当时算得上是一个大数目,估计多数宾客是不会拿出“千钱”贺礼的。少数宾客为了能坐上贵宾之席彰显身份,恐怕也就只是勉强凑够“千钱”的基本数罢了。可是,刘邦递上去的名帖却明明白白写着“贺钱万”,“重客”吕公听说后,着实吃了一惊,不知来的这位是何方人物,连忙起身亲自来到门外迎接。

及至见到刘邦,吕公更是大吃一惊!刚才说过,吕公是位道行颇深的相师,此时,他以自己专业的眼光去打量,觉得刘邦的长相实在不同凡响,心中愈加敬重。连忙走上前去亲热地拉着刘邦的手,将他礼让到贵宾席的主陪座位上坐下来。

主持宴会的萧何看着眼前这一幕,心里不禁暗暗叫苦。萧何平日与刘邦关系也熟,他十分清楚这位刘亭长的底细:平素吊儿郎当,爱吹牛皮,他是无论如何也拿不出“万钱”来作贺礼的!眼见得刘邦在递给吕公的名帖上写着“贺钱万”,而吕公对他又是这么重视,还将他拉坐到主陪的座位……此次宴会,萧何负责收受宾客的贺礼,等到客人散尽,沛令和吕公持礼单来和他对账,他如何能够做到钱账相符?届时,人家要么觉得是他萧何从中捣鬼,要么感到被刘邦欺骗愚弄,总而言之,责任都在他萧何身上!

想到这里,萧何走上前去,以开玩笑的口吻对吕公说:“刘季这人向来惯于空口说大话,很少能够办成几件实际事情!”萧何之所以这样说,其意显然是为了提前在吕公那里打埋伏,以便在刘邦“贺钱万”的事情穿帮之后,好为自己开脱。

刘邦闻言,当然清楚萧何的用意。他们平日相互玩笑和捉弄惯了,这会儿也理解萧何的苦衷,便毫不在意,依旧旁若无人地谈笑风生。吕公此时的注意力则完全已被刘邦的体貌神态所吸引,他心中正盘算着自己的宏大计划,哪里还有心思去理会萧何所言传的这些芝麻绿黄豆之类的小事!在场宾客也都清楚刘邦的为人,听萧何这么一说,私下里只等着去看刘邦出丑的好戏,可是,他们见主角吕公丝毫不在意萧何的提醒,仍旧与刘邦谈笑风生,大家也只好跟着谈笑,气氛又热烈起来。

依照情理而论,县令为朋友接风洗尘,席上作陪的无疑是沛令、县丞、县尉这些本县高官,区区刘亭长在这些顶头上司面前,应当毕恭毕敬、谨小慎微才对。然而,刘邦素来就是不拘小节之人,自己今日带着空麻袋来闯席,不但没被轰赶出去,反而受到贵宾吕公的特别厚待,不由得平添了几分得意和豪气,于是,更加放纵不羁,吃肉喝酒,猜拳行令,一副唯我独尊的派头。

面对如此桀骜不驯的下属,要说上司们心中畅快,那是假话。他们之所以没有当场对刘邦发作,一方面大概是碍于吕公的情面——人家贵宾高兴,主人还能再说什么呢?另一方面,大概也多少有些忌惮刘邦在三教九流中的影响力。

相师相人,除了相五官体貌的形状特征之外,还讲究举止神采和风韵气度。刘邦在宴席上的洒脱表现,再次在吕公心中印证了先前的判断——眼前这位真乃不同寻常的人物!

在整个宴席过程中,阅人无数且精于世故的吕相师不可能感觉不到刘邦“贺钱万”其中的猫腻,可是,吕公审视着眼前这个大言不惭的中年人,却暗自在心中合计起来:胆大妄为有什么不好?换个角度去看,这正是领袖人物所应当具备的特质啊!游历天下的吕公从这件事情上敏锐地洞察到了刘季身上的政治潜能——成大事者,何拘小节!联想到自己待字闺中的女儿,心中已然打定了主意。

酒宴进入末声,已有宾客陆续告辞,吕公并不挽留,却以眼神示意刘邦留下。刘邦会意,便坐在那里继续陪着吕公海吹神侃。待宾客走完之后,吕公开始投石问路,他对刘邦说:“我从年轻时起就给人看相,阅人无数,但没有一个能够比得上你的相貌,你要善自珍重,好好把握自己的前程啊!”

秦汉时代的楚人都很迷信占卜、相面之类的方术,而吕公正好又是这方面的权威。听到相面专家如此评价自己,刘邦心中自然高兴,连连点头称谢。吕公索性直奔主题:“我有个亲生女儿,还未出阁。刘季你若不嫌弃,就嫁给你做个扫地煮饭打杂的小妾吧!”

吕公的原话是这样说的——“臣有息女,愿为季箕帚妾”。揣摸吕公的这番话,似乎老头儿已经知道刘邦已曾婚配,也许吕公在宴席间已向刘邦打听了一些他的家庭状况,甚至连刘邦的年龄他也都了解得一清二楚。刘邦出生于公元前256年,此间已年届四十四岁。前面说过,刘邦约在公元前220年,即三十六岁时,娶曹女为妻,至此间已整整八年,儿子刘肥应该也有七岁了。吕公应当是弄清楚了刘邦的这些情况,所以才说出让女儿给刘邦做“箕帚妾”这番话。

刘邦见有这种美事,不消说是又惊又喜,稍稍自谦一番,便立即将这门亲事应承下来。读者不妨设想一下刘邦当时的心境:自己空麻袋闯席,原本只指望混一顿白吃白喝,好为以后落下个吹牛资本。敦料不仅达到预期目的,还凭空拣回了一房媳妇!更让刘邦感到得意的是,此事给他带来了绝对自信——瞧,相面大师乍见面就将亲生女儿许配给我刘某人,这意味着什么?说明我刘季与众不同,将前程无量啊!这件事情传扬出去之后,可想而知,对于刘季的声望而言,该有多么巨大的宣传效果!

宴会结束之后,吕公兴冲冲地回到家中,将宴会间发生的事情转述于老伴,没想到却挨了一顿迎头怒骂。据《史记》记载,吕媪如此怒骂吕公:“你这个混帐老东西!平日你不总是说咱家娥姁与众不同,将来必配贵人吗?沛令与你交情那么好,人家多次向你提亲迎娶女儿,你总是不肯,今天为何轻巧地把咱家女儿许配给了那个不三不四的刘季?!”面对老伴的责骂,吕公却不愠不怒,他慢条斯理地说:“这种事啊,不是你们女人所能够明白的,我自有道理!”

老俩口的争吵透露出一个信息,即吕公的女儿吕雉多少还有些才貌,这从沛令多次求娶可以判定。不过,也并非像某些传记所妄称的那样,说吕雉此间正值二八妙龄,美艳如花。笔者根据史料考定,吕雉生于公元前241年,前面已经推算过,吕公全家避仇来沛的时间约是公元前212年,则此间吕雉已是一位足足二十九岁的老姑娘。常言道,一家养女百家求。吕雉从青春妙龄熬到二十九岁,这显然是吕公惜嫁的结果。据此,我们可以从侧面推断,或许吕公的相术还真有那么一些令人信服的地方,至少,吕公本人对自己的相术是深信不疑的。否则,作为父亲,他绝不会无端让女儿苦熬成一把年纪的老姑娘!

接下来,吕公不顾老伴的反对,自作主张地将女儿嫁与刘邦为妾。从职业性质和交往层面来看,吕公虽是避仇来沛,但应当还是颇有家底的,加上这次洗尘宴上的贺礼收入,再结合他对刘邦的厚爱,可以想见,吕公所奉的嫁妆一定不会菲薄。诚如此,刘季竖子此次空手套白狼,人财两得,真可谓赚大了!

吕雉遵从父命,顺从地以“妾”的名分嫁到了刘家。由于吕公自信自己的眼力,为了吕氏的满门富贵,老相师并不介意女儿去给当下的小亭长刘季做妾。不过,读者也别误会,认为吕雉是其老父所包办婚姻的牺牲品。纵观吕雉后来的作为,可知这个贪恋权力和富贵的女子,当日应是举双手赞成父亲的这一决定的。吕雉生在方士之家,自小耳闻目染,对父亲相人的眼力深信不疑,因此,当父亲主张吕刘联姻时,她毫无怨言地走进了刘家。

司马迁写《史记》,在处理关于吕雉早年婚姻名分这个问题上,其手法也很巧妙。《史记·高后本纪》这样记载:“吕太后者,高祖微时妃也”,有意把吕雉早年的名分说得模糊不清。分析起来,“妃”的字意更倾向于“小老婆”。其实,司马迁已经很直白地告诉读者:吕雉原本就是高祖刘邦的小妾。不然的话,他完全可以直截了当地点明——“吕太后者,高祖微时妇(妻)也”,这样会更加令刘氏统治者心中痛快。

刘邦在纳娶吕雉时,他与曹女已经结婚八年,儿子刘肥也已年满七岁。现在又纳了吕雉这房小妾,那么,他是如何处理家庭内部关系的呢?现今有人把刘邦奉为管理学大师,这就对了,刘邦既然能够在外统御将臣,自然就更加能够玩转自己家里的女人!

刚才讲过,曹女与刘邦结婚的时间约在公元前220年,估计她的年龄还没有吕雉大,样貌也不会比吕雉差。然而,一边是老夫老妻,一边是新婚燕尔,刘邦本来就是喜新厌旧的酒色之徒,他的感情天平将向哪边倾斜,是不言而喻的。不过,话又说回来,吕家有沛令这层官家关系;人家曹家也不是什么寒门细族,而且曹女还是早已为刘邦生过儿子的元配。中年之后的刘邦在沛丰已经有了“仁而爱人”的称誉,又精于世故,想来在对待元配曹女这件事上应该不会做得太出格。

按照秦时风俗,早在刘邦与曹女结婚之初,刘邦夫妇应当就已经与刘太公分家另过。此间纳妾,刘邦可能不会让妻妾同在一个屋檐下生活,而是为吕雉另筑爱巢,保持着一种“家外有家”的格局。关于这一点,《史记·齐悼惠王世家》在记述曹女身份时,也曾有所透露:“曹氏,外妇也”,译成今天的白话,即另外一个家的主妇,也就是刘邦家外有家之意。

我们由此可以想见,当年的刘亭长,一大把年纪的中老年人了,出则呼朋唤友,入则偎红依翠,官虽不大,钱也不多,过的却是神仙般的逍遥日子,这乃是他的命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