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三思两言实录
15112200000065

第65章 党旗飘飘:一个仰望星空的人

2008年6月25日第249期校报

6月13日、20日,在学校召开的两次大会上都提到一个人——毛建卫。校领导称赞生化学院,领导敬业奉献,事业红红火火;一中层干部在发言时说,希望本学院有“毛建卫式”的院长。“七一”前夕,记者走进生化学院,走近生化学院院长、党总支副书记毛建卫……

不管冲不冲得出,总要冲一冲,山高人为峰

2008年6月23日,浙江省重中之重学科遴选进入面试答辩阶段,34个候选学科最终将淘汰10个。逐鹿中原,群英荟萃。校长杜卫亲自带队。作为学校申报的陈述人,毛建卫面对9位专家信心满满。15分钟的陈述报告,他和他的博士团队筛选了一遍又一遍,抠得很细,对每个观点、每个数据,毛建卫都能信手链接上一串事例、数据。三年多来的心血与汗水不就是为了这一刻吗?高端竞争,强手PK,就是输了也会进步。毛建卫向往与大师对话,与高手交锋,谈及学科建设言必称浙大、浙工大。

去年9月份,毛建卫提出申报省重点实验室,许多人感到“不可思议,不可想象”,且不论当时正处于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最紧张的冲刺阶段,仅其困难也是一道有着重重障碍的深沟险壑,别的学校申报前期就投入上千万元,而我们……毛建卫可不这样认为,他说在学科方向和科研实力上我们有优势,落后方面通过发展可以提升,不冲一冲怎么知道我们不行呢?他相信,后发也可以制胜!

跻身于全省高校17个省重点实验室之列后,毛建卫又把目光瞄向了更高的目标:不仅要在省内争上游,还要敢于在国内创品牌——培育多项国家级项目。

毛建卫像一个不知疲倦的斗士,一个高地征服了,又向另一个高峰进军。

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舍命往前赶

2007年元月,生化学院院部从学院路校区西进小和山。毛建卫要求办公室主任购置两件办公家具:一张会议桌或大点的办公桌,一张折叠式沙发。他说,这样他可以在自己办公室里召集会议,晚上迟了可睡觉。

“工作狂”、“拼命三郎”——连学校保安都知晓学院对毛老师的这一评价。深夜、节假日,他们巡逻至生化学院,常常能看到毛建卫和他的同事在工作。

参加完省重中之重学科申报答辩回来,毛建卫一直忙至翌日凌晨3点。上午8点,他又笑声朗朗地出现在办公室。

“你不觉得累吗?”

“不累,干有意义的事就不觉得累。”说完,他又发出特有的略带鼻音的笑声。

“毛老师已把生活和事业合二为一,他把生化学院的发展看成是自己生命的意义和价值的体现。”这位年轻教师清楚记得,那晚一楼大门已锁,毛建卫领着深夜加班的教师在教学楼回廊里绕着出去,隆冬寒夜他从心底升腾起一股暖意,庆幸自己遇上了一位好领导。

生化学院的莘莘学子也有这样的幸福感。他们不会忘记,暑期社会实践毛院长亲自带队:2006年去了浙江新安化工集团,2007年去了绍兴会稽山酒业集团、浙江医药股份等。平时哪怕是一场足球赛、篮球赛,只要事先通知,他脱得开身,总会前去呐喊助威。许多学生不会忘记,学院大合唱取得三连冠,毛老师率领百把号学生浩浩荡荡地来到“永和豆浆”庆贺,他与同学们一起“疯”至子夜。

教改、科研、校企合作,师资队伍、校园文化、毕业生就业……学院每项工作毛建卫都要求干在实处,走在前列。他说,现在往往不是大鱼吃小鱼,而是快鱼吃慢鱼,唯有快速抢占“制高点”,才能使自己立于不败之地;唯有“人一之,我十之;人十之,我百之”,舍命往前赶,才能在激烈的同行竞争中占得一席之地。

办大学说到底是办文化,要有仰望星空的情怀

“站在昨天和明天的交界处,站在终点和起点的码头……”记载着生化学院2008届毕业生从青涩走向成熟的视频专题,激起了许多人的回忆……三年前,毛建卫刚走马上任便遇上了一道棘手难题,学生要求转专业、转学院,有一个专业的班上竟有19个人提出申请。

“办大学说到底是办文化。”面临压力,作为学院办学的主要负责人,毛建卫从文化建设的层面上进行理性思考,寻求破解难题之策。三年过去了,在他开始新一轮任期之际,一生化学子整理出一份“生化学院办学‘三字经’”。“三字经”以全新的视角回答了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做人实在、做事实干、做学问实用的“三实”创新人才;回答了怎样培养人才——三走进、三接轨、三实践、强化三基等,为学院后续发展趟出了一条新路。

思想、思维、思路;信念、理念、观念。没有思想进步、领先,就不会有生化学院跨越式发展。上学期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期间,毛建卫写了19篇思想文章上传学院网站;本学期,他又在学院网站教育思想大讨论专栏上,连续上传10篇文章。他写道:

“千落后万落后,思想落后是关键,战略落后最可怕。”

“叫我干,我才干,准我干,我才干,是思想僵化。”

“有思维创新才有思路,有思路才有出路,有出路才有发展。”

“在物欲横流的尘世间,大学更需要有精神家园,更需要仰望星空的情怀。”

毛建卫,一名普通的基层共产党员干部,正以自己的思想、敬业、人格,奋力地把生化学院铸造成为一支具有亮剑精神的铁军团队!

(校报记者 倪国平)