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湿的认识
湿是外感六淫之一,在中医病因学中,占着相当重要的地位。由于脏腑生理功能的失调,人体内部也可以生湿。因此,一般把湿分为外湿和内湿两种。外湿多由外感湿邪所引起,内湿多由脾失健运,水湿停聚而生。湿邪所致的疾病比较广泛,临床很多常见病,都与湿有密切关系。所以,对湿的形成,湿的致病特点,湿在体内的调节以及对湿的治疗原则,做以初步介绍。
(一)湿的形成
湿的形成有外来和内生的不同。外湿多由气候潮湿或感受雾露,涉水淋雨,居住潮湿等外在湿邪侵袭人体所致。外湿致病,多由肌表侵入,浅则伤及皮肉筋脉或流注关节,使肌表营卫不和,经络阻滞不畅而发病,深则可入脏腑,使脏腑生理功能失调,而内外合邪为患。并且湿邪侵入人体,根据脏腑功能的不同,体质的强弱以及治疗不当等情况,可以寒化,也可以热化。如脾阳素虚者易寒化;素体胃热者易于热化;过用寒凉者易于寒化;妄用温燥者易于热化;其寒化者形成寒湿证;热化者形成湿热证。
内湿的形成,多因饮食不节,过食肥甘,损伤脾胃,脾失健运,而致津液不得运化输布,故湿从内生,聚而为患,或为泄泻,或为肿满,或为痰饮。如《内经》所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的病机。内湿和外湿虽有不同,但湿邪致病都与脾有密切的关系,并在发病过程中又常相互影响。如外湿伤脾,脾为湿困,运化无权,则湿从内生。而脾阳虚损,水湿不化,亦易招致外湿的侵袭。两者相互影响,可出现不同的湿证。
(二)湿的致病特点
湿性重浊黏滞,缠绵难移不易速去,而且湿为阴邪,易伤阳气和阻遏气机。这些湿的性质决定了湿的致病特点。
1.明显的季节性
湿为长夏主气,此时正值夏秋之交,水气弥漫,暑热蒸腾,为湿气最盛季节。在这种季节湿邪很容易伤及人体,尤其是脾阳不振,水湿不化者,更易招致外湿的侵袭。因此,在长夏季节最易发生湿病,如暑湿泄泻,痢疾等都是长夏的常见病。所以,长夏是湿病的好发季节。
2.症状的重浊性
湿性重浊的致病特点可表现为症状的重浊性,其含义有以下两个方面:
①湿邪致病,在症状上常见重着和沉重的特征。如湿邪侵入肌表,则清阳不升,营卫不和,表现为头重如裹……;湿邪侵入四肢肌肉,表现四肢酸楚沉重……;湿邪阻于经络关节,则阳气不布,表现为肌肤不仁,关节疼痛重着等特征。可见湿邪致病常有重着或沉重的感觉。
②湿性秽浊,湿性致病常可出现各种秽浊的症状。如临床常见的面垢苔腻,大便泄泻,小便浑浊,湿疮带浊等症,都是以秽浊的特征作为湿的辨证依据。
3.病程的难移性
湿性黏滞的致病特点可表现为病程的难移性。所谓湿性粘滞,是说湿邪的性质具有黏腻留着,停滞难移不易速去的特点。因此,湿邪致病住住缠绵难愈,病程一般较长。如临床常见的着痹,多由久居湿地,复感风寒之邪而发,病情常常反复发作而经久不愈。又如湿温病,也常常有湿遏热伏,两相搏结,缠绵日久,不易速愈的现象。所以,湿邪致病具有缠绵难愈,反复发作,病程较长的特点。
4.致病的广泛性
湿邪致病,不但可以外侵肌表,而且可以内伤脏腑。若湿邪侵入肌表经络而复感风寒者,可发为寒湿痹证;若内伤脏腑可导致水湿停聚而发生各种病变。如水湿凝聚则为痰饮,溢于肌肤则为水肿,停留肠道则为泄泻。若湿邪犯于上焦,则头重泛恶……,若湿邪犯于中焦,则脘痞吐泻……,若湿邪犯于下焦,则为带浊……。
湿邪伤人,常与其他外邪相结合而发病。如与风相结合为风湿;与寒相结合为寒湿;与暑相结合为暑湿;与热相结合为湿热。这些都说明了湿邪致病的多样性和广泛性。
5.发病的规律性
湿邪致病,易伤阳气和阻遏气机,这是湿邪致病的一个规律。
①由于湿为阴邪,黏腻停滞,而影响气机的通畅。因此,湿邪侵犯人体,最易阻遏气机。若水湿之邪留滞脏腑经络,使脏腑气机升降失常,经络阻滞不畅,就可以出现胸脘痞满,小便短涩,大便不畅等症。因此,临床治疗湿证必须加以行气之品。其原因就是湿邪留滞则影响气机通畅,而气机不畅更加重湿邪的留滞。所以治疗湿证必须祛湿行气并用,才能达到祛除湿邪和畅通气机的目的。
②湿邪易伤阳气,是因为湿为阴寒之邪最易伤阳气。因此,湿邪为病最易伤阳。尤其是脾阳易为湿邪所困。所以,湿邪留滞,常先困脾,使脾阳不振,运化无权,水湿停聚,而发生腹泄水肿等症。故《内经六元正纪大论》说:“湿胜则濡泄,甚则水闭跗肿”。
根据以上几点,可见湿的性质决定了湿的致病特点,如果认识并熟悉这些湿的特性,对于临床治疗湿病是有指导意义的。
(三)湿在体内的调节
关于湿在体内的调节的机制,在《内经》中早有论述。如“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这是祖国医学对于人体正常水湿代谢过程的基本概括。而维持和调节体内水湿代谢平衡,是靠脾、肺、肾、三焦和膀胱共同来完成的。其中起主要作用的是脾、肺、肾三脏,而最主要的还是脾。
1.脾
脾与水湿的关系最为密切,不但脾有运化水湿调节体内水液代谢的作用,而且脾还有治水防泛的功能。
①脾运化水湿的作用:脾主运化水湿的含义有两个方面,一是指脾具有输布水液滋养濡润的作用。如《内经》所说:“脾为胃行其津液。”二是指脾具有运化水湿,调节体内水液代谢平衡的功能。水入于胃,经脾的运化上输于肺,由肺的宣发和肃降的作用来完成水液升清降浊的代谢过程。若脾的运化水湿功能失常,可发生水湿停留的各种病变。如水湿凝聚而为痰饮,溢于肌肤而为水肿,流注肠道而为泄泻,聚于腹腔而为腹水等,故《素问·至真要大论》说:“诸湿肿满,皆属于脾。”
②脾的制水作用:脾的制水作用,主要表现在脾土和肾水在相克方面的生理关系。因为土能克水,所以脾土的运化水湿作用,可以克制肾水的泛滥。如张景岳所说:“水惟畏土,故其制在脾……,脾虚则土不制水而为反克。”所以,在临床治疗水湿之病,常采取补土制水的方法。
2.肺
肺在体内调节水液的作用,是靠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功能。
①肺的通调水道作用:肺的通调水道作用,是由肺的宣发和肃降功能来完成的。由脾的运化而上输肺的水液,其中清中之清者,经肺气的宣发作用布散于周身,以滋养和濡润各个脏腑组织。清中之浊者,经肺气的肃降作用,使水液下归于肾,下降于肾的水液,经肾阳的气化作用下输膀胱。正因为肺的肃降作用,才能使上焦的水液不断的下输膀胱,而保持水道的通畅。故有“肺为水之上源”的说法。若肺失肃降,水道不通,则发生小便不利,尿少,水肿等水液代谢障碍的病变。
②肺有调节腠理开合的作用:肺主皮毛,是靠肺气的宣发作用,把水谷之精微输于皮毛,以滋养周身的皮肤毛发肌肉。其中卫气宣发到肌表,就可以发挥“温分肉,充皮肤,肥腠理,司开合”的作用。所以,卫气是主汗孔的开合,而汗孔的开合与肺又有密切的关系。若肺失宣发,可使腠理开合失调,而影响肌表水湿的散发和汗液的排泄。所以,在临床治疗湿病或水肿时常用发汗和宣通肺气的方法,来调节腠理开合的机能,达到祛湿消肿的目的。
3.肾
肾在调节水液代谢平衡的方面,主要是靠肾中阳气的作用。由脾的运化而上输于肺的水液,经肺气的肃降功能,将清中之浊下归于肾,而下降于肾的水液,经肾阳的气化作用,又分为浊中之清和浊中之浊。其中浊中之清上升于肺,浊中之浊者下输膀胱而排出体外。为此循环往复,来维持和调节体内水液的代谢平衡。若肾阳不足,气化失常,则导致水液停留而发生水肿等症。
脾、肺、肾三脏在水液代谢方面的相互关系和体内水液的代谢过程,是水液入胃,经脾的运化上输于肺的水液,其中清中之清者,经肺的宣发作用布散于全身,以滋养濡润各个脏腑组织;清中之浊者,经肺的肃降作用下归于肾。下降于肾的水液,经肾阳的气化作用,又分为浊中之清和浊中之浊。其中浊中之清者上升于肺,浊中之浊者下输膀胱而排出体外。从此可以看出,体内的水液调节,主要靠脾的运化,肺气的宣发和肃降及肾阳的气化作用。其中任何一脏的功能失常,都会导致水湿停留而发病。
(四)湿的治疗原则
湿虽有外湿和内湿之分,但治疗原则总不外乎燥湿化浊、清化湿热、利水化湿、温化水湿和攻逐水湿等法。若湿邪在上在外者,则宜微汗以解之;在下在内者,则宜健脾利水以渗之。若湿从寒化者,则宜温燥;湿从热化者,则宜清利;水湿壅盛者,则宜攻逐。
1.燥湿化浊法
燥湿化浊法,一为芳香化浊,用于湿阻轻证;二为苦温燥湿,用于湿浊较重的证候,总称为燥湿化浊法。临床常用以治疗湿温、泄泻、带下等证。
因湿为阴邪,其性黏腻,用药多宜香燥,而温燥之品虽能除湿,但亦易耗伤津液,如过用香燥往往湿邪尚未尽化,而津液先伤,故临证时应适可而止。
①芳香化浊法
适用于湿阻轻证,而轻浅的湿邪,既不需燥,也不能利,应以芳香之品,宣化湿浊,故临床常用于治疗湿浊中阻的轻证,或兼有表湿的证候。如湿邪较重者,应进一步使用香燥化湿的方法。
常用方剂:如藿香正气散(藿香、紫苏、半夏曲、桔梗、厚朴、陈皮、白术、白芷、大腹子、茯苓、生姜、大枣、甘草)。
②苦温燥湿法
适用于湿阻中焦的证候,此证多由脾阳不振,运化无权,脾为湿困。又因脾湿多偏于寒,与单纯的湿邪不同,故治疗必须用温化的方法。所以,苦温燥湿法是偏于治疗脾阳不振、湿浊中阻的证候。若中焦湿浊较重者,可结合利湿的方法。
常用方剂:苓姜术桂汤、平胃散、除湿汤(平胃散加茯苓、半夏、藿香)。
2.清热利湿法
适用于湿从热化,湿热蕴结中焦,或湿热下注的证候。临床常用于治疗湿温、黄疸、热淋、血淋等证。
湿热之邪治应清利,但湿和热有轻重之别,湿重于热者应侧重于利湿,热重于湿者应侧重于清热,湿热并重者应清热利湿并举。并且治疗湿热之邪应结合利尿,使湿热之邪从小便而出,尤其是湿热偏于下焦者,更应结合利尿的方法,如黄疸、热淋等证便是如此。
常用方剂:茵陈蒿汤、八正散、甘露消毒丹(茵陈、黄芩、滑石、木通、藿香、白豆蔻、连翘、石菖蒲、薄荷、射干、川贝)。
3.利水化湿法
利水化湿法,是使湿邪从小便而出,这是内湿的唯一出路。所以,李东恒说:“治湿不利小便,非其治也。”但是利小便侧重于湿在下焦,故又有“利湿不分三焦,亦非其治也”这说明治湿不但利小便,而且治湿要分三焦。
利水化湿法,可分为淡渗和通利。淡渗是取其淡味以渗利,不以利小便为主要目的;通利侧重于下焦,以利小便为主,二者虽同属利水化湿法,但治疗重点各异。
①淡渗利湿法
适用于湿热内蕴,或湿阻中上焦(肺、脾)的证候。因淡渗利湿不以利尿为主要目的。因此,临床应用时不能过于利尿,只能轻淡微渗,宣通湿邪,所以临床常与化湿法相结合应用。
常用方剂:黄芩滑石汤(黄芩、滑石、白豆蔻、茯苓皮、大腹子、猪苓、通草)。
②通利小便法
适用于湿邪阻于中下焦。大便泄泻小便不利的证候。通利法虽以利尿为主,但临床也常与化湿法相结合应用,这是因为湿阻中焦也可使小便短少,大便溏薄。虽湿邪重在下焦,但有湿阻中焦之候,若只用通利,中焦湿邪不去诸证也难尽除。这说明治疗湿证应重视脾胃和三焦的关系。
常用方剂:以利尿为主者常用四苓散加减(茯苓、猪苓、泽泻、白术)。以利尿和化湿相结合者常用吴鞠通的五个加减正气散。
4.温化水湿法
适用于湿从寒化,阳不化水,水湿内停的证候。临床常用于治疗痰饮、阴水、肾着等证。此证多由脾肾阳虚,脾不健运,水湿不化,肾阳虚衰,阳不化水所致。故治疗应以温化为法。
常用方剂:实脾饮、真武汤、苓桂术甘汤(茯苓、桂皮、白术、甘草)等。
5.攻逐水湿法
适用于水湿停聚的水肿、腹胀、二便不畅等症,用药大多猛峻,易伤正气,所以只宜体实证实者。
①疏肠逐水法
适用于水肿腹胀,二便癃闭,形气俱实的证候。一般治疗水湿之候,当利小便,但肿势严重,利水不应者,只可开泄大肠逐水,这是急于排水的一种措施。所以,疏肠逐水法并不是常法。
常用方剂:十枣汤(大戟、甘遂、芫花、大枣)
②健脾逐水法
适用于肢体浮肿,脘腹痞满,小便短少,伴有脾阳虚损的证候。此证多由脾阳虚衰,脾不健运,水湿内停所致。因此,不能用泻下逐水的方法,只能温阳健脾,行气利水。所以,临床常选用实脾饮(茯苓、白术、大腹子、木香、厚朴、木瓜、草果仁、炮姜、附子、姜枣、甘草)最为适宜,确属温阳健脾,暖土利水之剂。
以上介绍了对湿病的治疗原则,但在临证时应灵活变通应用,不能单纯的只用一种治法,应该根据具体证候,将多种治法结合起来应用,这样才能适合病情的需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