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李嘉诚:成功没有偶然
15130100000018

第18章 小利不舍,大利不来(3)

李嘉诚特别佩服在“二战”的废墟里崛起的日本人,他们能忍别人所不能忍之事,最终通过商业之战获胜。日本人认为,“忍”能帮助企业家在危急关头博采众长、冷静决断、沉着应对,做出客观的分析和合理的决策。

1979年,李嘉诚看中了老牌英资财团和记黄埔的土地资源,决定收购和黄。在李嘉诚收购和黄之前,在黄埔船坞旧址上做地产生意的是和黄洋行大班祈德尊,但祈德尊不擅长做地产生意,没有赚多少钱。后来,韦理取代了祈德尊,售房时选错了时机,竟然坑苦了股东。

幸好,这块风水宝地还没有被他们全部建上房子,这给李嘉诚留下了建大型屋村的机会。1984年,中英两国代表签订了《中英联合声明》,香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恒生指数回升,地产业又开始见到了春光。李嘉诚等这个机会已经等了很久了。在当年年底,和黄准备投资40亿港元兴建商业中心的大型住宅区,地点就选在黄埔船坞旧址。

李嘉诚早在1981年就盯上了这块地,当时地产业发展得还不错,若要建黄埔花园屋村,和黄需补上28亿港元的低价,这对和黄来说是一个较大的负担。而李嘉诚故意拖延与当时的香港政府的谈判,一直到1983年年底,当时地产业低迷,当时的香港政府以3.9亿港元的价格将这块土地的商业住宅开发权转给了李嘉诚。李嘉诚以极低的价格获得了开发权,降低了成本,算下来,屋村每平方英尺的成本还不到100元。

这样,屋村计划还没面世,李嘉诚就赚了一大笔,和祈德尊、韦理相比,真正是技高一筹。黄埔花园总面积19公顷,计划用于建楼的面积约760万平方英尺,建94栋住宅楼,提供的住宅单位是11224个,车位2900个,另外还有一栋170万平方英尺的商厦。黄埔花园从1985年动工到1990年竣工,共12期,是香港史无前例的大工程,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大工程。专家估计,李嘉诚在这个项目中获利可达60亿港元。如此肥厚的利润乐坏了和黄的股东们,也让同行的其他地产公司羡慕不已。

李嘉诚获得老牌英资财团和记黄埔9000万普通股,得到了和黄22.4%的股份。由于这些股份是从汇丰银行手里买的,很多华商港商认为李嘉诚不是凭本事而是靠汇丰的恩惠获得的,对李嘉诚能管理好这个庞大的老牌银行业抱以否定态度。为了得到确切的消息,《南华早报》和《虎报》的外籍记者多次询问汇丰的老板沈弼:“为什么会让李嘉诚接管和黄?”沈弼非常诚恳地说:“长江实业发展得很好,信誉又好,和黄也从1975年的困境里走了出来。汇丰销售和黄的股份不是很完满的事吗?”

李嘉诚成了和黄最大的股东,拥有的股权最大,完全可以凭自己的权力做上董事局的主席。但是,他却选择了另外一条路:他拒绝了董事局给他的优惠,为和黄出差、应酬都自己掏腰包。在决策时,李嘉诚丝毫没有摆架子的态势,而是以商量和建议的口气表达自己的看法。通过自己的努力,他获得众董事和管理层的信任,也为自己赢得董事局选举的选票。

李嘉诚不计小利,却紧抓大利。和黄公司的盈利乐观,李嘉诚就趁机增购和黄的股份,一点点地将和黄拿下。关于李嘉诚收购和黄的事,有人编了一副对联:“高人高手高招,超人超智超福。”从此“李超人”的称呼便传开了。

延伸阅读在形与实之间——2006年2月24日于新加坡管理大学李嘉诚图书馆开幕典礼致词:

内阁资政李光耀先生、胡赐道名誉校长、何光平主席、President Hunter、各位嘉宾、各位老师、同学:

让我诚心诚意向你们祝贺,新加坡管理大学新校舍和图书馆落成,在新加坡欣欣向荣的国土上增添动力,祝愿大学有更成功的未来。

对我来说,这时候有如走进时光隧道,脑海中展现一幕幕的回忆。还记得在1967年,因为忧虑局势会转趋动荡,我将我年少的家庭移到这里寻找安宁,受到你们亲切的欢迎,这份情意将永远长留在我心中。

我很高兴见到现在我们这方的世界已有别于昔日,因为不同意识形态而掀起的斗争、导致的流血、令人民伤心的时代已成过去。整个亚洲都受惠于大规模的变革,大家对“改革与开放”一词有了更深层次的演绎和理解,这股进步巨浪的动力,不单令区内主要国家的人民感到乐观和充满希望,也影响全球。然而严峻的现实世界,是别人从来不以我们努力得来的理想成就做评价,衡量算度的是我们日后如何持续进取。

我认为,今天我们面对最主要的挑战是如何培育有责任感的公民,怎样在具备前瞻进取思维的年轻人心中,培植意志与能力,来传承每个民族未来真正的希望。男男女女均屹立不摇、博学多闻、具文明意识、能慎思明辨及理想崇高,不会只向往个人成就,或满足于被视为经验丰富、懂得捕捉商机的工业家、企业家和专业人士的社会新地位。这些闪耀着独立思维、创意及胸怀大志的年轻人,对自身及世界应更具有深层的责任感,珍惜个人及社会的共同尊严。

如果说政治结构的改革像灵丹妙药,一剂便能解除贯透充斥我们民族历史的痛苦及迷雾,那实在是颇为武断及过分简单的说法。我们需要建基于法治、可靠和公正的政治体制,但一个国民社会必须先根植于每一个国民的心中,人民要做出的承诺,是远远超越平等参与、个人权益及经济机会的,大家要有共同承担社会责任的精神。正如雅典人对其城市的古老盟誓“我们定将竭力把祖先留给我们的城市建设得更伟大、更辉煌,更美好,再传给我们的后代。”如果我们想享有其他成功民主国家所有的多元自由和无穷的抉择机会,必须更有效地掌握其持续的动力和灵活弹性的精华:只着眼于研究提供公民权利的参与机制,那是不足够的。一个生机蓬勃的民主制度,要同步建立能共融人类智慧及灵性、责任及理性的文明生态环境。

我知道谈及公民权利是时尚的话题,但说到个人责任,关乎社会秩序和公德,几乎肯定会被大笔抹黑,有些人甚至把稍一提及义务和责任的人视为反民主,这是非常错误的观念。人与人之间真正的自由是一条要实践的漫漫长路。自由和民主是普世认同的价值观,我热爱自由,也支持民主,然而自由和民主必须建基于法律和秩序,这是国家持续发展最重要的基石。民主是我们必要及重要的目标,怎能轻率地仅聚焦于建立机制便视为达到目标。要知道差不多的真相并不等同真相,它依然是虚的;形态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事情的本质;结构也许是维系大家的机制,而本质才是我们持续推进及超越的亮光。正如这所新落成的图书馆大楼,在这浩瀚无涯的知识汪洋中,如果有更多人去探索真我是什么、我们又是什么,以及我们未来的路向,那大楼的躯壳便像有了美丽的灵魂。

各位来宾,经验是人生的无价之宝,尤其是在艰苦忧患中成长的一代,因为我们可以理所当然地反思过去,并且更能坦然表达自己对未来的冀望。虽然我并不肯定资政阁下是否同意我这说法,我认为忧患并不一定带来智慧,却会扩大人的体验,令我们审慎克诳。因为考验式的经历,令我们能超越既定观念和偏见的束缚。特别是资政阁下,你在充满困难及竞争挑战的时代中,全心全意奋力成功地将国家推向一个又一个的高峰,坚定不移地透过先行打造具有建设性的发展作为根基,成就、发展及见证真正及有秩序的自由,人道及正义的社会,公平及人人平等参与的权利,这些理想、这些价值观也正是我们所期望及感到最珍贵的。

今天有机会在这里与大家共同参与盛事,实在是非常荣幸和高兴,谢谢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