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医学梁伯学临床经验集(脾胃病专辑)
15125000000006

第6章 常见病证治(2)

生黄芪15g,茯苓15g,炒白术10g,姜半夏10g,柴胡10g,枳壳10g,元胡15g,川楝子15g,青皮15g,陈皮15g,炒槟榔10g,鸡内金10g白及10g,浙贝母15g,乌贼骨20g,黄连3g,吴茱萸3g,白花蛇舌草15g。

2.胃镜:胃角溃疡(A1期)。

【证候】胃脘疼痛,嘈杂灼热,嗳气吞酸,纳差乏力,口苦口干,便干溲赤,舌苔黄,脉弦数。

【辨证】肝胃郁热。

【治法】疏肝清热,理气止痛。

【方药】疏肝清胃汤加减(自拟方)

生黄芪15g,炒白术15g,清半夏10g,莱菔子20g,柴胡10g,枳壳10g,元胡15g,川楝子15g,青皮15g,陈皮15g,浙贝母15g,乌贼骨20g,白及10g,黄连6g,吴茱萸3g,白花蛇舌草15g,火麻仁30g,酒大黄6g。

3.胃镜:胃底溃疡(A1期)、慢性萎缩性胃炎。

【证候】脘胁胀痛,胃中灼热,纳差乏力,嘈杂泛酸,嗳气时作,舌苔白腻,脉弦滑。

【辨证】脾胃虚弱而致湿热中阻,肝胃不和而致肝胃郁热。

【治法】补气健脾,清热化湿,疏肝和胃,理气止痛。

【方药】补气健脾汤合疏肝清胃汤加减(自拟方)

党参15g,茯苓15g,炒白术10g,姜半夏10g,柴胡10g,枳壳10g,元胡15g,川楝子15g,陈皮15g,厚朴10g,炒槟榔10g,鸡内金10g,浙贝母15g,乌贼骨20g,白及10g,黄连10g,干姜3g,吴茱萸3g,白花蛇舌草15g。

按:本例为脾胃虚弱与肝胃不和同病,湿热中阻与肝胃郁热并存。其病机为虚实夹杂,寒热交错。

【西医治疗】

消除病因,缓解症状,愈合溃疡,防止复发,防治并发症。

1.一般治疗

生活规律,避免过劳和精神紧张;改变不良的生活习惯,合理饮食,戒烟酒,服用非甾体抗炎药(NSAID)者尽可能停用。

2.药物治疗

(1)治疗的策略:区分HP(+)或HP(-)。

①如HP(+),抗HP治疗加抑酸治疗(H2RA或PPI)。

②如HP(-),常规抑酸治疗或加黏膜保护治疗。

③疗程:抗HP治疗1~2周。抑酸治疗:十二指肠溃疡4~6周;胃溃疡6~8周。

(2)根除HP治疗

有HP感染者,无论溃疡初发或复发,无论溃疡活动或静止,无论有无并发症,均推荐抗HP治疗。

药物

①铋剂:枸橼酸铋钾220~240mg2次/日,果胶铋100mg

2次/日。

②抗生素:阿莫西林1.0g2次/日;甲硝唑0.4g2次/日;克拉霉素0.25~0.5g2次/日

③抑制胃酸分泌常用药物

H2RA:西米替丁400mg2次/日;雷尼替丁150mg2次/日。

PPI:奥美拉唑20mg2次/日;兰索拉唑30mg2次/日;雷贝拉唑10mg2次/日等。

④保护胃黏膜治疗:硫糖铝1.0g3~4次/日,疗程4~8周;枸橼酸铋钾120mg,3~4次/日,疗程4~6周

方案

三联疗法:质子泵抑制剂(PPI)+两种抗生素;铋剂+两种抗生素。

四联疗法:PPI+铋剂+两种抗生素。

疗程:为1~2周。

(3)根除HP治疗结束后的抗溃疡治疗

在根除HP疗程结束后,继续给予一个常规疗程的抗溃疡治疗。

①十二指肠溃疡患者予PPI常规剂量,每日1次,总疗程2~4周。或H2RA常规剂量,疗程4~6周。

②胃溃疡患者PPI常规剂量,每日1次,总疗程4~6周。或H2RA常规剂量,疗程6~8周。

(4)根除HP治疗后复查

治疗4周后应常规复查HP是否已被根除,在检查前停用PPI或铋剂2周,否则会出现假阴性。可采用非侵入性的13C或14C尿素呼气试验,也可通过胃镜在检查溃疡是否愈合的同时,取活检做尿素酶及(或)组织学检查。对未排除胃恶性溃疡,或有并发症的消化性溃疡,应常规进行胃镜复查。

上消化道出血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道、胃及十二指肠),或胰腺及胆道等病变引起的出血。多为上消化道病变所致,少数为胆胰疾患引起,其中胃及十二指肠溃疡是引起出血最常见的原因,主要表现为呕血与黑便。一般呕血呈暗红色,黑便呈柏油状,可伴有头晕、心悸、乏力,甚至出现冷汗,四肢厥逆等症。属于中医“血证”的范畴。其病因与饮食不节,过食辛辣刺激性食物;或郁怒伤肝,横逆犯胃;或劳倦过度,气虚不能摄血者皆可引起出血。多数病人以呕血或黑便为主要表现。临床常见肝胃郁热,湿热中阻,阴虚胃热等证候。治以健脾和胃,凉血止血为主。若出血严重者应结合西医治疗。

【诊断与鉴别诊断】

诊断要点:根据呕血、黑便和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的临床表现,呕吐物或黑便隐血试验呈强阳性,血红蛋白浓度、红细胞计数及红细胞压积下降的实验室证据,可作出诊断。但必须排除呼吸道出血,口、鼻、咽喉部出血,下消化道出血等。

1.呕血与咯血的鉴别

呕血的常见病因为消化性溃疡,肝硬化,食道或胃底静脉曲张,糜烂出血性胃炎等。出血前常见上腹部疼痛不适,恶心呕吐,心悸,有时晕厥。出血方式为呕出。出血物呈黑褐色咖啡渣样,有时鲜红色混有食物残渣,无气泡,伴有黑便;咯血的常见病因为肺结核,支气管扩张,支气管肺癌等。出血前常见喉头发痒,咳嗽、胸闷。出血方式为咯出。出血物呈鲜红色,混有气泡及痰,痰中带血丝,除非血液被吞下,一般无黑便。

2.下消化道出血

呕血、黑便提示上消化道出血。而血便大多来自下消化道出血,一般为鲜红色血便或暗红色大便。但出血量大的上消化道出血亦可表现为暗红色大便;高位小肠出血乃至右半结肠出血,如血在肠腔停留较久亦可呈柏油样。需依靠胃镜、消化道钡餐、结肠镜等来确诊。

【辨证论治】

1.肝胃郁热证

【证候】胃中灼热,痛及两胁,嘈杂吞酸,口苦口干,心烦易怒,呕血或黑便,便秘溲赤,舌红,舌苔黄,脉弦数。

【治法】清胃降逆,凉血止血。

【方药】清胃止血汤(自拟方)

煅赭石15g,旋覆花10g,炒白术10g,清半夏10g,柴胡10g,枳壳10g,元胡15g,川楝子15g,浙贝母15g,乌贼骨30g,地榆15g,白及10g,仙鹤草20g,黄连6g,吴茱萸3g,白花蛇舌草15g,另云南白药冲服。

2.湿热中阻证

【证候】胃脘胀痛,嘈杂灼热,纳差乏力,口苦口干,大便不畅,便黑如柏油状,舌苔黄腻,脉滑数。

【治法】清热化湿,凉血止血。

【方药】清热化湿汤加减(自拟方)

生黄芪20g,茯苓15g,炒白术15g,清半夏10g,柴胡10g,枳壳10g,陈皮15g,厚朴10g,地榆15g,白及10g,仙鹤草20g,浙贝母15g,乌贼骨30g,鸡内金15g,黄连10g,干姜3g,吴茱萸3g,白花蛇舌草15g。

3.阴虚胃热证

【证候】胃脘灼痛,嘈杂吞酸,口干舌燥,烦渴欲饮,大便色黑,舌红少苔,脉细数。

【治法】养阴清热,凉血止血。

【方药】养阴清胃汤加减(自拟方)

沙参15g,麦冬10g,知母10g,百合30g,地榆15g,仙鹤草20g,浙贝母15g,乌贼骨30g,佛手10g,白及10g,元胡15g,川楝子15g,黄连6g,吴茱萸3g,白花蛇舌草15g。

4.脾胃虚弱证

【证候】胃脘胀痛,纳差乏力,嗳气嘈杂,口苦口干,大便不调,便黑如柏油状,舌淡,舌苔白腻,脉细滑。

【治法】补气健脾,凉血止血。

【方药】健脾止血汤(自拟方)

生黄芪20g,茯苓15g,炒白术15g,清半夏10g,陈皮15g,厚朴10g,佛手10g,白及10g,地榆炭15g,仙鹤草20g,浙贝母15g,乌贼骨20g,黄连6g,干姜3g,吴茱萸3g,白花蛇舌草15g。

【西医诊断中医治疗】

1.胃镜:胃底溃疡伴出血,慢性非萎缩性胃炎。

【证候】胃脘灼热疼痛,嘈杂吞酸,嗳气时作,口苦口干,大便色黑,舌红,舌苔黄,脉弦数。

【辨证】肝胃郁热。

【治法】疏肝清热,凉血止血。

【方药】疏肝清胃汤加减(自拟方)

生黄芪15g,茯苓15g,炒白术10g,清半夏10g,柴胡20g,枳壳10g,元胡15g,川楝子15g,地榆15g,白及10g,浙贝母15g,乌贼骨20g,佛手10g,黄连6g,吴茱萸3g,白花蛇舌草15g。

2.胃镜:十二指肠球部溃疡伴出血,慢性萎缩性胃炎。

【证候】胃脘胀痛,灼热嘈杂,纳差乏力,口苦口干,大便色黑,舌苔黄腻,脉弦细。

【辨证】脾胃虚弱,湿热中阻。

【治法】补气健脾,清热化湿,凉血止血。

【方药】健脾止血汤加减(自拟方)

生黄芪20g,茯苓15g,炒白术15g,清半夏10g,陈皮15g,厚朴10g,佛手10g,白及10g地榆炭15g,仙鹤草20g,浙贝母15g,乌贼骨20g,黄连9g,干姜3g,吴茱萸3g,白花蛇舌草15g。

【西医治疗】

根据病情行个体化分级救治。

1.一般治疗

平卧,头偏向一侧,保暖,吸氧。大出血者,禁食至出血停止。

2.液体复苏、改善组织灌注

休克病人应尽快补充血容量,纠正循环衰竭,及早输血或血浆代用品。

非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

1.安胃管

监测出血(呕吐,出血量大者),降低胃内酸度,减轻胃内压力,吸收热及氮质血症,预防吸入性肺炎。

2.血管活性药物

在补足液体的前提下,如血压仍不稳定,适当地选用血管活性药物(如多巴胺),以改善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

3.止血治疗

(1)胃内降温止血

①4℃冰盐水200~300毫升/次,反复灌胃Q2h~Q4h。

②口服或胃内注入止血剂:冰生理盐水100ml+去甲肾上腺素8mg配制,每次口服20ml,或胃管注入Q2h~Q4h。

③生理盐水20ml+云南白药0.25g,或+凝血酶500U口服或胃管注入Q2h~Q4h。

(2)抑制胃酸分泌

①PPI可使胃内pH>6,持续时间长。常用药物:奥美拉唑每次40mg,每12小时1次,iv,埃索美拉唑,泮妥拉唑等。

②H2RA-受体拮抗剂,价廉,但抑酸能力不佳,持续时间短。适用于中低危患者。

4.消化性溃疡并上消化道出血的内镜下止血

①局部喷洒止血:5%孟氏液20ml;10%肾上腺素;凝血酶500U~1000U。

②局部注射:10%乙氧硬化醇,高渗盐水,肾上腺素,立止血。

③物理止血:高频电凝,热电极,氩气,微波,激光,钛夹止血。

5.其他治疗

①选择性血管造影及栓塞治疗。

②手术治疗:诊断明确但药物和介入治疗无效者;或诊断不明确,但无禁忌证者,可考虑手术结合术中内镜止血治疗。

6.原发病治疗

①对出血的病因比较明确者,如幽门螺杆菌阳性的消化性溃疡患者,应予抗幽门螺杆菌治疗及抗溃疡治疗。

②需要长期服用非甾体抗炎药者,一般推荐同时服用PPI或黏膜保护剂。

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治疗

1.血管加压素

为血管收缩剂,使内脏小动脉收缩,增加血液流入肠道的阻力,以达到止血。用法:垂体后叶素10~20U加入10%葡萄糖液200ml中,0.5~1小时内滴完,需要时2~4小时后再重复给药。

2.生长抑素及类似物

止血率达90%,抑制胃酸分泌,收缩肠道动脉。用法:生长抑素250μgiv,继之250μg~500μg/h持续静滴72小时。生长抑素类似物0.1mgiv,继之25μg/h~50μg/h,持续静滴72小时。

3.三腔气囊管压迫止血

应用于药物不能控制出血时作为暂时止血,以赢得时间去准备其他更有效的治疗措施。持续压迫时间最长不应超过24小时。

4.内镜治疗

内镜直视下注射硬化剂,或组织粘合剂至曲张的静脉,前者用于食管曲张静脉,后者用于胃底曲张静脉,或用皮圈套扎曲张静脉,不但能达到止血目的,而且可有效防止早期再出血,是目前治疗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的重要手段。

5.外科手术或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

急诊外科手术并发症多、死亡率高,因此应尽量避免。但在大量出血上述方法治疗无效时,唯有进行外科手术。经颈静脉肝内门体静脉分流术治疗,该法尤适用于准备做肝移植的患者。

慢性胃炎

慢性胃炎是消化系统的常见病。其主要病变在胃黏膜,是胃黏膜的慢性炎症性或萎缩性病变。由于胃黏膜上皮反复受到损伤后,最终可导致胃黏膜固有的腺体萎缩和肠腺化生。引起慢性胃炎的原因很多,其中幽门螺杆菌感染是目前公认的最主要因素。临床以浅表性胃炎和萎缩性胃炎为多见。属于中医“胃脘痛”、“痞证”等病的范畴。

【诊断与鉴别诊断】

慢性胃炎确诊必须依靠胃镜检查,及胃黏膜活组织病理学检查。幽门螺杆菌检测有助于病因诊断。常出现腹痛、嗳气、恶心等临床表现,应与以下疾病鉴别:

1.功能性消化不良

有上腹胀痛、早饱、嗳气、恶心、呕吐等上腹不适症状,至少持续4周或在12个月中累计超过12周。伴烦躁、不寐等植物神经功能紊乱症状。胃镜检查无明显异常并可排除其他系统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